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鹰鼋盔 > 第14章 去西安上学

第14章 去西安上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转眼已经进入八月中旬了,队里的几个发小都准备去西安上学了,英俭在不久前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可是一家人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英俭在网上查到他的报名费很贵,因此他一直为这事烦恼。英俭前几天拨通了招生办夏老师的电话,询问自己的学费研究的怎样了,夏老师表示先按通知书去报名,学费减免的事等到报名后会办的……这天英俭又拨通了夏老师的电话,她说的和上次一样——先报名再减免,也没说怎样减免,不过这次她给英俭给了校长的手机号,让英俭具体询问减免情况。英俭拿到手机号后,思考了一会儿,他决定先打个草稿,把要说的话写下来。英俭写他自幼热爱美术,因此对于服装设计也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家庭拮据很难支撑他完成四年学业,希望学校可以给予资助,他自己也将努力学习。他在笔记本上写了整整一页,把自己要说的和校长有可能要问的都写了出来。他紧张地拨通了电话,刚做了个自我介绍,校长说他在开会,让英俭到时候先报名,减免之后再说,说完就挂了电话。英俭将笔记本放在电话旁边,怏怏地出了屋子。等他再次回到屋子,看见父亲在看他刚写的将要说给校长的话。归国看见儿子回来了,就微笑着离开了。英俭急忙走到电话旁,合上了笔记本,自忖道:“真是太不小心了,这些内容要让父亲看到,他会伤心的……真是太不应该了!”想到这里英俭决定不上报考的学校了。英俭一气之下将录取通知书,贫困证明和刚才写的东西全撕的粉碎,将碎屑扔进了锅头门里,自己装出平静的样子。

    隔了几天,家里人一起围着桌子吃晚饭。英俭把自己不想上“西安服装设计大学”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两口子很惊讶。要兰问:“怎么突然不上了!”英俭微笑着说:“我认真想了一下,上四年花费那么多钱,要是以后找不到好工作,那就浪费了。”归国也微笑着说:“人家学校得是不给你减免?”英俭不自然的羞红了脸,违心地笑着说:“不是,人家说了,要减免,学得好还有奖学金。只是我冷静的想了一下,还是实际点比较好。”小温激动地说:“哥,你去上,肯定能成为一个大设计师,通知书都来了,不上太可惜了。”英俭看着弟弟充满了感情的眼睛,安慰说:“设计师哪有那么好当,你好好学,以后考个建筑方面,或医学方面,或者计算机方面都不错。”一家人又想劝英俭去复读,但英俭不肯,他说自己想去南方打工,因为村里有很多发小初中毕业就去了广州、深圳打工。归国和要兰不同意,因为英俭在他们眼里一直是一个学习认真,且成绩不错的好孩子。他们不想让儿子就这样遗憾地走上社会……这顿饭吃的略显忧郁。

    八月下旬英俭的发小们都陆续去大学报到了。英俭已经做好了去打工的打算。这天归国从镇街道回来,看见英俭在给小温辅导暑假作业。他走到英俭跟前客气的说:“英俭,爸刚在街道遇见你大舅了,他听说你不去上大学了,正好他们村一个老师招生,他就要了一张招生简章,你看看……他们村好几个学生都去,你应该都认识,听说和你是初中同学。”英俭从父亲手中接到一张a4纸的双色打印的满是折痕的简章。上面写着:西安第二模具技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三年,发大专文凭,毕业后包分配。英俭看完后,沉思着,“技校”两个字一直在脑袋里翻江倒海。他想:“我上高中就是为了考上这所技校吗?这是初中毕业就可以上的,或者说社会上谁都可以上。”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归国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就没再说什么。

    英俭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招生简章没有在意,而是把它当做一个小插曲,他将简章折起来扔在了窗台上。晚上吃饭的时候,母亲要兰说:“英俭,你舅说的那个学校怎么样?”父亲归国说:“你儿看不上,觉得是技校。”小温生气地说:“咋能叫我哥去上技校?”归国有点生气,接着说:“上技校学点技能有啥不好,你大舅说他们那里的王远航、曹江轩还有个什么欢欢,都是你哥的初中同学,他们也都是今年没考上,人家都是在二中上的学;现在到这一步了,就说这一步的话,要不然就去复读。”要兰瞅了一眼归国,小温看见父亲有点生气也没在说什么。英俭说:“是仁欢欢吧,仁欢欢上初中和我是在一个班里,其他几个人也都认识,同级同学。”归国看见儿子有了兴趣,继续说道:“上这个技校出来是大专,包分配,学费国家每学期补助2500块。”英俭说:“那就上这个技校,还有几个认识的同学一起,也是个伴儿。”归国看着要兰微笑了一下。

