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狂飙之我是安欣 > 第三十章 论与时俱进

第三十章 论与时俱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初心与结果?

    如果是在一年前,安欣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他鱼与熊掌都想兼得。

    因为当时的他根本不需要考虑这种问题,坚持初心便能取得结果。

    而在一年后的今天,事实就是,在当他听到这个命题的时候,他便在思考、便在琢磨:

    初心与结果,哪个才是更重要的?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成长,因为往往在生物学上,小孩子才会全都要,大人通常会做选择。

    但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提出这个问题显然不是来让安欣去思考人生价值、权衡利弊来着:

    毕竟人之所以困惑往往不是因为他对某件事没有答案,而是他的潜意识无法接受这个不符合其处事原则的答案。

    老人也算是看着安欣长大的,她平常没少听孟德海念叨自己这乘龙快婿,所以心里也十分清楚能够让安欣如此的不过就是官场上的那点破事儿。

    对于这些事儿,其实他们这些老一辈人早就形成了一套泾渭分明、行之有效的理论。

    这套理论立足于初心、着眼于现在、发力于未来,其核心观点就在于八个大字: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而如何将之从约定俗成的认识传达给对此一无所知的晚辈才是一门艺术。

    许多人能够大致明白是有这么一个道理却是说不明白,许多人能说个一二三四实际上却似是而非……

    能够将之深入浅出表达出来的,无一不是哲学底蕴深厚、思维逻辑别具一格的革命先烈,他们的著作在这个时代能够平心静气的去坐下来逐字逐句品读的人都已经不多了。

    还好眼前这位老人家本身就是那段辉煌历史的亲历者之一,且还有着不俗的文学素养与文化底蕴。

    “我觉得,还是坚守初心要更重要一点。”

    从始至终,安欣都是那个义无反顾的打部队里退役选择回归政法队伍,想要在最灿烂的年岁里为老百姓办实事儿、办好事儿,伸张正义的热血青年。

    “哦?那你是觉得只要能够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哪怕事实证据不足、罔顾真相也在所不辞的喽?”

    老人看着安欣苦大仇深仿佛做出了什么艰难抉择才勉强给出一个答复的模样,眼里满是祥和的笑意,也不知是在笑安欣太傻太天真,还是在赞许他信仰纯洁。

    “那倒也不至于……想要定罪,完整的证据链还是要有的……”

    面对这么具体而尖锐的提问,安欣的内心多少还是有些动摇:

    因为他在警官学院学习法理时其实讲述的很清楚,坚守程序正义是便是更好的履行实际正义、一次错误的判罚往往会造成比千百次恶行更严重的后果

    ——他们所肩负的是数以千百万人计的信任:

    其中既有在受到侵害时对援助之手的期盼,也有在遭受到不公正待遇时能够被拨乱反正的希冀。

    “所以在事实证据不足的时候,你会有想过单纯来靠初心去断案么?”

    在一次次的提问里,老人所说的内容也越来越切中要害。

    “那怎么可能?!”

    当然有可能……

    在不假思索的反驳时,安欣就已经想到了他那在几个小时前说要将徐江在饭局上当场逮捕的话语。

    随之而来的是理不直气也不壮的沉默:

    面对老人这看起来大体上与安长林如出一辙的态度,安欣就其朴素的情感来说是有觉得其中的逻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来着,然而他就像是当初面对高启盛的高启强一样

    ——虽然知道这话不怎么对,但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最后只能沉默以对。

    老人当然看得出安欣的迷茫与困惑,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这样的迷茫与困惑。

    而老人又当真与安长林的看法一样吗?

    其实倒也不尽然。

    只听她继续对安欣说道:

    “看来你也知道,单纯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只是靠着嘴上说些漂亮话是没办法替人民谋福祉、替百姓谋正义的。”

    “那你觉得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些,和五年前、十年前乃至三五十年前所面临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吗?”

    当然不是,也不可能是。

    安欣心里盘算着,但由于不知道眼前这位孟钰的外婆到底是想要说些什么,已经不敢再贸然回答了。

    “看来你心里对此已经是有答案的了。”

    这位在京海也算有几分薄面的老太太看着安欣欲言又止的模样再度笑了笑:

    “别那么紧张,我不是要跟你讲什么要学会同流合污、水至清则无鱼之类的屁话。”

    “恰恰相反,我要跟你说的是,清白对于我们这类人来说,乃是一件极其重要或者说最重要的事。”

    “但你也要清楚明白一点,那就是做人并不是在执法、戍边,它没有那些明确的、能够称之为底线且五年八年乃至十年二十年不变东西。”

    “在实际履行正义的过程中你是必然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来打交道的,有道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难道你以为孟子,一个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他会缺钱么?”

    “当然不会。”

    当老人说到孟子缺钱这话时,就连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更别说安欣,他显然也不觉得孟子在写这《尽心章句上》时乃是穷疯了的有感而发。

    “嬷嬷,你都给我们安欣说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笑得这么开心?”

    老人家说话不快,安欣更是经常“举一反三”,只是几句话的功夫,几道好做的菜肴已经先被孟钰给摆上了桌。

    有了孟钰的插科打诨这谈话自然没办法继续那么深刻,只见老人用手指了指她常年摆在茶几、案边的书比了个数字,随即起身向着饭桌旁走去:

    “还能说些什么?我这老太婆能说的不就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儿?小时候天天给你说,你嫌我烦,看看人家安欣,就懂得哄我这老太婆开心!”

    “哟,嬷嬷你就偏心!您要是喜欢,等以后有空我就多带安欣他来看看你。”

    嘴上看似和外婆在拌嘴,但孟钰的眼睛一直看着傻愣愣地坐在原地的安欣,目不转睛。

    大概明白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老人家刻意留下了最为关键的一句话没说:

    有些话并不是说当成道理讲出来便能理解的。

    茶几上放着的是一本外形简约、唯有五角星熠熠生辉的著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