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古代当先生 > 第175章 第 175 章

第175章 第 175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渑很头疼, 他没想到他们大军撤离之际,秦国这些人像是疯了一样,竟然出关追击出来。

    这是有多大的胆子, 一直以来龟缩不出的几路秦军竟然紧紧将他们后军咬住了。

    待他发令准备调头回去迎战之时,秦军又开始后退,不与他们正面迎战,让他们大军扑了个空。

    就这样拉扯着连续几次,他们的大军也不得寸进。这样也不是办法,如今南方告急,自己被拖延在此。只怕是秦军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想要拖延时间,不让他们驰援。

    现在他有理由相信, 南边的那一支军队就是秦军了。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可是必定两方是合计好了的。

    秦国到底怎么了?新的秦王这几年不显山不露水的, 也没听说他厉兵秣马大肆增兵,这次秦国明显不是小打小闹。

    曾经听说过他还是王子之时就曾经带领三千奴隶军迎击戎夷之事。可是后来他当政之时, 有太后辅政, 一个傀儡而已,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来。

    再后来,他亲政的那几年, 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邹国君正是看秦国君主年轻,毫无作为,正好国内天灾泛滥,这才想着能转移视线, 从秦国身上找补些损失来。结果呢, 他们攻打了这么久, 就连函关都没能攻破。

    不知道什么时候函关被秦人改造得如同龟壳一般, 人躲在里头,根本就打不到。他们却能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射出箭矢来,给自己的人造成伤害。

    自己各种办法都想尽了,只求他们能出关一战,然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总之一句话,他们就不出来,有本事你们来打我呀!气得李渑是毫无办法。

    按理来说,秦军看他们撤军是不可能追击出来的,他们哪里来的胆子?不过出来正好,以前是打不到你们,所以无可奈何。现在你们出来了,他们的大军说不定就能一举将这点人马给歼灭了。

    然而事与愿违,一开始还志得意满的李渑在被拉扯好几次之后,彻底慌了。

    这几队人马,数量并不算多,他们的大军很轻易就能将之给灭了。可是正是因为他们人数不多,所以机动性更强,来去如风,突然间冒出来,在大军的薄弱之处咬下一口肉来。而当自己的大军追击之时这些人却又逃得飞快,根本就无法伤及分毫。

    李渑头疼正在于此,前方催的急,耽搁一天损失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他耗得起,王都的君王,众臣耗不起。

    现在秦军的目的很明显了,就是想要拖住他的大军难以南下,为南边的秦军争取时机。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想到这,李渑不得不改变策略,前军继续南行,后军则先且留下来,将这几股秦军灭掉。就算难以消灭,也至少要保证他们大军能够脱身,不然耗在这里,王都被人拿下来,只怕就悔之晚矣。

    不得不说李渑壮士断腕的决心一下,秦军的那几支队伍还真就有些难啃这块硬骨头了。大王派的人马并不多,还不足以跟邹国军队硬碰硬。那就只有按照大王叮嘱的,找准弱点,一击必中,击中则走,不可贪胜的宗旨行事了。

    秦湛已经率领了大军一路东进,开始攻城略地,邹国欺我国弱,极尽欺凌之能事。今日秦军两面出击,倒要看看你邹国能如何抵挡,多年的欺压,如今定要扬眉吐气,

    邹国君臣万万没想到会有今日,原本还想着只要大军调回南方,堵截到来犯的敌军,自己就能万事无忧了。

    然而听到西边的宛城沦陷,昝城、晖城告急的消息,他们彻底懵了。

    秦国大军趁着邹国大军调遣往南,便乘机出了函关。秦王亲率大军东进,已经攻下来宛城,昝城晖城两处只怕也保不住了。

    邹国君臣惊慌失措,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历来都是他们欺负惯了的秦国,突然间竟让他们瑟瑟发抖起来。

    就好像关在笼子里任他们打骂的凶兽,哪怕它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可是某一日,笼子被不慎打破,凶兽出笼,它凭借自己的本性,第一个扑倒的就是他们。而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凶兽咬断脖子。

    “现在该怎么办?”这是围绕在邹国君臣心中最大的问题。

    南边紧急,西面也不能忽视。

    “李大将军如今正在去南边的路上,应该让他兵分两路。一路南下,一路西进抵挡来犯的秦军。”有人建议道。

    “李大将军的人马一共才七八万,已经是倾全国之力。分兵抵挡的话,能够占据优势吗?”

