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再次出手
杨慕容此刻,本在纠结他那下联,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
但当听到那宋允州的声音时,顿时一惊!
心想还是来了。
他这大外甥毕竟在这帮年轻学子心中还有些知名度!
那望江楼的诗词,当下也正是流行!
甚至还被一些学子擅自改成了好几个版本!
既然作者本人在此,那被要求吟诵再是正常不过!
宋允州看着人群中的李长辞,眼中满是恨意!
当时在杨家府宅之中,对方竟敢拔刀威胁他!
区区捕快,只是不知从哪得了首诗词,就如此嚣张!
此刻,看着一袭白衣,神态淡然的李长辞!
他心里的妒恨,又是涌上心头!
现如今,若是对方不敢吟诗,必会当成笑料传播!
若是顶不住压力再作!
更是会成为众人笑柄!
一个捕快,能做出什么好诗?
敢威胁他宋允州,简直不知死活!
而这时,前台魏寒见那宋允州发话,也是笑言不语,只等着那李长辞接话。
毕竟他是认得宋允州的,是那都察院御史宋延的儿子。
都察院有弹劾百官之责,懂事的他自然就顺水推舟一下。
毕竟多一个人也不多!
李长辞看着朝他冷笑的宋允州,心里也是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虽然他清楚这人家里定是不凡,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找事,确实让他有些厌恶!
纨绔子弟,说的就是这种吧?
这要是在上辈子电视剧里,恐怕一集都撑不过!
不过既然对方点了他的名,李长辞还是回应道:“哈哈,宋兄过誉了,我只是区区清河县一捕快,哪敢在诸位书院才俊面前献诗?之前望江楼那一首只是运气而已,这作诗之事,还是得看你们这些读书人!”
不是李长辞不想上,是这上了也没什么好处啊!
这儒祭小试,又没说有彩头!
而且他要是搬运的过快,这书院收录的单价肯定就下来了!
他还打算细水长流,慢慢压榨两家书院呢!
这时众学子见青山书院中有人回应,随即纷纷看向那白袍锦衣的李长辞!
这就是清河县那个捕快?
长到倒是相貌堂堂,并不像是个做捕快的!
此刻,李长辞一下就成了众人的焦点!
“没想到李兄竟随青山书院前来参加儒祭,李兄诗才非凡,此番怎么也要吟诗一首啊!”
“李兄弟之前望江楼见伶人有感,在下甚是欣慕,此番小试,既然李兄弟都来了,不留下诗作,岂不是一件憾事!”
“说的没错,李兄诗才无双,只为捕快却能做出另我等学子汗颜的诗词,这小试,李兄一定得参加啊!”
见前台魏寒似乎也默许宋允州的建议。
此刻,几个胆子大的学子纷纷开口邀李长辞吟诗!
当然,这些心高气傲的学子并不都是单纯的让李长辞作诗!
更多的是想看看这位清河捕快到底是不是有真本事!
毕竟这书院收录之事,是读书人的荣耀!
凭什么一个捕快就能压过他们这些才俊一头?
若是诗词天赋超绝,也就罢了!
但若是窃取别人的诗词来追名逐利,他们这些学子,绝不会答应!
甚至连李长辞周围一众青山书院的学子,此刻也都纷纷说起了漂亮话!
恭维起李长辞,让他吟诗一首!
来的这一路,后者在青山学子中拉了巨大的仇恨!
这机会来了,他们怎能放过?
魏寒笑看着人群中那身着白衣的李长辞,心道这小子是糊弄不过了。
他其实也听人说起过望江楼见伶人有感这首诗词。
做的确实是不错,勉强也算达到了书院收录的标准!
不过这一介小吏,单凭自身就能做出这诗?
他其实也有点不信!
而台上的欧阳朝闻,看着李长辞,心中却是有些期待!
之前杨慕容那一金句,多半就是出自这小子之手!
再加上之前做的的望江楼诗作!
此刻,他到想看看这小子怎么下台!
而陈院长,这时却只哑笑了两声,心中有些不以为意!
自从杨慕容那下联出口后,他虽也有些遗憾,但心情却变得不错!
这样一来,这小试头名!
倒还没有盖棺定论!
此刻,他盯着李长辞,眼中有些嫌弃!
毕竟只是个小捕快,且还为了六万两银子就将诗作给了他圣言书院收录!
如此做派,自然是让他这个儒门前辈所不耻!
试问从古至今所有被收录过诗词的大家,有哪个是为了银子去的?
在其一旁的永乐,也是打量了几眼李长辞。
望江楼那首诗作,她自然也是有所耳闻。
不过却是嗤之以鼻。
说到底只是写给青楼女子的罢了,上不得大雅之堂。
对李长辞这人,只望江楼这首诗,就让永乐印象不佳!
其身后的上官云燕,想法基本也同样如此!
只冷眼看着下方李长辞,心中哼了一声!
李长辞看着众人目光,心道恐怕这次是跑不了了!
当然,这些学子什么意思,他自然都是清楚!
一个捕快做出好诗,岂不是打这些书院俊杰的脸面嘛!
就相当于抢了别人的饭碗!
这时他看了看宋允州和一些学子那略带讥讽的目光,顿时心中呵呵一笑!
好了,他决定了!
这自己凑上来的脸!
不打一下,手都痒痒!
这宋允州,其嘴脸确实让李长辞有点烦!
想明白后,李长辞只道:“既然诸位俊杰相邀,那在下不吟诵一首,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哈哈!”
言罢,李长辞走出青山书院方队,先是对着台上众人一拜,随即道:“清河捕头,李长辞,有明志诗一首,望公主殿下,魏大人和诸位前辈指正!”
此刻,李长辞站出人群!
后方,乃是京兆府此届最优秀的学子!
前方,乃是礼部尚书魏寒,三公主永乐,和一众书院前辈!
场内场外,无数道目光,此刻都集中在他身上!
这时只见李长辞面带微笑,神色从容,似乎心中已有抉择!
就是它了!
想好后,李长辞随即高吟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当此两句后,众人顿时心中一惊!
这两句,立意鲜明,紧扣主题!
乃是极佳的上联!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声音洪亮!
直穿天际!
此句一出!
全场顿时陷入死寂般的沉默!
而此刻那欧阳朝闻,当听到最后青山二字!
似如遭九天之雷轰击一般,坐在原位,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