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承平赋 > 第32章 1942

第32章 194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被这噩梦惊醒之后,陆卫邦再也睡不着了。

    他看了看床头的闹钟,已经是早上六点。今天是周六,本来可以多睡一会,但是小陆心里仍旧惦记着薛老头昨天那个没有讲完的故事。再加上被一个噩梦摧毁了睡到自然醒的欲望,他干脆起床洗漱了。

    他轻手轻脚梳洗完毕,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父母,悄悄搭上门就下楼去了。

    路过百年老店清和园,小陆替薛老头他们买了烧卖和头脑做早餐,就直奔大南门而去。

    薛老头这边也很早就起来了。小陆到了他家中的时候,薛老头已经在院子里打坐冥想。

    “师父早啊!”

    薛老头被刚刚进来的陆卫邦打断了冥想,慢慢睁开眼睛。

    “卫邦呀,你去把那两个懒鬼给我喊起来。”薛老头指示道。

    “是!”

    陆卫邦也不客气,径直来到黑子的卧室,一通大呼小叫,把黑子从熟睡中唤醒。至于薛如意,听到陆卫邦聒噪的声音后立刻就醒了,忍着起床气儿从卧室出来。惺忪的眼睛里还带着一丝杀意。陆卫邦也不敢招惹这没睡醒的母老虎,看两人都起来了,便到前厅去陪薛老头说话去了。

    “师父呀,你昨天说这个祖师爷的墓,是咱们历代解怨师的训练场,这是怎么一回事?”小陆对这件事情非常在意。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薛老头抓起一个陆卫邦带来的烧麦就塞进嘴里。

    “祖师爷把他的本事和宝贝,都藏到了这个墓中。并且把这个墓打造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里面不光有破解难度极大的机关,还有关于术、灵、炼的各种考验。后世的解怨师要是想学祖师爷那些高深莫测的本事;想要得到他那些绝世的宝贝,就得靠自己的本事去取!这近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解怨师尝试进墓取宝。有多少人成功我不得知,但以我的能力,怕是能过得一半关卡已经是走运了。我这辈子,怕是没什么机会咯。不过………”薛老头话锋一转,陆卫邦明显看到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不过什么?”陆卫邦正听着兴致勃勃,眨着眼问到。

    “我的大师兄,也就是你们的大师伯,李常平,他是我唯一见过的,进到祖师爷墓中取到宝贝的人!”提起李常平,薛老头一脸自豪。

    “那大师伯得有多厉害呀!”黑子也洗漱完了,来到前厅,正好赶上薛老头的这段故事。

    “这个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我和他师兄弟一场,到现在也不清楚他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我总觉得,他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师父,是近代解怨师中的翘楚。”薛老头说到。

    “那大师伯他人还健在吗?”薛如意也来到了前厅。

    “我也不知道。”说到这里,薛老头的表情似乎有一些伤感。

    “自从那一次和日本人一场恶斗之后,他就失去了踪影,再也没有回来。自那一天起,我就再也没见过他。我总觉得他还活着,又或者,他早已经死了。”薛老头若有所思地说着。

    “师父,给我们讲讲那个故事吧!”身为编辑的陆卫邦向来对各种故事就有控制不住的兴趣。尤其是在自己进到解怨师这个圈子以后,对这个神秘职业的各种信息可谓是求知若渴。

    薛老头转过头看了看黑子和薛如意,这俩人也是一脸的兴趣。

    “给你们讲讲?”

    “您就讲吧,我们都想听!”黑子也说道。

    薛老头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用他那低沉的声音讲述起六十年前发生的事情。

    那是1942年的3月,一个初春的清晨。山西运城市闻喜县城门前,三辆侵华日寇的军用卡车排着队依次穿过城门,向着县城日军指挥部驶去。

    卡车的车轮扬起阵阵烟尘,路旁的百姓急忙躲避。

    这是侵华日军六十九师团占领运城地区的第四个年头。师团的司令部设在运城市。说到日军的六十九师团,其实就是日军在六六战役中伤亡惨重的王牌部队二十师团重新整编后的一支部队。司令官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杀人魔王长野佑三郎。

    按照日本人的军制,每个师团都是由若干个联队组成。六十九师团下辖二二五、二二六、二二七三个联队。而驻扎运城地区闻喜县城,正是二二七联队。

    联队长藤田茂此刻正焦急地守在联队指挥部门前。

    不远处传来了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藤田茂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整理了一下军服,走下台阶,笔直地站在一旁。

    随着三辆卡车停在了指挥部门口,从前面两辆卡车的车槽里跳下几十名鬼子兵;接着,几个军官模样的人,从最后一辆卡车中跳了下来,每个人手中,都提着一个大箱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东西。最有趣的是,这中间还有一个身着和服的中年日本男子,看着白白净净、文文雅雅,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完全不像一个军人。

