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四峰口(3)
这个世界的飞机,处于一种非常初级的阶段,但尽管如此,对于这个世界而言,也是相当的精密复杂。内燃机的发明,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形态,但是对比科技世界,仍然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林婉来来回回看了飞机的图纸,这图纸上看起来复杂无比,但是对于能看懂那些个数据的人来说,却并没有多难。
看了没多久,林婉就发现了几个问题,林婉的专业虽然和飞行没有关系,但是奈何地球上的科学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普通人的知识,拿到200年前,那就是专家的一辈子所学。
虽然,这里有刘化云,但是刘化云前世的知识,却有一大半都在电力上,他的职业在这里很难发挥作用,因为没有高压电,交流电的传输需要大规模的施工,直流电的发电也需要大型设备。这些都是刘化云没有的基础理论。
而刘化云所知道的飞行知识,也只不过是看过一些飞机而已。
在这种层级的指导下,倒不如说,这个世界的飞机研究人员,基本上独立把飞机研究到这个程度。
神硅国也在进行飞机研究,不过据刘化云表示,神硅国所生产的飞机的技术水平,现在还达不到腾里美字的标准。因为神硅国把精力都用在了热气球上。在热气球的科技树上,她们已经做到了能让热气球逆风飞行,热气球消耗的燃料少,载重很大。而这个世界的飞机,是木质结构的,载重很低,现在只能飞很短的时间,甚至连飞行员的体重都要考虑进去。
种种原因,让神硅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热气球上。
尽管集团里很多人反对,但是刘化云还是坚持拿出大量的经费,投在飞机的研发上,因为他知道,飞机才是未来。热气球、飞艇、都是一些过渡的玩意儿。
林婉当然十分赞同刘化云的观点,但是她并不认为自己能对飞机设计做出什么指点。
直到她仔细看了这张图。
她发现这个设计确实是存在很多硬性的问题,甚至一些地方都不符合最基础的力学结构。其中一些就是强行架到一起,难怪飞不高,受力不均匀,飞着飞着散架了都有可能。
随便找一找,林婉就找到了六七处问题比较大的。林婉这里有电台,可以随时联系,所以林婉就按照之前的密文,联系了腾里美字,说自己这边修改了飞机的图纸,让她们派人来取。
电报发完没多久,就听外面‘轰’的一声,紧接着就听军营里有人喊:“宋军放炮啦,注意掩护!“
话音刚落,炮声接连二三的响起,大概持续了几分钟,又停止了。
林婉这个联队里不乏有过实战经验的兵,听炮声停止,立刻安排检查伤亡情况。很快,就查到这次炸死了两个人,都是跟林婉来的新兵,由于对战场有些好奇,没有听从指令在反斜面的掩体里戒备,而是在阵地上来回走路,四处看风景。
敌人一炮过来,两个人手拉手跑,然后被一炮炸死了。
好在,大部队都在大炮不能袭击到的地方,而躲在掩体里面的士兵,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按照这个阵地的规矩——林婉也是刚刚知道。对方既然开炮了,那么这边就要用三倍的炮弹奉还,这代表着雅迪生帝国的炮弹产生,至少是对方的三倍。
这里用的炮是一种步兵炮,每个大炮都有专属的掩体——当然,并不是每个掩体里都有炮,而且也不是每次都用掩体里的炮。
这就是双方的对决的博弈。
如果每个炮坑里都有炮,那么对方就瞄准炮坑打。
但是不一定有,就存在浪费炮弹的风险,这个世界的炮弹可不是充足供应的。
“传我命令,组织还击,三倍的炮弹打回去。”
在一旁的程雁风听令,立刻出去传达。突击队的所有队员,由于镇海关的功勋,所有人至少官升一级,但是林婉还是在用这些亲近的人。
可是不一会儿,程雁风又跑回来。给林婉说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
问了一圈,这里没有炮兵,没人会打炮。
这次换防,炮兵见林婉的人来了,全都撤了。而新的炮兵要四天后才能到。
也就是说,之前驻防的炮兵小队 跟着大部队撤了。
“简直就是毫无责任感!对不起帝国的栽培。”林婉骂了一句,准备到阵地上看看。
虽然几个随从劝林婉不要冒险,因为敌人还有可能继续放炮。
但是林婉知道,如果自己今天不过去,那这队伍以后没法带了。站骨干贪生怕死,炸过的阵地都不敢上,守在前面的士兵,又是个什么心态?
还好有夜幕掩护,倒也不见得有多危险。
林婉走到一个有炮的掩体内,看了下大炮。
在林婉看来,这是一种简陋的野战炮,也就比迫击炮大一点的口径,带着两个笨重的轮子,要改变炮击方向,还得抓着炮管转。
这旁边摆了几发炮弹,林婉看了,这是后膛炮,操作应该不会太过复杂,只需要装填-击发,似乎也没那么难。
“炮弹装进去,发射就行了,这也不是很难啊?”林婉半自言自语的说。
“是的长官,但是,我们没有训练过瞄准。而且也不熟悉这个炮能打多远。”一旁另一名士兵说。
“你叫什么名字?”林婉问那个说话的士兵。
“报告长官,我是上等兵洪晨。”那个女孩朗声道。
“所以你会装填和发射,只是不会瞄准是吗?”林婉问。
“是的,长官。”
“这里到四峰口,距离多远?”林婉又问左右。
“报告长官,这里到四峰口山脚下,大概1800米。”
林婉之前看过资料,对这门炮的射程有所了解,只需要稍微算一下仰角就可以,反正能打到山上就行。又不需要又多准——毕竟,对方也没打中什么。只是有两个倒霉蛋死了。
部队里没有量角器,好在炮口的抬升带一个刻度,林婉目测大概差不多,为了避免计算误差,又多抬高了一些。
林婉的想法是,这一发炮弹,就当成是验证一下自己方才粗略的计算。如果大差不差,让所有人都按照这个角度开炮,那至少可以打到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