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辅导夫君考状元 > 第42章 诗与西瓜

第42章 诗与西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了曾芸芸的话, 白鹭洲书院的众人几乎笑得打跌。

    陈克道:“几百首?你若是能背出一两首来, 我们也承认你们鉴湖社学厉害!”

    邱乘道:“我等均饱读诗书, 别以为背几首古人的诗词,就能蒙得了我们。而且, 有山长在, 你就是在《全唐诗》中找冷僻的句子, 也不可能瞒得过山长。”

    曾芸芸并无过多的争胜之心, 白鹭洲书院很强, 这一点她承认。不过白鹭洲书院强, 不代表这几个人就强。已经涉及到脸面问题,还是要比试一下的。曾芸芸虽然有时候有点懒,也不看重名气, 但是对方辱及社学, 她却不喜。

    她想, 挫一挫对方的锐气也是好的,不过要得罪清朝的几位诗人了。

    想到这, 曾芸芸道:“先生所作虽多, 但是我的记性并不好, 只记得几十首罢了。”

    看到曾芸芸说到了这般田地, 鉴湖社学的学童们都咽了咽唾沫,不知道该说什么。此时,揭穿曾芸芸自然不行, 那是打自己的脸。可是, 他们因为心虚, 也不敢为曾芸芸喝彩助威。他们生怕喝彩之后,曾芸芸说不出来,她会更加尴尬。他们清楚,鉴湖社学唯一的先生曾夫子,平日里并没有作过诗。他最爱做的事是狂饮后酣睡。抛开作诗不论,饮酒上曾夫子倒是可以与诗仙一较高下。

    不过,曾芸芸已经开口了:

    “这一首是先生雨后打扫院落时所作: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一首是先生在赣江之上垂钓时所作: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一首是先生在竹林中掘笋时所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一首是先生读史时所作:霸越亡吴计已成,论功也合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这一首是先生在讲堂上给我们论诗时所作: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至于写自身际遇的,先生所作也是很多,这一首是我前几日无意听来的:潦倒年年愧不才,春风披拂冻云开。穷途已尽行焉往?青眼忽逢涕欲来。一字褒疑华衮赐,千秋业付后人猜。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

    …………

    这些诗句,咀之生香,品之隽永。曾芸芸初背出一两首时,康啸林和纤纤还一脸吃惊之色。及至四五首之后,二人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从疑惑,到震惊,到被彻底折服。

    邱乘、陈克等人的脸青一块白一块,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若是一首诗作,他们可以嘴硬,拒不承认这是好诗。可是,曾芸芸很犀利地把清朝最好的诗歌一口气背出了这么多。龚自珍、王士祯、郑板桥、吴伟业、赵翼、蒲松龄……无论拿出哪个,都是响当当的天才文人。他们的代表诗作一股脑出现,真的如集束炸弹一般,把白鹭洲书院的几个人轰傻了。

    鉴湖社学的学童们初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示惊讶:老大这哄人的本领不小啊!

    可是,当他们看到其余人脸上精彩的表情时,便明白了曾芸芸抛出的这些诗句,真的比康啸林所作的要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数量还多!

    于是,这些学童拼命地忍住笑意,都低下头看着脚底,生怕一不小心会露馅。

    当然,这条船上还有三个人没有低头。

    一个是肖平。他认定,这些精彩的诗句肯定都是曾芸芸所作。在他的眼中,芸芸是那么优秀,写出这些诗句实属正常。

    一个是阿丰。他并不懂诗句,只是觉得老大做什么都应付自如。哪怕明天曾芸芸告诉他老大我要去做知县了,他也会觉得理所应当。

    还有一个就是肖辩。他读书的时间稍长,略略能懂得这些诗句的好处,更能看得懂康啸林、纤纤和白鹭洲书院那些学生的表情。不过他并不太清楚曾夫子的情况,以前倒是听说过这位先生好酒,没想到是位酒中诗仙。一时间,肖辩有些羡慕肖平能在鉴湖社学读书。他认为,这里比文峰书院有意思。

    大概觉得自己确实有点欺负人了,而且为了避免曾夫子被别人问起,曾芸芸诵罢诗句,又补充了一句:“我们的先生虽然大才,但为人低调,从不张扬。这些诗句,也只是我机缘巧合才听到的。你们若是问他是否作诗,他肯定直接否认。”

    曾芸芸如此一说,康啸林对鉴湖社学的先生愈发尊重。他又有点自惭形秽,总觉得和鉴湖社学的先生比,他的境界还不够。

    他也不愿继续游湖,嘱咐船家掉头登岸。他道:“如此高贤,我自当前去拜访。”

    被寄予厚望足以挽回他们颜面的山长就这样走了,白鹭洲书院的几个人错愕了很久才回过神来。最后,还是邱乘善于安慰自己,道:“诗作得再好,没有功名也是白搭!”

