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后记1:他们
世界一天天变化,日新月异,那时的人们仿佛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敢想敢干的人拼搏的劲头很足。
当小学和初中开始免费,家长喜笑颜开之际,崔海峰和李景华却在南街办起收费小学,事实证明他们眼光很准。
尽管每学期学费有两三百块钱,外出打工挣到钱的家长仍愿意送孩子去南街私立小学,因为家长渐渐发现有些事情不大对头:哪怕老师还是原来那一波老师,自从学费免费后,明显感觉到老师没那么尽责了。
崔海峰家里房子虽多,适合当教室的不多,那间他们那群年轻人曾一起在月夜围读的屋子倒是合适,但里面早已堆满杂物,根本腾不出地方来。
由于他们打算办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因此家里又新建了两间宽敞的长方形房子,那房子的大小跟南街小学的教室类似,学生待在里面很适应,跟在南街小学比起来,有的还少走了几百米路。
聘请老师不大容易,崔海峰骑车到村子附近跑,终于找到两个合适的高中同学,请他们过来当教师,又找到退休的老教师,崔海峰再身兼数职,老师人数勉强凑够。
教的学科很少,不过村子里的小学教的学科本就很少,因此这个缺点对比之下被消解掉了。
第一年招生不多,三个班总共五六十人,意外实现了小班教学。
他们办小学如火如荼,几年后略有积蓄,扩建了房子,竟一直办到小学五年级。与此同时,南街初中却倒闭了。
资深老师纷纷离去,对校领导极度不满,还干出老师联合起来罢免校长的事。初中部难有回天之力,倒闭在所难免,念初中的孩子大部分分散到镇上,少数人转到县里。
中学学校沦为闲置,后来姓宋的那家占用学校房子开了家皮鞋厂,皮鞋厂没两年也倒闭,从此中学的房子再也没有派上用途——文心给我发过来一张她特意跑回老家拍的中学校园的照片,照片中的学校残破不堪,教室窗户都没了,活像鬼屋。
外出打工几年后,村民手里有点钱,开始琢磨着送孩子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纷纷把孩子送到县城寄宿制学校,一学期五六千的学费也能咬咬牙做决定,孩子十天半月回家一趟,连刚读小学的孩子也被送去,毕竟家里净剩爷爷奶奶,没人有能力辅导他们学业。
深知小学难以为继,崔海峰和李景华商量去城里办幼儿园。他们没在村里办,因为村里已经有幼儿园,孩子还挺多,地址就在原来的南街小学。
是的,南街小学也倒闭了。
李景华他们大概四十五岁左右去城里办幼儿园,那时他们有多年积蓄,也不是很年轻,拼搏的劲头却还在,后来他们在城里安家,时不时回十字街看看。
十字街也大变样,村民在外辛苦赚回来的钱变成一块块砖,家家户户盖起二层小楼,楼也越来越洋气,从早期的四四方方,到后来颇有小洋楼的格调,单从外貌看,村子早已焕然一新。
那条河春夏秋三季的风景已无人欣赏,冬天过年回到家,一片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