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章 八王之乱司马伦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夺取曹魏家的政权,建立西晋政权。可是传到曾孙辈的司马衷手里的时候,由于贾南风干政,引起西晋王朝的四分五裂。司马氏家族而当时,又不在洛阳。因此,在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是唯一一个活着的人。那么,赵王司马伦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说,八王之乱,是"诸王自相攻伐,以成天下大祸",也就是,这些藩王的内耗,最终导致了天下的大乱。其实,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历史根据的。因为,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谋士,叫贾诩。他给曹操献过计,让曹操杀掉了吕布,统一了北方。而在汉末三国时期,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叫做董卓。他同样也是一位权倾朝野的大臣,最后却落得个被诛杀的悲惨下场。可以说,无论是贾诩还是董卓,他们都是权倾一时,但是,他们最后的结局,都是被杀。所以,从这两个人的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皇帝不勤于政务,任由这些藩镇势力做大的话,那就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说,八王之间的内耗,最终导致了天下的战乱。这一点,是有历史根据的。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赵王是如何死的。众所周知,公元291年,晋惠帝病重,临终前,把皇位传给了太子。可是,就在晋惠帝驾崩之后,当时的皇后贾南风,就联合自己的亲信,杀死了太子,并且自立为皇太后。随后,她将太子的生母,以及其他的妃嫔全部杀死,自己当上了实际上的皇帝。然而,由于她的儿子,年纪太小。于是,她就让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当时的赵王的儿子,当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永嘉之祸"。
赵王司马伦的故事1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昏君,他荒淫无耻,宠幸贾南风,把朝堂上的事情全交由贾南风打理,而贾南风又专横跋扈,她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牺牲整个国家。于是,一场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开始了。
公元300年,晋惠帝驾崩,皇太子司马继位,是为晋怀帝;赵王司马伦则被封为太宰,成为实际掌权者。此时,西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各地纷纷揭竿而起。赵王司马伦认为时机到了,便起兵反对朝廷,自立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这场动乱持续了16年,给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给西晋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那么,"八王之乱"是如何爆发的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故事吧!
1、赵王伦的崛起
当年,公元291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并控制了大权。随后,司马懿病死,其弟司马师继任大权。但没过多久,在权力欲望驱使下,野心勃勃的大将们纷纷蠢蠢欲动,其中就包括手握重兵的河间公张春、齐王司马以及汝阳公主。他们密谋废掉当时的皇帝,另立新主。结果此事被人告发,张春等人被灭三族。然而,他们的阴谋并没有因此结束,而是转移到了当时身为皇后的杨芷身上。
赵王司马伦的故事2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西河郡(今山西永济)人张方、李雄起兵反对司马氏,自称将军,不久被灭。
晋惠帝元熙元年(290年)三月,齐王司马与楚王司马玮联合,发动了第二次"平吴之战",结果,楚王司马玮兵败身死,齐王司马逃到长安,被幽禁于金墉城,后死于忧愤而死。
晋惠帝永兴二年(303年),赵王司马伦杀其弟长沙相国、征南大将军、荆州刺史赵染,并派部将孙秀率兵攻陷洛阳。
此时,贾充为中书令,掌握朝政,而杨骏专权,贾充不敢得罪他,便以侍中钟雅代替钟会。
当时,朝廷内外都希望由杨骏执掌朝政。
于是,在八王的推戴下,杨骏成为皇帝,改元建始,是为西晋愍帝,尊奉自己的父亲杨广为武元皇太后。
由于愍帝年幼,朝臣大多依附于杨骏,所以朝廷内部一片混乱。
公元306年初,刘聪的汉国大军压境。
公元308年初,汉国大将石勒率领10万铁骑进攻洛阳,包围了京城。
为了挽救危局,愍帝命司空荀组和卫尉陈准等人,秘密召见北地太守郭默,命令他在自己出逃时,保护好皇宫中的文武百官。
郭默领命之后,立即向荀组汇报情况,荀组又赶紧通知卫尉陈准,让他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出发。
当夜,郭默带领一百多人,悄悄离开皇宫。
赵王司马伦的故事3
赵王司马伦被幽禁在金墉城,他整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身体越来越差。他的妻子知道丈夫的处境后,心里非常难过,她怕自己死后,儿子司马衷会遭到别人的欺负。于是,她让心腹侍女告诉司马伦,让他趁现在还能动弹,赶紧逃命。可司马伦却不听,还说自己已经老了,跑不动。贾南风见状,便偷偷将消息透露给了杨骏,并请求杨骏帮助自己的丈夫。杨骏听后,马上派兵攻打赵王宫,并将赵王活捉。随后,又将其押送至许昌,交给皇帝处置。就这样,一代枭雄,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的故事4
晋惠帝死后,贾南风专权,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便想废掉太子,另立新君。但她的计划还没实施就被大臣们阻止了。
当时,朝中有一位叫张华的大臣,是晋武帝的重臣,他坚决反对废太子。
当初,有一次,司马衷和几个侍从在花园里玩耍。忽然,一只小鸟飞过来,落在了司马衷面前。侍从们以为这是吉祥的征兆,都纷纷向鸟扑去。
而张华却一把将鸟抓住,并大声说:"这哪是什么祥瑞,分明是灾祸的征兆啊!"
