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留洋归来
1913年春
一艘轮船伴随着“呜呜呜”的汽笛声,慢慢驶入青岛码头
身着白色西装的男子此时站在船舷边,脚边放着两口皮箱子,正在注视着眼前的口岸。
“终于回来了,回到自己的祖国了,还是家乡的空气最甜!”
“嗨,卢,乃司徒米求!”一个金发的洋妞经过他的身旁,上来就在他的双颊上留下了两道唇印。
这有点不讲理了,你亲了我,好歹也该让我礼尚往来一番吧?
“凯瑟琳,我到了,期待你下次路过的时候,我再带你好好领略一番华夏的景色”
两个人再次相拥之后,分开。
“大哥,这边,我在这边!”
“家俊!”
“大哥,刚才那个洋婆子是你的朋友?”
“回去别跟你大嫂乱说,就是路上认识的,老外这方面都很开放,拥抱就相当于我们握手你知道吗?”
“哦,可真随意。”卢家俊咂吧着嘴,“爹让我今天顺道过来咨询购厂的事情,我们现在就回去吧?”
张店,卢府。
“老大还没起来呢?”
“哼,还老大呢!老二两口子还没来请安呢!”
卢母白了一眼丈夫,走过去给他倒了一杯茶,“你呀,别整天一百个不顺眼,这都民国了!家驹留洋多年,才刚回来,也许把这些老规矩给忘了。”
“嘁,民国了就不讲礼数了?我读过林琴南翻译的书,人家外国人,也是讲礼数的!”卢姥爷冷笑道,“老大忘了,翡翠不会忘吧?老二两口子该不会忘吧?这事让下人们看到都笑话!”
“行了,来,吃个橘子消消火!”
“拿着啊!”
卢姥爷这才不情不愿的接了过去,含了一瓣橘子进嘴里咀嚼起来。
“这老大家和老二两口子我去说他们!你啊!应该对家驹宽容一点!”
“你想啊!这方圆二百里,像家驹这样的洋进士能有几个啊?”
“哼,还洋进士,你看过他写回来的书信没有?那字写得,歪七扭八的,怕我说他,在汉文里加几个洋文,轻佻!”
外头传来老二媳妇怼老二的声音,“去了趟青岛就把你累成什么似的,没命的睡,看回头让咱爸熊你!”
另一边,卢家驹刚刚在洗漱,边上的翡翠忽然来了一句,“相公,水热不?”
“噗嗤!”卢家驹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不是,我不是故意笑你的。回来的时候我不是给你说过,不能叫相公吗?”
“我是留学生,你整天相公相公的叫,叫的我像前清的县官,就叫我家驹,叫一声来听听!”
“我我不敢!”翡翠说着脸红到两耳,低着头不敢看他。
“有什么不敢的?在西方,夫妻之间都叫亲爱的。”卢家驹很自然的将手揽住翡翠的腰,拉近彼此的距离,“我出过一阵子洋,什么都看到了!这大清啊,毁就毁在了没用的礼数上了!”
“我在德国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外写华夏人的笑话,说甲午战争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礼数太多。”
“炮手装颗炮弹,冲着领导一磕头,问该不该放,等磕完头回来的时候,八嘎的炮弹都已经打过来了,你说要这么多没有用的礼数做什么?”
翡翠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喷了,连忙用绢帕捂住口鼻,笑不露齿这已经烙印在她的记忆里了。
她发现这次家驹哥回来,和以前变化很大,原来的家驹哥还有些腼腆,说话笑啊都会脸红,但是这次回来不同了,总觉得更喜欢现在的家驹哥多一点。
“对,多笑笑,多笑笑。”卢家驹一双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这个女人还是很有魅力的,电视剧里的卢家驹眼瞎了吗?非要找那个花瓶一样的二太太回来,这个老大带出去一点不磕碜的!
“以后啊!守着爹不叫,我们私底下你就叫我家驹,你先叫一声来听听。”
翡翠犹豫了良久,轻抿下唇,蹦出三个字来,“家驹哥。”
“嗨,刚出了前清又进了话本了,把那哥字去掉,重新叫!”卢家驹将翡翠揽在怀里,威胁道,“你要是不叫,我可挠你痒痒了。”
“别别别,我怕痒你是知道的,你就会欺负我!”翡翠想要夺路而逃,被卢家驹从后面一把抱住,“不叫还想跑?”
“家驹,家驹!”翡翠连忙叫了两声!
“唔,这就对了嘛!你抹了什么东西?真香!”卢家驹将手松开,整理了一下仪容。
“叫习惯就自然了,记住这种感觉!新时代新女性,没事的时候我叫你拉琴说洋文,很简单的,你这个智商一学就会!”卢家驹已经融合了原身的记忆,知道这个女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然是自己的表妹,这在这个年代是很正常的事情。
既来之则安之吧!
谁能想到一次任务意外会来到二十世纪初期?
这个同样叫卢家驹的家伙,居然过几天要和印染界奇才陈寿亭谈合作,在青岛办厂。
昨天他二弟卢家俊才刚从青岛买厂回来。
“唔,我的领带呢?”
“昨晚给你洗了!”
“什么?”卢家驹微愣,马上发现翡翠似乎被自己吓到了,连忙宽慰道,“没事没事,洗了好,我这里还有多余的。下次脏了,尽量不要用水洗,我会捎到上海去洗的。”
“洗件衣服还要送去上海?”
“有些事情我们得慢慢来,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这件事情你就别管了。”
他也不想这么矫情,实在是有这个必要,他的联络人目前在上海,这次借着留学回来的当口,就是和对方接头来的。
如果以后放任翡翠将自己的西装和领带私自清洗了,就要寻找其他的借口去上海了。
“从今晚开始,我就给你说什么是进步,什么是落后。”
“现在,我们先给爹去请安,这个礼数还是不能破的。”卢家驹重新拿出一根红色领带打上。
两个人一路走进卢家内堂。
“爹,娘!”
“爹安康,娘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