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小年
腊八一结束,北方便开始准备年货了,而真正年的开始还有着二十几天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会迎来一个小年,算是年前的彩排了吧。
北方人道“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似乎,在北方,小年不止一天。可现在,北方只把二十三这一天当作小年,一天之内,他们做所有应该做的事。
实际上,你不得不承认,现在社会发展的太快了,许多传统的手艺我们都不会了。
以至如今的小年,似乎除了扫扫房子并没有其他的活动了。
哦,对,他们会买一些年货,去那些平常不怎么见面的亲戚家里问候,唯有八月十五和过年之际才有这种活动。
顾墨家也是如此。
可是购买年货是一件矛盾的事,人们都好面子,所以,无论关系远近,他们都几乎想要把最好的送给其他人,同时,又评价着其他人送来的"贵物品。"
可能很喜欢一些人的礼品,又可能很厌恶他人的东西。
但是,接送礼品时是演技大爆发之际,他们互相谦让,有些是真心,又或许都不是,这就是人心,一种比鬼神还可怕的东西。
现如今,人们都太注重形式了,可顾家不一样。他们送礼前总要思虑一下。
送礼永远是小辈(或同辈中较小的)先送给长辈,这是中国的传统,正所谓,自古,长幼便有序。
顾父是他们这一辈里最大的,所以,在顾爷爷去世后,顾墨他们家成了接受礼品第一家。
可这着实为难住了顾父,因为每收一次礼就要对应的还礼,既要公平,又要不和收的礼品相同。或许,你会想到交换,将他送的送给别人,实际上,你想错了。
顾父极其好面,每每送礼品之前,他总会想会不会人家不喜欢这个,会不会送给我的这个人认出我送给别人的就是他送的,会不会有这种情况或那种情况。
总之,顾父有着太多的思虑和担心。
毕竟,人与人交得是心,人与人比得也是心。
其实,顾父只是忘记了礼轻情意重这句古话罢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在迅速的提高,人们不再注重吃穿,但依旧注重形式。
是的,中国人确实是有一些形式主义,这并不坏,可也并非全好。
我们从小教育孩子洗脸刷牙再吃饭,可是没有人想过颠倒一下吗这就是所谓的固化思维,中国人确实缺乏一定的固化能力。
根据我近几年在国外生活得出的结论来看,西方更注重开发孩子的思想,他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优势或者在某些领域的突出,然后着重培养,这是中国一些地方没有的。
并非是我们的教育不好,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就拿语言来说,中国人数亿人可以轻松过四六级,可外国人考普通话很难。
我们说回中国的送礼,在顾家送礼成了一种战争,对于所送礼品,每个人有着每个人的不同看法,所以,每一年,顾家都会有一场小型"战争"。多方混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