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影响国家进程的皇后 > 二十三章第章 八王之乱司马越

二十三章第章 八王之乱司马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司马越:八王之乱之始作俑者

    司马越,字世期,河内温人,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弟、晋成帝的叔父、晋康帝司马岳的父亲,西晋开国功臣。太安二年(303年),封新城乡男,拜散骑常侍。永兴元年(304年)六月,任大鸿胪。永兴三年(315年)八月,迁光禄大夫。元康六年(296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永宁二年(302年)四月,进位特进,增邑五百户。咸和四年(329年)九月,转任左将军,领冀州牧。咸和五年(330 年),改授镇军大将军。咸和七年(331 年 ) ,拜司空。咸康五年(349 )、建衡三年(334 )、太熙元年(290 )、永昌元年(280 )、升平五年,五度担任相国。隆安四年 (399 年 ) ,出任荆州刺史,坐罪免职。义熙九年(413 〕 ,起为征东将军。次年,入朝辅政。元熙二年(420 〕 ,去世,时年六十五岁,获赠骠骑将军,谥号景侯。

    刘聪:十六国之一,汉赵建立者

    刘聪,字玄明,新兴郡虑县 (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固城店村南古城北街一带,另说今山西万荣县高村乡境内,一说今山东阳信县附近,一说今河北故城县东北旧县城西北角。) 人。匈奴铁弗部首领刘渊的后裔。东汉末年的幽州刺吏,汉赵开国皇帝,庙号太祖。

    一、司马越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司马越的父亲,是晋朝开国元勋,西晋的开国功臣之一,太傅、武城侯司马(you)。他的母亲则是曹魏名将张既的女儿,即张春华。所以,从出生开始,他就享受着贵族般的待遇。而他的父亲,也对他寄予厚望。他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文武双全。成年后,更是以"有奇略,善抚众,甚得众心。"而被举为秀才,并担任过县令。后来,因为父亲去世,他便弃官回家。在回乡期间,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即汝南王司马亮的长女,南阳公主。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结为了夫妻。不久之后,又生下一子。不过,由于当时天下纷乱,再加上朝廷动荡,所以,他们并没有回到朝廷任职。而是留在了家乡。二、八王之乱爆发前后的局势公元291年,当时的皇太后杨芷,联合齐王司马,以及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将太子废掉,改立常道乡公。接着,又将齐王与楚王的封地分别改为长沙郡与零陵郡,让他们各自镇守一方,以防他人起兵造反。随后,杨芷自称为皇太后。从此,开始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的时期。三、八王之乱的经过及结局公元304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是为惠帝。同年,东海王司马越,也就是后来的东海孝献皇帝,被拜为大将军,加九锡之礼。于是,"百官总己,奉宣室,入居东宫,大赦。"此时的,朝堂之上,可谓是群龙无首。于是,各地纷纷起兵反抗。

