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恐怖学校(2)
陈彬站在空旷的废弃学校大厅抬起头注视着房梁,尸体已经被取下来,现在正躺在陈彬的脚边。
“简宁应该快到了,我去外面迎迎她,这地方是怪可怕的,别吓着她。”严双希说着就要抬脚往外走。
“别去了,你和人家简法医在一起,不一定谁保护谁呢。”
果然,陈彬话音刚落,就见简宁穿着一身白大褂,拎着箱子镇定自若的走了进来。
几人简单的互相说明了情况。
死者名叫钱佳佳,十五岁,就读于本市l中学,报案的几个孩子和死者认识,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今晚组织鬼屋探险,来的时候并未见到钱佳佳,等后来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吊在房梁上了。
简宁对尸体做了初步的检验,“从尸斑初步估计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在晚上十一点左右,尸体脖子处有一深一浅两道分开明显的勒痕,另外尸体身上有多处淤青、伤痕,应该是死前被人虐待。”
严双希紧皱着眉头,他心里突然有个不好的念头,“看过那四个孩子的聊天记录,他们是晚上十点到这里的,如果钱佳佳的死亡时间是十一点左右,那这四个人会不会是说谎了?”
他的言外之意是杀死钱佳佳的会不会就是她的这四个同班同学。
简宁说:“这还不能确定,虽然死者颈部有两条勒痕,但距离比较近,如果是自杀时绳索滑动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暂时还不能确定是自杀还是他杀。”
很快简宁又道:“死者右手里握着什么东西,但现在尸僵取不出来,要等到回局等尸僵缓解才能取出来。”
“通知死者的父母了吗?”陈彬问了一句。
严双希恨恨的说:“你别说,说我就生气,刚才我给死者父母打电话,接了说我是骗子,挂了之后就怎么都打不通了。自己的女儿在不在家都不知道吗?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父母。”
钱佳佳的父母的电话是早上七点多的时候才再打通的,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女儿不见了,相信了警察的话。
但他们在早上九点才出现在警局,钱佳佳的父亲叫钱勇,胡子拉碴,穿着一件旧的洗的有些发白的蓝色衬衣,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女儿死亡的悲伤。
钱佳佳的母亲叫李菊,象征性的哭了几声,就在门口问起女儿的死因。
严双希将两人带进会议室,倒水的时候顺嘴问道:“不是早上七点就打电话通知你们了吗?怎么现在才来?”
李菊一拍大腿,用掺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道:“还说呢?今天不是开学,不得给幺儿送着上学去再忙活别的事?这我和他爸还紧赶慢赶来的。”
严双希此时在心中已经将这对父母来回骂了好几遍了,女儿死了这么大的事,在这对父母看来,还没有他们小儿子上学的事重要。
陈彬进来,简单的说了现在的情况,因为法医那边的报告还没出来,还不能确定死因,但现场勘查,除了那四个同学和钱佳佳本人的脚印,在没有别人的脚印。
说了一半,李菊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就是韩宇那几个孽障害死我家妮儿!肯定是!平时他们在一起老来找我家妮儿,我瞧着就不对,我非要找他们算账不可。”
钱勇忽然把手中的杯子重重的放在桌上,里面的水洒的到处都是,“他m的,不就仗着家里有钱,平时欺负我们妮儿,现在还敢杀人!”说着他站起来,一副要打人的模样。
和这对父母纠缠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把事情算是暂时解释清楚,让两人先回去了。
严双希瘫坐在沙发上,“什么人啊?这是?摊上这样的父母也是够惨的。”
陈彬坐在严双希旁边,淡淡道:“你知道蒂姆·高特罗在《死水恶波》里写的话吗?”
“哎呦~陈哥你就别卖关子了,我本来就被他们弄得够焦头烂额的了。”严双希抱怨着。
陈彬若有所思的道:“他写道:‘你知道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没受过教育,不谙世故,没出过远门,不道德,不文明。外加愚蠢。’”
“可是有时候就是这种人,比那些真正的坏人更让人厌烦。”
简宁那边有了新发现,几人都来到解剖室,解剖台上躺着钱佳佳年轻的尸体,尸体已经解剖完缝合完毕。
简宁深深的叹了口气,摘掉手套,将证物袋交给陈彬,“里面的纸条就是钱佳佳手里握着的东西。”
透过透明的证物袋,上面黑色的水性笔清楚的写着一句话:是韩宇杀的我。
韩宇几人现年十五岁,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警局又热闹起来,钱佳佳的父母第一时间赶到警局开始哭天抹泪,闹得人头都疼。
韩宇几人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警局查问。
除秦浩之外几人都很镇定,对于钱佳佳的死表现的很不屑,这让审讯的警察都敢到胆寒,十五岁的孩子在看到同班同学死亡之后,竟然没有丝毫的怜悯,没有对生命最起码的敬畏。
秦浩好像在害怕什么,说起话来吞吞吐吐,隐瞒着什么事。
张萌和林修没有特别的,回答了几个问题就离开了。
韩宇头一直扬的很高,一副很骄傲的样子,高高在上的像个皇帝,对审讯的警察说气话来也是趾高气昂。
说起话来不像是个十五岁的孩子,倒像是香港电影里演的老成的古惑仔。“她死了管我们什么事?你们这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小心我让我爸投诉你们!”
第二天陈彬和严双希来到l中学,见到了钱佳佳的班主任,夏老师三十多岁的年纪,打扮的很是干净利落,言语间透着知性女人的知书达理。
以下是夏老师对这几个涉案孩子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