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影响国家进程的皇后 > 六十四章第章 靳准屠杀皇帝宗族

六十四章第章 靳准屠杀皇帝宗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靳准造反,刘氏宗亲不论男女老少都在东市斩杀了。

    汉景帝时期,有个叫靳歙的官员,是太子刘荣的舍人。有一次,太子被废,景帝派靳歙去监视太子的行为,并随时向自己汇报。后来,太子被立,为皇太子。景帝就封了靳歙为广川君,食邑三百户。不久,又改封为昌武君,加位特进。

    公元前154年(西汉文帝后元元年),匈奴入侵,皇帝命令将军窦婴、耿忠领兵迎击匈奴,结果,窦婴和耿忠都战死了。当时,只有广川君靳歙没有出征。于是,汉文帝便把昌武君改为中郎将。不久,再改封为魏其侯。从此,靳歙成了朝廷重臣,地位仅次于丞相。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都成元年),吴王谋反,皇帝下诏让各诸侯国出兵平叛。由于,吴王势力强大,其他诸侯国的部队都不敢贸然发兵。这时,皇帝想起了中郎将魏其侯,让他带一万士兵前往。没想到,当军队走到临晋关的时候,魏其侯却突然发动兵变,杀死沿途官吏,然后,包围了首都长安。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皇帝非常害怕,赶紧派太尉周亚夫前去平乱。周亚夫到了之后,发现,叛乱者都是吴王的部属,并没有皇帝的亲信。因此,周亚夫决定先不进攻,而是围而不打,等待时机。果然,过了几天,反叛军首领们觉得,反正也没有希望取胜,不如主动投降。就这样,他们全部归降。

    平定叛乱之后,朝廷论功行赏。因为,这次平叛有功,所以,魏其侯被封为汾阴县侯。

    刘聪死后靳准已经造反又挖掘永光、宜光两座坟墓,用刀砍刘聪的尸体。

    靳准是刘渊的儿子,在汉赵建立后,被任命为征西将军。他为人阴险狡诈,善于权谋。后来,靳准和石勒一起攻打晋阳,但未能攻克。不久,石勒进攻洛阳。靳准趁机发动兵变,杀害了石勒。之后,他又杀死晋怀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前赵。当时,汉赵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又有东晋和匈奴等外敌。所以,前赵统治并不稳定。公元317年,刘曜派大将王弥等人率兵攻打了前赵都城长安。

    由于兵力不足,再加上粮食短缺,所以,当王弥到达长安时,城内的百姓都跑光了。于是,靳准就带着自己的亲信逃到了襄国。这时,他的部将张豺等人也纷纷叛离。于是,前赵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为了躲避追查,靳准只好躲到深山之中。但是,没过多久,他就被人抓获。不久,他被送回长安。此时,司马睿已经称帝,改国号为"晋"。面对这个曾经背叛过自己的人,司马睿并没有为难他,而是封他为太宰,让他做了平东将军。不过,虽然被封为高官,但他却始终没有受到重用。公元318年,司马睿准备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并让张华担任监军。

    而张华则推荐了自己的老朋友、时任镇东大将军的陈敏。陈敏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策。因此,司马睿便任命陈敏为主帅。然而,就在大军出发之前,有人向司马颖告密,说陈敏要起事。结果,消息传到了京城中,朝野上下顿时一片混乱。

    靳准是汉景帝的儿子,因为母亲身份低微,所以被过继给堂兄刘启为子。刘启在位期间,靳准的待遇一直很好,他不但被封为太子太傅、胶东王,还担任着侍中之职。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去世,太子刘彻继位称帝,是为汉武帝。由于汉武帝年幼,朝政大权全部由皇太后王掌握,她临朝称制二十多年。

    王死后,儿子昌邑王刘贺继承皇位,但仅仅当了27天就被废,改而立八岁的胶东王刘昂为帝。 刘贺是个昏君,他在位期间,荒淫无道,宠幸奸臣江京。有一次,江京在宫里宴请群臣,席间,有人故意向皇帝敬酒,说:"这是玉液,喝了能长生不老。" 江京听了,十分高兴,于是命人取来玉杯,一饮而尽。结果,第二天,他就因饮酒过量而死,时年仅26岁。 消息传来后,群臣纷纷要求诛杀江京。然而,他们却遭到太尉周亚夫的反对。周亚夫认为,虽然大臣们要求严惩江京,但是,他却并没有谋反,因此,不宜对他赶尽杀绝。

