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唤醒古树古言的迷芒
半小时后,两辆吉普车前后脚停在了郝仁义楼下,“舒雅,你到楼上去摧一下郝伯伯,告诉他何伯伯也都来了……” 车刚停下曾得胜就吩咐女儿。
“妈,我这件风衣都穿好几次了,皱成这样还咋送人嘛,再说了,你们也不知道孔姨的身高体形,貌然的送别人衣服,穿得上还好,要是穿不上不嫌丢人啊。”
李叔英听到女儿的话,似乎确实有些道理,这有时候自己去买件合身的衣衫都左挑右选的,“仁义啊,要不咱们再弄点别的东西吧,弟妹咱就算了,以后有机会再补上。”
“郝伯伯,你们在讨论啥啊,我爸和何伯伯他们都来了,在楼下等呢,”二人见来人是曾舒雅,“舒雅呀,这不本来是想把你建红妹妹的一件风衣……”
曾舒雅听完李淑英的话,“李姨,建红说的没错,而且我听老曾同志说,孔姨身高1米7多呢,体形和我也差不多,长的也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咱们的衣服都不合身的。”
郝仁义也不再纠结了,“淑英啊,要不把家里那双皮靴拿出来,那都有40码吧,弟妹肯定能穿上的,”他也不知道送啥了,那皮靴也是别人送过来,家里人的脚都有点小穿不上。
“郝伯伯,建红建英他们都不去吗?我连一个伴都没有,多没意思啊,不行,我去叫她俩,”曾舒雅可不想只有她一个姑娘家,去古叔叔家里,忙跑到郝建红姐妹两的房里。
“建红妹妹,你们俩陪我去古叔家呗,听我爸说古叔家的孔姨,可是京都的大家闺秀哦,我也是好奇想去看看她的,”都是花季少女心,哪经得住这种诱惑呢,姐妹二人眼前一亮,也不顾自己春光外露了。
风风火火的穿衣洗漱上厕所,不到十分钟二人就穿戴整齐,这一操作把郝仁义夫妻二人都给整懵了,茫然的看着曾舒雅心道: “啊!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谁能告诉我啊!”
“呵呵!郝伯伯,我得拉她俩去做个伴,”曾舒雅得意的抓起搭在胸前的秀发,蹦蹦跳跳的下了楼,“你们快点下来啊,都等着呢,”夫妻二人四目相对。
“好啊,就老二了,让他自己在家吧,饿不坏他的,你也快点咱们一家子都去,”还不等李叔英拒绝呢,郝仁义耸耸肩,拿起准备好的年礼也跟着下楼了。
此时的古典同志,正在同师父以前一样,认真的教授俩弟弟木匠方面的基础,“师门的技艺博大浩瀚,无论是雕刻、书法、功夫、都是在为学好木匠打好扎实的基础,师门技艺有木器、石器、机关、建筑等等,”
古典首先将师门的博大再向二人重申一次,“如果你们前面基础打不好,好的木匠是做不成了,我只能教你们单项的技艺,也可受用终身。”
又走到东屋,拿了些给他们准备好的基础书籍,还有昨天的手提包。
“啪…,”将手提包重重放在案几上,“就如同书法一道,你大哥如果不做木匠了,这辈子都饿不死,你大哥我一幅字,年前在县里拿了三百块奖金回来,昨天又获得一千块奖金,还有奖杯和一些粮票工业票。”
古典就是要在他们面前展露,刺激一下他们对师门技艺的憧憬,将包包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又一股脑的掏了出来,“我告诉你俩,以前大哥是不出世为人低调。”
“经历一些事后,我想明白了,手艺固然重要,可老婆孩子的幸福生活也不能忽视了,在赚钱养家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家人,不能顾裆不顾腚。”
古典指着这些案几上的东西又道:“就这些东西,大哥其实都当浮云,到五一的时候,我还要去省城参加省里的书法联谊会,但那又怎么样呢,这不是我的目标,我始终不忘初心,就是为了做个技艺精湛的好木匠。”
看着二位呆愣的眼神,“你们没有到那个境界,心中对师门也就没有归属感与使命感,说多了反而对你们不好,记住四个字,‘勤学苦练,’今天就说这么多,还有这些书籍,闲空的时候看看,好了你们可以开工了。”
