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奶奶病危,准备丧事
今天一天都不用做饭,大年初一要在大伯家吃,吃啥不重要,哪怕是吃不饱,也需要安排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的,各家都轮流请客吃饭喝酒。
古典拜完年后就一直呆在家,还要等别人给自己来拜年,虽然辈份低,但自己还有这么多侄子呢,又找老爹要了包烟,其实真应该自己多买条烟的。
这个年代农村买卷烟抽的少,年轻人有点收入来源的会偶尔买一包卷烟,年纪大的都是拿个烟袋锅子,自己种点烟叶能管一年。
前世用烟酒茶叶来招待亲戚朋友都习惯了,就是觉得缺了点什么,自己空间倒是有烟,可都是过滤嘴的香烟啊,而且包装精致又漂亮,拿出来不得把人惊到。
古典抱着女儿坐在火堆旁,“胜男,你把家里的零嘴和桔子,都拿些出来,”本来还以为没多少人来拜年的,可能是经过昨晚的事后,今天来自己家拜年的比往年多了很多。
古大力也携老婆孩子一起过来,春节前几天,古大力在镇集市上的生意还不错,卖了一百多块钱,这笔钱可相当于他们家几年的收入了,还给三个孩子一人包了五块钱红包,当然古典也礼上往来,给他家俩孩子一人十块。
一上午搞的古典都有些招呼不过来,和那些同族的人相互道贺,方儿在家,更是收获了不少的称赞,家里的零嘴也是一波波的往外拿,一直到上午十点多,古爱国过来请一家人去大伯家喝酒。
大伯与老爹今天早上也是知道了昨晚发生的事,大过年的,二位长辈并没有太过严历的斥责,只是让自己以后要注意被人报复,大伯家条件算是比较好的,这样吃大户也是有点紧巴巴,还未等大老爷们酒喝完,桌子上的菜都被抢光光了。
大伯又吩咐大伯娘把卤菜再切一些出来下酒,两大家子加起来人口实在太多,等再过些年几个小的都结婚生子后,人口还会成倍的增多,如果还是这种生活条件,这么个吃法可能谁家都得被吃穷。
就在众人正尽兴喝酒时,一名身穿破烂衣服的老者杵着根竹杆,后面还跟着个半大小子同样穿着破烂的棉袄,脚上还搭拉着一双破了洞的旧棉鞋,“恭贺东家新年快乐,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嘴里不停的唱着新年恭贺的唱词,一手敲打着渔鼓筒子,另一手翻转着竹简板,半大小子也同唱词节奏,翻转着手上的竹简板,嘴里还默契的重复着老者唱词的最后一个词。
如:“恭喜呀,我滴那个老板,家财旺啦!家财旺!”(像凤凰传奇组合唱歌时,男的总是复唱最后的词是一个味道)
古典心里很是欣喜,多少年没有见过这种民间艺术的江湖人了,在前世农村这种民间艺术跑江湖的很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这种民间艺术慢慢不再走街串巷。
他们所会的本事,不只是你所看到的竹简板和渔鼓,弹唱吹拉样样精通,人也是八面玲珑,可以走一路唱一路,看到啥就能唱啥,虽然唱调一直都是一种风格,但所编唱的词都是临场发挥,你问他啥问题,都是用唱词来回答。
古典给了这貌似爷孙的二人1块钱,还盛情的邀请老者一起喝了杯酒,大伯对他的行为很是不解,一个跑江湖单帮的,给他一毛两毛就算是很好了,他这一出手就是一块钱,还让他在家吃酒。
古典也不多作解释,全是一时兴起有些怀恋罢了,酒桌上有这位跑江湖的人加入后,气氛更加热闹起来,一直喝到下午两点多。
下午古典坐在家陪着三个娃在烤火,一会教女儿叫爸爸妈妈,一会又教儿子学三字经,开启了他的幼教计划,胜男还是努力的刷着复习题。
大伯家后院,“老二,咱娘好像快不行了,前几天稀粥都没怎么喝,今天早上看着精神还可以,还喝了一碗稀粥,现在就人世不醒了呢,早上的表现,莫不是回光返照?”