侍从听了,都感到非常奇怪,他们问张华:"您怎么知道这只鸟不吉利呢难道它有什么灵验吗
"我怎么会知道呢不过你们看,那只鸟不是朝着东飞,就是朝着西飞,唯独没有往中间飞的,这不是说明你们将来会遭到奸人的陷害,被贬到最偏远的地方去吗
" 侍从们一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心想: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太可怕了。
后来,贾南风果然听信了小人郭彰的话,把那些对司马衷不满的大臣们都抓了起来,还逼他们交出手中的权力。
这时,朝中只有张华一人坚持原则,不肯屈服。
一天,他来到宫门处,故意让一个士兵撞到了他的身上。
士兵一回头,见是一个大官,赶紧跪下磕头,连声道歉。
没想到,张华却厉声问道:"你是什么人,敢如此无礼
士兵吓得浑身哆嗦,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我是宫中侍卫,不知何事,冲撞了大驾。
赵王司马伦的故事5 (xi)头,赵国的国都。在今天的河北邯郸,也就是当年赵国都城。 洛阳,西晋的首都,是八王的政治中心。 邺城,曹操的老家。也是八王中的魏王、齐王、楚王的封地。 冀州,包括今天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还有河南北部,山东东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的广大地区。 幽州,包括今天北京,天津,辽宁大部,山西,河北,内蒙古,以及蒙古高原。 豫州,就是现在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区。 扬州,就是现在的南京,镇江,苏州,常州,无锡,扬州,南通,盐城,连云港等地。 荆州,指的就是今天的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市。 益州,指的是现在四川。 荆扬二州的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雍凉,是指的关中,陇西,河西走廊,也就是今日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西部,西藏,外蒙,内蒙中西部。 淮南,指的是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省。 荆湘,指的就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全部。 益梁,指的就是现在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外蒙古,内蒙中西部。 朔方,就是指的大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赤峰,通辽,乌兰察布,锡林浩特,兴安盟,呼伦贝尔,满洲里,阿尔山。辽东,指的东北。
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的故事6
公元291年3月,晋惠帝下诏废贾南风为庶人,幽禁在永安宫。同时,又下令让司马、司马亮等八人,分别担任各州牧,以分其兵势。不久,又派侍御史张方平持节到长安,拜任司马为太宰,加散骑常侍,进封新昌侯;任命卫将军杨济为司空,镇守许昌;征西大将军陈准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进爵武城侯;征北将军李含为大司徒,加光禄大夫,进封临淮公;抚军将军石超为大司空,加车骑大将军,进爵阳平郡公;镇军将军刘遐是大鸿胪,加中护军,都改任大司农。这八人都被授官,成为地方实权人物,对中央政局形成严重威胁。为了加强皇权,晋惠帝决定采取果断措施,铲除诸王。他首先想到的是齐王,因为齐王的党羽最多,而且与诸王的关系也最坏。于是,便派中书令孙秀去召见齐王,对他说:"现在朝廷正处在危难之际,而您却拥兵自重,不知收敛。如果将来天下有变,难道您就不怕遭灭门之祸吗"齐王道:"我之所以不避艰险来勤勉奉事朝廷,是因为知道陛下仁爱宽厚。至于说到灭族之祸,那是万万不会有的。"孙秀又说:"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不去朝见天子,接受赏赐,以表示忠心呢"齐道:"我听说忠臣必定会遭到君主的疑忌,所以不敢前来朝贺。
赵王司马伦的故事(七)赵王司马伦之败于贾南风。赵王司马伦的失败与贾南风的参与有关。晋惠帝死后,贾南风成为皇太后,她为了争夺皇权,不惜杀害杨骏,并指使其子杨济杀太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从而把持了朝政。在这种情况下,赵王便起兵反,但很快就被击败。关于这场战役,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次战役,是赵王和齐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楚王的。当时,齐、楚二国,都受到晋惠帝的猜忌。于是,他们决定,由双方中的强者,率领大军,去攻打弱小的国家。结果,齐、楚两国,分别打败了自己的对手。而在这场战役中,作为胜利者的赵王,自然要分一杯羹,他派大将孙秀,领兵进攻楚国,想从楚国的领土上,割走一块土地。孙秀率兵来到城父,被楚军打得大败,只好逃回洛阳,向晋室报告战况。