    “哎!你别看我笑,你爱叫上啥就上啥!”要兰笑嗔着,又转头怜惜地看着英俭,说,“你考虑好,你要想上那所‘服装学校’,就上,不用担心钱的事,别听你爸的,还有你大舅,给的是什么学校!”

    “没关系,我那几个同学都能上,我也能,学个技术挺好。学好车钳焊,九州任我行!”英俭笑着说。

    “我听你大舅说,学校都开学了,我明天和你去你舅家再问问具体情况。”归国认真的说。

    “行。”英俭痛快的答道。一直困扰大家的上学问题总算解决了。

    第二天英俭和父亲来到了大舅家,随后去了招生的刘老师家里,刘老师把学校介绍了一下,说那是一所公办的技校,历史悠久,目前只有两个班是大专班,专业是机电一体化,并说这个专业学的很全面,包含:钳工,电工,普通车床,数控车床等等,前两年理论课,最后一年是动手实践。英俭听了之后感觉这些专业都挺有意思,就确定了这所学校。后来就填写了几张表,据刘老师说,大专班已经开学两天了,让英俭尽快去报名。

    父子两人回到家正好赶上吃晌午饭。一家人边吃饭边聊起上技校的事情。要兰问:“上午学校打听的怎么样?”归国说:“学校可以,已经开学了,他几个同学都已经报过名了。”小温说:“报名这么早!那我哥什么时候去报名?”归国说:“就这两天吧。”英俭说:“明天再准备一天,我想后天就去报名。”要兰一听儿子后天就要独自去西安上学,关心地看着英俭的眼睛说:“妈给你把新做的褥子和10斤的棉花被都准备好了,看还需要买什么,明天去镇上一起都买了。”英俭说:“零碎的生活用品在学校买,明天光买个行李箱和大点的书包就行。”要兰提醒道:“被褥那么大,也得买个大的袋子,行李箱好好挑个,买个皮的。”英俭微笑着说:“能装东西,结实就行了,不用皮的。”归国说:“装被褥的袋子有,行李箱哪有皮的,都是人造革。”小温“哈哈”地笑着说:“我爸说的袋子是‘蛇皮袋子’!”他这一笑,把大家都逗笑了,要兰笑地用手揉着眼睛,饭都没法吃了。归国微笑着说:“‘蛇皮袋子’咋了?那是最实用的!”英俭笑完后说:“‘蛇皮袋子’可以,妈,有洗干净的没有?”要兰笑完了,一手端碗,一手握筷,两只手放在大腿面上缓了缓,若有所思地说:“有。”吃完饭,一家人休息了一会儿,就去了地里。

    第二天吃完早饭,父子两人就去镇上买了一个皮箱,还买了一个大的迷彩双肩包,以及家里的日用品。中午回到家后,归国去了地里,英俭在家收拾自己的行李。他一边整理着一边想:“明天就要去西安了,应该去给十爷告个别,还有书悦,我一走,不放心的就是书悦,等小温回来,要给他好好交代一下,还有爸妈。”

    下午英俭来到十爷家,刚一来到头门口依然听到的是“嗡嗡”的车床声,抬头一看葡萄架上硕果累累,每串碧玉般的葡萄,就像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一样。这倒是提醒他了,他站在葡萄架下,仔细一看,那些葡萄粒饱满,圆滚滚的,个别颗粒晶莹剔透,摇摇欲坠。这是成熟的表现,他摘了两颗一品尝,果然熟了——酸甜可口,有股果香味。英俭进了十爷的“小车间”,只见他还站在车床边上认真的盯着转动的零件,不远处的电风扇将他的汗衫吹地呼呼作响,衣褶欢快地跳动着。十爷感觉到门口有人便瞥了一眼。英俭在“车间”闲看着,不一会儿十爷关闭了车床。

