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谈论月事
“夫君,你说王奎这次是不是给咱们送的东西太多了点啊?”
走在回家的路上,邱婵的话这才多了起来。
“此人对待朋友还是有一手的,就是不知道在其他方面的人品如何?不过从这山西镇的繁荣安定这一点上来看,这王家作为镇里最高的管理者,应当是深得民心的。他本人也不像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就是搞不懂为何第一次要收咱们三百文的摊位费,而其他人却只有一点点表示。”
刘征简单的分析了一番,而唯一搞不懂的是初次见面那三百钱的摊位费。
其实刘征不知道的是,当初王奎一方面是看着刘征面生,故意使诈,奈何刘征没怎么反抗就缴枪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了刁难的心思,想要看看这对年轻夫妇会如何应对。
“我也不知道……”
邱婵想不明白,索性就不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问题都有答案的,也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一个答案的。
“夫君,上次买的丝帛都还没有用,这次咱们为什么还要买这么多棉布啊?而且还贵得要死。”
邱婵想到刘征买了五六尺棉布,用掉七八百钱,心里都在滴血。
棉花这东西,早在秦朝末年就已经被引入中原地区。棉布也在这个时候慢慢开始发展,不过即便四百年过去了,棉花的种植量依然非常低。几乎所有种植棉花的人都是将之当成观赏植物培育在自己花园里的。
内地开始纺织棉布的历史也不过二三十年。
而且他们的纺织技术可谓是相当落后,效率极其低下。
世家大族们掌握着绝大部分土地,他们种植农作物的思想根深蒂固。加上纺织技术的落后,棉布生产效率比上不种粮食来得收益大,棉花棉布也就非常罕见。不过与上好的丝绸相比,棉布又有不如。在他们看来,种植棉花,还不如种植桑树养蚕。
即便是到了唐宋时期,棉花的种植都还不是很流行。
日南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塞,纺织棉布的历史相比就要久远很多。
棉布的价格比起其他州郡也要稍微低廉一些。
“那个……如果夫君记得不错的话,婵儿的月事应该快来了吧?有些东西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可不能等到要用的时候再来想办法。”
说起这个刘征也有些脸红,毕竟也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处男。
不过他却要比任何人都清楚女子在这个时代的“不方便”。只有很少数的大富大贵人家才会用到丝绸来做月事带,其中有只有有洁癖的夫人小姐才会用一个丢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是麻布缝制的月事带,而且还只有一条,多的也就两条,轮着换。
在没有杀毒灭菌的时代里,一旦圆房后,可以想象她们的妇科病有多么的常见。
也基本上只有病重到了无法忍受之时才会找大夫拿些中药吃吃。
而大夫的水平又参差不齐,想要有效治疗,难如登天!
正因为知道月事对女性的重要性,刘征这才不希望那些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娇妻身上。即便刘征自己也是羞得不行,但还是强行鼓足勇气说道。
然而邱婵一听自己夫君提起这个,心中顿时就有一种想要退避三舍的感觉,又羞又恼,可偏偏还不能说什么。
古代不仅是男人无法正常看待女子的月事,就连女人也是一样的。几乎所有人都会把女子月事与霉运、厄运、污秽等联系在一起。甚至月事期间男女都是分房睡的,怕沾染了什么污秽邪祟之类的东西。
“婵儿,月事对女孩子非常重要,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什么可以害羞的,也没有什么可以逃避的……”
刘征很希望将月事地重要性贯彻给姑娘,但是越讲小姑娘的脸就越红,几欲滴血。
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倒也不至于这般麻烦。
将后世的卫生巾、尿不湿、纸尿裤都统统商品化。
“婵儿?你有在听我讲话吗?”
刘征注意姑娘的腼腆和局促,也不知道到底听进去了没。
“嗯……”
邱婵声如蚊蝇,头都快埋入土里了。
“哎……”
刘征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未来还有很长很长得一段路要走啊!
任重道远!任重道远哟!
一路上,邱婵几乎再也没有说过话,羞红着脸,背着背篓牵着毛驴走得飞快。
回到家,刘征开始为鸡鹅搭建饲养场所。
最早的那一批泥砖已经勉强可以投入使用,暂时用来围砌两间小四平米的鸡圈和鹅圈勉强够用。顶部则采用一边高一边低的倾斜式设计,方便用竹枝搭顶和防水。
剩下的就只是需要在这附近给它们围出一片空旷的栖息地来就可以了。
与鹅不同的是,鸡喜欢在高一点的地方栖息。基于此,刘征又在鸡圈地墙上架了一排树枝,又在墙角用干草做了两个鸡窝。
幸亏之前砍伐的树枝和山竹足够多,临时围建的简易养殖场才能如此快速的完成。
不过突然多了一头驴、一只狗、一只猫、四只鹅、四只鸡,这每天要吃的东西可就不得了,必须得专门抽出时间来照顾它们。
另外还得为下雨天做好储食准备。
压力山大啊!
“夫君,我们现在有三只母鸡一只公鸡,还有两只公鹅,两只母鹅,以后咱们是不是天天有蛋吃了呀?”
