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成罪臣之女的自我修养 > 第87章 第八十二章

第87章 第八十二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璧采和姚焕在孙家人的见证下顺利定亲,婚礼打算在半年后半,那时候正好不用忙羊毛生意,可以从容一些。

    姚焕自觉自己已经没了差事,生意又主要靠刘璧采和吕氏,他主动承担起了日常的许多工作,每日都不例外。

    每每看到姚焕来她的小屋帮忙干活时刘璧采都故意调侃道:“听说未婚夫妻婚前不能见面,你怎么又来了。”

    姚焕知道她后面还有一堆打趣的话等着他回答,自知嘴皮子说不过她只能埋头干活,打算以不变应万变。

    可刘璧采就像从中找到了新的乐趣一样,竟一个人自说自话就在他身边继续说着那些话,“哎,你说我一个女孩子家让外男进来是不是不太好,有点不够矜持对吧。”

    姚焕发现水缸里的水已经挑满了便自动去外面砍柴,对于刘璧采的调侃只能当做听不见。孙世忠跟杏娘一起来刘璧采家玩,看到那样厉害的姚焕竟被刘璧采欺负地连一句话都说不出瞬间感觉偶像崩塌。

    “姚哥哥你好可怜啊,为什么刘姐姐每天说你你都不回嘴呢?”孙世忠不解地问姚焕。

    姚焕边劈柴边说:“刘姐姐不是欺负我,她跟我闹着玩儿呢,等你以后娶妻就知道了。”

    “那你成亲以后也像我爹那样怕我娘叉腰骂他吗?”

    原本还想吃着东西来看姚焕笑话的孙传松脚步一顿,没想到他伟岸的形象在儿子的心里已经崩塌成了这样,他想自己是时候要挽回在儿女心中的形象了。

    才要跟姚焕、孙世忠吹牛就看到吕氏骑马过来,他才到嘴边的话一转:“夫人怎的没驾车下山,骑马多冷啊,赶紧进屋暖和一下,东西我来拿就成。”

    吕氏从善如流地将马和马背上的东西交给孙传松处理,她则是立马跑进屋从怀里拿出一封信给刘璧采道:“这是雅竹从京城寄来的信,你快看看她怎么说。”

    去年潘植死后何雅梅和何雅兰都迅速找了人就要出嫁,仿佛当初为了他争风吃醋都是一场梦境。唯有何雅兰当从刘璧采那里得知了潘植的真实面目后听从了她的建议,依然假装自己对潘植的深情——告诉所有人她要去寺庙为潘植祈福超度。

    潘家姨母得知后大为感动,当即拿出一间铺子、一个庄子还有银两给何雅竹傍身。她的举动还传遍了京城,大家都赞她有情有义,再不提当初何父贪污的丑事。

    如今何雅竹已经在寺庙清修一年了,她也还完了潘家两年对她的照顾,现在准备带着银钱投奔刘璧采,希望也能在雾灵山重新开始生活。

    刘璧采也赶紧擦了擦手展开信,看了一半她笑着说:“雅竹打算再过一月就动身过来,正好我给她建的小院她可以住进去了。”

    但何雅竹的信还没完,刘璧采看完后沉默不语,在吕氏的询问下将信给了她。吕氏皱着眉头道:“藏宝图拿到手难道就只管一年的军饷和粮草吗,怎的到了今年朝廷又开始为了军饷发愁,难怪樊晖去了边关的战事也没见转好。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有人提议议和,那不是把樊晖和边关的百姓往火坑里推吗?”

    果然等姚焕和孙传松也得知朝廷想要议和的消息后气得连饭都吃不下,孙传松更是拍着桌子骂道:“我大盛朝三十万将士竟然还打不过草原上的蛮子,到底是高看了蛮子还是小瞧了樊晖等人。将士们只要吃得饱穿的暖怎么可能死伤那么严重,再这样下去只怕连樊晖都要折在边关!”

    姚焕也堵心地吃不下饭,但他现在已经辞官回乡,他便是再愤怒也改变不了朝廷的决定,只是他也为樊晖感到难过。

    “朝廷既然不愿出手那咱们自己出,孙将军和姚焕去边关帮樊晖排兵布阵出出主意,而我和孙夫人在后方给你们做保障。今年羊毛生意又赚了好大一笔,再加上朝廷的拨款应当勉强够用,至于冬衣我们和北灵山村的村民可以给将士们做。”刘璧采是知道姚焕和孙传松复杂的心情的,一方面他们痛恨朝廷的无情、勾心斗角,一方面他们又为了这个王朝担心,既然放心不下就让他们去吧。