    最后,周亚夫以奏章的形式将此事报告给汉武帝。 汉武帝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诏,将江京免罪释放,并派使者前去抚慰。 接到圣旨后,江京感激涕零,对使者表示感谢。后来,他还上书请求辞去官职,回到自己的封地养老。 江京都如此,何况其他人呢 丞相田、将军栾布等人都受到过皇帝的恩宠和重用。如今,他们都已经年老退休,没有了权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靳准行使皇帝职权 靳准对安定胡嵩说从来没有胡人当皇帝的。 靳准在辽国是皇帝,他当然有权力处置臣下。有一次,他到安定州去,当地守将胡嵩对他非常恭敬。 辽道宗乾亨四年(1020年),辽圣宗驾崩,太子耶律隆绪继承帝位。 乾亨五年(1021年)正月,宋真宗派使节前往大梁,向大辽进贡。 乾亨六年十月,宋真宗又遣使至大梁,与契丹互市。 乾亨七年,宋、夏再次发生战争。 乾亨八年,北宋因边事紧急,派兵攻取瓦桥关。

    枢密副使韩德让率兵出雁门天险,直抵云内(今山西大同)。 宰相寇认为,如果此时进攻瓦桥关,必定会遭到后周的军队攻击。 寇主张先攻打幽州,以牵制北汉,然后再从正面进攻瓦桥关。枢密副使萧孝忠则认为,现在正是用兵的好时机,应该趁敌人立足未稳,一举将其击溃,然后乘胜追击。 寇不听,执意要攻取瓦桥关。 枢密副使萧孝忠无奈之下,只好请战。 宰相丁谓坚决不同意,他说:"现在正是用武之时,怎能因为一个城而耽误了大事" 丁谓还举出了很多例子,说明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次因为争夺一座城而导致天下大乱的事例。 最后,还是王钦若站了出来,他说:"我同意韩德让的意见,不如先拿下幽州再说,等打下幽州,再回头打瓦桥关也不迟。" 寇这才勉强答应。

    靳准是后赵皇帝。公元329年,石虎死,子冉魏立,改元永宁,史称冉魏。当时,后赵的皇帝已经换成了石勒,但石氏家族仍然执掌着朝政大权。而此时的靳准,虽然贵为帝师,但却并没有实权,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后来,石氏家族发生变故,胡太后和幼主被废,太傅靳准开始掌控了朝政。在胡太后死后,他发动了政变,将当时的皇太子杀死,自己当上了皇帝。

    此时,他刚刚26岁,却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了天下最大的权力拥有者。然而,这位年轻的帝王,却没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应有的素质。在他当上皇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开始大肆诛杀异己,甚至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未能幸免。就这样,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帮奸邪之辈,朝廷内乌烟瘴气。不久之后,他又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将其尸体扔进了漳河水。如此昏庸无道的做法,自然得不到臣子的支持。很快,反对派就对他发难,并把他赶下了台。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在民间的声望。因为,他还是一位仁君,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经济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此,在他下野之后,依然有很多百姓愿意追随于他。公元339年,晋军攻陷洛阳,后赵亡。此时,靳准已经退位,成了普通的老百姓。然而,由于之前得罪过晋军,所以他只能逃到了襄国(今河北邢台)。在那里,他也遇到了一位旧时的好友,那就是胡嵩。两人见面,分外眼红,于是便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两人不欢而散,甚至互相指责对方的罪状。后来,他们又再次相遇。

    靳准,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312年)至晋愍帝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在任并州刺史、平西将军。

    《晋书·卷一百一十一·载记第十一》记载:

    初,刘渊之反也,以张方为征西大将军,与靳准等讨之。方军未发而渊已败走。及渊平,复以方为征西将军,领幽州刺史,加镇北中郎将。时,汉主光世既诛,诸胡多叛。靳准乃表请自率众击之。诏不许,曰:"今虽承乱,未可轻动。"

    ——《三国志·魏书九·二公孙陶四张传第九》

    按:

    1、刘聪,字玄明,匈奴铁弗部人,十六国时期匈奴族首领,曾先后担任汉赵和前赵的皇帝,后自称大单于。

    2、张方,字君嗣,是东汉末年的名臣,官至太常,封关内侯,死后追赠侍中。

    3、刘渊是汉室宗亲,因父亲早亡,由叔父抚养长大。

    4、靳准,本姓石,因为避讳司马昭的名号,所以改为同音不同字的靳,改姓的原因,史书记载是因为当时有大臣认为,如果继续使用旧姓,可能会招致灾祸。

    5、石氏,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大夫石之后,属于以邑为氏的。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卫,周文公弟康叔之后,食采于石,遂以为氏。

    6、曹氏,出自姬姓,周朝王族支系,周公旦第四子曹挟的后裔,属于帝王赐封改姓。据《通志

    靳准说我立即扶持二帝梓棺送回南方,请上报晋朝皇帝。我立即扶着两帝梓棺,送到南边,请上奏给晋朝皇帝。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十六,后秦弘始四年(公元401年)十月。

    当时,前秦已经灭亡了东晋,但是,由于西燕的崛起,使得前秦不得不重新对东晋采取军事行动,以巩固自己在关陇地区统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弘始四年(401年),前秦派出了由大将靳准率领的一支军队,前往关中,进攻西燕。

    这时的西燕,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前秦国,但实际上却与后赵、北凉等政权一样,暗中积蓄力量。当得知靳准率军前来攻打自己的时候,他们便迅速组织起一支部队,前去抵抗。

    面对西燕的抵抗,靳准并没有选择硬碰硬。他决定先攻下长安,然后再向西北方向挺进,最终将整个西部地区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中。然而,就在靳准准备发起进攻的时候,他却突然收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他的儿子死了。

    对于这个消息,作为父亲的他,自然是无法接受的,但既然已经到了战场之上,那也只能继续向前走了。

    于是,在接到儿子去世的消息之后,这位父亲便立刻命令手下的将士们停止进军,然后返回长安去处理儿子的丧事,并等待朝廷的旨意。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离开不久之后,就接到了朝廷发来的诏书,让他火速返回长安,并且,还要带上皇帝的遗诏。原来,在前秦军刚刚抵达长安时,就有人向当时的太子刘熙报告说,有人看到有一队人马正向皇宫奔来。

    靳准,字德如,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堂弟,他从小就很聪明,而且性格也很刚毅,所以深受司马睿的喜爱,后来,在太兴元年(公元317年),李矩被任命为侍中、兼中书令,不久又升任尚书左仆射、录尚书事。 靳准和李矩的关系很好,因此,当他听说刘聪派大将王弥攻打洛阳时,他就立即向晋元帝上书,请求亲自率兵去救洛阳,可是,当时的朝臣大多认为,现在正是国家多难之秋,应该先考虑如何巩固自己的江山,而不是去救援洛阳。

    靳准见大家都不肯出兵援助,于是,他又急忙向晋元帝上书,他说:"我之所以要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如果现在不救的话,那么,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靳准的上书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他们一起联名给朝廷上表,请皇帝派军前去支援。当时,由于朝廷内外的形势都很紧张,再加上,大家都担心,如果此时派出军队,一旦失利,就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因此,大多数官员都不同意出兵。 靳准看到这种情况后,便对那些反对的人说道:"如今,我们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皇上却不顾国家的利益,只考虑自己一家的安危。

    如果我们不出兵的话,那么,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 靳准说完之后,便立刻率领部队出发,很快,就赶到了洛阳。 见到皇帝的亲信们都在忙着准备逃跑,这时,李矩也赶紧劝道: "如今,敌人已经包围了京城,情况万分危急,我们应该尽快出逃,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靳 准却坚决地说: "现在我们虽然处于危险之中,但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打败敌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