相比刘征的未雨绸缪,邱婵则乐观开朗多了。
“嗯,没错。以后咱们一天两个蛋,天天吃。”
忙碌过后,邱婵又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刘征也跟着心情大好了起来。
“那可不行!咱们每天最多只能吃一个鸡蛋,一个鹅蛋。剩下的要留着卖钱,或者孵小鸡小鹅,嘻嘻……”
邱婵既要兼顾夫君的营养,也要兼顾挣钱,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卖钱就算了吧?一个鸡蛋才一文钱,两个鹅蛋也才三文钱,不合算。至于孵小鸡和小鹅,咱们可没有那么多粮食养它们啊,买粮食也不合算。”
如果没有稳定且量大的食物残渣供给,在这个时代大规模养鸡鸭鹅是不合算的,至少利润是相当低的。而且但凡家里富裕点的,都会自己养几只鸡留着过年。
“猫、鸡和鹅好像都吃小鱼啊,咱们可以把那一池子的小鱼给它们吃啊!还有夫君不是说可以栽种一些鸡鸭鹅吃的草吗?我已经在那边的种了移栽了好多了。再过一段时间,咱们就可以收割了。”
邱婵合计合计,感觉再养个几十只鸡和鹅,应该不成问题。
“是哦!我忘了鸡和鹅是吃那种小杂鱼的哦!这些天下来,咱们那一池子的小杂鱼正愁没地方处理,正好拿来喂鸡喂鹅!吃不完的就先把他们晒干,以后鱼儿少了的时候,还可以给成它们当食物。”
经过邱婵一提醒,刘征恍然大悟。
鸡鹅都是杂食性家畜,只要是他们能吃得下去的,一般都不挑食。
以这五六米宽的大河和附近乱七八糟的溪流小河,足够养上千只鸡鹅的。就算小杂鱼的供给跟不上,那种稍大的鱼,剁碎了不也可以吗?加上适当买些便宜的五谷,酒糟,混合一些嫩草,蚯蚓等,压力瞬间化解。
等日后自己建了酒厂,再专门建一个配套的农场,酒糟便可作为饲料之一用来养猪。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代猪肉大王还不是轻轻松松?
“婵儿,你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综合鸡鹅的各种食谱,刘征已经想好了一年四季应该如何养殖它们,管理它们!
激动之余,直接一把抱起邱婵原地转了几个圈。
“夫君,你想到哪里去啦?怎么这么开心?”
邱婵知道刘征肯定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不然不至于这么激动,笑眯着眼问道。
“嘿嘿,婵儿你想啊,夫君之前说过要养殖蚯蚓对不对?蚯蚓的食物是经过发酵的粪便,而这粪便从哪里来?多养一些鸡鹅,回头再买两头驴子,不就可以每个月稳定产出了吗?有了蚯蚓以后,鱼,嫩草,回头再添点便宜的谷物,咱们把这些磨碎搅拌均匀,最后做成这么大的颗粒,晒干,这样一年四季都不用担心鸡鹅的食物了。甚至还可以拿来喂鱼!到时候咱们养个几千只鸡都不成问题的!不过这个搅碎混合的过程咱们自己可做不来,我必须想个万全之策!”
刘征把动物饲料的想法简单的阐述了一遍。
这一时期,虽然每家每户都可能会养两只鸡,但一般都是留着下蛋吃。而且采用的基本都是放养模式,只有下雨天家里粮食富余的可能才会给点五谷杂粮喂养。
极少有专门养几百只鸡的大户出现。
像象林县这种地方专业的养殖户刘征反正是没有听说过。
虽然家家户户可能都有养鸡,但能吃得起鸡的寥寥无几。而且以后生产鸡精也需要用到大量的鸡肉。
“夫君几千只鸡也太多了吧?”
邱婵都被吓到了。
“嗯,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确实有点多。不过咱们可以慢慢来,能养多少就养多少。先把养殖经验给积累起来,以后再根据需要来决定。”
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
“嗯!”
刘征这么说就靠谱多了,邱婵也更加容易接受。
处理好鸡和鹅,今天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给毛驴招呼了新鲜的竹叶和野草,收了篾笼,也到了吃饭时间了。
“哇!是清蒸大虾和螃蟹!还有竹笋炒肉!还有蒸蛋!哇!我家的姑娘真厉害!真香!”
有了简易的竹椅和竹桌,两人现在已经不需要天天围着石墩转了,屋里屋外也已经初具格调。
竹桌上的饭菜看上就非常美味可口,刘征食欲满满。
“夫君,大虾、螃蟹、蒸蛋可都是用你新做的蒸笼蒸出来的,这全都是夫君你的功劳呢!”
邱婵端着两碗饭,手里还带着筷子,笑颜如花的说道。
“这与夫君可没关系,不过婵儿的嘴可是真甜!”
随着生活越变越好,邱婵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动听,说出来的话更是让人如沐春风。
“嘻嘻……夫君,给!”
得了夫君的赞赏,邱婵美滋滋的,将饭递到刘征手里,眼中秋波流转。
“这该死的魅力,夫君我快顶不住了呀!!!”
刘征觉得每到晚上,这日子是愈发的难熬了,特别是姑娘不经意的几个眼神,杀伤力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