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章第章 慕容盛平乱
五胡乱华之慕容盛平乱存后燕。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及丁零等民族。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北方的少数民族乘机而起,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以汉人所建立的后赵、冉魏和前燕最为强大。后来,这三者又都被北方的鲜卑族所灭,使中国再次陷入了分裂局面。公元313年,刘聪在平阳(今山西临汾)称帝,国号"汉",史称前赵。当时,北方还有段氏政权和后赵的残余势力,都依附在前赵的帐下,称为"三强"。不久,后赵被石勒消灭,石勒自立为帝,改国号为"赵"。
公元320年,后赵国主石虎病死,他的儿子继立,是为晋王。这时,东晋朝廷内部分裂,权臣司马睿在建业(今南京)重建了统治机构,并派使者前往各地,与当地世族豪强联络,共同抗御外敌。此时,幽州刺史丘俭和镇北将军乞伏国仁,也分别举兵,反对司马睿。于是,司马睿于当年八月,发兵讨伐,很快便将叛军击溃,活捉了丘俭,并杀掉了他。接着,他又乘胜进攻,一举攻下了洛阳。然而,就在他即将进入长安之际,却突然遭到留守大将毋丘崛的暗算,不幸被擒,最后,因绝食而死。由于这次失败,使中原地区失去了统一,出现了长达16年的纷扰不安的局面。
《晋书·慕容载记》记载:隆安元年(397年),后燕国内发生叛乱,赵王慕容麟起兵造反。当时,北魏派兵攻伐北凉、西秦。于是,后燕皇帝慕容宝将都城迁到中山,并改元建始。同时,还下诏令,让各部族首领都来朝见。但是,在朝见的路上,却遭到赵王叛军的袭击。当时,有几十个人被杀死,还有几百人受伤。
《晋书》中记载:隆安二年(398年)三月,赵王慕容麟发动政变,杀掉了后燕皇帝慕容宝。之后,又立他的儿子为帝,即昭成帝。不久,昭成帝也遇刺而死。
对于这场内乱,有人认为,是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因为,按照当时的规矩,只有嫡子才能继承皇位,而太子是嫡长子,理应是太子的继承人。可是,由于皇后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就由庶出之子继位。
也有人认为,是因为皇后和太子之间存在矛盾。
不过,不管原因是什么,《晋书·慕容载记》中,关于这次内乱,还有一段描述:
"初,魏主自平城之役,屡遣军击之。及魏主入寇,诸军皆败,惟东道将军张兴独全。兴素无武略,众咸轻焉,每战,辄避走。或谓其怯,曰:"彼以我众,故不战;今彼以我少,当必死。宜且避之,待其衰弊,然后图取。"乃止。及魏主至,兴与弟崇,率所领数千家奔于辽西。
隆安三年(公元399)后燕皇帝慕容宝派龙城太守刘宣、高句丽人王建等率兵攻打辽西,被辽军击败。于是慕容宝又命龙城太守刘宣、高句丽人王建进攻平州(今辽宁凌源),但也被辽军打败。 隆安四年(400)三月,后燕帝国内部发生动乱,太子慕容熙被杀,皇太弟慕容盛被废。同年五月,后燕帝国内部发生内乱,太子慕容熙被杀,皇太弟慕容盛被废。六月,晋廷下诏立前秦世子司马为帝。七月,东晋朝廷下诏立司马为帝,是为晋孝武帝。八月,前秦世子司马衷即皇帝位。
九月,晋孝武帝将幽州刺史段务勿尘调回长安,并令其统管北方各州郡的军事。十一月,东晋朝廷任命段务勿尘为幽州刺史。 隆安五年(401)正月,后燕国主慕舆根去世。四月,东晋朝廷以侍中徐羡之为大将军,持节兼侍中。五月,东晋朝廷任命徐州刺史谢尚为青冀二州刺史。六月,前秦天王符坚派征东大将军杨定攻取北地郡,改置上谷郡,以张蚝为主将。 隆安六年(410年),南凉景王秃发乌孤去世。 隆安七年(411年),西凉公李皓去世。 隆安八年(412年),南凉景王秃发乌孤去世。 弘始元年(413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平城登基称帝。 弘始二年(414年),南凉末主秃发利鹿孤在广武登基,大赦境内,改元永和。
燕皇帝慕容宝担心龙城被慕容麟占领于是决定放弃都城中山。公元405年(东晋义熙元年)正月,前燕国发生内乱。当时,太子慕容与太傅慕容评不和,而太宰慕容恪、大司马高阳王高隆之等人又支持太子。结果,太傅和太宰发动政变,杀死太子,立了皇孙为皇位继承人。这就是后燕的开端。 几个月之后,后燕皇帝慕容宝去世。他的儿子、十六岁的少年君主慕容俊继位。这时,后燕国内政局不稳,人心浮动,再加上连年的天灾人祸,百姓生活十分困难。
恰在此时,南边的西秦趁机进攻北地,掠夺土地。为了抵御外敌,后燕向晋朝请求援助。晋朝派出大将苟池率领大军,从平阳(今山西临汾)出发,前往救援。苟池到达北平时,听说西秦军已经攻陷了长安,于是,就派将军杨安率兵去攻打西秦国。 西秦的军队抵挡不住,只好撤退。苟池乘胜前进,一直打到了安定。 苟池打算回师,但是,他又怕自己的军队遭到西秦军的埋伏,于是就留下一支部队驻守。
