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组建特种作战部队
“陛下!”
范广和于谦愣神。
王诚注意到皇上似乎有些劳累,便自发站将出来,朝着群臣说道:
“陛下有令,有事准奏,无事退朝!”
“这…”
“储君之位还未定下,陛下怎可……”
“张大人,陛下提出的秘密立储制你等又不同意,为何还要强行逼迫‘天家’抉择呢……”
群臣之中有不少拥护朱祁钰的大臣出声,毕竟景帝在位八年之久,期间若真是毫无追随者的话,又怎会有那景帝易储、南宫幽禁太上皇一事呢!
而且,经此一役后,那些保持中立的大臣只会渐渐偏向朱祁钰一边。
因为照目前的情形来看:
景帝的身体健康得很,看样子再干二十年都没问题。
而剩余不多的前太子党们,也会在时代洪流的铅洗下,彻底认清朝堂局势,从新站队。
朱祁钰揉了揉发痛的眉睫,他瞧见殿下大臣们欲言而止的模样,立即朝着兴安轻语道:
“兴安,将六部与内阁整理好的奏疏全部搬至御书房,朕今晚要通宵批阅……”
俯瞰着一众大臣低声细语,似还要谏言的样子,朱祁钰淡淡宣布道:
“诸位爱卿,若无要事,今日早朝便到此结束吧,除却六部尚书外,其余人等皆散去吧……”
“皇上!”
“陛下……”
一旁的辞令太监立即高声宣布道:
“退朝!”
未等百官再度出开口,身披麒麟甲胄的朱祁钰施施然地起身,没有半分犹豫地朝着殿外走去。
身后,舒良、王诚等一众太监紧紧相随……
退朝了??
留下殿中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望着那道渐渐离去的英姿,他们心中是五味杂陈,有苦难言。
先前还对京中武将狂施压力的内阁大臣们,见得今日正主离去,自然是不得不收拾好心态,在范广等一众武将怒目注视下,拂袖离去。
“范将军,这些个臭酸儒真是气煞我也,这石亨造反又不等同于我等造反,为何还对我等穷追猛打,还妄图劝使陛下收回将军斧钺”
其实武将最大的能耐不完全来自于军功,比如说拥有兵权,可以随时行使保塞、护城等职责,这才是大部分武将心里的至高追求。
毕竟拥有兵权,就等同于得到了皇帝陛下的信赖,这可是作为武将的无上荣耀。
“肖大人你有所不知啊,从洪武年间开始,这朝堂之上,文武两派向来不合,而今石亨代表着我们京中武将之首参与谋逆当中,这些文人酸儒自然是要趁此机会借题发挥一番,以后我等行事要万分谨慎才行”
“还是范大人分析得在理,近段时间倒是我等需要小心行事了”
……
朝会结束,百官陆续离场。
和几位同袍寒暄完,范广这才留意到散去的人群中,于谦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原地。
“于大人”
于谦闻言,面色一凝,随即朝着范广这边看了过来。
“于大人,恭喜于大人重掌京畿杖钺”
“呵呵……同喜,范大人获得陛下信任,代管军中大小事务,虽未明升、实同升迁啊。老夫还要向范将军道贺呢”
“于大人说笑了……”
…………
两位多年的至交好友,从彼此脸上洋溢出来的微笑中,都看到了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是啊,今日朝堂之上,两人几乎已经半只脚踏进昭狱了,若不是‘天家’突然杀出,将太上皇一众叛党如数下狱,今儿两人未必能在此谈话。
其实在两人心中,最大的慰藉便是景帝身体没有如传言中那般病重,虽然其大病一场痊愈后,性情大变!
但所作所为,似乎比以往更加的睿智……?
就在于谦和范广闲聊的同时,老太监兴安却是悄然出现在了身侧,他那张斑驳古墙一般的老脸突然凑到近前,朝着范广说道:
“恭喜范大人,重掌京营斧钺!”
和于谦聊得兴起的范广冷不丁地听到此话,浑身一个机灵,对着那张突然出现的老脸,微微笑道:
“兴公公何时出现的呢,范某倒是未察觉,若是缺了礼数还望公公海涵”
兴安笑眯眯地看着两人,尤其是看向范广的眼神中,透露着一股意味深长的味道。
刚刚陛下在朝堂之上将十团营兵权赐予范广,不少有眼力劲的官员都知道,陛下这是要重用范广的意思啊。
范广被看得心里发慌,只得微微躲闪其目光。
于谦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人,面如止水,没有言语。
“我奉陛下口谕,宣范大人一同前往御书房议事!”
“微臣领命”闻言,范广双手一拱,脸色肃穆地回应道。
面对范广的态度,兴安很是满意!口令传达,他和于谦客套了几句,未过多停留,便飘飘离去。
于谦凝望着兴安渐渐远去的背影,这才朝着范广微微开口:
“走吧,范大人!”
“走吧,于大人”
…………
巳时末,临近午时。
御书房那堆积如山的奏疏,在朱祁钰和六部的通力批阅下,正在逐渐减少……
朱祁钰端坐在髹金木椅上,双手打直,伸伸懒腰。身后两名端庄秀丽的侍女立刻上前,替皇上掐脖揉肩的。
感受着双肩上处的柔荑,传来细细的温热,朱祁钰抬头悄悄打量了一眼,将头颅埋在高耸如山的奏疏下的六部尚书,不禁讶然一笑。
“兴安,命御膳房备些丰盛的午宴,朕要好好款待诸位大臣”
“老奴领命”
“诸位爱卿,暂且将手中奏疏放放,一会用过午膳我们再继续……”
不过并没人响应朱祁钰的好意。
凝望着于谦等六部尚书废寝忘食的工作模样,朱祁钰心头大感欣慰,他没有再打扰他们,而是朝着立于一侧的武夫范广点点,两人悄然来到了偏殿。
寂静的偏殿内,朱祁钰端坐在主位上,范广则老老实实地立于近前。
“范卿可知,朕为何单独约尔在此谈话!”
范广身子微弓,面向皇帝诚然道:“微臣不知!”
“那尔可知,朕为何会将十团营兵权分释于尔?”
“还望陛下赐惑!”
“原因无他,现如今的明廷内忧外患,朕需要范卿为大明急速地训练一只特种作战部队出来”
闻言,范广睁大眼瞳,有些诧异地看向朱祁钰,直言道:“陛下,何为特种作战部队?”
朱祁钰:
“如战国之‘魏武卒’,亦如汉末三国之‘虎豹骑’”
范广闻言,心中惊骇。战国时期的魏武卒,响当当的大名,他又怎会不知呢。
那可是魏国大将吴起专门训练出来的重装步兵啊,号称精锐中的精锐……
魏武卒装备精良,皆以重装步兵为主。
范广曾在《荀子·议兵篇》看到: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说:士兵穿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能开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斤为一石),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范广深知魏武卒的人员选拔极其严格,能成为魏武卒的都是强悍的精兵,其战斗力在战国里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