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圆悲师叔
道明可能天生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好手,三言两语,就把他们的好奇心勾了起来。也难怪,当时《石门奇闻录》能如此畅销。
道明自顾自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润了润喉咙,不紧不慢地说:“和尚啊换了一代又一代,庙呢就那几个庙。玄同师祖当时也是从石佛寺里出去的。要说师父师叔他们有点本事,可他们都还没学到师祖一点皮毛。”
“再说这香海禅寺,元朝时期,濮院镇濮氏先祖濮鑑舍宅建寺。建寺之初,书画大师赵孟頫曾题款于正殿左右二梁。之后,寺庙从明永乐年至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不过这香海之名,还是到了清顺治才赐的。然而,清咸丰年间,香海禅寺被大火焚毁。光绪年间,寺僧在寺基东边建僧房数间,名为秀野堂。清代以后,屡遭兵燹,日趋式微。”
“玄同师祖就是为了振兴香海禅寺,这才从石佛寺过去的。圆悲师叔当时确实和玄同师祖有过一战。一招之差,圆悲师叔落败。然而这还不足以让他剃度拜入师祖门下。”
“我听师父说起过,圆悲师叔一到石湾地界,就感受到了此地不同寻常。然而他挑战石湾各大高手,无人能挡。按道理说,此地人杰地灵,地气磅礴,必有人杰。圆悲师叔不解之下,寻着地气的源头,竟然发现就在运河湾底。”
“他也是好生了得,虽然没有避水珠,屏气凝息,双足牢牢定在河底,慢慢行走。不一时,他就看到了一块石碑。石碑斑驳,仿佛历经千年沧桑。”
“待得他看清‘吴越疆界’几个大字,他终于明白了。这股远古的力量被封印在界碑之下。”
“好你个道明,原来你也知道界碑之事。”韩秀才说道。
道明点头道:“此事原本是佛家不传之秘。要不是贫僧知道你们两家都是守护者,今日也不会言及。”
“连上古吴越先贤也不敢吸纳这股地气,圆悲师叔自然也不敢起邪念。他赶紧原路返回,出了水面。”
“几日后,玄同师祖主动找上门去,两人比斗了一场。玄同师祖还和圆悲师叔在房门交谈了一整天。随后,圆悲师叔正式剃度,也不去游历了,就在香海禅寺出了家。”
“你说他们交流了一整天?”李天齐问道。
道明点头道:“不错,没有人知道他们聊了什么东西。反正圆悲师叔不仅自愿出家修行,还修起了闭口禅。”
韩秀才说道:“有意思,闭口禅。虽说这是一门诡谲高深的修炼法门,可我总觉得,他是为了保守界碑之秘,才修起了闭口禅。”
“不至于,我看关键就在于玄同师祖的谈话。圆悲师叔此前浪迹江湖,随性之至。能让他束缚住脚步,闭口清修的,可不是一般的原因。”
李天齐问道:“会不会是玄同大师以武力镇压,把他收在身边。”
道明笑道:“那更不会了,圆悲师叔虽然一招落败,想要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他那双腿,号称千里神行,可不是吹嘘的。”
“而且圆悲师叔只收过罗诚一个俗家弟子,平日里深居简出,也不和外界打交道。贫僧小时候和师父去香海禅寺做法事,才有幸得见过他。如今他圆寂也已经二十年了。”
韩秀才好奇道:“这看起来不是一个得道高僧么?怎么你口中就变成了老秃驴了?”
道明呸了一口说道:“贫僧那时候去做法事,就在寺庙里吃的斋饭。可贫僧明明看见,圆悲师叔吃的是烧鸡米酒!这特么馋的贫僧哈喇子都下来了。当时还跟师父讨要来着,被打了好几个毛栗子。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圆悲大师的特例,一日三餐,顿顿酒肉。”
“道明,你这么爱吃烧鸡,怕不是这时候染上的毛病吧?”韩秀才哑然失笑。
道明说道:“你还别说,这肯定有关系。当时贫僧五六岁的年纪,调皮异常。虽然还不懂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知道他能吃得的,贫僧为啥吃不得?于是,贫僧悄悄潜入厨房里,撕下一只鸡腿就啃了起来。”
“那个年代,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没有顿顿吃肉的待遇。贫僧许久没开荤,吃得是酣畅淋漓。这时候,一只大手把贫僧拎了起来。”
“那人一把夺过贫僧手里的烧鸡,自己啃了起来。小时候啊都护食,贫僧心中恼怒,运起没劲汇于指尖,顶在了那人腰间。”
“那人本来啃着烧鸡,忽然停了下来,他惊疑地看着贫僧。贫僧大喊:‘好你个秃驴,敢抢我的烧鸡!’贫僧被他抓着,手脚离地,动弹不得,本想再骂几句,忽然想起来,那个坐在玄同师祖旁边瘦瘦的老头,好像正是此人!”
“完了,闯了大祸了。偷吃烧鸡遇到正主了。刚才那一顶,拼尽全力,怕不是等下要挨师父打了。可那人一言不发,把贫僧放在地上,拍拍贫僧屁股,示意快离开。贫僧如遇大赦,一溜烟跑了。后来才知道,那是圆悲师叔,他不说话是因为在修闭口禅。师父还说,圆悲师叔还夸贫僧,小小年纪,功力不俗。后来每次去香海禅寺做法事,圆悲师叔都会邀请贫僧去他禅房里,撕一只烧鸡腿给贫僧吃。想来那时候贫僧长得活泼可爱,人见人喜。”说着,道明耸了耸那两道又浓又弯的眉毛,还真是喜感满满。
韩秀才奇道:“道明,说这么多铺垫,还没到重点那?”
道明笑道:“哎呀,回味一下烧鸡么。这不已经说到了嘛。贫僧那时候虽然年幼,可世面也见过不少。在圆悲师叔禅房里,看到了一个东西。”
原本对烧鸡并不感兴趣的三人突然异口同声问道:“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