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一幕 消逝的马尔克斯(三)
3月26日 云堤城 莲花区 新雨路 静海师范大学附近
“沈笠博士,这边这边!”
刚刚进学校的大门,就看见陈学林撑着伞抱着一袋子油炸食品小跑着过来,不知道为什么他看起来今天似乎特别高兴;更重要的是,他今天似乎特意换了一件衣服,之前那件皱巴巴的大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件别致的皮衣。
“我说——”沈笠指着对方那件皮衣,“你今天咋穿这么干净?这不显得我很尴尬吗?”
“这有啥,我这是外强中干,你这才是胸有成竹。”
“呵,不诚实的臭小鬼。”
二人高兴的聊着天,不由得缓缓走到一家咖啡店内,现在的大学里面基本上都会有许多这样的店铺,这让大学看起来不像是大学,更像是一群人抱团聚集在一起学习的社区。沈笠并不讨厌这样的感觉,走在学校的那些道路上,他能够回忆起原来读大学时那些悠闲的日子。
“对于我迟到这件事情,你难道就没有什么抱怨吗?”
沈笠从柜台处拿过一杯早就做好的咖啡,与陈学林一同坐在靠窗边的桌子处,他先是抿了一口咖啡,而后意识到自己根本喝不来这么苦的东西,便从桌子上拿了好几个奶盖和白糖倒进去。陈学林见状,只是笑了笑,陪沈笠聊起天来。
“抱怨?我昨天打你家电话根本没人接,所以我想今天你是不是也不会出门了,假如你没来,我就在学校里把中午饭解决掉,当然这只是plan b,plan a是你来了,然后我们去完成蒋春文交给我们的任务。”
“哈,我是不是该道歉?为打破你美食计划的这件事。”
“你就别挖苦我了,你看这不是有美味的炸鸡块嘛。”陈学林拿着手中的塑料袋在沈笠眼前晃悠,“对了,你今天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么?”
“嗯?为什么这么认为。”
“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你又不是一个喜欢迟到的人。”
陈学林说到点子上了,沈笠不喜欢迟到,或者说是不愿意承受由于迟到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对于一件事情,在他眼中只有做和不做两个选择,这也是他对自己科学研究的态度。
“确实……我在出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老熟人?谁啊,据我所知,你手机通讯录里面都不超过二十个人。”
“杨萱伊,就那个经常在电视上出现的,没见过你也应该听过吧。”
“哦,她啊。”陈学林一副茅塞顿开的表情,“那么你们聊什么了?怎么没和你一起过来?”
“她要去新海商业广场买东西,提前下车了;她和我聊了聊她为什么会选择在云堤城定居的原因,还有我们念高中时候的一些事情,之后就没别的了。”
“高中同学……怪不得。在云堤城定居是好事情啊,这里的户口比上海还难拿,我可是好不容易考了大学才有转户口的机会。”
陈学林聊着聊着,莫名其妙的讲到了有关自己念书的话题上。
云堤城的常住人口只有250多万,这是既成的事实,不多不少,恩格尔系数也基本能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这座城市的人们不知道为何十分排外,外地人想要在云堤城做生意很困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要知道云堤城在建立之初是一个贫瘠的地方,没人愿意来这里,由于“源”和天气控制系统的关系,才导致了这里吸引外来人口,以及房价等东西的突飞猛进。
而云堤城人们的政策则是,限制户口流出。毕竟换位思考下,城市的初代建设者们把这里建成了一个美丽的城市,之前那些冷嘲热讽的人就想住进来,这种事情就好比之前有个人嘲讽你家破烂,后来你家装修好了就想要住进来一样,这也是云堤城严重排外情绪的产生原因之一。
当然了,云堤城也并没有因为这种排外情绪而变得铁板一块,住在出云和远山的居民大多是海洋移民计划时期就乔迁此地的人;而住在信业和莲花的人则是海洋移民计划后搬来的新居民,“新云堤人”和“旧云堤人”之间的小摩擦也时有发生;至于静海……静海的常住人口只占了云堤城的百分之十,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只能随波逐流。
云堤城是中国的第五个直辖市,gdp位列全国第七,第二第三产业发达,又是一处天然的港口,绿化覆盖率更是恐怖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座城市眼红的人太多,限制人口的流动也算是保护了这座城市的根基。绿色、雨水、古风与现代化的结合,就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
“不过……还确实有些魔幻,之前寒假的时候我回老家,家里人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更重要的是……连我自己也觉得好像高人一等;我是不是疯了?这种事情我感觉真的只会在小说里面出现,一群人跑到海上,建立一座城市之类……对了,凡尔纳的《机器岛》看过没,一个法国小说家写的,我觉得云堤城和那个有点像。”
