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个关于附体的故事
下午第一节课是化学课。
高中的课程连得紧,学生们中午都没怎么休息,下午第一节课往往会犯困,这一点,化学老师也是知道的。
所以,课堂的前几分钟并没有讲与化学相关的东西。
化学老师:“听说咱们班的何湘今天有些不一样?”
刘小红:“是啊,化学老师,何湘不仅会背《蜀道难》,数学卷子都能考满分,忽然之间像被附体了一样,可厉害了呢!”
附体?
何湘打了一个激灵,如果这不是个梦的话,好像真的是自己附到别人身体上了呢。
化学老师:“附体?我以前倒是听过一个关于被附体的故事。”
学生们哗然:“真的吗?老师你快讲讲。”
化学老师眼珠子一转:“你们好好上课,这节课表现好的话,下节课给你们讲。”
“好耶!”全班集体欢呼。
“好,我现在开始上课!”
见气氛被点燃,化学老师趁热打铁,进入正题。
他先用幻灯片展示了一组照片:
(图片见评论)
然后问学生们:“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中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
赵小青:“可形成原电池。”
钱小金:“废话,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甲图可形成原电池。”
张小强:“我怎么没看出来?”
钱小金:“因为你眼瞎!”
张小强:“赵小金你给我等着,放学后我非揍得你连亲妈都不认识!”
钱小金:“有本事你来呀,我还怕你不成!”
化学老师:“大家都安静!何湘,你来说说。”
何湘叹了口气,小声嘀咕:“怎么又是我?”
她站起身,看了会儿图片,道:“甲可形成原电池,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在正极处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故甲中铜片上有气泡冒出。”
化学老师很满意:“嗯,继续。”
何湘:“乙是正常的锌片和稀硫酸发生氢气置换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乙中锌片上有气泡冒出。”
化学老师点了点头。
何湘总结道:“二者皆有反应,放出氢气,故氢离子浓度均减小,ph增大。原电池能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因此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比乙快。”
化学老师:“很好,传言非虚,何湘果然进步不少。”
何湘坐下后,化学老师又道:“我们高二就已经学过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但还是有学生在这次的周考中考得一塌糊涂!”
说着,他把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又给大家介绍了一遍。
有了何湘的珠玉在前,同学们都跟被打了鸡血一样,也想变得跟她一样,都听得极为认真。
“也就是说,原电池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导线传递给氧化剂,使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
化学老师总结完,环顾一眼教室:“同学们都记住了吗?”
全体学生:“记住了!”
接着,化学老师又放出一组图片:
(图片见评论)
“同学们说说,图片上的实验装置及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化学老师又抛出问题,这一次,他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给出了四个选项:
a用图1装置将海带灼烧成灰
b用图2装置制取氢气
c用图3装置制取少量no
d用图4装置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so
全班没有人举手,化学老师环顾一眼教室,目光又落在何湘这里。
但是不能总是叫同一个人回答问题啊,于是他叫了王小明。
王小明站起身:“答案选c。”
化学老师点了点头:“说说原因。”
王小明开始逐个分析:“灼烧应用坩埚,不能用烧杯,a项错误。
“氨气与hcl气体可在试管口重新化合,堵塞管口,不能用该装置制取氨气,b项错误。
“cu和稀硝酸反应可产生no,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项正确。
“检验二氧化硫一般是将二氧化硫通人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品红溶液后又变为红色。d项缺少加热装置,d项错误。”
化学老师:“很好,王小明坐下。”
王小明坐下后,化学老师总结道:“实验化学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比较细碎,同学们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留心观察,不仅要将理论知识学好,实验技能也同样重要。”
同学们点了点头。
化学老师:“以制备硝酸钾晶体为例,我们来巩固复习一下:要制备颗粒较大的硝酸钾晶体,应选择的结晶条件是?”
刘小红:“减慢溶液的冷却速度。”
化学老师: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如何操作使晶体析出振荡容器?”
赵小青:“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的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 。”
化学老师:“加热蒸发浓缩nano和kcl的混合液时,为什么nacl先析出?”
钱小金:“nano、kcl、kno在高温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温度降低时,nano、kcl的溶解度明显减小,而kno的溶解度则急剧下降;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化学老师:“趁热过滤的原因?”
周小花:“防止温度降低kno结晶析出。”
化学老师:“如何趁热过滤?”
王小明:“用已预热过的布氏漏斗进行抽滤。”
化学老师:“采用这种装置过滤的主要目的是?”
张小强:“过滤速度较快。”
化学老师补充:“还可以得到比较干燥的沉淀。”他继续问,“这种装置工作的主要原理是 ?”
柳小草:“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使过滤的速度加快。”
化学老师:“这种装置要有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其安全瓶的作用是?”
胡小石:“防止倒吸。”
化学老师:“导管应 短进长出。布氏漏斗的 颈口斜面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吸滤。吸滤完毕时,应先拆下?”
全班集体:“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
化学老师:减压过滤不宜用过滤……”
全班:“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
何湘凑到王小明面前,小声问:“你有没有觉得化学老师挺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