留在长安的杨安见此情形,便偷偷地带领一万多人,从小路返回,想偷袭苟池。 苟池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带兵前去追赶,结果没有追上杨安,反被杨安打败。 杨安逃到陇山,又遇到前来追击的晋将韩晃。两人大战了一场,最后,韩晃败下阵来。 杨安的部属都劝杨安赶快逃跑,但杨安好色,不愿离开美人,所以,他仍然坚持抵抗到底。 两天以后,由于饥饿难忍,士兵们都纷纷投降。
在十六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做前燕,这个国家的建立者叫作慕容,他原本是后赵的皇帝,后来因为被其他大臣所杀,于是自立为帝,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不过,这个朝代并没有维持多久,在公元436年的时候,就被北魏给灭了,而当时的皇帝就是慕容宝。当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所以他就成了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可是,在他刚当上皇帝不久之后,就遭到了北魏军队的攻击。
由于实力悬殊,所以他只能选择向自己的叔父求助。虽然他叔父答应会帮助他,但是,当他到达中山时,却得知了叔叔已经被杀死,而他的弟弟也逃走了。这时的慕容宝,可谓是孤身一人,而且,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继续抵抗。最后,经过一番苦战,他还是打败了敌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然而,就在此时,他又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南安王刘义宣,准备起兵造反。听到这个消息,他十分害怕,因为他知道,刘义宣的实力非常强大。如果,自己不能战胜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保住自己,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决定退守龙城,然后在那里进行防守。可是,当他在前往的路上时,却被手下的人拦下了,他们告诉他,现在龙城还没有做好准备,暂时不能去。听了这些话,慕容宝十分生气,于是便杀了这些人。就这样,在出发之前,他还杀掉了许多士兵,只留下了几百人。就这样,带着这样的队伍,他来到了龙城。到了这里,他开始着手安排防御措施,并且,还将一些重要的官员都调来了。同时,他也开始训练部队,打算和敌人决一死战。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这座城池早已经失守,而且,连那些重要官员,也都跑得一个不剩。
慕容宝不听劝告,从龙城出兵亲征,军队到达乙连的时候,听说段末波在辽西,于是命令部队驻扎在水,准备进攻。当时,段末波正在和燕军交战,看到大军到来,十分害怕,就派使者到燕营求降。慕容宝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投降,并封他为归义王。 不久,前秦的军队又攻打后赵。这时,后赵皇帝石虎已经去世,他的儿子石世继位,改年号为建武。建武三年(349年),东晋将领桓温、殷浩等人率领十万精兵,从荆州出发,打算渡过长江,直捣中原,消灭前秦。
慕容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正是他统一北方的大好时机,于是决定发兵北上,去消灭前秦。慕容宝带领三万人马,向龙城进发。当他到达龙城时,正好碰上晋军来攻。 慕容宝见晋军人数众多,就下令撤退。可是,当撤到棘原的时候,却遭到了埋伏。由于敌强我弱,再加上天寒地冻,士兵们都饥寒交迫,纷纷倒在地上,被活捉了九千多人。 燕国军队遭到惨败之后,损失非常大,只剩下七万多人了。 慕容宝虽然身陷重围,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积极寻找出路,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突围出去;二是退守中山。
突围出去,只有一条道路,就是经过白狼山。这条道是必经之路,如果走这条路的话,那么,就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然而,白狼山的道路狭窄崎岖,很难通过,而且山上还有敌人,所以,要想从这里突围出来,谈何容易。
