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寒门小郎君 > 第81章 泰州学派

第81章 泰州学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句话落在任何人的耳朵里,都是大言不惭的不自量力,给他台阶下了却不下来。

    姚公门生脸色不善,忍不住又要训斥赵庆的给脸不要脸了,已经开始蹬鼻子上脸。

    姚公却是摆了摆手,坦然笑道:“你应该知道,老夫是泰州学派的宗师之一,在朝堂上有不少的门生故旧,拜在了泰州学派门下以后在官场上也就有了泰州学派官员的照顾。”

    大雍王朝的学派众多,有关学、洛学、闽学等学说,大体上却是理学和心学之争,泰州学派是心学的重要学说之一。

    京州提学官掌管整个京州的教化,以及贡院科考,这名官员正是泰州学派的门人。

    当年与姚公一起在王心斋门下求学,两人都是王心斋的衣钵弟子。

    这便是赵庆一直苦求的官场关系,只要拜在了姚公门生,本来只是来自乡下的一名穷书生,立即就有了拜访京州提学官的资格。

    每年主管科考的主考官,也有各自的学派,为了提高自家学派在朝廷里的声音,通常都会有意无意的提拔自身学派的门生。

    从县试的案首开始,每一次科考基本上都是理学子弟或者心学门生,像赵庆这般没有任何师承的白身,能够考上县试已经很不错了。

    想要获得县试案首几乎不可能。

    在关学文风大盛的州府,县试案首、府试案首通常都是关学门生,已经成为了大雍王朝科举考试里的一种惯例。

    由于小汴京的繁华,又是水陆交汇,还沟通着市舶司,可以看到各家学说的读书人,没有出现一种学说独占一县一府的景象。

    赵庆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拜在姚公门下的泰州学派,除了因为本州的提学官是泰州学派宗师。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泰州学派比起关学闽学的学术氛围轻松得多,门生弟子之间大多比较和睦,不像其他学说的门生弟子存在着钩心斗角。

    赵庆回头看了一眼贺先生,像他这般寄情于山水放弃科举,不拜在任何学说门下,悠闲自在。

    就连赵庆都免不了羡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他做不到像贺先生那般与世无争。

    赵庆坚定的说道:“学生知道姚公在漕水书院担任教谕,除了日常的四书五经教导以外,择优选择了一些秀才拜在泰州学派门下。学生虽然没有秀才的功名,却也想拜在泰州学派门下,继往圣之绝学。”

    赵庆前面说了那么多话,没有让姚公门生对他有半点的好感,在他说出继往圣之绝学以后。

    姚公门生全都陷入了沉思,只是简简单单几个字,让在场所有的姚公门生反反复复不停的咀嚼。

    这四个字说出了所有泰州学派门生的心声,姚公门生喟然长叹。

    “不愧是能够说出儒释道是三家店铺的赵庆,小汴京诗会的魁首当之无愧,这一句话在本秀才心里甚至超过了三家店铺的言论。”

    “继往圣之绝学,好一句精妙的至理名言,说的正是泰州学派弟子们一直孜孜不倦的志向。”

    “看来赵庆与泰州学派真的有缘,还没有接触到泰州学派的学说,所说的话里就隐含着泰州学派的宗旨。”

    姚公也是频频点头,对于赵庆随口说出的这句话十分的看重:“好一句继往圣之绝学,就算老夫的师兄也就是京州提学官在这里,同样是要赞叹你一句了。就为了这一句话,老夫今天再次破个例,只要你能考上本次县试的案首,亲自把你收入泰州学派的门墙。”

    泰州学派是一群纯粹的人,凡是加入泰州学派的读书人不是为了结党营私,基本上都是为了钻研圣人的心学学说,继续对圣人心学进行发扬光大。

    这也是姚公为什么屡次拒绝朝廷征辟,不是他不想做官,只是想在漕水书院一心钻研心学。

    泰州学派招收门生弟子比较严谨,至少也得有秀才的功名,还得是一心钻研学说的纯粹读书人。

    想要抱着结党营私的念头进入泰州学派,即便是名门望族子弟,难能拜入泰州学派的门墙。

    姚公知道赵庆进入泰州学派的心思,却没有往结党营私方面去想,因为以他的身份没有党羽可以营私,只不过是想获得泰州学派的庇护罢了。

    只要他能成为泰州学派的门生弟子,庇护门下弟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赵庆得到了姚公的许诺,神情轻松了很多:“姚公放心,本次县试的案首学生势在必得。”

    泰州学派门生看待周永宁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听了他又说了一句大言不惭的狂妄话,没有像刚才那般训斥他。

    泰州学派门生已经把他看作半个泰州学派的人,又因为一句继往圣之绝学对他有了认同,态度瞬间不一样了。

    “好!有志气,考不上县试的案首也无妨,大不了等到府试的时候考上个秀才,一样有机会成为泰州学派的门生。”

    “不过不能掉以轻心,以你只是一介白身的情况,没有任何师承也没拜入任何的学派,参加府试的时候难免会被主考官压一压。”

    “当然了,如果你有贺双卿那般的才学就不一样了,不用在意主考官来自哪家学说,凭借自身的才学就能考中秀才,甚至成为府试的案首。”

    姚公听了门生的这句话,暗暗摇头,却没有说出来。

    燕蓟府所有读书人都以为贺双卿是凭借才学成为了府试案首,她确实也有那个府试案首的才学,另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

    贺双卿的父亲是贺先生。

    那科府试的主考官是从京城里来的官员,还是最喜欢打压其他学说的闽学门人,几乎不可能把贺双卿列为府试案首,即便是她有府试案首的才学。

    贺双卿没有受到打压,完全是因为主考官忌惮贺先生在京城里的名声,担心被贺先生的御史好友在朝堂上狠狠的弹劾一顿。

    赵庆如果不能在县试的时候中了案首,成为泰州学派的门生,基本上与府试案首无缘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