老爹听到大哥的分析后眉头紧皱,“你这说的也不是没可能,咱们还是去请王大夫过来看一下吧,这大过年的咱娘要是……”还未等老爹的话说完。
被大伯挥手打断,“行了,你去让爱友跑一趟王家湾,把王大夫请过来看看,”古爱友是大伯的幺儿子,比古言小几个月也是个精壮小伙,老爹跑到正屋,他正在与古树和古言玩纸牌呢。
老爹一脸愁容的看着三人,“你们奶奶好像快不行了,谁去王家湾把王大夫请过来,”三人一听,也是急的不行。
老爹见三人在一起,也不能直接指使古爱友去,自己俩亲儿子还在这,总不能直接使唤最小的古爱友去请大夫,所以老爹只能看兄弟三人谁主动请缨,可话音刚落三兄弟都要抢着去。
老爹见三人争先恐后,心里也是很欣慰,点点头道:“嗯,很好,也不惋你们奶平时对你们的疼爱,这王大夫年纪大了,又是化雪天路也不好走,你们赶牛车去会快点,”兄弟三人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字正腔圆的朗朗声,让古典心里很是欣慰,不知道是平时教少了的原因,还是方儿突然开窍了,虽然声音稚嫩,但发音越来越标准清晰。
古典教了两个小时的三字经,便让方儿自己去玩了,把女儿和三儿交给杏枝,到空间找到一些小孙子默默的写字本,和一些幼儿园的旧书和文具,打算让方儿读写同步进行。
而大伯的后院一位精神矍铄身穿长衫,一脸白须的老者,正在为躺在床上气若游丝的奶奶把脉,时而皱眉,时而摇头,时而还捋捋自己的白须,沉默许久才开口,“老太太这是身体机能衰竭,已至油尽灯枯,正如你们上述的表现,已有回光返照之境况……”
老大夫可是这十里八乡最好的老中医,行医几十年从不乱收费,可谓是医者仁心,听到他的话,老爹与在场众人都是悲伤不已,奶奶67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算是高寿。
即便是现在寿终正寝也算是白喜事,但作为大伯与老爹,得知将要失去自己老娘,还是悲从心来,眼眶湿润。
“王老,老母亲已是这个年纪了,即便现在走,我们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只是大过年的,咱们有没办法让老母亲把这个正月过完……”
王大夫听到他们的意思很快就明白过来,摇摇头长叹口气,“唉!我懂你们的意思,可我即便有办法,“但老夫觉得老太太现在走是最安祥的,如果用药吊着老太太的一口气,她会更加痛苦,而且这药价也是价值不菲,还要去县中医院买百年老参。”
但王大夫还是打开药箱取出纸笔,不多时,将一张药方递给大伯,“老夫言尽如此,就看你们兄弟二人如何选择了,”说完不再多言语,扛上药箱就要出门。
大伯见状,马上将药箱接过,并且从兜里掏出一块钱塞到药箱里,王大夫见此也没做阻拦,他给人看病,从来都是出了你的手,进了你的门,钱多少都是你的心意,不给他也不会说什么,如果不是实在困难的家庭,多多少少的都会给他一点出诊费。
“爱友,你们还是把王老送回去,路上要慢一点,”大伯与老爹将王大夫送出门后并回到后院,兄弟妯娌四人,站在奶奶的房里愁容满面。
在这个年代每年冬天都要亡故不少老人,如果正月初三以前家里有老人病故,都会放到初三再开始办丧。
许久,大伯像是心意已决,“咱们这两天就轮着守在老太太屋里,如果老太太……”大伯并未见话说完,但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这个时候也只有老大能拿主意。
大伯重重的吸了一口旱烟道:“老二,你去叫晚辈们都过来见见老太太,”又看向二伯娘,“你去把给老太太准备的寿衣等物件找出来……”在大伯的指挥下,四人都开始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