    司马伦发动政变后,司马越被废为东海王,迁到金墉城。司马越在去往金墉的途中,又遭到贾充和杨济的截杀,司马越逃到了洛阳。此时,西晋王朝已名存实亡了,但朝中还有几个实力派,比如太尉陈泰、司空荀组,以及侍中许允等。这些人都是忠于曹魏的大臣,他们认为,只有恢复汉室才是天下大计,而司马氏只是权臣,不是忠臣。因此,他们纷纷支持皇帝复位,反对司马氏专权。但是,由于当时皇帝年幼,朝政由太后临朝听政。太后虽然名义上是皇帝的母亲,实际上,她只掌握军国大事,对朝廷上的事情并不了解。另外,她也没有多少政治经验。所以,当大臣们提出复辟建议时,她只能表示同意。不过,对于大臣们的提议,她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她就问身边的大太监黄门令李闰:"你们说我是应该听从你们呢还是应该听从皇上"李闰回答说:"现在国家危难,如果陛下能亲理政务,我们自然愿意效劳。可是,如果陛下不能处理政务,那就必须依靠皇上了。因为,皇上的才能比我们要强得多啊!"听了这话,太后心里就有了底。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她对群臣说道:"昨天,我在宫中听到黄门令说的话,我觉得他说得不错。我想,既然如此,那我还是把皇位让给太子吧。"群臣一听,都感到非常意外。要知道,当初,正是他们劝进,才使得刘聪立了刘渊做皇帝。如今,刘渊早已死去,刘聪也成了俘虏,按说,该轮到刘粲继承帝位了吧可现在,太后却要传位于太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西晋惠帝时,司马越任骑都尉,他有个儿子司马。司马是西晋的著名将领,曾随张骏、刘渊征讨,立下战功。后归附于前赵,因功升任建武将军、平阳(今临汾市)侯。后来,前秦进攻东晋,张骏被擒杀。这时,司马越与镇东大将军王弥等密谋,准备起兵反前秦。当时,王弥派长史李崇去劝降,但遭到拒绝。不久,李崇在军中发动叛乱,并杀死王弥,率部投降了东晋。此时,朝廷中一片混乱。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和丞相王导等人商量,决定让太子司马衷继承皇位。结果,朝野上下,一致同意。就这样,晋元帝驾崩,年仅八岁的太子登基。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由于年幼无知,朝臣们便纷纷向皇帝进献美女。于是,一些大臣便把目光投向了大将军、侍中兼卫将军的汝南人谢安。谢安出身名门,年轻时,曾做过吴国的大夫。后来,又做过会稽郡守,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当时,谢安担任吏部尚书,主管选官。有一次,有人上表推荐一位叫何充的人。谢安看后,认为此人是个可用之才,便将此事交待下去。可是,何充却对这件事满不在乎,根本不予理睬。于是,谢安就让人把他召来,当面训斥道:"我听说,君子用人,要选用有德行的人。而你所推荐的这个人,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德行。你难道不知道吗"何充听后,很不服气,说道:"您身为吏部尚书,怎么能随便怀疑别人呢

    洛阳城中的司马越。八王之乱中,司马越被任命为散骑侍郎加侍中,这是他的第一个官职,也是他在朝堂上担任的最高职务。司马越是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的外甥,在朝堂之上,他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他成为八王之一,参与这场动乱,也并非偶然。不过,虽然身处高位,但此时的司马越,并没有意识到,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到来。当时,朝廷之中,有八位王爷,分别是汝南王、楚王、齐王、长沙王、成都王、河间王,以及东海王的世子。这八个王爷,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各自掌握着一部分兵权,一旦有人发动政变的话,那么,将会对整个朝廷,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控制住这些手握重兵的王爷们,避免他们做出不利于皇室的举动,当时的皇帝晋惠帝,便将这八个王爷,全部封为王,让他们各自镇守一方,以此来保证皇权的稳固。然而,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一些意外。公元291年,晋武帝去世,太子也就是晋惠帝,继位。但是,由于太子年幼,再加上,当时的皇帝,又十分宠信贾后,所以,朝臣对于太子的位置,并不认可。于是,就有一些人开始拉拢那些握有重兵的大臣,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力量,帮助太子登上皇位。其中,就包括汝南王大将军诸葛诞。诸葛诞,字公休,原本是荆州襄阳郡人,后来,迁居至河南阳翟。因为才华出众,而且为人正直,所以在当地,很有威望。后来,诸葛诞又来到京城,凭借着自己的能力,逐渐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并且,还受到了重用。公元290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军大举进攻蜀汉。