    有人摇头道:“只怕会很难,南边据说最少也有五六万兵马。而西边秦王率领的至少也是六七万兵马,如此一来,敌方的人马是我们的一半多。分兵的话,咱们可就没有任何的胜算了啊。”

    众人默了,有人心中也奇怪,秦国全国的兵马最多也就六七万。可现在多出来的好几万兵马是哪里来的?秦国什么时候变得似乎比他们还强大了?

    当然,现在不是追究这些东西的时候,必须要想办法对付秦军。

    “可是,不分兵的话,打完南路,再回来打西路,只怕为时晚矣。”

    “是啊,兵将不足这是重点,依老夫之见,我们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话,就只有借兵。”

    “借兵?跟谁借?谁又会借,其他的诸侯国怕是巴不得我们邹国吃大亏。今日这种状况,他们只怕会拍手称快,又岂会借兵?就算有肯借的,照目前秦军的攻势,只怕也撑不到借到兵前来的那一天。”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今箭在弦上,你们还有其他什么好办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

    “或者我们派使臣前去,与秦国议和结盟如何?”

    这个提议一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若是秦国不同意结盟议和那又该如何?”

    “又或者我们一边派出使臣,一边就地征兵,让百姓上战场,只要人数多,秦军也不可能行进得这般顺利。这样双管齐下,不论如何,也能有一息喘息之机。”

    这……谁的心中都没有底,可好歹这也是一丝希望。

    邹国君左思右想,秦国前后夹击,其目的性不言而喻,就是抱着灭亡邹国的心思。

    一个小小的秦国,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敢的?现在要低声下气求秦王结盟,他的脸都被丢尽了。等到之后,他一息尚存,必定会让秦国付出代价。

    邹国君咬牙切齿,“那就即刻派出使臣,前去议和。另外下王令,凡十六以上男子皆入军伍,并且立马赶赴战场。”

    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那就只有试试看了。

    “求和?”秦湛听到禀报,冷笑一声,“当真是没有办法了吗?居然派使臣前来求和。以前耀武扬威之际,我们求和他怎么不理?擅自撕毁盟约,出兵函关,妄图吞并秦国,那个时候他们怎么不提盟约?”

    秦湛心中愤愤,好歹克制住自己。挥挥手道:“将使臣好好安顿下去,不用带到寡人面前来,等寡人攻下邹国王都,再说吧。”

    这意思就是不接受求和了,不过换做谁来也不可能接受的吧,那人自然是领命去了。

    李渑好不容易将追兵甩掉,却又接到王令,让他分兵抗敌。并且还有征集十六岁以上青壮入军伍的命令。

    他闭上眼睛,心中的憋闷之气难以下咽,出这个主意的人当真是该杀。将手无寸铁的百姓赶上战场,除了送死还会有什么好结果来?这样只会给他增加麻烦。

    不过,秦军两面出击,除了分兵抵挡别无他法。

    这次秦国早就计划好了的,恐怕难救啊。李渑已经有心无力了,现在他只能期望南边的这一支秦军能尽快解决。转回头来,还能相助另外一支大军击退秦军,这样一来,邹国还能有一线之机。

    然而,当他一路急行军,到达崇安时,自己前军被敌人伏击,损失不小。这才明白这是真的秦军,而且领军的将军是个硬茬子,并非无能之辈。

    秦军的将军他基本都了解,可是这位的战法,他却是见所未见。李渑吃了个大亏,行事自然就要小心谨慎得多。

    他有些忐忑不安,又吩咐了人去打听敌军的将领是何人。能一路过来,势如破竹,其带兵能力必然不弱。自己好歹也算是带兵几十年,什么样的战阵没有见过?可是面对着这支军队他莫名就有种心惊胆颤的惧意。

    或者是他想多了吧?出师不利,被敌人伏击。任谁遇到这样的事心中都不会好受。

    “你说什么?”李渑听了探子的回报,犹自不敢相信,“你再说一遍!”

    “回禀大将军,末将不会打听错的。秦军五万人马,由钟离晖大将军率领,一日间连下三城,守城军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李渑颓然坐下,“钟离晖,钟离晖?果真就是娄国曾经的战神钟离晖?”

    “大将军,除了他,世上再无人有叫钟离晖的大将军了。”由于钟离晖的名声太过于响亮,他是绝不可能打听错的。

    李渑挥手让人下去,钟离晖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只是之前娄国国内大乱之际,钟离晖却突然不见了踪影。因为一直没有他的消息,好多人都还在猜测他是否已经遭遇了不测,功高震主被娄国君所杀。

    只是万万没想到,今日竟在此遇见,他居然投奔了秦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