    “英俭,你那学校怎么样了?”他将做好的零件取下放好,继续说道,“爷这几天一直比较忙,准备抽空去问你,你却来了。”

    “学校确定好了,明天就去西安,今天来给你告别。”英俭微笑着说。

    “爷给你也打听了,你报的那服装学校,学费还挺贵,你先在这里,”他洗过手,走出车间去了后面屋里,过了一会儿他手上拿着《大明制衣全录》和红纸包来到了英俭面前,亲切地说,“你明天就要去上学了,这本书和这2000块钱,你拿着,好好学,行行出状元,这都是送给你的。”

    “嘿嘿,不用了,”英俭倏地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他转身快步走到了葡萄架下面,背对着十爷,眼泪鼻涕刷的流了出来。他没有立即说话,而是仰着头,试图让眼泪和鼻涕回去,过了一会儿,他转过头看着十爷微笑着说,“我报了别的学校,机电一体化,就和你这差不多,每学期还有2500块的补助。”

    “怎么又不想学服装了?”十爷平日里锐利的眼睛充满了慈祥的疑惑。

    “学机电一体化以后好就业,好几个同学和我一起去,”英俭指着葡萄,接着说,“十爷,葡萄熟了,我摘两串尝尝。”

    “两串不够,这有个塑料袋,你自己摘。”十爷从窗台上拿了一个塑料袋递给了英俭,接着说,“这书你拿着。”

    “书你保存着,我想看了,来找你要。”英俭边吃边摘。

    到晌午饭的时候,英俭拎了有五六串葡萄回家了。要兰做的米饭,炒了四个菜。要兰让英俭把十爷请到家里一起吃饭,可是这个即古怪又倔强的老头还是婉拒了。英俭给书悦送了两串葡萄,顺便将书悦请到家里一起吃午饭。书悦也是掰了一上午的玉米,她去英俭家之前,换了件新衬衫,衬衫是红白格子的,书悦穿上越发漂亮可爱。书悦紧挨着要兰坐着,在饭桌上要兰好奇的拉拉书悦的袖子,问她是谁买的。英俭拿来纸和笔充当翻译,书悦微笑着写道,是她自己在镇上买的。要兰帮书悦理好耳边一缕散乱的头发,又看到书悦白皙的手上布满了玉米叶子划伤的痕迹。不由得念叨起书悦是个可怜的孩子。

    吃完饭书悦向英俭要了纸笔,两个人坐在阴凉处聊天。她写道:“什么时候去上学?”

    英俭写道:“明天早上,去西安上学。”

    书悦写道:“去学做衣服?”

    英俭写道:“改了,学的和十爷一样,开车床。”

    英俭接着写道:“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就找我爸妈或者小温。”英俭真诚地看着书悦,书悦高兴地点点头。这时候英俭起身示意让她先坐着,英俭去了屋里,书悦疑惑地看了看英俭,就自己坐在凳子上观察着自己划伤的手背。不一会儿英俭出来了,他拿了一本小说,还有一副毛线手套。他将这些东西递给了书悦。

    英俭写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好书,手套掰玉米时戴上,都送给你。”

    书悦写道:“我会好好保存!”

    英俭写道:“不用保存,手套戴起来。”

    书悦高兴地点着头,她立刻带起了手套,双手捂着脸蛋开心地笑了起来。

    英俭简单的给书悦介绍了这本书,书悦时而点头微笑,时而摇头疑惑。两个人就这样,用着文字开心地聊着天。归国和要兰来到院子都不好意思打扰到他们,各自准备着东西将要去地里。要兰看见书悦大热天戴个毛线手套,微笑着给归国使了个眼色,归国依旧是忙他的。这时候小温说:“哥,你给咱看门,我们去地里了。”书悦这时也站了起来表示要回去了,英俭送书悦回到家后,书悦将头门关了,摘下手套,从口袋里掏出了几百块钱递给英俭,英俭摇着双手,表示不要。这时候书悦站在原地,深情地望着英俭,泪如泉涌,就那样伤心地抽泣着。英俭看着书悦伤心的样子,便从书悦手上抽了一百,微笑着将钱在书悦面前晃了晃就装进了口袋。书悦低头一看,钱还在手上,手一松钱全掉在地上了。英俭赶紧将钱捡起来给书悦手里递,书悦手背在后面不肯接。突然她把另一只手套也摘了,将书和一双手套要还给英俭,英俭无奈地点点头,将钱收下。这时书悦破涕为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犹如泉水般清澈明亮,脸庞如雨后的荷花一样美丽可爱。英俭找来笔和纸写道:“走,帮你家把玉米掰了去。”书悦笑着写道:“就几行早玉米,已经掰完了。”