    越任散骑常侍,与石崇斗富,司马炎赐钱百万,司马越却只留下一袋米!西晋时期,司马越历任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等,是朝中的高官显贵,但此人为人贪财好利,且十分吝啬。有一次,他听说王恺家中有价值万金的美玉,于是便想方设法将这块美玉弄到手,为此,他不惜向王恺行贿,结果,这件事被皇帝知晓后,皇帝龙颜大怒,不仅将此事告诉了王恺,还下令将其处死。后来,司马越又因贪污之事被人告发,最终,他被免去了官职,并流放至蜀地。不过,在流放之前,晋帝特意赏了他一笔钱财,这笔钱高达百万,可当司马越接到这笔巨款之后,他并没有直接花掉,而是将它存到了家中的一间仓库里,等到以后需要用到它的时候,再拿出来。当时,有人对此感到非常疑惑,不明白为何晋帝会如此大方,而司马越则表示:"这百万钱财虽然很多,但我并不打算用它来挥霍,因为,我担心自己一旦花了这笔钱,便会再次犯下大错。"果然,不久之后,朝廷便发生了一起大的变故。公元291年,八王之乱爆发后,赵王伦联合齐王等人发动了兵变,当时的皇太子和诸多大臣纷纷响应,共同起兵讨贼。然而,由于诸多大臣的军队实力不足,所以,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多也没有取得任何胜利。直到最后,刘渊派军支援,才彻底消灭了叛军,并迎立愍怀太子为皇帝。

    《晋书·司马越传》记载:永康元年(300年),"迁散骑常侍"。这是司马越第一次任散骑常侍,时间是在永康元年。那么,他为什么会被升官呢这还得从西晋建立后,朝廷内部权力斗争说起。西晋建立后,由于曹魏的遗老遗少势力仍然存在,所以,他们一直不甘心失去自己的利益,因此,在朝中不断挑起事端。当时,司马氏家族掌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司马氏家族不得不加强中央集权和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力量。于是,一场以削藩为目的的激烈政治斗争展开了。这场政治斗争,就是所谓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中,除了齐王、长沙王以外,其他六位都是宗室,其中,就包括司马越。据《晋书·惠帝纪》载,惠帝时,"太傅贾充专政,诸公多出其门",可见,贾充在朝廷中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贾充还是太子太保。由此可见,贾充对皇权的威胁是很大的。因此,当皇帝决定铲除贾充时,身为太傅的司马越,自然首当其冲。不过,当时的形势是,虽然诛除奸臣势在必行,但如果不先除掉一些有影响的重臣,恐怕难以取得成功。于是,就在此时,作为皇亲国戚的赵王司马伦,开始蠢蠢欲动。而赵王的野心,显然要比其他的几位王爷大得多。因为,他的父亲,正是当年辅佐过司马懿的老将张春华。张春华死后,儿子张轨袭爵为凉州刺史。后来,又改封为代郡公。到了西晋初年,随着汉室宗亲逐渐凋零,凉州之地成了各方争夺的对象。

    东晋明帝司马绍驾崩后,皇太孙司马衍继位,是为晋成帝。此时,朝堂之上,以王敦、苏峻、祖约、殷仲堪等为首的外戚集团与士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公元317年(建武三年),朝廷下诏征召王导为尚书右仆射,协助太子处理政务。王导临行前对儿子王洽说:"此去必有大祸。"于是,父子俩在江左故地避居。当时,东晋的皇帝都是痴呆儿,国家大事,几乎全部由权臣说了算,所以,当司马越被拜为尚书右仆射时,朝中上下,都感到惊诧不已。然而,这却是司马越仕途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诛杀杨骏,受封5000户 王氏家族,是琅琊王氏。自汉末以来,琅琊王氏一直活跃于政治舞台上。从西晋到南朝宋时期,先后有六人出任过宰相,被称为"六龙",分别是:王允(东汉侍中)、王羲之(东晋书圣)、王戎(西晋名儒)、王衍(西晋元帝) 、王敦 (大将军)和王导。其中,除王羲之以外,其余五人都出自会稽郡山阴县。 山阴,位于浙江绍兴市。当年,王羲之出生于此地。他的曾祖父为王正,父亲为王旷,伯父为王。由于,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加上勤奋努力,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师。据《世说新语·言语篇》记载,有一次,谢安问众人:"王家子弟个个都好吗"(意思是,你们家的人,是不是都很聪明啊

