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清道院的老道长
刚刚到达清道院的山门,清道院的山门十分破旧,整个牌匾已经掉色,门口也是各种杂草丛生,如果蒙语道友不说他就是住在这里,我是绝对想不到这里竟然还能住人。
我倚在山门口的一个石头上,大口喘息着。
“歇会儿,歇会儿。”
这一路又是爬坡,又是躲避峨眉猴子,实在是太费体力。
蒙语道友索性也坐了下来,说道:
“那好,歇一会儿咱俩就进去见我师傅。”
“蒙语道友,你师傅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呃我是说,你怎么知道我来找你师傅。”
虽然在我也不知道我来这里能不能解决612号房间的问题。
本来我是想按照邮件上的信息来碰碰运气,但是我刚才看见蒙语道友一人能将所有峨眉猴子都给吓跑的时候。
我想我应该是来对地方了。
而此时蒙语道友也是微微一笑,说道:
“我也不太清楚,昨天师傅突然让我今天上午下山砍柴,我又正巧在山下看到被猴子追着打的你。想来师傅已经预测到了这一切。”
“当然,这些都是我猜的。”
我听闻这些话,顿时明了。看来能否解决612号房间的事,全在这位蒙语道友的师傅身上了。
我扶着山门站起身,迫不及待地说道:
“那赶紧去见你师傅吧!”
蒙语道友没有多说,直接带我进了清道院。
清道院内部的卫生倒是打扫得很干净。
道院正对着大门的是三清殿,供奉着三清道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左侧是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吕洞宾等神仙;右侧是药王殿,供奉张仲景、华佗等。
只是神像都已经有所褪色。
神奇的是刚才还气喘吁吁的我,已进入这清道院就感觉疲惫感如潮水般褪去。
“刘笠小友,我带你去见我师傅。”
蒙语道友和我去了三清殿旁边的一个平房。
他先是叩了三下门,里面并没有回应。
再扣三下,依旧如此。
“看来师傅不在房中,刘笠小友,你且在那边的凉亭中稍等片刻,我想师傅应该在后山。”
蒙语道友说罢,便跑去了后山。
我闲来无事,便到道院山门左侧的凉亭里坐下来。
我拿出从山下带上来的一大捆香,本来全都是完完整整的香,但是被一群峨眉猴一顿祸祸。
现在只剩下六根完整的香。
我小时候经常和爷爷和老爹去寺中上香,对于上香的规矩有所了解。
我拿出那六根香,先从水缸中舀水净手,再在三清相前上了三柱香。
并在此立誓,从此修持三香。
即心香、身香、口香此三香。
心香即心地善良、心存善念、不生邪念、不生恶念。
身香即身正品端、不做恶事、不做亏心事。
口香即积累口德、不出脏话、不口出狂言、不恶语伤人。
刘笠,再此立誓,道由心学,心假相传,香热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
若违此誓,人神共弃!
不知为何,这些咒语说完。却感觉浑身轻松。
在三清殿上完香。我又到了药王殿去为诸位神医药王上了三柱香。
至于文昌殿那边,这次带来的香不够了,等我下次来一定给您们补上。
一通操作完成之后。蒙语道友也从后山回来了。
“师傅让小友先等一下,他老人家正在修炼。”
“而且他老人家让我管你午饭。”
我心想在山上无事所作,正好帮蒙语道友做饭。
“蒙语道友,我也来搭把手吧,”
“那就多谢刘笠小友了。”
说罢!我和蒙语道友到道院后山腰的一处小湖,大概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山峰之上有泉水潺潺流下。
我边洗菜边问蒙语:
“这里只有你和你师傅两个人吗?”
“嗯。只有我们两个。”
“等我事业有成,给你们送点钱,再把这给道院修一修。”
“多谢刘笠小友的心意,我和师傅的吃穿住行完全没问题,钱财多之无用。”
我听得此话,心想这才是修行者。那些酒肉和尚完全没法与之相比。
“既然如此,那我经常来上香总行了吧。”
“当然可以。”
蒙语道友说道。
很快饭菜就做完了。
出家人的饭很简单,一盘子拌野菜,一碗米饭。
蒙语道友又在旁边的灌木上折下六根枯木枝,并放到水缸里涮了涮就当成了筷子放在了石桌上。
摆完桌之后,我和蒙语道友又等了半个钟头,蒙语道友的师傅才从后山下来。
第一次见面,只见这老道长鹤发童颜,胡长一掌,身穿灰袍,左手持一浮尘缓缓走来。那身姿与气质仿佛三清祖师降世。
蒙语道友连忙起身说道:
“师傅,这位是刘笠小友。这位是我师傅,李静平,道号静远”
我对李道长拱手施礼。
等李道长落座之后,我俩才上座。
吃饭的时候,我本想和老道长说明我的来意,但是转念一想,面前师徒二人都没说话,也就没有张嘴,因为也不差这一时。
李道长吃完饭后,说的一番话直接震惊我一整年。
“蒙语,待会儿与为师一同下山,去那个公寓除魔。”
“是,师傅。”
蒙语道友回了一句便回到了后山。不知其所为。
我还没说明来意,这位道长如何精准知晓我的来意。
我连忙拱手道:
“那就多谢道长。”
“不必客气,除魔卫道本是我等之职责。那鬼物在此地已有时日。我准备多年就为今日。”
“我观小友有正气护体,家中是否有人修炼道法?”
李道长说道。
“我爷爷曾是一名火居道士,已经走了好几年了。”
我如实回答道。
“也多亏小友有如此身世和机遇才能不为那厉鬼所害。”
“之前大概猜到了。道长还有一个怪事,我经常收到一些奇怪的邮件,那些邮件都是帮助我的。”
“哦?等到现场便知分晓。”
李道长话说道这里,蒙语道友也背着一个大背包从后山回来。
蒙语道友还带来了一个竹棍送给我。
李道长也从石凳上站了起来,示意我和蒙语道友随他下山。
李道长的步伐看似缓慢,实际上要我和蒙语加快脚步才能跟上。
难以想象一个李道长是如何做到的。
这次我们三人下山再次遇到了那些峨嵋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