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老三的心结
天彻底黑了,山谷里传来几声大黄狗的低吠。
周老三这才赶着驴车,晃晃荡荡地回到了周家。
“怎么去了这么久,娘还等你一起回来吃饭呢,可是路上出了啥事。”宋念喜出来迎周老三。
周老三的脸上带着些许疲色。
只是朝自家媳妇儿笑笑,就跟着她进屋了,嘴上却没说啥。
等吃过了晚饭,闲话了会儿后,周老二和周老四他们便回了各自屋里。
正房这边,只剩下周老太和周老三一家。
炕烧得热乎的,周绵绵坐在炕头,抓了满满一手的糖炒栗子。
她的力气太小,尚且还剥不利索栗子壳。
便只能放到嘴里去咬。
咬得咿呀咿呀的,口水都咬出来了,才勉强咬开一个。
被这小家伙气得小眉毛都要挑上去了。
看闺女吃得费劲,周老三笑着把栗子接过:“爹给你剥,你只管吃就行。”
周绵绵这才不咬了,翘着小脚丫坐在老三身边,等着吃吃。
“行了老三,说说吧,你在镇上遇着啥事儿了。”周老太沉着地看向儿子。
打一进屋,周老三便不怎么言语。
当娘的最是了解儿子,她哪能看不出老三揣着心事。这才等着人少时再问他。
周老三顿了一下,才摇头道:“也没啥,就是……就是今儿在镇上路过一家新设的私塾,看了会儿热闹,才耽搁了回来。”
一听这话,周老太心下了然。
说起私塾,这是又触到了老三的心结啊。
“那时候家里实在穷,缺人下地干活儿。”
回忆起往事,周老太不由长叹了口气:“不然你书念得好好的,也不能给你叫回来啊,想来都是娘不好。”
周老三怕娘难受,连忙道:“这怎能怪的了您!爹走得早,当时您多难,家里的地光指着您也不行啊,老四还那么小,就算您不给我召回家,我自己也肯定是要回来的。”
说着,周老三和周老太就都红了眼眶。
周老太还拿衣襟擦了擦眼角,把脸转了过去。
正抱着一小把甜栗的周绵绵瞧见了,疑惑地眨了眨大眼睛。
爹和奶这是咋了。
宋念喜见到这一幕,带着仨小子默默退了出去,到院子里收拾鸭圈了。
屋里,借着微弱的油灯光亮,周老太母子二人又忆起了往事。
那还是周老三八岁大的时候。
周家得了一远亲的照拂,让家里最聪明的老三得以去读上几年私塾。
本想着把这书好好念着,将来若是能考上个秀才最好。若是考不上,也可凭着读过几年书,在镇上谋个书写的差事,总比待在村子里强。
可谁曾想,这私塾周老三才读了一年有余,周家便出了塌天的变故。
周老太先是没了大儿子,后又送走了自己的男人,接连失去两个至亲,让周老太痛不欲生,连着好多天心都跟刀绞一样。
脸上的泪珠子更是没有断过。
周家没了能干活的顶梁柱,日子便一下子艰难了好多。
地里的活儿更是干不过来,周老太也是实在没了法子,才把周老三叫回了家。
现下说着说着,周老太的脸上就又多了些许泪水。
“为着这事儿,娘也内疚了好久,总觉得对不住你。”周老太拉着老三的手,不住地摇着头。
“娘!可不许你这么说。”周老三却从未觉得自己被亏欠过。
反而只有对娘多年来付出的感激。
瞧着奶和爹这般难受,周绵绵的心里也跟着一揪一揪的。
小小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大手狠抓住似的,可疼可疼了。
周绵绵眼泪巴巴地就朝周老太扑了过来,软乎乎的小手,试图去抚周老太的背。
“奶,不哭哭。”
“奶和爹难受,绵绵更难受!”
“奶,绵绵给你摸背背~”软糯的声音带着些许哭腔,可是一下子把周老太和周老三的思绪拉扯了回来。
“爹没事儿呢,绵绵别担心。”周老三连忙凑过来道。
周老太搂着怀里的小团子,也赶紧擦了擦眼睛,她竟一时忘了,绵绵还在屋呢。
“咱俩当着孩子的面儿,这是干啥呢,快给眼睛擦干净。”
周老太缓了口气,这便也给绵绵抹了把小脸儿。
见乖孙女儿才三岁大,便已如此知道心疼大人,周老太的心里就算有再多难受,现在也早就烟消云散了。
她的心情可好了不少,脸上也终于见了些笑意。
“以前的种种咱不提了,如今的日子过好了比啥都强。”周老太摸了摸心窝口。
想起方才周老三说镇上新设了家私塾,周老太琢磨了一下。
以前家里太穷,才没能让老三多读几年书,现下家里条件好了,怎么着也得让小子们念念书,也好帮老三圆了儿时的梦。
于是周老太这便看向老三。
“二郎也到了该念书的年岁了,娘想着,咱要不就送他去私塾吧,这孩子聪明,可不能给他耽搁了。”
这话听得周老三心头热热的。
脸上也顿时乐得灿烂。
“好啊娘,二郎已识得许多字了,是块读书的好料子,让他去,绝对不比我小时候差。”
周老太笑着嗔了他一声。“你咋能跟我乖孙儿比,我二郎要真读起书来,怎么着也是个秀才。”
“那他聪明这一点,也是随了我的。”周老三笑得满面红光。
想着周二郎能去正儿八经地念书了,周绵绵心里更乐,小手使劲儿地拍着。
掌心都快拍红了,也不舍得停下。
周老太见乖孙女儿反应这么大,连忙问道。
“咋的绵绵,你也想让你二哥去镇上的私塾啊。”
周绵绵点着圆乎的小脑瓜,笑出了一拍小白牙:“让二锅锅去,绵绵开心心~”
于是周老太当即高兴地一拍大腿,绵绵都发话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于是这几日,周老三便多往镇上跑了两趟。
去打听让二郎念书的事儿。
别的倒是没啥,只是入塾费,着实高昂得有些吓人。
周老三回来跟周老太这么一说,连周老太都惊极了。
“居然要五十两。”
“说是要一次交够三年的,三年一共五十两。”周老三对此有些发愁。
其实那私塾本就并非庄稼人家能读得起的,只是给富贵子弟准备的罢了。
这笔银子若是对大户人家而言,自然就算不得多了。
周老太想了一下,神色还是坚定了些。
“去,再多的银子咱也得送二郎去!跟二郎的好前程比,银子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