    "你!"司马越怒吼一声,一把将李推倒在地,"你竟然敢杀我的儿子!"他冲过去就要打。李捂着肚子,疼得直冒汗,却不敢还手。他看着司马越,心里一阵发虚:"这小子,是不是疯了我杀了他,难道还能活不成可万一万一他真的死了呢那我不是亏大了"司马越冷笑了一声,一脚踢开李,大踏步朝前走去。李被踢翻在地,痛得哇哇叫。他咬了咬牙,爬起来,又冲了上去。这次,他没有再躲闪,而是死死地顶住司马越是的拳头。两人你来我往,拳脚相向。直到天色渐渐变暗,才逐渐停了下来。这时,一个老汉赶了过来,拉开了他们。这个老汉就是王允!原来,王允在回去的路上,就听到两个小孩儿在大喊大叫。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两个人为了一块玉佩打了起来,其中一个孩子,还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听了这件事,王允不由得火冒三丈。于是,他就赶紧带着人赶来了。等看到躺在地上的两个孩子时,王允不禁吓了一跳。只见,那个受伤的孩子,身上满是血迹。而另一个,则是浑身青紫,脸上更是布满了血污。不用说,肯定是刚才和对方拼命的那个。可是,为什么他会伤成这样难道,他是故意把对方打成这样,好让自己占上风想到这里,王允不由得怒火中烧。不过,他还是强压住了内心的愤怒,问起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当时,那个受伤的小孩儿,捡起了一块玉佩,想要送给自己的母亲,结果却被另一个人给抢走了。于是,他就跟那个人吵了起来,没想到,对方居然动了粗。眼看自己打不过,他就只好跑。

    当初,皇后贾南风是司马衷的老婆,她虽然是个女人,却有着男人的野心。她为了自己能够当皇太后,竟然想除掉太子,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于是,她就指使自己的亲信,去毒害太子司矞。可是,她的亲信没有完成她的任务。最后,这个倒霉蛋,被他的亲妈给杀了。这个人就是司马越。他为什么要杀自己的老妈呢因为他要为自己的老妈报仇!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司马越是怎样为他的老妈复仇的吧。话说,在晋惠帝时期,有一位名叫贾南风的皇后。这位贾南风,长得十分漂亮。而且,她还很有心计。当时,晋惠帝已经年迈了,而太子,也就是当时的赵王司马伦。因为,他在朝堂上作乱,所以,他被废除了。后来,他就自立为皇帝。但是,由于,他没有能力,因此,没过几天,就被赶下了台。这个时候,贾南风,就成为了太子的妃子。不久,她就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叫作:司马,这就是后来的晋怀帝。然而,就在公元300年,发生了一起宫廷政变。这场政变,是由赵王发动的。赵王,就是现在的赵王:司马伦。他之所以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为了夺权。那么,在这场战争中,是谁,将太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司马给杀掉的呢这个人,就是:大长秋:傅昭仪。傅昭仪,原本是杨骏的女婿。当年,杨骏,曾经当过太尉。有一次,杨骏和石勒打仗的时候,被打败了。结果,杨俊死了。之后,石勒,就把杨俊的儿子:做了皇帝。这个,叫做:后赵明宗。到了东晋,后赵明宗,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这就是,历史上的,孝武帝。

    当初,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家族在朝堂上占据了大半江山。司马师、司马昭死后,晋惠帝司马衷年幼,朝政被皇后贾南风与太傅杨骏把控。贾南风是汝阳王曹的外孙女,父亲曹爽曾先后任中护军和武卫将军,掌握兵权。她性格阴险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公元291年(永宁二年),贾南风和太子舍人成济私通,事情败露后被废,不久便被赐死。随后,杨骏联合楚王玮发动了政变,诛杀贾南风及其党羽,并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新帝。当时,长沙王司马乂和成都王司马颖都是实力强劲的藩王。两人都拥戴晋惠帝为皇帝,但都遭到其他皇子的反对。为了争权夺利,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公元296年(元康九年)三月,长沙王司马乂起兵反晋,进攻洛阳,结果兵败被杀。同年六月,成都王 司马颖也举事,结果同样以失败告终。此时,西晋朝廷内乱不断,外有强敌压境,形势十分危急。面对严峻局面,镇守长安的东海相越,主动请战,要求率部北上,迎击叛贼。他表示:"我受诏征讨,当以身许国。"于是,越率领步骑三万,浩浩荡荡开赴关中。与此同时,益州刺史李雄也向越求援,希望他能派兵助战。得到两路大军支援后,越迅速进抵洛阳城下,大败李雄,生擒其将张遇等人。之后,他又乘势攻陷许昌,活捉了汉室宗亲刘禅。

