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宁锦守卫战胜利
袁崇焕知道这信肯定落到皇太极手里,也正如他所料。
当皇太极看到这封信时大喜,连忙让莽古尔泰带领三万人马前去拦截,务必消灭之。
当莽古尔泰带领人马埋伏在必经之路足足等了五天才等到满桂的姗姗来迟。
这五天把他急的,也不敢买锅造饭怕被发现,饿了也只能啃口凉馍。
当看见援兵只有200多人,斥候回报确实只有这些人时肺都气炸了,这就是大部队啊!还打什么埋伏。
让手下千户带上几百人就冲过去了,再小的苍蝇也是肉啊。
更让他气的还在后面,明军这200多人见有人过来拔马就跑,边跑还边往地上扔东西。
等追兵过来后就听见:“轰”“轰”的爆炸声,把清军炸的是晕头转向,人马成片的倒下。
明军虽然就这200多人,每人身上带着几十个榴弹,而且都是延迟引爆的,其实就是把引线加长了。
边跑边扔,这下清军受不了。眼看着带来的几百人马,一会就有一半非死即伤。
追了几里地就不敢再追了,越追人越少这能受得了。
皇太极知道又被耍了,被耍也没办法。
他终于知道为啥他老爹会被气死了,此仇不报枉为大丈夫。
所以他决定冤有头债有主,去打他的仇人——袁崇焕。
锦州不打了,派豪格留2万围住,他自己带4万人绕过锦州去打宁远。
这给他带来新的战术,打不了的可以绕过去,这个新战术将会指导他的下一次战争。
来到后他就后悔,宁远比锦州准备的更充分,但是来都来了,不打显得不礼貌,不打回去也不好交代啊。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清军没有停歇,来到就开始猛烈的攻城。
一样的剧本,一样的过程接连攻打三天。袁崇焕的战术就是远用大炮近就用手榴弹,何况现在的大炮经过改良杀伤范围比铁蛋蛋大的多。
左一炮倒下一片,右一炮倒下一片,城头袁崇焕看着是很爽:“孙大炮的大炮确实厉害啊!当今皇上真神人也!”
城下的皇太极受不了,仇要报但是也要有人才能报,人都没了报个屁仇啊。
清军在大炮的轰鸣下,在朝鲜建立的自信逐渐的熄灭,最后谁让冲也不上了,冲上去肯定死,这么送死不是傻子吗?
皇太极和他手下大将都不是傻子,所以他们决定撤军,这次军事行动从5月十二开始,在锦州打了十几天,再到宁远又过去了十几天。
这次打明朝二十几天皇太极什么便宜都没捞着,带着无限的愤怒和不甘撤回了沈阳老家。
临走为了泄愤把大凌河和小凌河的建筑都拆了,把城外的庄稼也都毁坏了。
但是明朝这边还是一片兴奋的,最高兴的就是袁崇焕了,他又一次抵挡住的清军的进攻,这是自万历以来的头一次啊。
当孙承宗带捷报回到朝廷时,京城紧张的气氛松弛下来,便换成高兴啊。
为此天启皇帝专门宴请群臣。
还有前线的将士等着朝廷的嘉奖呢,经过内阁拟旨决定升袁崇焕为辽东经略加兵部侍郎月俸加200两,各个有功的全部奖励。
最后天启皇帝还是让孙承宗孙大人带着圣旨和10万两白银,再跑一趟辽东犒劳前线的将士。
这次的胜利有前线将士的功劳,也有后勤保障的功劳,所以京城的官员也得到了奖励,基本都是白银的奖励。
收到的也高兴,也实在。
这段时间整个朝廷处于喜气洋洋的气氛中。
转眼就来到了天启七年的八月,按照历史上这个月天启落水生病,然后一命呜呼。
但是穿越过来的这位天启皇帝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他注重养生,每天吃些清淡的饭菜,不喜油腻食物。而且还专门让御医开了中医养生的膳食,吩咐御膳房按照这个食谱做。
这个做法也为皇上赢得了不少意外的好评,什么简朴了,体恤民情不铺张浪费了等等,真是一举两得的事啊!
每天早上起来必做运动,太极拳也打了两年多了,感觉身体比以前壮实多了。
主要也是宫内太监不敢胡作非为了,这个天启不是以前的天启皇帝了,谁还敢带着皇上乱玩呢,不要命了!
所以天启皇帝应该不会再发生前世的事故,不然两年就给屁了,他穿越过来干嘛?
但是今年天启皇帝也格外小心,今年决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取消乱七八糟的生活,佛系生活和内宫到乾清宫两点一线的生活准备过到明年了。
时间来到天启七年的七月,西北的旱情依旧持续去年的形势,旱情的奏报一封接着一封。弄的内阁也是一个头两个大,看来今年又得准备救灾的银子了。
天启皇帝也是没啥招,他虽然知道从天启六年开始西北持续的旱情就要开始了。
只能召集内阁,工部和户部的人员想办法,这次还专门把徐光启叫了过来,这位是农业方面的专家,著有《农政全书》,《甘薯论》等等。
天启皇帝明白,解决这种问题不能指望政客,他们整人可以,但是整地就得指望科学家或者科技人员了。
不过徐光启已经年过花甲,白胡子一大把了,那个时候六十多岁绝对是老人了。
天启皇帝看到徐光启虽然是个老人,但是身形瘦弱,走路也很利索。到殿前跪拜叩首,一气呵成也没看出来老态龙钟。
天启皇帝不由的走下龙椅,来到徐光启面前拉住他的手说:“朕看到徐老爱卿身体还这么好深感欣慰啊,你关于农业方面的书朕已经拜读了,爱卿为穷苦老百姓这么着想让朕深是感动”
皇帝这么一说,徐光启马上又要跪倒谢恩,被皇帝一把托住了。然后吩咐人给徐爱卿和各位爱卿上茶,并让徐光启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