这时,有人对晋惠帝说:"孙秀所率的军队,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可是,晋惠帝却说:"我听说,胜者,一定要乘胜追击。现在,孙秀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部队还在,只要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一定能打败他。"于是,他又派太尉汝阴公张方,带领三万大军,前去支援。然而,张方到达后,却被孙秀打得落花流水,只好退守项县。由于项县,位于两淮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张方不敢轻易离开。不久,他就接到朝廷命令。让他火速返回洛阳,接受朝廷的调遣。就这样,张方的三万多士兵,全部被消灭。
洛阳城中的司马伦,虽然被废为庶人,但并没有因此消沉。他仍然在努力寻找机会,准备东山再起。当时,西晋朝廷中,有一个叫张方的人,是赵王司马伦的心腹。此人不仅对赵王司马伦言听计从,而且还经常给赵王出主意,让赵王去谋反。于是乎,张方便成了八王之中最活跃的一个。为了能够成功,他甚至不惜与当时的权臣贾后私通。后来,由于有人告发,张方的行为才暴露出来。贾后一怒之下,便将张方关进了监狱,并且严刑拷打了他。然而,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张方也没有屈服。最后,还是靠他的妻子,偷偷给他送饭,他才得以活命。后来,当得知了贾后的所作所为之后,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报复她。公元296年,趁着贾后外出巡游,以及朝堂之上无人之机,他联合了齐王、河间公等人,发动兵变,将贾后又杀了一次。从此,他就成为了西晋的第三位皇帝,也就是海西公,并改元光熙。不过,这个所谓的皇帝,其实只是摆设而已。因为,此时的朝政,已经被齐王的亲信所把持。而作为皇帝的司马伦,也只能够任由他们胡作非为。就这样,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光熙元年(306年),又发生了第二次兵变,这一次,直接导致了前燕的灭国。至此,短短几年之内,就连续两次发生兵变了,可见当时的局势,是多么地混乱。
伦曰:"天下事大定者,当立贤王,不当立常伯。今齐王、河间王颙、赵王伦,皆有大功于魏,然皆以骄纵失其众心。"帝曰:"何哉"对曰:"臣闻之,"有德不赏,则劝善者少;无劳而禄,则争功者多。"今齐王虽无功,犹受厚赏;河间王颙,虽有劳,而无所录;及至赵王伦,无功亦得厚赏,此三人者,各欲树私党,非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且陛下春秋高,宜与公卿从容计议。"帝乃止。
司马衷的时候就是一个白痴儿,惠帝司马衷是个昏君,他荒淫无道,宠幸奸邪小人,朝政混乱不堪,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爆发了八王的之乱。八王之乱的导火线,就是贾南风专权,为了达到独揽大权的目的,她设计害死了太子,然后废掉皇帝,自己当了女皇。当时朝廷的大臣们,有的支持贾南风,有的支持司马炽,还有的站在了皇帝一边,只有汝南王亮和楚文王玮,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贾南风虽然凶狠,但还没有到谋朝篡位的地步。于是,两人就商量,准备起兵讨伐贾氏。可是,他们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楚军抓住了。楚军把楚文王抓来后,问了他一个问题,他说,现在,你手下的将领,都是忠于你的,还是忠于皇帝的楚文王说,他们都是忠心耿耿地跟着我的。
赵王司马伦,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弟,晋惠帝死后,赵王司马伦以皇太后的名义,矫诏废掉皇帝,自立为皇帝,是为赵王。不久,又改国号为"楚",自封楚霸王。后来,被西晋朝廷所擒获,押解到洛阳。在洛阳,他仍然不肯投降。于是,他被关进监狱,等待处决。当时,有人劝告他说:现在天下大乱,你如果不赶快投降,就会被杀。但是,他却说:"我听说,天上有十个太阳,地上就有十个国家,这十颗太阳,都是轮流当皇帝的。如今,上天派了我在这儿,难道还能让我再回到天上吗如果老天爷不派我来当皇帝,我就自杀。你们不要劝我,也不要来救我。"说完,就拔出宝剑,要自杀。左右的人赶紧把他拉住。这时,他的儿子和亲信也赶过来,苦苦哀求。最后,他终于答应归降,但要求把皇太后的印玺交给朝廷,并且,还要保留自己的武装。于是,他就派人将印玺送到了朝廷。这样,他便成为光杆司令。不久,就被捕下狱。
洛阳的司马伦听说王浚已经回到许昌,又听说刘聪派使者来,就打算发兵攻打刘聪。他让张方、石超等率领军队驻扎在河内,自己则带着文武百官,到许昌朝拜皇帝。司马伦来到许昌,向皇帝报告说:"现在汉室衰微,皇权旁落,天下大乱,我们赵王应该趁此机会,消灭那些叛逆之辈,恢复汉朝江山。"于是,他就派将军李毅带领一万多人马,从武牢关出发,渡过黄河,去攻打长安。李毅到达长安后,对留守的长安城中的官员和百姓们说,赵王的命令是从洛阳来的,要他们打开城门。这时,守城的人不敢违抗,就把城门打开了。接着,赵王军浩浩荡荡地开进长安,把皇宫里的珍宝都搬走了。然后,他又下令,把宫中的宫女全部赶出皇宫;又把后宫里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都抢掠一空,装满了一辆大车,运回自己的府中。接着,他就在宫中设立一个公座,坐在上面,指挥他的部队,随意杀害无辜的百姓。不久,他又杀了太尉杨。杨是杨骏的女婿,曾经担任过侍中,与司马伦的关系很好,所以,他在临死之前,特意嘱咐他的儿子杨济不要为父报仇。可是,杨济没有听从父亲的遗命,还是偷偷地把杨给杀了,并且把他的首级送到洛阳,交给司马伦。就这样,朝廷里的许多大臣,都被赵王杀害了。