    东晋元兴元年(402)三月,司马越在寿春起兵讨伐权臣司马道子,并派军攻打建康。当时,司马道子的儿子、时任会稽王司马元显,正在建康。他得知消息后,便向弟弟会稽王司马元恭告急。于是,两人一起逃往姑孰。四月,东晋朝廷任命侍中、镇东将军谢尚为征讨大都督,率众抵御。五月,谢尚攻下姑孰,擒杀司马道子及其党羽,又派军进逼京口。此时,驻守京口的琅琊王司马睿,已将都城从广陵(今江苏扬州)迁到石头城。由于害怕被废掉皇位,所以,一直不敢发兵抵抗。八月,谢尚攻克了京口,俘获了晋安帝,并押送至建康。不久,又斩杀了太子。九月,东晋朝廷以琅邪王司马睿为大丞相,加九锡,总摄朝政。同时,封东海王世子司马越为太傅,录尚书事,兼领扬州牧,总揽朝政。至此,自永昌年间,因八王之乱而被推上绝路的晋室宗亲,才再次有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十月,西燕主慕容冲,也举兵进攻长安。十一月,西燕军攻陷长安。随后,慕容冲自立为帝,国号"大燕"。次年,即更国号为"前秦",史称前秦。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十六国时期。

    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八月,司马越废掉惠帝,立司马炽为帝,改元建始。九月,又杀司马炽,立东海王世子司马奕,是为海西公。不久,东海王被毒死,其弟琅琊王司马德文继位,是为琅琊王。

    《晋书·卷四十一·载记第四十一》记载:太安二年(303),赵王伦擅权专朝,自号大皇帝,置百官。时齐王、河间王、长沙桓冲皆以重兵在外,与赵王伦相结。于是,赵王的亲信孙秀劝赵王说:"如今三公之位空着,应当让给大王。"于是,赵成自立为丞相,封齐献武王。

    当时,琅邪孝武帝的堂兄会稽王道子任侍中。他担心琅邪孝武帝将来继承皇位,便劝说孝武帝,让他到东宫去当太子。道子还建议,应该将琅琊郡分出来,设立一个琅琊国,作为琅邪孝武的封地。这样,就可以避免和会稽王国发生权力斗争。但孝武帝认为这样做不妥,没有同意。

    后来,道子的儿子去世,他的孙子承袭了爵位。这时,会稽王道子和诸大臣商量,想拥戴承袭爵位的儿子为新任侍中,以便控制住朝廷。但是,他们又怕承袭的儿子不能胜任,因此,决定另选一个人来担任。他们看中了琅邪孝武帝的长孙司马楚之。因为,这个人在前秦任职,很有名望。

    此时,东晋朝廷中的重要官员几乎都出自于江东士族,如:顾荣,是吴人;谢鲲,是陈留人;袁宏,是会稽人。

    太傅,是古代官名,太子的师傅,相当于宰相,由太子亲自担任。晋朝时,司马越自任太傅,辅佐朝政。

    公元276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三国时期。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封自己的儿子司马衷为皇太子,并拜他为太师。后来,司马衷被废,另立了新帝。但不久之后,又把他废了。因为,他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是不怎么样。于是,大臣们便纷纷上表,要求重新立一个皇帝。结果,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司马炎就再次把皇位传给了傻儿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

