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劝阻官家出宫
前世中国闭关锁国,落后被打,他现在这一行为会不会成为蝴蝶的小翅膀,直接改变了千年后中国的发展轨迹呢?
许行丰不知道,不过他希望中国人脊梁一直是直着的,也希望同胞再没有被残忍杀害的可能性。
“我洗漱一番,进宫面圣,你们都在这等着,说不得官家待会就派人来瞧了。”
往年深冬,出了房屋,京城的风与寒让人惧畏,而许行丰这次直接骑着马,感受着风削过脸庞,扑在身上,却只觉体内血液奔腾,心都是热的,似是隔绝了外界寒气。
到了宫门,许行丰翻身下马,又疾步入宫。
“伯爷,您怎么这个点入宫了?”
许行丰这才发现现在是宫门都快下钥的时间了,是他太激动了,忘记了,而创发部的官员自然也是。
“是我唐突了,创发部刚有重大发明,我只想着第一时间给官家看,忘记了时辰,还麻烦苏公公您帮忙禀一声。”
许行丰瞧着自己现在也是出不去了,索性回禀了官家,到时要赏要罚都是官家决断,他绝没有异议。
苏玉听见许行丰说创发部有重大发明,又知许行丰平时是个谨慎的,瞧着这兴冲冲的模样,便知不一般。
“行,那奴才进去通传。”
许行丰连忙笑着说麻烦了。
“官家,忠勇伯来了。”
“倒是稀客,他今年都直接睡在作坊里了,这个时间入宫,是创发部有了进展?”
“官家您可真是料事如神,忠勇伯说发明出来了,这才兴冲冲来了。”
想着许行丰物理书上的那些奇思妙想,时顺帝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快,快宣他进来,吾要听听究竟是什么情况。”
苏玉就猜到官家欢喜,这都是许行丰的本事,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微臣拜见官家。”
“许爱卿免礼,刚听苏玉来报,你发明出新鲜东西了?”
“回官家,是,蒸汽机,而且微臣等经过多次实验后,将其同纺纱机、织布机结合了,可以高速高质地纺织。”
时顺帝是帝王,遵循的是“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极爱读史书,因此对许行丰编辑的数学书,他是不怎么看的,因为没兴趣。
但物理,他却爱读,因为他总期盼着里面的东西真有一天能实现。
可以说物理书都快被时顺帝翻烂了,所以蒸汽机他是知道的,而且书上有许行丰请人配的图,时顺帝听到这个词,脑海里,便有了具象化的东西。
同纺织业相结合,在物理书中是以蒸汽机用途提到的,所以只是话语,不过也算是有个概念。
“吾要亲自去瞧瞧。”
时顺帝说着就想起身乔装出宫。
许行丰再怎么激动,也被苏玉在门外的提醒给弄清醒了,现在听见官家想出宫,眼皮子直跳。
不等苏玉开口,就连忙劝阻。
“官家,这宫门都下钥了,天也暗了,出宫着实是不安全,要不明日?正好明日也没朝会。”
苏玉也连忙跟着附和,他是真害怕,官家要是真出宫,有点闪失,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不,今日吾必须去瞧瞧,此等重要发明,说不得能改变以后的生产模式,不去,今晚都估计辗转难眠了。”
许行丰现在是真想骂自己猪脑子,这个点进宫干嘛呀,官家没事还好,要是有事,明天御史台的人,参自己的折子,估计能堆满官家的案头。
而且官家就算护着自己,御史台里的那群老家伙,嘴巴最会说,而且还犟,说不得直接给他表演个撞柱子,那他真成佞臣了。
“官家,您三思呀,龙体安全为上。”
许行丰和苏玉两个人异口同声,生怕官家要出宫。
“罢了,瞧你们吓的,苏玉便也罢了,他天天这样,怎么许爱卿你也这般,不应该呀,当初北狄使团来,你可是嘴巴就能气死他们的。”
许行丰听着这话实在不像夸人的话,只能皮笑肉不笑,反正官家不出宫就好。
“那便明早,苏玉你记得准备着,明早没有朝会,吾要出宫。”
苏玉整个人都松了气,总算是劝住了,不然太后那边,他少不得要过去挨顿训。
所以别说准备了,要星星他都不带给官家摘月亮的。
“官家,您放心,奴才待会就去安排。”
时顺帝这才歇了出宫的心思,还好心的让苏玉送了许行丰出宫。
许行丰等自己出了宫,瞧着宫门,人才缓了过来,幸好官家没问责,以后他得改改自己冒失的毛病,否则迟早出事。
回到作坊,发现创发部的十多个官员全都站着,想来是怕官家来,不敢松懈。
“尚书大人,您可回来了,吓坏我们了,等您出去,好一会,我们才想起是时辰来。”
许行丰看着众人脸色紧张的神色,说不感动是假的,原来是在等他,怕他被问责。
“不怪你们,我们整日忙活,吃饭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加上高兴得昏了头,哪里记得这些。
而且官家听到我们研发出来了蒸汽机,又和纺织联系上了,高兴呢。
本来今晚就想来看的,我同苏公公劝住的,不过官家说明早就来。”
众人只觉心情一会起一会落,最终才落回肚子里,然后便是高兴,官家明早来看他们研发出来的东西,多大的荣耀呀。
“原本今晚该庆祝,大醉一场的,但官家明早便来,不能有闪失,今晚你们便都别歇在作坊了,回去吧,好好洗漱一番,明日给官家个好印象。”
“好,听尚书大人您的。”
创发部大小官员现在激动得不能自抑,若是官家明天看到蒸汽机这发明欢喜,一高兴,升了他们的官该多好。
许行丰瞧着他们的样子,也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不过这他不能保证,但若是真得了赏赐,也是他们应得的。
这段时间的辛苦实在不能与外人所道,瞧着不算复杂的装置,其实每一处细节都是他们经历了千百次的失败才确定下来的。
而且条件太艰苦,不说其他,便是烧煤的锅炉内部构造,他们就琢磨了近一年多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