    书悦将英俭送的葡萄洗了,两个人坐在阴凉处吃葡萄。书悦突然看着英俭笑了一下,她站起来进屋去了,英俭还在疑惑,她又高高兴兴地走了出来,两只手背在身后。英俭看到她拿着什么东西,但是没看清。这时,书悦拿出以前英俭送给她的画夹和铅笔还有橡皮。她将工具塞在英俭怀里,然后走去将头门打开,最后照着英俭以前给她讲过的那样——端正地坐在凳子上,身体朝着头门口,画肖像。她坐好后,倏地“噗嗤”又笑了,她拿着纸笔写道:“设计成欧洲公主的衣服。”英俭看到后,笑着给她伸出右手表示“ok”。她的眼珠时不时向英俭看,英俭一发现,就给她瞪回去,再指指门口,示意让她向前看,她却涎眉邓眼。她这个时候就真的跟个漂亮的公主似的,任性调皮——把画像看成游戏一般,一会儿自己吃一个葡萄,英俭一瞪她,就给英俭嘴里也喂一颗,一会儿又成驼背了。就这样画了整整一下午,身后围了五六个邻居。大家都称赞画的像,画的好看。

    “英俭,服装设计就跟你现在画的这一样,是吧?想象一种衣服,先画出来,再做出来。”高尚叔说。

    “是的。”英俭还在塑造着一些衣服的细节,这时候书悦也站在后面激动地看着。

    “我看咱队上那几个都去报名了,你啥时候?”高尚叔问。

    “我明天就去西安了,不过报的是其它学校,不学服装了。”这时一副精美的半身肖像已经画完了,他把画给了书悦,画上的书悦:眼如秋水、眉似远山、面如满月、唇似涂脂,浓密柔润的头发略显蓬松凌乱,她身穿古代欧洲礼服——荷叶边的立领延伸到抽褶紧身胸衣;蕾丝、褶裥和蝴蝶结点缀着公主袖,既表现出哥特式的线条,又表现出洛可可的精致优雅,画面中的姑娘俨然是一位活泼漂亮,雍容华贵的公主。书悦拿着画高兴地爱不释手。

    傍晚书悦和要兰一起下厨做晚饭,吃饭的时候,她给大家展示出了英俭为她画的肖像,父母和弟弟也是赞不绝口。晚饭后,归国将电视端到了院子,大家边看电视边拨着玉米苞叶,说说笑笑。直到将近十点,英俭把书悦送回家后,回来又检查了一下行李,大家就回屋睡觉了。

    “英俭,起来吃饭了!”英俭听到是母亲在叫他起床,他坐起来一看,小温也还睡得正香。他拿过手表,原来才六点,他就没叫醒弟弟,自己便起来了。英俭洗漱后陪着父母一起吃了早饭,要兰用塑料袋包着学费,将钱塞在了皮箱里,叮嘱道,“别丢了。”英俭把书悦给他500块钱的事讲给了父母,两口子听到后也是惊讶不已。行李都放在摩的车上了,这时书悦也赶来为英俭送行,她穿的还是那件漂亮的格子衬衫,脸上一直挂着微笑。要兰不断的嘱咐道,要照顾好自己,有事给家里打电话。书悦说不出话,只是看着,当车发着的那一刻,她着急地说道:“俭!——”说完后她笑了,大家都震惊了,说得那么清晰,就是一个女孩子清脆的音色。要兰惊奇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书悦的头发,问着大家:“这娃,刚叫英俭,会说话了。”归国也回过头高兴地说:“我也听见了,娃会说话了,好事。”英俭笑着和书悦单手击掌,这是以前英俭教书悦识字时,两人常做的游戏。

    英俭坐着父亲的摩的缓缓地启动,离母亲和书悦越来越远。他们在镇上的十字路口等了不久,便来了一辆去西安的长途汽车,归国一边给汽车上转移着行李,一边嘱咐了几句。英俭正式踏上了求学的征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