    当时,有八个王爷都想要争夺天下,他们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弄得民不聊生。而在这场动乱的背后,有一个人的身影显得尤为重要。他就是当时的丞相、东海王司马越。虽然,他只是一个臣子,但他对朝廷忠心耿耿。因此,他在乱世中,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考,从而成为这场动乱中的关键人物。

    公元280年,也就是八王之乱结束的第二年。这时,已经做了三年皇帝的傻子皇帝,终于死了。于是,他的弟弟惠帝继位。由于他是白痴,根本不懂政治。所以,朝廷的大事,全部都由皇后贾南风决定。而作为辅政大臣之一的贾南风自然成了大权独揽的人,她不仅干预朝政,还大肆卖官,搜刮民脂民膏。一时间,整个社会乌烟瘴气,百姓苦不堪言。面对如此局面,身为臣子的贾南风却无动于衷。相反,她还不遗余力地支持着她的外甥,汝阳王(司马懿之孙)司马伦篡位称帝。就这样,一场更大的混乱,即将到来。

    西晋自惠帝司马衷之后,朝堂就陷入了一股混乱的局势之中,由于司马衷是个昏君,所以朝中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在这种情况下,西晋朝廷中的大权几乎全部掌握在贾南风、杨骏等奸臣手中。而当时的大将军王浑,虽然手握重兵,但是却没有实权。因为当时的皇帝是傻子,所以,王浑根本不能决定什么。于是,王浑就在朝堂上开始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后来,他竟然还和皇后杨氏勾搭在一起。最后,杨氏被废,王浑也因此被免官了。可是,这并没有让他收敛,而是更加肆无忌惮地结党营私,并且还公然反对太后的旨意。就这样,原本属于皇上的权力,就被他给夺走了。那么,为什么说司马越是大权独揽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司马越为人心狠手辣,而且善于隐忍。我们都知道,西晋时期,是一个外戚专政的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八王之乱"。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就是因为太后贾南风,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皇室的利益,甚至还想要取代皇帝的统治。因此,在她掌权期间,不仅对皇室成员百般刁难,而且还把那些有才能的大臣,全部都给赶出了朝廷。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忠心的官员,都被逼无奈之下,选择了造反。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赵王司马伦。不过,虽然司马伦发动了叛乱,但最后却失败了。而在这场动乱之中,身为大将军的王湛,也是参与其中。只不过,由于他实力有限,最终,只能选择逃跑。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他逃到洛阳时,却意外地被太子杀害。这样一来,原本属于他的兵符,自然也就落到了他的手里。

    东汉灵帝死后,太子刘辩被废为济阴王,不久,又改封为北乡侯。当时朝中大臣们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明争暗斗,互相倾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忠于汉室的大臣纷纷向太后和皇太后建议立清河孝王之子刘(shi)为皇帝。但太后的母亲窦氏却坚持立刘辩。于是,群臣便请光禄大夫蔡邕等人草拟一份诏书。他们认为,如果将皇长子幽禁,那么天下人将会不服。不如让他出外就藩,然后派重兵驻守各地,这样,四方就不敢作乱。同时,还提出由朝廷选派大鸿胪等官员到各地去监督诸王的行动。这些建议得到了皇太后的同意。于是,蔡邕等人便草拟了《移东宫于许下诏》,派人秘密地送给光禄勋。不料,此事被司马越知道。他担心自己会被杀,所以,立即上表说:"从前,霍光专权时,曾把宣帝的玺印交给霍光。后来,宣帝诛灭霍家,收回玺印。现在,陛下刚刚登位,应该把玉玺交回,让百官都知道,以便控制众臣。"奏章呈上后,灵帝果然大怒,下令收缴玉玺。蔡邕、丁等人也被关进监狱,严刑拷打。最后,只好将他们全部处死。从此,司马越更加肆无忌惮,专擅朝政,滥施刑罚,滥杀无辜。