古典拿起一张工业票,“古树,一个月内,你如果能把雕刻,练到我能看得上眼了,那这张工业票就是你的,结婚可以买辆自行车,”古典也不管二位的反应,收起东西就出了西屋。
西屋片刻的安静,二人同时吸了口凉气,“阿呀呀!大哥都这么牛掰了呢,我以前还总是看不起木匠,要不是没考上大学,可能这辈子就错过一份好的前程了,还是爹给我做通工作我才……”
“我以前就觉得大哥的师父厉害,能教大哥的手艺真好,我也想学个手艺,就是觉得脑子笨,肯定学不来,只好去窑厂烧砖,其实我还羡慕二哥,现在有个手艺养家比啥都强。”
古言是个实在人,总觉得自己很愚笨,其实只要认准目标,找对方向绝对是个可造之材,古树就是脑子太活,心神定不下来,这样的人是最不好找准自己目标的,最为头疼。
古典在正屋也听到他们俩的议论声,希望这次的刺激,能唤醒他们的迷芒,如果实在走不了这条路,他也无须勉强,自己以后给他们安排别的事,也是能比前世强。
前世的古树,在胜男出事后,对他也无心教授,只跟着自己学了个基础,也就只能在家做点家具农具啥的,后来又被木工车床将右手拇指给切了,再就从来没动过斧子。
后来自己在业内有所成就后,又将他的小儿子送到自己身边,算是学业有成,比他要强得多。
“典哥,昨天下午,村里有人来通知,说今晚到村小学开个小会,一家去个代表就行,”古典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事了,土地庙重建的事情,无非就是各家出点钱集资的问题。
往往这种事,带头人是最难搞的,各家的经济条件不同,有的连自家生活都成问题,哪来能力出这个份子钱,虽然不是强行征收,多少是你家的一份心意,有的人是确实生活困难,但有的家庭有这个钱,就是不肯出。
初一十五还从来不落下,去上个香烧个纸,还一点香油不给添,将一毛不拔发挥的淋漓尽致,有的说按人头出钱,有的说按户头出钱,更有的说只需要立块牌位,找个树底下搭个茅草棚。
这个土地庙是79年建的,当时大家刚搬过来,正是集体烧土窑建房子的时候,搭个小庙还算容易,土地公婆等六个神像是自己雕刻的,最终只是在大庙宇开光花了点钱,买了些祭祀的物品。
成本可谓是省到了极致,这次愿意掏钱的人又有多少呢,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带头人需要每家去做工作,尽量做到人心一致。
今晚看来又是个扯皮的会议,古典是最不喜欢这种场面,但又不能不参加,扯来扯去就那点事,总是得不到解决,反正自己雕神像的活是肯定跑不了的。
“嗯,我知道了,你现在的复习,有啥问题没?我昨天买了些书籍回来,一会我整理好放在书桌上,啥时候还是得打个书柜出来,”古典帮忙将三个小家伙穿起来后开始自己的忙碌。
“古树,你过年去丈母娘家怎么样了,这亲事几时能定得下来,”古树得意的笑道:“呵呵,大哥,我过年拎的东西可不少啊,老有面儿了,他们家对我也很热情,但媒人不在,我也不好直接问。”
“肯定没啥问题的,等正月十五后,我叫媒人去说定亲的事应该就妥了,大哥,你咋突然问起这个啊?”
“你小子,以为我闲的啊,我就是了解一下事情的进展,好按排后面的工作,眼下好多事都要做,如果安排不好是很麻烦的,我现在是在想,要不要到县里搞个作访,这样就不用总是来回取货。”
“主要是交通太不方便了,开春就是多雨季,下雨天跟本出不去,你说是不很麻烦,我和你嫂子要上学,虽不需要每天来回跑,但还是要经常去的。”
古树听到自己的问题皱眉不语,拿着角尺将案面敲的砰砰响,“大哥,要是这样的话,咱们确实有必要到县城搞个小作访,租个院子都是好的,家里有事咱们再回来也行啊。”
古典细谈了一会他的计划,并想着打个儿童床的事,找出纸笔,开始画起图纸,三个小家伙,现在还只能方儿和霞儿分开睡,三儿太小还只能跟着胜男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