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婚后生活有点碎 > 第6章 挣钱要紧

第6章 挣钱要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都说三十而立,确实,年龄越大,看明白的事也就越多。

    就像我这个晚婚晚育的人,也已经明白了几个很重要的道理。

    比如说时间比钱更重要,比如说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的,比如说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时间没有什么概念。

    那时候挣钱少,也舍不得花钱。

    下班回家的时候要坐公交车,有一块钱的有两块钱的。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冬天的一个晚上,为了等一块钱的公交车,我在寒风里站了有半个多小时,人都冻透了。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可能有点傻。

    舍不得多花一块钱坐空调车,更舍不得打车。

    不是舍不得,而是那个时候根本没想过要打车,没概念。

    一个在异地打工的人,手里一共没几个钱,打车简直就是奢侈。

    早几年就开始琢磨,时间比钱更重要。

    现在,能打车的绝不坐公交车,甚至地铁出行需要换乘都觉得麻烦。

    打车,虽然花了点钱,但能省下很多时间。

    多出来的时间拿来翻上几页书,写上一篇文章,不知道有多划算。

    还有健康,以前超级爱吃辣,就连怀孕的时候也没放下辣椒;现在吃得少了,牙疼。

    作为一个有了家庭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挣钱。

    说实话,我没有老公的压力大。

    他作为男人,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尽管法律没有规定男人在家庭中必须成为顶梁柱,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收入一旦下降,或者说断掉,家里的情况可想而知:房贷、生活费,还有买的几份保险的钱。都将成为很大的麻烦。

    所以,他的忙碌我是理解的,尽管心里有点不舒服。

    言归正传。挣钱要紧。

    作为一个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我也不是没考虑过挣钱的事。

    我做过哪些尝试?

    有段时间格子铺很流行,不光商业街有,就连学校里面也很流行。

    就是那段时间,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格子铺招租的信息,是在一个学校里。

    打过电话之后我就过去了。

    本来是想着先去看一看,考察一下。

    结果,被能说会道的小姐姐说服当场签了合同,交了租金。

    回来之后在网上买了很多女孩子喜欢的首饰,以为在大学校园会有销路。

    那算是我第一次做生意。

    结果,三个月过去了,等我再过去看的时候,一件都没有卖出去。

    心灰意冷地全部收拾了回来。

    这倒好,一分钱没挣不说,还赔了不少钱。

    几年过去了,那些首饰早就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期间,有段时间婆婆过来了,一进门就念叨我不挣钱。

    “小帅,以后奶奶接送你上学吧,让你妈上班去,四年没挣一分钱了。”她伸出四根手指激动地在空中摇晃着,语气生硬。

    当天我就给原先的同事联系找工作的事,正好有个朋友刚创办了一个小公司,让我过去做兼职。

    “我明天就去上班,一天六十块钱,”我强装镇定地宣布了这个消息。

    “工作不也挺好找。不管挣多少钱,不能闲着。”婆婆阴阳怪气地说。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出去了,绕着小区外面的公路走了很长时间。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心酸,心寒,无人倾诉。

    对于我去做兼职这件事,老公并没有表态。

    或许,他也觉得我应该去挣钱了,只是没有说而已。

    第二天,老公开车把我送到了地铁口。

    他去上班了,我也去上班了。

    还没到公司,孩子已经给我打了三个电话,说是想妈妈。

    中午,孩子哭着给我打电话,说要吃米饭。

    婆婆只会下面条,孩子不喜欢吃。

    “我点了外卖,一会儿有人送过去,开门就行了。”我只能点了外卖。

    “那行,那行。”婆婆在电话那头开心地笑了。

    从那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挣钱。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重新重视起自媒体。

    毕竟,做自媒体时间比较自由,能兼顾孩子,还能挣钱——尽管不多。

    从记事的时候起,爷爷每天晚上都会给我们几个孩子讲故事。

    当时只听着热闹,现在回想起来,讲的应该是民间故事。

    或许从那时候起,就给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从小学的看图写话开始,我就表现得比其他同学优秀,洋洋洒洒一大篇。

    高中的时候参加过作文比赛;大学的时候写的文章还在校报上发表过。

    选择写作,也算是跟我的兴趣爱好挂钩,挺好。

    那份每天六十块钱的兼职工作,只去了一天。

    第二天,因为孩子的哭闹,我只能给前同事打了个电话,没再过去了。

    那段时间正好老公也在江北,不然,我单独跟婆婆相处,怕是会不习惯。

    “怎么不去了?六十块钱也比闲着强。”婆婆问到。

    “上班的地方很远,你自己在家能带好孩子?”孩子当时才四岁。

    婆婆看了她儿子一眼,慢悠悠地说:“慢慢来,总会带好的。”

    孩子一听,立马闹了起来,说奶奶做饭不好吃。

    那天下午,孩子一个人在卧室玩,把门给反锁了。

    婆婆没敢给我打电话,给她儿子打了电话。

    很快,帅千言开车回家,站在门口指挥小帅把门打开的。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孩子哭得嗓子都哑了。

    本来那次是想让婆婆来带孩子,我去工作。

    毕竟一个人老宅在家里也是心烦。

    说到底还是因为手里没钱,从而导致的底气不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再加上帅千言有个爱唠叨的妈,我也是够了。

    下定决心让她带孩子,我去工作。

    结果,她过来的第一天,就说我已经四年没挣一分钱了。

    说她早就应该过来,我早就应该上班去。

    得了,相处不来。

    最重要的,她的那些话总在我脑海中盘旋,导致失眠。

    住了一个多月,我没去上班,她走了。

    尽管没人再说我不挣钱,但我自己得明白,必须自己挣钱,必须经济独立。这是基础。

    几年过去了,这件事还是像一根刺一样扎在我的心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