    当初,蜀汉后主刘备死后,司马昭想要废掉刘禅,改立曹魏宗室为皇帝,于是让钟会和邓艾分别带兵去攻打蜀汉,而司马越则留守洛阳。当时,司马越的属下们纷纷劝告他说:"您是皇亲国戚,又是托孤重臣,现在天下大乱,正是用武的时候,如果弃置社稷,归附他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但司马越却听不进他们的意见,最终被众人反对忧虑而死。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劝诫司马越要忠于刘禅,他却不肯听从呢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当时的局势对晋朝来说非常有利,所以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我们知道,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蒋琬等人相继掌权。虽然他们表面上尊奉了诸葛亮留下的遗诏,实际上却在暗地与吴国和魏国进行联系,希望得到这些国家的支持,共同对抗蜀国的北伐。然而,姜维等人的努力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因为曹魏和吴国都派出了自己的大将前去征伐,结果都被对方给打败了。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达到削弱对方的目的,反而让自己更加被动了。因此,为了能够稳定住局面,避免战争的发生,司马懿决定趁热打铁,将刘氏子孙全部铲除,这样才能够彻底消除后顾之忧。其次,就算有人想反抗,也根本打不过那些大军阀。要知道,在三国时期,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霸业。后来,曹丕又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并追封曹操为武皇帝。从此以后,曹魏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不过,到了西晋建立以后,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此时天下已经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东吴实力最为强大,其次是曹魏,最后才是西晋。

    在西晋王朝建立之后,司马越作为皇帝,并没有像曹魏和蜀汉的皇帝那样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他每天只顾着玩乐,把朝中大事都交给自己的兄弟和亲信处理,自己却整天游手好闲,不理朝政。司马越不仅不治理国家,还纵容自己的儿子们胡作非为。在公元291年,司马越去世。他的死,对西晋王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司马越死后,西晋王朝发生了哪些故事。

    1、八王之乱:由于皇权旁落,再加上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反对朝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这场动乱,从291年开始到317年结束。在这场动乱之中,先后有八个藩王起兵反抗中央,他们分别是大将军贾南风、楚王马殷、赵王伦、齐王(y )、长沙桓玄(rong)、成都李雄、河间张方,还有北地代王的拓跋什翼犍。这八个诸侯国,除了一个被灭之外,其他的全部都被消灭了。但是,这场动乱给西晋王朝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因为这次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减少,百姓流离失所。其次,因为战争,使得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粮食产量下降,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最后,因为战争,使得土地荒芜,田地抛荒严重。可以说,正是由于"八 王之乱",导致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西晋王朝在司马越死后,就彻底地走向了衰落。西晋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在西晋王朝中,司马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首先,司马越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名叫司马腾,是曹魏时期的大臣。后来,曹操去世,曹丕登基称帝,封司马腾为征东将军,并赐爵高陵侯。可以说,在当时的朝堂上,司马腾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而且,从司马懿、陈群等名门望族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家族的影响。因此,对于这样的家庭,人们自然会对它寄予厚望。而作为家中长子的司马越,也理所当然地被寄托着厚望。所以,从小时候开始,他就被家人培养成了文武全才。不仅如此,他还十分喜欢舞刀弄剑,并且还练得了一身好本领。除此之外,他也十分擅长骑射,可以说是样样精通。由此可见,虽然出身于官宦之家,但是,由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人。相反,他还是一个文武双全,才华横溢之人。当然,这也与他父亲的言传身教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尽管如此,但到了成年以后,他却依然选择出仕。对此,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光复家族,也有人说,是为了报答父辈对他的恩泽。不管怎么说,最终,他还是成为了一名官员。公元280年,曹魏皇帝曹髦被权臣贾充所杀,随后,太子曹奂继位。就这样,整个天下,都进入了西晋时代。而在这一时期,有一个叫张华的大臣,因为深受人们的喜爱,于是便得到了升迁。当时,朝廷中的许多人都认为,张华将会成为下一任宰相。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张华准备上任的时候,他却突然去世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