    藤田茂走上前去,向这些人一一敬礼。一阵寒暄后,一众人进到了指挥部内部。

    在指挥部对面不远处一处破屋的屋顶上,一个少年正趴在那里细细观察着指挥部前发生的这一切。看到那些日本人进到了指挥部里面,少年慢慢匍匐着向后退去,然后一个漂亮的空翻,就从三四米高的屋顶上跃了下去,刚一落地就撒开脚步朝城北门的方向跑去。

    在距离闻喜县城不到十五公里的北垣山上,座落着一座道观,叫做白云观。没有人知道这座道观存在了多久。但是听山下村子里的老人说,这道观早在东晋时候就在这里了。道观建成的具体年代已经无从考究,但是这道观里一老三少,四个道士,在整个闻喜县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四个道士便是师父唐怀济,号逸然真人,和他的三个徒弟。大徒弟叫李常平,今年26岁,二徒弟薛常云,也就是薛老头,那个时候他才18岁。还有小徒弟孙常林,只是个16岁的少年。

    薛常云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观里有个规矩,唐真人的三个徒弟轮流值日,值日当天,观里所有人的伙食、观里的卫生、柴火、吃水,全部都由值日的门徒来完成。今天正是薛常云值日。

    给其他人做罢早饭,薛常云挑了水桶去后山沟里的水井处挑水。刚刚出了观,没走几步,就遇上迎面跑来的孙常林。

    “二………二师兄!不得了了!”孙常林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薛常云把挑着水桶的扁担从肩上卸了下来。“你这是去哪了?为何一夜不归?”

    孙常林一口气跑到二师兄面前,一把搭住了他的肩,先是一阵猛喘。待气息稍稳,咽了口唾沫说到:“二师兄,运城那边的鬼子有大动作了!我得快点告诉师父去。你也别挑水了,和我一起去。”

    原来在县城的破屋上观察日寇指挥部的那名少年,正是孙常林。

    薛常云只知道他这个师弟昨日下午受师父派遣,去县城买盐。却一夜未归,师父早上还问起这件事,待常林回来,免不了要挨一顿板子,却不曾想他这一夜,却是在监视县城驻扎的日军。闻喜县城离白云观所在的北垣山足足有近三十里路。常林这一路跑着回来,想必在县城里收集到的情报相当重要。

    薛常云也顾不得挑水了。他把水桶搁在原地,把扁担架在水桶上,拉了小师弟就向观里跑去。两人一溜烟来到正厅,师父已经端端正正坐在厅中央的太师椅上。

    还没等孙常林开口,立在师父一旁的大师兄李常平率先质问道:“常林,你昨晚上去哪了?未经师父允许,怎的一夜不归,让师父好是担心。”

    “师父,大师兄,我昨日买好了盐,正要返回,可途中无意间听到县城的伪军头子在说什么秘密武器的事情。我觉得事关重大,就留在县城打探情报,所以………”

    “所以就一夜未归?”唐真人接住孙常林的话,语气平静地问到。

    “是的,师父。”孙常林觉得自己收集情报有功,语气中竟没有一丝愧疚。

    “常林呀,师父和你说过多少次,你年纪尚轻,阅历浅薄。就算是你发现了日本人那里有不寻常的动静,也要先回来与我知会,要和师兄弟们商量,不能自作主张、贸然涉险。”

    李常平接着师父的话说道:“常林,做事不能只靠一己之勇,师父经常告诫我们,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可是………我………”

    孙常林还想辩驳,却被站在旁边的薛常云一把捏住了手腕。孙常林转过头看着二师兄,薛常云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了。

    师兄弟三人中,李常平的年纪最大,追随师父最早;当然,也属他的阅历最深,解怨师的各种本事学得最多。师父经常夸奖李常平已经赶上自己了,也不知此话是真是假。但是对于薛、孙二人,对此深信不疑,而大师兄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偶像,是楷模,是高高在上,需要仰望的人。但是要从交情上来说,薛、孙二人最为交好。一来他们年纪相仿,二来,这俩人都贪玩。

    由于孙常林岁数小,自制能力差,对于观中的各种规定,时有触犯,这就使得他总是受到师父的处罚。薛常云的提示,让他顿时又想起了下山前师父的叮嘱。他不再言语,低下头等着师父发话。

    唐真人因为担心孙常林,一夜未眠,本想等他回来好好惩戒一番,但听说日本人在县城有大的动作,不免心生疑虑,他打算把孙常林的事先放一放。

    “常林呀,昨天的事情,我先给你记着,少不了你的。你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日本人那有什么动静”

    “是,师父!”孙常林一听师父先不追究自己的过错,立刻就喜上眉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