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满载而归
太平年间,一石米也就是几十钱就可以买得到,现在天下动荡,物价也是不断变化。就算是在交州这种一年三熟的地方粮食也涨价不少。
好在交州这种热带地方受到的旱灾、水灾、雪灾、蝗灾等比较少,粮食储量还算是丰富。
不像是在青徐兖豫等州,粮食都快四百五十钱一石了。而且未来还会不断上涨!只不过中间隔着太远,途中山贼、土匪、水贼等不知凡几,车船不易抵达。加上津税等消耗,净利润和风险不成正比,几乎没有什么豪商敢冒此风险。
“好的!公子稍等!”
掌柜一声吆喝,马上有小厮过来称重。
“夫君……这是不是买得有点多了?”
望着一大袋稻米,邱婵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现在天气好,不多买点的话,万一哪天下个十天半个月的雨,咱们可就要饿肚肚了。”
刘征看着小姑娘满心满脑都是精打细算的样子,疼惜道。
“那……那也不用一下子买这么多吧?”
邱婵还是觉得太多了点,主要是到手的钱还没有捂热又快要没了。
“嘿嘿,没事!今晚
咱们回家就吃一顿干饭!可劲吃的那种!”
刘征一副暴发户嘴脸看向邱婵,逗弄道。
“不……不……不要了吧……”
邱婵被吓了一跳,这要是吃干饭,那得一顿吃多少米啊?!
“嘿嘿……”
刘征嘿嘿笑着,直接将钱给了小厮。
一石并不多,放到背篓口背起来也更容易省力。
“夫君,这个放在我背篓里吧?”
邱婵看着自己的背篓里几乎都是些很轻便的东西,抢着要把稻米放到自己的背篓里。
“这个沉,你是女孩子,背点东西意思下就行了。走!走!走!咱们现在下个馆子去!吃饱喝足再回家!”
刘征哪里肯让邱婵背这么重的东西,把背篓背带一手拎起来直接一甩就背到了背上。然后带着邱婵就要去下馆子。
“夫君,外面的东西不好吃,咱们还是回家吃去吧!”
这次邱婵说什么也不同意了。
刚才看了刘征手中的余钱,已经不多了,再不省着点,家里可就又成了分文不剩的了。
“额……那咱们再买上一些调料吧……”
刘征想了想该置办的都置办得差不多了,唯独这调料给忘了。
葱、姜、蒜、茱萸、芥末和酱、胡椒等主要的调味料都有得售卖,就连豆腐在这样的集市里也有得卖。
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淮南王刘安了。
此人才华横溢,是西汉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巨作《淮南子》、《离骚传》等。
虽然满腹才华,却热衷于仙神之术,在追求丹道的过程中,发明了豆腐。
甚至连沸水深井制冰法也是在此人的带领下发明的。
淮南王刘安的门客们编写的《淮南万毕术》中记有“艾火令鸡子飞”,即将鸡蛋去汁,以艾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据此称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
如果当时刘安不用鸡蛋壳,而是改用油布的话,说不定还会引起一场时代的变革。
倘若诸葛亮研究过这个,说不定三国的历史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后刘安谋反被子孙举报,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刘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余药鸡犬啄食亦随之升天,从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流传至今。
经过三百年的传播,在整个汉朝统治的疆域内,豆腐已经遍及各个州郡。
“婵儿,咱们现在还有将近两百钱,去那边来两碗豆腐脑如何?”
其它的菜品回家可以自己做,但是这豆腐脑却段时间内无法办到的事情。
烈日当空,饥肠辘辘,刘征不可能让自己的娇妻就这样跟着自己忍饥挨饿。
虽是在征求意见,但是牵着邱婵的小手直接就朝着那边的小吃店走了过去。
“掌柜的,来两碗豆花!”
一进门,刘征就朝着掌柜高声吆喝道。
寻了个稍微通风的位置,将邱婵的背篓接下来,然后才缓缓放下自己的背篓。
“两碗豆花,一共十文,二位请慢用!”
不多时,小厮便端着两碗白嫩嫩的豆腐脑过来。
这一看,刘征顿时便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怎么说呢?
与梦里的那些早餐店里的豆腐脑不说一模一样吧,也是相差无几的!
卤汁没有那般的浓稠,但该有的一样也没少!
黄花,木耳丝,酱油汁,葱末,蛋花等应有尽有。除了没有给卤汁勾芡,也少了些许鲜度外,其它的可以说是别无二致了。
“哇,好好吃吃诶!夫君,你也快尝尝!”
邱婵已经记不清上次吃豆花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只觉得这一口下去满满都是童年的味道。
“嗯……这手艺确实不错!好吃!”
这豆花约莫四五十度的样子,吃起来没有明显烫嘴的感觉。
嫩滑、鲜美,还有葱花的清香,黄花的甘甜,在这偏远的山镇里,确实难能可贵!
“掌柜的,再来一碗!”
在人多的地方,光天化日之下,邱婵可不敢给刘征分食。最多也就是让刘征拉拉小手,这已经是极限了。
一大碗豆花下肚,邱婵觉得还不过瘾,把陶碗边上残留的豆花也一并消灭干净,这才罢手。
刘征瞧见姑娘如此喜爱,刘征冲着柜台喊道。
“夫君,算了吧?”
邱婵有些脸红,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吃太快了。看到夫君碗里竟然还有一半,而自己已经全部消灭干净了。
“那可不行,婵儿得多吃点,待会儿才有力气回家啊!”
看着爱妻如此肉痛的样子,刘征好言安慰道。
“那……夫君才更应该多吃点才是!”
很快,小厮将豆花端了上来。邱婵左右看了看,拿起勺子红着脸就要给刘征分这新上的豆花。
“婵儿,夫君今天肚子有些不舒服不能多吃。你赶紧吃,吃完了咱们就准备回家了。”
三碗十五文,这着实有些贵的!
为了让邱婵多补补,刘征不惜撒个善意的谎言。
“夫君,你怎么啦?没事儿吧?痛不痛?要不要紧啊?”
听到刘征的不舒服,邱婵豆花也顾不着吃了,抓着刘征的手就是一连四问。
“没事,就是觉得天气太热,没什么胃口,婵儿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碗可不能浪费了哟!”
刘征很感动,有这样一个时刻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人在身边,无论日子有多么艰难,生活总是充实而又甜蜜的。
“真的没事吗?”
刘征看起来没什么异常,可是邱婵就是有些放心不下。
“婵儿,安心啦!你快吃,吃完咱们回家!”
刘征有些后悔撒这样的谎了。
即便是为了邱婵,这到头来反而搞得人家提心吊胆的。
解决完剩下的一碗豆腐脑,邱婵立马将刘征背篓里的猪肉和盐巴搬了出来放到自己的背篓里。
“婵儿,你干啥呢?”
结完账的刘征一回来就看到邱婵在往自己的背篓里搬东西,当即喊道。
“嘿嘿,夫君,没干啥啊!咱们走吧!”
邱婵生怕刘征把自己背篓里的东西又抢了回去,赶紧背起来笑嘻嘻的说道。
“你呀!你呀!”
刘征看了一下自己的背篓,少了猪肉、猪肉和盐巴。邱婵多了十二斤的东西,接下俩要走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负担还是挺大的。
刘征想要将这些重的东西拿回来,可是小姑娘倔强的很,躲来躲去就是不肯!
“待会儿累了就跟夫君说!知道吗?”
拗不过邱婵,刘征只得无奈道。
“嗯嗯……”
相比来的时候,回去两人就要轻松很多。所有东西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十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