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凶宅还是吉宅
京都。
一座高筑红墙的院内,孔万里正趴在桌上,狼吞虎咽的扒拉着碗里的饭食。
餐桌前围着三个舅舅和两个弟弟,都在眼巴巴看着孔万里,想开口问些什么,但又不想打扰他那如饥似渴的样子。
在孔万里上火车前就已经给家里打过电话,告诉了自己抵达京都的时间,两个兄弟接到他就直奔外公家。
从丫头家出门到现在,就没有好好吃过饭,到了外公家,第一时间就是让保姆张妈,给他弄了些吃的。
孔万里知道他们在期盼着什么,不是自己不肯和他们讲,但关于丫头的事情,一定要让老爷子第一个听到的。
老爷子现在躺在院里晒着太阳,不是他不心急,而是看着自己的大外孙,如此疲惫和那饥肠辘辘的样子。
也不忍着急让他和自己说丫头的事,这么多年都等了,不在意这一时半刻的,人虽眯眼躺着,但耳朵总是在注意着屋内的动静。
好在没让老爷子等的太久,十来分钟后,孔万里就端了个小马扎,坐在老爷子身旁。
“外公,丫头现在过的可好了,我那妹夫一家子对她都很好,您还有三个曾外孙呢,都是非常可爱……”
孔万里先是把小妹的大致情况描述一番后,再讲述了他们这些年的经历,几乎是从京都开始。
如何遭人构陷,父亲遭了多大的罪等等,有一部分,还是孔爱国说给古典听的,连小妹都不清楚。
让老爷子老泪纵横,就连他亲闺女离他而去,都没掉过一滴眼泪,将悲伤藏在心里。
可能是人年纪大了的原因,让他实在收敛不住自己的情感,三个舅舅同样也都是半百老人了,比老爷子好不到哪去。
“万里啊,听你这么说,我那外孙女婿是个好样的,重情义,讲孝道,还有一身的好本事。”
“有没问过他们今后有什么打算没,等大学毕业后,是想从政,还是参军,咱们都可以培养。”
“外公,我问过了,妹夫他有自己的路,像是早就规划好了的,可能会走父亲的老路。”
这话一听,把老爷子气得胸膛起伏,“也罢,只要一家人幸福,以后你们要多帮扶他们,弥补你们对丫头的缺失。”
与此同时,在国教委的一间会议室里,十几人围坐在一张大大的圆桌前,为首的一名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语带微笑的看着众人。
“同志们啊,我手上是外事部昨天收到的信函,是以倭国东京大学为首的多所高校,发过来的大学生交换申请函。”
“咱们今天主要议题就是这份申请函,这究竟是倭国送给咱们的拜年礼,还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为首的中年男人讲了很多,都是围绕着目前华夏在教育上与国外的差距,这个大学生交换申请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当作国家要事来重视也不为过,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可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那么就必须从教育开始重视,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文化沟通、学术交流,虽然国门已经打开多年,但这个交换申请来的很是蹊跷啊。
<tt_keyword_ad data-title="教育培训"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10"></tt_keyword_ad>我华夏,目前还未加入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少数人出国深造,也都是自费的,虽然这只是倭国与我华夏的双向交流申请。
但在坐的每一位都是十分重视,申请函要求每年可有20个名额,这对华夏的高校来说,实为珍贵。
首先不管他们的目的何在,但有了这次的先例,相信会有更多的国外高校,向华夏提出交换生申请。
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在国教委领导和各大高校校长,专家学者们的口沫横飞的讨论中通过。
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倭国这次的举动,肯定是不安好心的,这就像饿急了的人,明知这肉不好吃,即便是蹦掉牙,也要先咬一口再说。
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的牙口好一些,只有自身更硬,才能少受伤害。
……
荆江县。
古典和张大彪正在一座院子里转悠,“大彪啊,去忙你的吧,这院子我自己收拾一下后,尽快搬过来。”
没错,这就是他刚买下来的院子,古典第一眼就看中了,地里位置也不错,在城中心偏东一点的位置。
也是往后的城区东扩发展的主要区域,离县一中和家具厂都是很近,刚好成一个三角乎应,古典很是满意。
所以古典就当场定下来,这个年代还没有房屋买卖过户手续,只需手写一份协义,签字按手印,一手现金一手地契。
整整花了古典5千的大团结呢,张大彪是不同意自己买下这个院子的,要让自己去看看另一个院子。
但古典第一眼就看中了,这就是个大宅院啊,虽然有些年头了,在经历了战争年代后,还能保存到这个样子确实不易。
据原房主说,他们祖上是富商,战争时期被日本人征用过,内战时期又成了官员的府邸。
直到解放后,政府本是要把院子,分配给百姓居住的,但分配进来的人,都觉得这院子不祥,情愿在外面搭个棚,也不愿意住进去。
改革开放后,富商的后人从海外回归,政府索线做了个顺水人情,又将院子还给后人,这才展转到了古典的手中。
宅院整体都散发着江南小调风格,总面积2400平,前后院中间由一栋两层小楼隔开。
宽度约40多米,建深20多米,墙面有些脱壳,但屋顶很明显修善过。
后院还有三个偏房有些破烂,再过一年半载,这些偏房可能都会倒塌。
院内杂草丛生,小水池里的青石上长满了青苔,这还真要费一些心思来装修一下。
但现在自己哪有这个时间装修房子啊,再说自己现在正需用钱之既,哪有钱用到这上面。
古典来到后院的偏房,说是偏房,但除了建深不如老家的那么深,光是这长度,都是老家的好多倍了。
三间偏房成一个“凵”字形,与主楼形成一个口字形,古典又联想到张大彪的话,难怪传闻说这院子风水不好。
很明显院子是后面被改过格局,这要成了个口字形,居住在里面的人,怎还有他的好日子过。
后面的“凵”字,上面再加一横,不就成了个口字嘛,后院中央的这个小平房,很明显是后来加上去的。
古典前后跑了好几次,认真确认整个宅子的格局,总算是明白了房子为何成现在这样了,这个房子原本是个日字形。
最后面的小平房,本应该是一道后门,重新建了个小平房,正门原本应该有门房哨位,东西两侧的长廊,应该也是卫兵站岗所用的。
原本院子的整体是个日字形,“日”字又是倭人的国号,但这院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将前面的门房都给拆了。
这样一来,原来的日字形,变成了一个口字形,整个院子的风水格局,可不成了一个凶宅。
又加之解放后,有了破四旧的运动,谁敢拿风水来说事,所以被分配进来的人,情愿在外住茅草屋,也绝不会住这别院了。
这房主之所以要卖掉这院子,想毕也是体验到了,这套院子的诡异之处,这才让自己捡了个漏。
唉,这么说自己还把价格弄高了,这也不怪张大彪,在确定购买时,张大彪详细说过院子的情况。
只是自己并没在意啥风水的事情,同时也觉得靠自己的本事,破个风水局肯定不在话下啊,所以就爽快的签约了。
其实破这局也非常简单,只需要把后面那个房子“凵”字的一横拆掉,再与主楼乎应,整体形成一个“冂”字。
那这“冂”字里面住着人,自然就是个“贝”字局了,“贝”是古代的货币,象征着财物、财运,有着招财进宝的寓意。
凶宅变吉宅,只需稍做改动,懂的就简单,不懂的,即便你看得出问题所在,也是不可随意改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