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走投无路
经过数个时辰的疲于逃命。(走走停停,高原战马耐力也有极限)
革干帖木儿及剩下的残余部众,早已精疲力竭,军中已有数十匹战马被活活累死在土路上。
这已经是它们的极限。
即便能冲破明军的围追堵截,他们胯下的战马也坚持不了多久。
他翻身下马,一脸绝望地遥望前后围堵的追军。
直到此刻,他还有些不可置信,明军的战斗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横的???
当目睹前方那尸横遍野的土道时,他这才明白过来,一切都源于明军手中那长长的火铳!
其不仅射程长远,杀伤力极大。
每次交战,不待他们冲到近前,便会迎来明军密集的火铳射击。
而被火铳击中的翁牛部儿郎即便侥幸不死,也会彻底失去行动能力,最终在马背上慢慢流血死亡。
今日,只怕再难返回翁牛部了。
穷途末路之际,一旁面如死灰的贡达帖木儿,突然一把拉住革干帖木儿的双手,颤抖说道:
“大哥,你带着额图他们赶紧弃马,从北侧山岭攀爬而走,我领翁牛部剩下儿郎为您拖延……”
额图望向北侧嶙峋峭壁,沉思片刻,立即否决道:
“不可!明军火铳射程极长,加上那悬崖峭壁攀爬极为耗时,不可将后背暴露明军火铳下啊”
听着手下两位得力干将的分析,革干帖木儿脸色越发阴沉起来。
他心里十分清楚:
攀岩而走极不靠谱!
以目前的处境,明军前后骑兵再来几次冲锋,翁牛部这几百号弟兄就要尽数交代这里。
而一旦缺少部落勇士掩护,攀岩的同时必定会成为明军活靶子。
不!
此计绝不可行。
还有一个办法,能救下自己与翁牛部所剩不多的英雄儿郎们。
那便是……
随着雄浑的号角声突然响彻天地,革干帖木儿吃惊地望向明军阵。
看其情形,明军似准备发起下一波冲锋。
这一刻,翁牛部仅存的所有战士,全都握紧腰间弯刀。
他们大多数人早已身心疲惫,但仍是强撑着身子,弯弓搭箭,准备射杀明军。
一盏茶的功夫后,想象中的明军冲锋并未发生。
反而是乘马伫立在前端明骑兵竟然勒转战马,朝着后方徐徐退去。
“这……?”
贡达帖木儿看着明军这诡异一幕,疑惑不解地看向首领革干帖木儿。
“骑兵不是撤退,而是他们的皇帝要来了”
两人顺着额图手指所指的方向,齐齐看去,却见明军阵中金羽龙旗攒动,后退的骑兵自主分列两侧,让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果不其然,空出来的土道上。
一匹拥有淡金色皮毛的汗血宝马,托着一位全身都被金甲覆盖的人儿,逡巡向前。
从它那光滑透亮,宛如绸缎的毛发上展露出来的气息,简直美得让人屏息。
据说它是草原上被公认最美的骏马,以形态优雅、善通人性、神速无比而著称蒙元诸部。
所有翁牛部勇士都知道,即便是蒙元黄金家族最尊贵的小王子,都未能拥有一匹这样的汗血宝马。
而能骑乘在它身上的人,身份可想而知。
必定是大明当今天子无疑。
朱祁钰摘下纯金打造的头盔,清冽的眸光摄视着五六百步开外的泰宁卫残部。
那股冰冷无情的眼神,仿佛在看待一群死人一般。
在他的身后,白泽高举着金羽龙旗,时时刻刻拱卫着圣驾。
与此同时,襄王、岷王驾马来到天子近前,两位藩王同时摘下头盔,一脸平静地看着对面已是强弩之末的北掳。
兀良哈三卫,从正统年间起,就开始不断侵扰大明边关一带。
他们常常假借朝贡之名,派出斥候进入明京畿之地,刺探边防虚实,为瓦剌提供大量情报。
可以说,当年的土木堡事变,背后就有兀良哈的影子。
两位藩王对待兀良哈三卫,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此刻见到这群穷途末路的蛮子露出绝望表情,两人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
贡达帖木儿与革干帖木儿呆呆地望向大明皇帝。
这就是大明的景泰皇帝?
竟是如此年轻!!!
传令官踏前一百步,朝着箭弩拔张地泰宁卫残部大喝道:
“尔等作为太宗皇帝当年亲封外藩,为何屡屡侵扰我大明边防?”
雄厚的怒斥声刺破沉寂。
泰宁卫残余兵士虽人人面露惊悸之色,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人开口搭话。
非是他们不怕死,而是在等待首领命令。
此刻的首领革干帖木儿面对大明皇帝,面对着前后枕戈待旦的大明骑兵,心中越发坚定那个想法。
只是,还不等他开口,对面的大明天子忽然抽出天子佩剑,遥指自己的方向。
“下马受降,还是选择战死?”
闻听大明天子圣音,革干帖木儿不再犹豫,当即翻身下马,扔掉手中武器,朝着朱祁钰方向跪拜起来。
“臣知罪,恳请大明皇帝宽恕”
他这一跪,身后八百名精疲力竭的士兵也齐齐下马跪拜。
毕竟,兀良哈三卫投降大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见到这一幕,老虎沟峡谷前后明军立即策马上前,迅速地收押起这批俘虏。
瞧见骁骑营的兵士将泰宁卫残部兵器全部收缴后。
朱祁钰这才在军士协助下,卸掉身上那厚重的金甲,命令大军原地憩息。
大军急行军,战马已快到极限。
倘若再不休息,将这花费重金购回的高原战马活活累死,那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襄王、岷王同样卸掉身上的软甲,静静地站在朱祁钰身侧。
沉死我啦!
此刻,正任凭军士揉搓着勒出血印的肩胛骨,朱祁钰却是突然看着一道熟悉身影朝着自己小跑过来。
“启禀陛下,泰宁卫首领是否亲审?”
襄王在旁开口:“带上来吧,追了这小子近六十里地,孤倒要问问他,为何率众屡屡侵犯我大明!”
岷王淡淡注视李谙:
“想必定是这寇酋见财起意,打起那五千匹骏马的主意”
听着几人的话语,朱祁钰沉默了半晌,冰冷道:
“将革干帖木儿当着泰宁卫所有俘虏的面,宣读罪行后,枭首示众”
“陛下,寇掳刚刚投降就要斩杀寇酋,这极易引起降寇哗变啊” 襄王无比郑重地劝解道。
饶是一旁的岷王,也是小小吃了一惊。
但转念一想,此寇酋也有必杀的缘由。
只是眼前侄孙,这数月以来的行事风格,属实有些出乎他意料。
不提他在朝堂之上大改国策那些……
单是秘密训练出这么一支强悍骑兵,然后还精通骑兵合围包抄之术,且行事杀伐果决,毫不拖泥带水性子。
眼前的陛下,就连他也感到一股深深的心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