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让你做捕快,没让你制霸六扇门! > 第275章 又是摸鱼的一天

第275章 又是摸鱼的一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凭借着儒祭小赋在清河县的广为流传。

    如今,身着捕头服的李长辞走在大街上,每走几步就会遇到和他热情打招呼的人。

    毕竟都是清河本地居民,李长辞在这里生活多年,对面大多是见过的熟脸,故都客气的回应。

    就这么一路走到衙门,与值岗的差役打过招呼,他就往快班堂行去。

    虽说只是两日没上班,但李长辞却是有一种阔别已久的感觉。

    可能是法慧寺的遭遇实在太过惊心动魄,让他遇到了这一世从未遇到的危险吧。

    “辞安!”

    刚到快班堂,赵康张浩两人就屁颠屁颠跑了过来。

    “辞安啊!听说你马上就要去京都六扇门任那七品紫衣了?!”

    张浩很激动,七品紫衣,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没想到这多年的死党,竟然还有这般际遇!

    赵康在一旁也兴奋的脸色潮红,之前只是说辞安要参加六扇门的招新,怎么今早一来,这里尽是盛传对方已被内定的话。

    周围快班堂的捕手也皆是过来围成一团,想问问他们的头儿,是不是当真要升职了。

    李长辞见众人前来,呵呵一笑,只道:“哎!别瞎打听了,曹神捕虽然说了这两日文书就会到,但想来还要经过重重审批,最终能不能去,也难说啊。”

    听言,众人心神一震。

    头儿实在是太谦虚了,神捕亲口说的话,还能有假?

    那可是京都六扇门的四品神捕大人啊!

    “辞安!恭喜恭喜!以后到了六扇门,可别忘了我们兄弟啊!”张浩第一个反应过来。

    “就是,辞安啊!你成了紫衣,可要请我们吃饭啊!”

    “李捕!恭喜啊!上官捕头才去了锦衣卫,李捕又马上要到六扇门任职,咱清河衙门真是烧高香了啊!”

    “李捕头恭喜你”

    在场捕快,无论是资历老的,还是刚到不久的,都对李长辞抱去羡慕佩服的眼光。

    能从地方衙门到京都六扇门,这简直就是本质的飞跃,直接跻身朝堂,在天子脚下当差!

    这等殊荣,他们也就做梦能想想!

    “哈哈,若是任职文书下来,不用说,定是要和大家好好喝上一顿。”李长辞笑道。

    众人闻言,又是一番恭维,李长辞见时候差不多了,便辞过众人,打算去内堂找二舅姥爷开早会。

    “哎呀!李捕头啊,恭喜!这就要去六扇门任职,到时候可别忘了我们几个老家伙啊!”

    一名消瘦的老者身穿长衫,见李长辞走进来,立即笑脸相迎。

    在他身边,还站着几名差不多年纪的人,其中,也有之前断案的冯议丞。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李师爷,等文书下来再说吧。”

    李长辞笑着抱拳回应。

    “哈哈,李捕头过谦了,昨日在法慧寺查抄的灾银我等都听说了,李捕头协助六扇门有功,想必紫衣之位已是铁板钉钉了!”

    “呵呵,希望如此。”

    昨日带着法慧寺一群和尚游街,其中财物也是明着押回,传出这消息,李长辞并不惊讶。

    “咳咳”

    一身青色官服的范知县走了进来,见众人已经到齐,便坐上了诸位,示意大家坐下。

    “辞安啊,法慧寺的事我都听说了,这帮道貌岸然的恶僧,竟敢干出这种事,真是天理难容啊!”

    范知县表情很是心痛,花白的胡须接连颤抖。

    不过面虽如此,范知县内心还是高兴的。

    这下灾银案破,那户部侍郎司徒化也被牵连其中,事关兖州赈灾银,陛下他老人家肯定是不会轻易饶恕。

    他总算是可以放下心来,安安稳稳做他的知县了

    “辞安,这次多亏了你啊!”范知县笑容十分和蔼。

    李长辞笑道:“姥爷可别这么说,都是神捕大人的功劳。”

    范知县眼珠一转,连忙道:“是,是!辞安说的不错,神捕大人当然是功不可没!”