燕皇帝慕容宝不听劝告,前高阳王的部下段速骨造反,结果失败。段速骨,是燕国将军,曾经跟随高阳王。在晋朝攻打燕国的时候,他率领军队抵抗。当时,他的手下有几十个人,但是,他们被敌人打败。最后,只有段速骨逃了回来。后来,他又重新招募了几千人。等到时机成熟之后,他就发动兵变,想要推翻慕容宝。可是,他并没有成功。因为,当时的燕国皇帝已经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所以,段速骨的兵变失败了。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当时段的部队到底有多少。根据《十六国春秋》记载:时诸将多归降于晋,唯段独以所部千馀人,据广固,称齐公。也就是说,当时的段的部队,大概有一千多人。虽然,这个数字不是很多。但是,这已经是属于比较大的一个数量了。而且,这些人都是跟着段一起打天下的。可以说,他们都是死心塌地的追随者。因此,如果,他们的队伍,真的就这么一点人的话,那肯定是不可能发动兵变的。
其次,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些人在哪里《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一》记载:先是,帝使侍中刘群为青州刺使,与幽、并二州牧,讨之。群至青、徐,闻乱,乃还,遣其将李崇等屯平原,以拒北骑,自帅众救之。也就是说,当时,朝廷派出了刘群,以及幽州和并州的牧。去征讨的。而当刘群的军队到达的时候,听说发生了叛乱,于是就赶紧撤退了。然后,又派遣自己的手下,去阻挡北边的敌人。而自己却带领着士兵,去救援自己手下的那些将领。
慕容崇的叔叔段速骨发动了叛乱,逼迫慕容隆的儿子、西燕皇帝慕容忠为他们的君主。段速骨的部队在青州和冀州之间,距离长安只有一百里,而西燕朝廷却派不出一兵一卒来平叛。于是,前高阳王把儿子慕容宝送到长安,请求东晋朝拜。当时,东晋刚刚建立,还没有能力平定内乱。晋成帝司马衍同意了这一请求,封他为归义侯,让他留在洛阳。 桓温听说后,就秘密命令他的部将刘牢之率领一万名士兵,从江陵出发,前往救援。 慕容宝到了洛阳之后,被晋成帝封为南安王,并赐给他一个食邑,让他住在许昌县。
不久,又改封为广武郡公,并且允许他在自己的封地上设置百官,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桓温到达建康之后,就向皇帝报告说:"现在,前高阳王的部下段速骨造反,逼迫前高阳王之子、西燕皇帝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侄子,前来当他们的君主。" 皇帝的弟弟琅耶王,是桓温的女婿。所以,他上疏说:"从前,秦朝灭亡的时候,六国的贵族们纷纷逃到江南。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他们又都回到北方。这并不是因为北方的气候比南方寒冷,而是因为北方没有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如今,我们国家虽然已经建立了,但是天下尚未安定下来。
如果让这些叛逆者,凭借着他们手中的兵力,占据着有利的地形,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甚至还会遭到灭顶之灾啊!" 桓温和谢安商量之后,决定派镇北将军周抚去讨伐段速骨,同时,还派侍中殷仲文去劝告西燕的官员。
前燕国主慕容去世,儿子慕容宝继位,段速骨是前高阳王慕容恪的部下,因为受到排挤,被调去当建威将军,后来又被调去做中军将军,一直不得志。 慕容宝继位后不久,段速骨就发动兵变,率部攻打宫城。当时宫中只有太子和左仆射,其他人都逃走了,只有右仆射韩范坚守在宫内。段速骨派使者招降,韩范说:"现在皇帝年少,您如果来投降,一定会得到重用。"于是坚决拒绝。 段的军队围了宫城三天三夜,城里的人纷纷出逃。这时,段速骨手下有个名叫刘显的人,劝他说:"我们现在是强敌,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赶快投降。" 于是,刘显带了一百多人,向段速骨的军营投降。
见到段 速骨,刘显跪在地上磕头,请求他饶命。 段 速骨头下流汗,说道:"你难道忘了当初是怎么对待我的了吗我对你有养育之恩,你却如此背叛,真是天理难容啊!"说完,便把刘显杀了。 城中百姓见状,也纷纷出逃。 城中无兵,而外有强敌,情况万分危急。 恰好,前秦国的镇东大将军、广武公姚兴从长安来到蓟城。
姚兴听说这件事,马上命令自己的弟弟姚硕德,率领一万精兵,前去平乱。 姚兴亲自带领三千名士兵,直奔蓟城,与段速骨的部队遭遇。 战斗中,双方互有胜负,最后,两军退到一处山谷。 敌人居高临下,又占据了有利地形,所以,姚兴的军队无法进攻。 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吹折了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