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独目星巨变
“什么?能和我具体说说吗?”赛小息问道。
“这位朋友,请到屋里来,慢慢的与你们说吧!”那老者不紧不慢的,邀请赛小息等人进入部落。
在这期间,诺诺就完全作为翻译的中介,为他们的交流建立桥梁。
待众人进入屋内,那老者准备进入一间隐秘的暗室中,赛小息看出了他的意图,随后赛小息对老者说道:“请不必为我们准备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与你们的并不相同,而且你们食物来之不易,请你们留着给还未长大的独目族人食用吧!”
等众人围着他们所信奉的神像坐下后,那老者对赛小息等人缓缓地说道:“我们这里是天蛇一族的独目星,在这天蛇域,拥有无数天蛇族人,他们有的能够制造高科技武器,有的本身能力十分强大,比如飞行,跨行星转移,更有的能够修行天蛇秘术,成为维持天蛇域和平重要的力量,而这些星球,有的富饶,有的贫瘠。”
“难道这独目星这个是你们所说的属于贫瘠的星球吗?”赛小息忍不住问道。
“这位朋友,请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说来。”那老者说道。
“每一种不同的天蛇族人都拥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而我们独目天蛇一族拥有的正是‘预言占卜’的特殊能力,所以我们又被称为‘谶蛇’一族,对于现在的环境来说,我们这个能力,十分没用,唉……”那老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看出了老者的心酸,随后赛小息鼓励道:“请不要担心,我们要来天蛇域建立和平的平等互利关系,我们需要找到你们的域主,并且我们一定会给你们帮助,任务归来后,一定能改变你们的现状。”
“恐怕我们是到不到那天了,独目星这环境越来越恶劣,越来越多的独目天蛇吃都吃不饱,更别谈生育了,唉……”那老者说完一句,又再次长长的叹气。
“您别急呀,还没有请教这星球为什么会这么环境恶劣呢?”赛小息又问道。
“这独目星原本十分富饶,独目天蛇族人也有数亿之众。然而一个月前,天蛇域之主伊洛维奇派遣六翼天蛇守护者来到独目星上,拿走了天眼泉心,这天眼泉心是第九域三大域主之一的冰之域主送给我们的宝贝,他已经在这数千年了,而独目星上的居民全都依靠这个东西产生的泉水所滋养出来的植物作为食物,才得以维系生命,这天眼泉心能力强大,他直接滋养了我们整个星球,使我们这个星球一度变得异常繁荣,独目天蛇族人十分懂得感恩和适度的发展,我们一直控制了独目天蛇的数量,让天眼泉心所滋养出来的植物既不被浪费,也不会太多盈余,族人们可以尽情的开发自己的占卜能力,家族里面也产生了许多占卜能力十分强大的天蛇,虽然我们没有什么能够防御和攻击敌人的手段,但是在冰之域主强大的威慑下,其他富饶的星球即使比我们强大的多,也不敢来抢夺我们的天眼泉心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天蛇族人们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认为不过是个传说而已,而我们,也不曾见到过天眼泉心,直到一个月前……”那老者欲言又止,似有无尽苦楚难以倾诉……
“如果找回天眼泉心,是否就能够让独目星恢复以往的生机了?”赛小息问道。
“当然会,但是死去的独目天蛇族人却再也回不来了。”那老者淡淡道。
“您还没说完呢,待我们了解事情的全貌,我们一定会为你们找回天眼泉心!”赛小息承诺道。
“那六翼天蛇原本是我们星球的好朋友,但我们的能力却天差地别,他们是一个善良的种族,从未觊觎我们星球上的资源,在外族入侵时,他们甚至愿意和我们一同抵抗,每一只六翼天蛇在进入魔瞳星承担保护天蛇域的重要任务时,都会来我们星球求泉水对他们进行洗礼,我们当然也十分愿意分给他们,但一个月前,来我们星球上抢夺天眼泉心的六翼天蛇似乎不认识我们了,疯狂的屠杀我们独目天蛇一族。由于大多数的独目天蛇都生活在天眼泉心所产生的泉水之中,在六翼天蛇剥夺天眼泉心时,大多数的独目天蛇族人被天眼泉心一同收走,恐怕已经命在不测了。就剩下我们这些生活在离天眼泉心十分远的独目天蛇还存活着,但我们占卜能力有限,并不能找到其他的独目天蛇族人的下落。”那独目天蛇老者说完话后,默默地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我为你们的遭遇深感同情,有一个名叫地球的地方,离我们很远,它正是我们的母星,它也正在遭遇能源危机,再也难以重现曾经的美丽,然后我们正在为它的生存远航宇宙,就是为了找到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让我们能够重建家园。”赛小息闻言,感同身受的安慰道。
紧接着赛小息又问道:“刚才你提到的‘魔瞳星’就是你们天蛇域的主星吗?”
听到赛小息的提问,那老者点了点头,又对众人说道:“在所有的天蛇族人中,居住在魔瞳星上的异瞳天蛇是最强的天蛇种族,他们天生拥有两种属系的能力,但是他们数量不多,一般都是战力异常强大的存在,而我们天蛇一族能够得到妖族永夜城中的一域,全部都是在选拔赛上,异瞳天蛇力压其他种族,为我们挣来的生存地,异瞳天蛇更有不传秘技——天蛇瞳术,即使强如异瞳天蛇,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学习成功,然而200年前,也就是我们这一代的天蛇之主伊洛维奇学习成功了,在不久后的城主大选中,更要更新其他域主排名,这样可以为自己的族人获得更好的栖息地,我们天蛇一族一直都住在最贫瘠的第十域,而这次伊洛维奇,将用天蛇瞳术,为我们争得的更好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