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黎城
听到疟疾两个字,苏蕊不由得开始天人交战。
疟疾在这个时代还是个不能治愈的疾病,然而现在是夏季,蚊虫众多,疟原虫很容易通过蚊虫叮咬传染。
上一世,2015年,屠呦呦之所以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就是因为发明了抗虐的新药。青蒿素这个词一时间举国皆知。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现在没有青蒿素,就只能将黄花蒿生着捣成汁喝了才管用。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素的结构。
但是反复喝这样的黄花蒿汁液很容易喝坏肚子,引起腹泻。大人也就罢了,腹泻容易挺过去。但是小孩子腹泻却是极其容易脱水的。她不能让两个儿子冒这个风险。
顾恒显然也不想让家人跟着冒险,沉声道:“带上这对母子,先退到上一个镇子的客栈里安顿下来!”
五辆马车快马加鞭,半日的时间就退到了镇子上。苏蕊第一时间就购买原材料,带着自家所有人开始紧急做蚊香。
“我在一本医书上读到过,黄花蒿的汁液能够治疗疟疾,咱们不妨试试。”
元烨夫妻熟通药理,闻言如醍醐灌顶,道:“黄花蒿生叶汁能够消疮肿,治蛇伤,有清热的功效。倒是可以一试。”
命人去路边摘了一把黄花蒿,第一碗汁液直接给救回来的妇女灌了下去。元烨一直关注着她的脉象。不久,妇人开始拉稀,但她的脉象显然好了起来。
于是,芳华夫妻赶紧出去大量收购黄花蒿。黄花蒿虽然也算一种中药,但它其实就是人们口中的臭蒿,路边最常见的野草之一,因此平时几乎一文不值。
现在有人突然要收购野草,镇子上就有闲着的人就出去打了来卖。
次日,顾母和孩子们被留在了客栈。苏蕊嘱咐他们在客栈的各处都点燃蚊香,尽量不出客栈。又让丫鬟小厮们加紧制作蚊香。
他们夫妻俩则是和元烨夫妻带着两马车的黄花蒿赶去了黎城。为了防止叮咬,四人都戴了帽围和手套,马车上还插着点燃的蚊香。
“恒哥,城门是关着的!”
顾恒道:“疟疾在这个时代都是按照瘟疫处理的。城里一旦爆发,就会关闭城门,防止病人出逃传染更多的地方。”
元烨道:“走,咱们去叫门!”
守城门的官兵防范意识也是有的,个个用布巾捂着口鼻。可惜传播路径并不是口鼻,而是蚊虫。
“来者何人,黎城已经封城了,不得入内!”
顾恒将巡察御史的令牌拿出,官兵即刻打开了城门。说出的话却是很沉重。
“大人,这黎城您还是不进的好,我们县令出去视察病态发展,如今也染病了,我们黎城怕是……”
顾恒拍了拍官兵的肩膀,道:“带路吧,先去县衙。”
元烨也吩咐道:“派几个士兵去各个医馆药铺,把里面的大夫和药童都带到县衙。他们的药碾子也一并都带上。”
“是!”
黎城的县令姓叫腾永安,已年近五十,是个爱民如子的清官。如今已被疟疾折磨的几乎皮包骨了。只见他仍然坚持出来向顾恒请罪道:“属下无能,还请大人救救我黎城的百姓啊!”
顾恒上前扶道:“腾大人快请起!这次疫情的缘由应该是疟疾,这个疾病传播向来迅速,岂是你一人能控制的!”
又向腾县令引荐元烨夫妻道:“这位是大长公主及其驸马。二人颇通歧黄之术。元驸马更是太医院院正的儿子。此次,二人带了药来,有望治好疟疾。”
腾永安闻言,本来灰暗的眸子一下亮了起来。大宇谁人不知,顾大人向来一言九鼎。
旋即颤抖着声音道:“这么说,我们黎城有救了?下官在此先替黎城的百姓谢谢大长公主,谢谢元驸马!”
芳华道:“你也别谢了,赶紧喝了药,身体好了也好主持安排后面的救治工作。”
“是,是,下官遵命!”
不多时,守城门的官兵把黎城内的大夫和药童也都带来了。元烨就安排他们用药碾子碾黄花蒿的汁液。
顾恒则是安排有症状的老百姓拿着自家的碗过来县衙排队,依次找元烨夫妻诊脉、喝药。
又派了士兵继续去打黄花蒿。这个汁液至少也得喝几天才能治愈,因此用量很大。
药效当时并不能看出来,但是老百姓对此还是心存感激。无论能不能治好,朝廷终归没放弃他们。
苏蕊则是去街头给大家宣传如何预防虐疾。“这蚊子咬了病人,再去咬别人。这病可不就传染开了吗?大家要防止蚊虫叮咬,清理家中的污水,不能清理的地方倒入油。清理杂草、垃圾,减少蚊虫的栖息之地。”
自家做的蚊香数量有限,苏蕊就让老百姓们在家中、院内、街头都熏上艾叶。味道虽然呛人,但能有效的驱赶蚊虫。
县衙内一直忙到了天黑,直到把最后一位病人。众人才喘了一口气。
芳华伸展了下四肢,道:“这一日诊的所有病人,无一例外都是虐疾。药汁也灌下去了,就看明日大家的状态有没有好转了。”
元烨向衙役们问道:“腾县令如何了?”
衙役心知这是问病情有何进展,因此答得很细致道:“县令大人先前食不下咽,今日连着早中晚饮用了三次药汁,腹泻了几次。然后要了清粥,全都吃下了。”
几人话还没说完,腾县令自己就过来了。“有用,有用!我自己的身体我最清楚,喝了一天药汁已经明显好上了几分,再没发高热了。”
元烨上前诊了脉,又观察了腾县令的面色好了很多,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大部分人都显而易见的有了变化,看来这味药,真的是十分对症。
“幸好这黄花蒿遍地都是,否则单单是调运药材,就得延误不少时间。”
又问苏蕊道:“你是从哪本医书上看到的?能否借我们抄录一份?”
大家的目光这才移向苏蕊。先前事态紧急,只是想着这个药的可行性。现在疫情控制住了,才想起来关心这个药方的来源。
苏蕊应付道:“就是家里有阵子赶集卖梅花糕,碰见个老人卖书。他说是家传之宝,周围人不信,老人这才展开给大家看了治疗疟疾的方子。可惜当时也没病人用过,人们一看是臭黄花蒿,没人信。那本书最终也没卖出去。我就是看热闹听了一耳朵记下了。”
芳华一听,可惜道:“定然是个孤本,里面应该不少宝贵的方子,你说你当时怎么就没买下来?”
苏蕊道:“当时不是缺银子吗,吃喝还不济呢,谁有钱买本破医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