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豆油与豆腐
青云镇
望海楼之上阿旺接到了来自京城的密旨,随行人员除了自己亲信还有一位宫中太监,也算是老皇帝的心腹之一。
老皇帝不仅仅同意了阿旺的提议另外还单独做了封赏,并带来口信说叫这公公再带一些新奇作物回去,老皇帝要种满皇宫御花园。
对于这些高产作物,老皇帝还是十分看重的,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吃饱了才能安心做事,国家才能兵强马壮,只有得到百姓爱戴才能举国之力对抗外敌入侵。
如果能再进一步彻底将外敌收服或是消灭也不无可能。
阿旺见目的达到,便吩咐人去后厨或是仓库,取了一些近来山庄送来的作物交予这位公公。
有人说了:你爹要的是种子,你拿作物弄啥?
因为这些作物里面就有种子啊,例如那大大的南瓜,切开后里面不就有种子吗,再如那红薯,本身即是果实又能做种。
另外在那公公临走之前,阿旺还将一个包袱亲自送到了他的手上,再三叮嘱这是他给父亲的一片孝心,务必要转交皇帝。
这里面包裹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刘桂花派人给他捎过来的一床新棉被,棉花做的被子,轻薄舒坦又暖和。
老太监颠了颠包裹见并不沉重也没在意,就随手放在了身边的马车上,最后对着阿旺拱拱手乘车离去。
山庄内
刘桂花挑选了十几个下人,正在教他们榨豆油。
从选豆子开始直到最后的压榨,刘桂花亲自指导全程参与,一众下人简直不敢相信,这平日里只能煮饭吃的黄豆,居然能榨出黄灿灿的油来!
这油虽然闻起来有股豆腥味儿,但用来炒菜做饭味道却是好吃的很,另外还能用来点灯照亮。
刘桂花见这十几个人学会了也就不再去管,叫他们放开手脚自己操作,等他们在熟练一番,这十几个人将会成为她榨油作坊的管事,各司其职负责技术指导。
这边十几人忙着榨油咱暂且不说,单说刘桂花叫人送了一些榨过油的豆饼去了灶房。
灶房内
刘桂花教这些平日里负责煮饭的火头军们开始学习新的技能——做豆腐!
由于这些豆饼都被挤压的粉碎了,所以省了不少功夫,只需要用水泡泡除一下杂质即可下锅煮浆,再用石膏水点豆腐,再就是捞豆腐压豆腐,最后剩下的豆腐渣还能拿去喂给家里的鸡鸭猪牛羊,晒干的豆腐渣更是能存储起来留着冬天给牛羊添加在草料里。
当然,干净的豆腐渣人也是可以吃的,只是有点噎人罢了,其实炒豆腐渣也是蛮好吃的。
这两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真的一点儿都不简单,说是谁都会,可是真的做起来那是真麻烦,尤其是这没有电器的古代,靠的可全是人力。
就拿这做豆腐来说吧,灶房内一群人反复试验了多次才成功,这还是刘桂花提前给他们制好了石膏水。
随后刘桂花又单独找了两个人出来,教他俩专门制作石膏水,其实这石膏水没啥难度,说白了就是熟石灰水,化学名称为碳酸氢钙。
其实这就是一层窗户纸而已一捅就破,所以刘桂花暂时没打算叫更多人知道,若是人人学会了做豆腐,那他这独门生意还咋做呢?
林氏看着下人端来的豆腐,真的是喜爱极了,吃进嘴里软软的还带着一股豆子的清香,那油炸豆腐更是劲道可口。
自从这一天开始,山庄的饭桌上又多了一道豆腐,凉拌豆腐,炸豆腐,煎豆腐,豆腐鲫鱼汤,豆腐鸡蛋汤……
另外,豆油也取代了原先的猪油、麻油,芝麻香油只是调味的时候撒上一些,虽然芝麻出油率高,但亩产却是低的很,所以她决定以豆油为主。
同时望海楼里也多了一系列的豆腐菜系,有刘桂花派人去教的,也有主厨吴大朗自创的,豆腐一经推出立马引起了强烈反响。
首先价格不高,其次老幼妇孺皆爱,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掉了牙的老头老太太们,最爱吃的就是这豆腐了,纷纷打发自家儿女天不亮就去排队买豆腐。
当然了,这些老头老太太可不是村里那些土里刨食的,这些人可都是镇上有钱有势的老爷夫人们,最不济的也都是乡下的土财主。
更有甚者,是来自县城的采买者,县城虽远,但快马加鞭倒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于是便出现了一斤豆腐难求的局面!好在有巡逻了衙役帮忙维持秩序,否则真有可能发生踩踏事件,或是一块豆腐引起的血案。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这青石村的家家户户就是个例外。
刘桂花每天都会叫人挑去村口一些豆腐,有钱的可以用钱买,没钱的可以用豆子换,城里一块豆腐难求,这里前来买豆腐的却是不多。
为啥?因为现在地里还有野菜,吃野菜不花钱啊!
虽然刚收了粮食,但家家户户也不舍得,这些粮食还要留起来过冬呢,每年冻饿而死的人可不在少数,他们可不敢浪费钱粮,虽然刘桂花卖给他们的豆腐价格极低。
你想倒卖去城里?对不起,每天供应给村里的豆腐都是限量的,每家只许买一块,你想多买没有!
张婆子母女更是这些例外中的例外,别人来换豆腐都是足斤足两的给豆子,可是这老婆子在豆子里掺沙子也就罢了,往往还都是缺斤少两,丢下豆子拿起豆腐就跑的那种。
对于这刁蛮无理的老婆子母女,下人们也是有苦难言,刘桂花可以无视他娘俩,但这些下人们可不敢,毕竟自己只是下人。
于是,几个在村口卖豆腐的小厮便将此事汇报给了刘桂花一家,刘大湖却说:反正也没多少豆子,少点就少点吧,左右家里也不差那点,只要不是明抢就算了,毕竟是养他的娘亲,为了那半斤八两的豆子也不值得生气。
刘桂花虽然不悦但也没说啥,反正村民那里一天也换不了多少豆子,而且从村里换来的那些豆子多数都是残次品,基本上也都喂了家里的牲畜。
但张婆子母女却并不这么认为,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洋洋自得,村里其他人虽然背后议论,但也不能明着说,更不敢效仿张婆子母女,在村民看来那毕竟是老刘家自己院里的家事,作为外人的他们可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