    听了邱乘的话,陈克、方卿都点点头。

    曾芸芸却懒得理会他们,问肖平等人:“你们渴不渴,要不要吃冰镇西瓜?”

    肖辩好奇:“这三伏天,我们怎么可能有冰?就是府城之中,在这种日子能用上冰块的,也是少之又少吧?”

    肖辩是族长的孙子,还算是稍有点见识,知道夏天想要有冰块用是很难的。

    熊峰道:“冰镇西瓜,未必需要冰块。你们看好了,我们早有安排,就在前面不远。”

    看到前方的游船走远,陈克问方卿:“这些人玩什么花样?要不要跟上去看看?”

    方卿点点头,道:“走,看看他们是如何丢人的!”

    说罢,方卿命两个家仆取出了这次出游带着的水果,如一些葡萄、梨子和一个西瓜。不过因为太阳的炙烤,这些水果的口感已经变得糟糕,吃到口中让人忍不住又吐出来。

    看他们的模样,纤纤皱了皱眉头,没有接小丫鬟递过来的水果,而是看向了前方。

    此时,曾芸芸等人所乘游船已经接近湖心,很快就停了下来。

    熊峰道:“此处是整个鉴湖水最深的地方。今天一早,我就命人将瓜果沉入此处。”

    说罢,熊峰找到了水面上漂浮的一块木头。在木头上,拴着一条绳子。他和肖辩二人不断拉拽,拉了很久,才扯出一个布包。在布包上,还栓了一块石头作为坠物。

    丢掉石头,打开布包,里面同样是一些应季的水果,不过却是冰凉的。

    解鉴抱着西瓜在自己的脸颊上贴了一下,叫道:“好凉!”

    熊峰道:“还是老大安排得好!”

    曾芸芸并不觉得有什么。湖水足够深的话,湖底的温度会很低。这个世界又没有冰箱,以这种方式凉一凉水果,尤其是西瓜,还是很新鲜的。

    当西瓜被切开,熊峰迫不及待咬了一口之后,赞叹:“哇,好爽!不对,这西瓜怎么这么甜?”

    解鉴也表示:“吉水县的西瓜这么多,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西瓜。”

    肖平笑道:“现在知道为什么芸芸让阿丰去买泰和县的瓜了吧?”

    阿丰坐在船舷上,吃着冒着凉气的西瓜,觉得最近一段日子简直如梦一般:先是离开山谷,定居村里,随后进入社学,认识了一帮新朋友,随后搬入新居,甚至有了独属于自己的一个房间。如今他追随着曾芸芸和肖平,过上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比如在这种毒日头下,能够吃到如此清凉的西瓜,不得不说是一种造化了。

    对于曾芸芸,他现在是由衷的佩服,称呼她为“老大”,是他自然而然的想法。

    就拿买西瓜来说,吉水县是整个江西有名的西瓜产地,很多外地的商贩都会来此买西瓜。可是曾芸芸却嘱咐他去买外地的西瓜,而且要买泰和县淘金驿的西瓜。不仅是他,哪怕是熊峰、肖辩等人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选。可阿丰后来在吃了淘金驿的西瓜之后,不得不再次叹服曾芸芸的指点:“老大就是老大!”

    其实,这倒并非曾芸芸对农产品有多么高深的研究,而是因为西瓜是曾芸芸在夏天很喜欢的瓜果之一。在大学时好奇,她曾查阅过关于西瓜的许多资料。她清楚记得,在明朝,南北的西瓜是有很大差别的。此前,泰和并不种植西瓜,都是从赣州或吉水购买。但是赣州和吉水的西瓜虽多,但比较小,而且不是很甜。直到后来山东馆陶县一个叫徐纲的人来泰和县淘金驿任驿丞,他传授了当地百姓种瓜之法,淘金驿的西瓜就可以和北方的相媲美了。不过在这个时代,讯息并不发达,地域之间也相对保守,吉水县的人,多数不知道淘金驿的西瓜好吃。

    看到别人船上的瓜果,表皮上几乎都能看到凉气,方卿、陈克等人真的是再也没有一丝去吃自己带来的水果的想法。

    跟随纤纤来此的小丫鬟,正盯着解鉴抱着的西瓜暗暗吞口水,并且忍不住问纤纤:“小姐,为什么水底能够冰西瓜啊。”

    纤纤道:“因为太阳照不到啊。”

    小丫鬟又问:“可是我们为什么想不到这个好办法呢?”

    方卿、陈克和邱乘顿时觉得无比尴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