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的故事10
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是怎么死的在晋惠帝死后,西晋的皇位就出现了争夺,其中,最激烈的就是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之间的斗争。由于两人实力相当,谁也不肯相让,所以,这场争斗一直持续了三年之久,最终,还是楚王取得了胜利,当上了皇帝。不过,虽然当了皇帝,但楚王的心里并不踏实。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哥哥、成都侯司马颖才是真正有能力继承皇位的。于是,他决定除掉自己的哥哥,以绝后患。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取代自己。当时,他的儿子只有六岁,还什么都不懂,于是,他就想把他推上皇位。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因为当时,朝中大臣都不同意。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杀害了朝廷重臣,并假传圣旨,说太子已经死了,要群臣拥戴新太子。结果,这一招果然奏效,大家都认为,既然太子都已经死了,那自然应该立新的太子。这样一来,他的儿子顺利地登上了皇位。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半年左右,也就是公元291年,即元康七年,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当年,东海公刘起兵反晋,很快,便攻陷了洛阳。而此时,刚刚登上皇位的楚帝却还在长安,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这样,刘带着大军一路杀进长安,将正在宫中游玩的晋怀帝抓了起来,随后,将其杀死。接着,他又废掉当时的皇帝,另立了一个傀儡皇帝,然后,又挥军南下,准备进攻洛阳。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此时的汉国军队毫无战意,纷纷弃城逃跑。最后,他们退守到了阳武。
司马伦身边有亲信和侍从,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只要他不做出出格的事情,就可以安享富贵,甚至还可以得到一些赏赐。不过,司马伦的心里并不踏实,他担心有一天会被杀头,所以,他经常派人到长安打探消息。有一次,有人报告说,朝廷派使者来赦免赵王司马伦。于是,他就让手下人把府里所有的人都叫出来,然后对他们说:"你们知道朝廷为什么赦免我吗因为现在天下大乱,皇帝不知道会是谁当皇帝,如果现在把你们全部杀掉,以后谁还敢替我们说话"众人听了,都感到非常害怕。他们都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听您的话,以后再也不随便议论了,请您不要杀我们。
洛阳城内的王侯们,除了司马伦,还有不少是西晋的忠臣良将。比如,赵王伦的叔叔,太傅、录尚书事司马,就曾经担任过侍中、卫将军,后来还当过征东将军。再比如,赵王伦的堂兄,车骑将军司马,也曾在建威将军任上,领兵平定了孙恩和苏峻发动的叛乱。此外,还有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刘颂,以及光禄大夫张华等,都曾做过大官。这些人的后代,有的在朝为官,有的在地方为政,总之,他们与司马伦一样,都是西晋朝廷中的显贵。不过,由于这些人大多出自于名门望族,所以,他们并不像其他士族那样,对司马伦俯首帖耳,而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对于那些反对司马伦的势力,他们也是毫不手软。比如说,当时,以齐王攸为首的一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齐王攸出身于汝南袁氏,其父亲,就是东汉末年名士,曹操麾下的谋主荀彧。而他的叔父,更是大名鼎鼎的袁绍,也就是后来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可以说,无论是从家族背景,还是从个人能力,齐王攸都是无可挑剔。而且,他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史书记载,他"有智略,好学问,善谈论",不仅精通经史,而且还通晓诸子百家,可以说是文武全才。正因为如此,他在朝堂之上,一直深受皇帝和权臣们的青睐。然而,就在公元291年,也就是永宁元年的时候,他却突然被贬为了庶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才,突然之间跌入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