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王莽宝藏(七)
“你是说……”
听了向北寒的话,梁伟带着怀疑的语气试探地问道。
“对!大新朝王莽。”
向北寒坚定地说道。
“王莽?这倒是个非常大胆的推断。”
梁伟皱着眉头说道。
“是够大胆的,不过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两个人的背后,传来了邓伟伦的声音。
“王莽这个只在位十六年的皇帝,是一个很残暴,但很有头脑的君主。”
邓伟伦说道。
王莽,字巨君,是西汉新都哀侯王曼次子。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
汉成帝建始十一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永始元年王莽三十岁时,被封为新都侯(今河南新野),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
身居高位,王莽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元寿二年,汉哀帝刘欣去世,可并未留下后代。当时的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驾崩后当天就起驾到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王太后于是下诏,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群臣会意,于是纷纷举荐王莽。
从那时起,王莽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几乎等同于皇帝,简直就是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预演。这个状况这引起了以刘氏宗室为主的反对派的反弹。
王莽十分恐惧,饭也吃不下,日夜抱着孺子婴在宗庙祷告,又模仿《大诰》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自己摄位是临时的,将来一定要将皇位归还孺子婴。同时王莽不断调动大军镇压,攻灭翟义的部队。
待王莽扫清了这些障碍,各种符命祥瑞纷至沓来,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皇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这个皇帝在历史上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皇帝。”
邓伟伦说道:“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胡适认为他是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一方面,王莽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败。造成了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局面。而另一方面,王莽的经济改革对解决当时的经济问题有一定的帮助。推行的经济措施除变更币制外,可谓都切中时弊,真正兼顾到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两方面。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分配给人民。强制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生产,以改善农民生活。实行五均六筦,不仅防止资本家的兼并和农民遭受重利盘剥,并且扶助小商人的经营,用来救济农民。”
听了邓伟伦的话后,向北寒也开口说道:“除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改革,推进了社会进步外,王莽还是一个狂热的科学探索者。他在位的时候,听说有人用大鸟的羽毛造成了一种飞行器,可以让人飞行一段距离,王莽立即亲自见了这个发明者,而且大力鼓励称赞此人。还有他发明的游标卡尺,更是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与其他皇帝不同,王莽不相信各种炼丹术和灵丹妙药,他曾经名人挖出人体五脏研究其功能,并想了解其血管构造。这是有史以来有记录的世界上第一例人体解剖的案例。”
相比于邓伟伦那些正统的历史知识,向北寒掌握更多的是野史记载,或者是民间传说。
“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虽然死了,大新王朝也灭亡了,可王莽在位十九年搜刮积累下数不清的财富却没有被找到。史书记载,西汉初期的黄金应用总量已达百万斤以上。当上皇帝的王莽就已经将宫中所有的黄金以及六代西汉皇帝的积蓄全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后通过货币改革,他又将民间黄金上收为国有,规定民间私藏黄金就是违法,就连诸侯也不得私自储有黄金,而取而代之的是铜制的钱币。短短几年间,王莽朝廷的黄金储存量就大到惊人。这些黄金最终去了哪里呢?”
向北寒做起了分析推断。
“你是说就埋在了这里?”
梁伟问道。
向北寒点点头,说道:“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古董行里有一句话,叫做灯下黑。王莽在预感自己的大新王朝难以长久后,就提前准备,在自己的未央宫里找个隐秘的地方,将巨量的黄金秘密隐藏起来。待到自己东山再起的时候,再行挖出,而重建大新王朝。”
听了邓伟伦和向北寒两个人的分析、推断,梁伟也对脚下的而这个深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马上组织考古队员扩大发掘面积,同时向上级调集更多的警力,保证现场的安全。
毕竟这里发掘出来的是黄金,丢失、被抢的可能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