    姚焕是想去,可脑中却闪过锦衣卫所一片狼藉中一顶明黄色的轿子纤尘不染,里面那人声音慵懒,好像眼前所有的人在他心中什么都算不上,他迟疑了。

    刘璧采的手放在他的肩膀道:“我们做这些不是为了谁的功绩,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有跟我们一样的普通老百姓,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活在一个幸福的太平盛世。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依然可以想办法打败眼前的敌人。”

    “没错,你们就去吧,后面还有我和璧采帮你们,胜了咱们就是连贤哥儿的遗愿完成了,输了咱们也已尽力,总比你往后日日后悔要好。”吕氏也深知丈夫来了雾灵山多年都没真正放下边关的安危,现在正是危难之际,不若支持他再拼一把,了了一生的遗憾。

    孙传松也很受鼓舞,他激动道:“好,这回我再不是为了大盛朝什么的,我是为了贤哥儿、为了我自己还有所有的百姓去战斗。”

    刘璧采的话也让姚焕解开了心结,他感激地看向刘璧采,他发誓这次为了她和他们的将来一定要击退敌人。刘璧采像是感应到了姚焕的心理,她从桌子下面握住他的手道:“你也要平安回来,我在这里等着你。”

    姚焕用力地回握刘璧采温暖的手,他一定会活着回来!

    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孙传松和姚焕决定后就带上行李马不停蹄地奔赴边关与樊晖汇合。刘璧采和吕氏也开始忙碌起来,她们先是游说蒲芳镇和夏县的富户们一同捐钱捐物,给战士们筹措粮草。

    蒲芳镇和夏县的不少富户听到朝廷想要议和的消息便举家搬到了南边,还坚守在这里的心中也有几分血性。他们被刘璧采和吕氏的义举感动纷纷出钱出力,就像刘璧采跟他们说的那样,这片土地朝廷不要了他们要,自己的家自己守,不信还比不过北地喝风的蛮子!

    同时北灵山村的羊毛工坊也加大马力为将士们制作御寒的冬衣,大家都默契地没有提工钱。他们知道现在还坚守在边关的将士们为的都是百姓,他们没办法上阵杀敌,好歹能在后方做些什么支援。

    何雅竹在京城本打算启程去找刘璧采,收到刘璧采的回信后她不仅将潘家姨母给她的傍身银子都捐出去做军饷,还在京城不遗余力地宣传刘璧采等人的义举。

    京城的百姓们得知孙传松痛失爱子后竟然再度出山,连放弃高官厚禄的姚焕也去了边关杀敌,他们的家眷亲人更是出钱出力,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百姓听说后都跑到何雅竹那里便是也要捐钱捐物,甚至有身强体健的男子结伴要去边关抗击敌人,京城一扫议和消息出现后的低迷,大家慷慨激昂誓要保卫家园。

    民间的自发行动也感染了不少书生,他们扔下书本脱下长袍也要加入其中。有白发苍苍的大儒当场沸沸扬扬写下千字骂自己枉读圣贤书,到头来竟然什么都做不了。所有人都知道大儒的文字表面是在骂自己,实际是骂朝堂上尸位素食的官员们。

    书生们的消息总是传递得更快,很快全国上下百姓万众一心,大家都不同意议和,决心一定要将敌人一次打退打怕!

    朝廷之前支持议和的官员脸上挂不住了,现在民意沸反盈天都要求严查他们,甚至有人三更半夜在他们府门口泼鸡血,就差当街指着鼻子骂他们通敌叛国了。朝堂上下也只得硬着头皮改了口径,原先怎么都挤不出的军饷也有了着落,带上充裕的物资终于运送去边关了。

    这一年冬天格外地寒冷又格外地温暖,边关三十万将士穿着刘璧采设计的轻便冬衣士气大增,在孙传松、樊晖、姚焕等人的带领下终于能发挥自己全部的实力,终于在年关将至的时候打败了敌军。樊晖和姚焕还带领着小队杀到敌军的皇城,他们的王立马愿意向大盛朝俯首称臣,年年缴纳岁供,再不敢到边关来犯。

    班师回朝的时候皇帝派去督战的太监再次邀请姚焕和孙传松回京受封赏,还要将公主嫁与姚焕。

    姚焕不卑不亢拒绝道:“小人的未婚妻还在家中等我平安归去,此行有她的鼓励和帮助我才能英勇奋战。”

    樊晖也为姚焕和刘璧采说项,太监笑道:“陛下也是如此跟公主说的,既然姚大人专情如一他便赏京城的宅子作为你们的新货礼物,赏孙大人的宅子就在边上,往后还可以方便走动。”

    姚焕和孙传松接了圣旨背上行囊要离开边关时看到城门口刘璧采和吕氏坐在初五的车里等着接他们回去。

    姚焕将圣旨塞进怀里便迎了上去,他对刘璧采道:“我们回雾灵山的家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