    心里点了点头,辞安这六扇门走了一遭,人也变得机谨了不少。

    不错!

    接下来,范知县心情愉悦的与大家说了说近日清河的大小事务。

    随后又嘱咐李师爷,让其这两天安排个差役到那杨铁川家中慰问一番。

    对方是个外地人,刚才清河就遭到本地人讹诈殴打,他这个做知县的难辞其咎。

    就算对方不认识李长辞,范知县崇高的品德也不允许他无视这件事,之后必定还要严惩那牛超一一番,给其一个教训!

    “辞安啊,中午还是老规矩,过来内堂咱们一起吃饭,你二舅姥爷在衙门总是一个人吃,也是很孤单啊!”

    早会结束后,范知县叫住李长辞,拉到一边慈眉善目道。

    孤单?

    尼玛这么吃了十几二十年都没事,他一要任职紫衣就开始孤单了。

    二舅姥爷果然还是会啊

    “是,听姥爷安排。”李长辞不点破。

    范知县很是满意,“辞安,回去给你舅婶说一下,就说她娘要回来了,到时候,让她回娘家来走动几天。”

    “许久没见那丫头,我都有些想念了,哈哈!”

    李长辞听言,摇了摇头。

    自从二舅不中举人开始,范知县就很少叫舅婶回去走亲了,最多就是过年期间,才去看望父母一番。

    当然,李长辞知道并不是范知县不思念女儿,而是怕舅婶到了娘家会受娘家人的冷眼。

    毕竟二舅三次不中举人,舅婶现在的处境,在娘家人看来,应是属于那种嫁错人家的女子。

    二舅姥爷也还是在为舅婶着想。

    这时,李长辞想到了在浮仙阁发布的任务,按理说他询问有关诅咒的事,这诅咒应该会发动功效,让他忘记。

    但他当时还能想起,并写了出来。

    李长辞猜测可能有两个原因,要么就是浮仙阁内的规则限制,让二舅身上的诅咒暂时发挥不出作用。

    要么就是只写下来简单问询,还达不到这诅咒干预的条件。

    但不管是哪一种,等到时后收到答案,定是要好好研究一番,看看二舅这身上的东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回到快班堂,给一众捕快分配好巡街任务,李长辞便回到办公间,又开始摸起鱼来。

    衙门捕头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也不知到了六扇门,那边的案子多不多,工作累不累。

    不过看那柳长鸣老表的状态,想来没案子的时候,也应该和这县衙捕头,差不了太多。

    既然决定要往上爬,那苦一点,累一点,李长辞,也可以接受!

    接下来的几天,李长辞在衙门一直就处于摸鱼的状态。

    期间杨铁川来衙门找过他一趟,还恭敬的递上牛超一补偿的三百两银子。

    李长辞当然不会收,一再推脱,但奈何杨铁川执拗,最终还是收了两百两,让对方留了一百两自用。

    不过这两百两李长辞并不打算自己留着,而是想回去给杨昭儿。

    一个女孩子,多放些钱,也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杨昭儿住在他家,并不会受到歹人的觊觎。

    六月十日,晴。

    京都皇宫,太极殿内。

    “司徒化,你这狗东西还不认罪!”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一个身穿金黄龙袍的老者站在前方台阶上,看着下面,怒目微瞪。

    其声音虽有些苍老,但却威严十足。

    而下方两旁,则站着身穿不同官服的各部官员,粗看之下,有百人之多。

    众人中间,这时跪着一名穿着白色囚衣的老人。

    这老人须发花白,面容消瘦,整个人惶惶恐恐,眼中满是惧色,唯恐一个回答不好就被陛下判个凌迟处死。

    “陛下,微臣冤枉啊!!”

    横竖都是死,跪在殿内的司徒化,还是打算赌一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