“没看过。海洋移民计划是顺应时代潮流罢了,要知道大陆现在经济不景气,许多人找不到工作,房价又那么恐怖,云堤城的物价不高,而且环境还这么好,别人眼红也是正常的事情。”
“说的没错,对了,有时间我把那本书借你吧,我反正挺喜欢的,就是有些旧了。你要不喜欢旧书的话,我可以去静海那家新华书店买一本送你。”
陈学林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突然,沈笠耳边传来悠扬的吉他声,转身朝着窗外望去是一群大学生躲在屋檐下演奏音乐,从装束上来看,他们应该是学校学生自己组建的乐队,如果不是学校的乐队,是不会在这种地方演奏的。沈笠平常也挺喜欢音乐,甚至偶尔还会幻想如果自己没有去对着一堆数字发愣,说不定会成为一个音乐家。
“你以后会离开云堤城吗?”沈笠的语气像是在试探,“这座城市确实发达,但是又会使人变懒,因为你看,人工智能已经很普及了,虽然没有科幻小说里面那么发达;可是至少送快递啊、码头运输货物、点菜之类的已经不需要人工了,机器能够取代人类大部分的简单体力劳动。”
“打死我也不会离开这个城市半只脚,我下辈子就跟着你混了。”陈学林拍着胸脯发誓,一只手还举着咖啡做出碰杯的动作,样子十分搞笑,这惹得沈笠不禁笑了出来。
“你真打算跟我混啊?前途一片黑暗哦——”沈笠顿了顿,“不过……我应该在天气控制中心有点话语权……那是个封闭到一只苍蝇都进不去的地方,等你毕业了我可以想办法把你安排进去……”
“你是我大哥,来,为大哥干一杯——”陈学林装模作样的举起咖啡杯,“不就是不和外界交流十年嘛……而且你不是说过,控制中心里面还有配套的体育馆、电影院、饭店和局域网之类的嘛,只要有网络,我在那里住一辈子都可以。”
“呵,你这家伙,就会说些没用的。”
似乎是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沈笠也举起杯子和陈学林碰了一下,用咖啡当做酒,嘴里面还念叨着“干杯”,在旁人看来绝对是怪人组合才会做出来的事情。但是他们毫不在乎,碰杯完后像是真的在喝酒一样,把所有的咖啡一饮而尽。
“啊——美式咖啡,以后我再花钱买这个东西我就把我的手砍下来。”
陈学林的表情很怪,想必他也受不了咖啡这种苦涩的味道,他伸着舌头哈气,眼睛一只大一只小,就差拿刀片刮自己的舌苔。沈笠望着他,笑着又无奈似的叹了口气,他把注意力放在窗外的雨水上,和出门时一样,降雨量确实比昨天小了,可是仍旧没有停止的迹象,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沈笠差点忘了今天来这里找陈学林的目前。
“对了,咱们还是回归正题吧,蒋春文之前在电话里面说我们两个人要替她做件事情,你之前也提到了,那是什么。”
“你不说我也忘了,诺,就是这个东西,《条件式抚养协议书》。”
陈学林从自己的双肩包中拿出一份文件,《条件式抚养协议书》,这东西沈笠之前在和城市管理委员会的人开会的时候,蒋春文曾经给沈笠看过。当时他还打算问清楚这是什么东西,可蒋春文的身体突然出了问题,所以这件事情也被他抛到脑后。沈笠接过那份协议书,看着白纸黑子组成的条例,不由得慌了神。
“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你要负责这件事情?不应该是蒋春文她派自己手下的人去做吗?”沈笠起身,用质疑的眼光看着陈学林,可对方却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我也是这么想的啊,沈笠博士你别激动,坐下来听我慢慢说。”
沈笠坐下,心里面绝得陈学林只是在多管闲事。
“这份《条件式抚养协议书》规定了生命形态的‘源’,在危急时刻来的时候,必须要被从原本的监护人手中带走。签订这份协议的人是一对姓李的夫妇,蒋春文说上次委员会只是强行把‘源’带走,李氏夫妇的态度有些强硬,根本没办法说服他们签字,所以蒋春文就想,能不能让不是政府部门的我们去试试。”
“我去……这和抢劫有什么区别……”沈笠的表情有些不对劲,“那个女孩现在被关在房间里面,连饭都不吃了,而且把孩子从别人身边夺走,委员会的那群人就不怕折寿么?”
“咦?你已经见过生命形态的源了吗?”
“当然了,是个女孩,在聚能生命研究所见到的。”沈笠回答道,“不过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源在委员会的人眼里,更像是一个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的怪物吧。”
“那么,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沈笠博士。”
“让她一个人呆在那里就好,其他的事情与我无关。”沈笠挥了挥手,而后起身拿起协议书塞到自己的口袋里,“我们走吧,早点完事早点结束,我还可以回家去睡我的大头觉。对了,那对姓李的夫妇住在什么地方?”
“静海区的一家川菜馆,我已经调查过了,先坐十九号线再转十五号线就可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