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贼军怎么有建奴!
“卢老弟,前途不可限量!”
袁大宝拍了拍卢象升肩膀,只是这次的力量轻了不少。
“是末将年轻气傲,不把人命当人命了。”
“其实这些大道理也不是我想出来的,是那位正月就留了锦囊,说如果有一天见到卢象升,就提点他。”
袁大宝说着从腰间取出一个黑红色的锦囊,递给卢象升。
卢象升接过看后,朝北跪拜,久久不起。
曲有虎看呆了,难道这卢象升抱的大腿,比袁崇焕的腿还粗?
卢象升站起身后,又朝袁大宝作了一揖:“还请袁将军能多监督末将,象升不敢忘。”
“这都好说,但你年纪轻轻,也不能因为这个就怂了,你打仗风格,俺还是很佩服的。”
“愧不敢当。”
曲有虎见两人终于恢复如初,这才出声:“袁兄,你到底准备了什么好吃的,我都饿了。”
“哈哈,你到了大帐中就知道了,随我走吧。”
一行几人终于从北面进入了后营,令曲有虎与卢象升震惊的是,竟有几千人在做简单操练。
“袁将军,阵前为何还要操练,万一贼军攻来,岂不是白白耗费力气?”
“都是些简单操练,费不了多少力气的,这部分人好几天没打仗了,让他们保持好状态。”
“原来如此。”卢象升点头。
“袁兄,你这日营与月营建营也没多久吧?这兵练的可真是不错。”
“临阵作战,纪律最重要!”
袁大宝带着两人继续往中军大营去,到了大帐后,大大咧咧地一屁股坐下。
桌案上摆着几个大银锭(做成元宝样式的面食)与几张油饼。
“袁兄,这就是你说的好吃的?”曲有虎脸拉了下来。
“嗯,白面做的,可好吃了!”
两人到后仅仅一天,袁大宝就在次日下令,命卢象升作为先锋,领一万人率先进攻正统军岳山部。
“将军,这岳山手下兵有四万众,为何不先攻没到多久的张泉涌部,而且这人年岁颇小,肯定更容易击破。”卢象升疑惑。
“听令便是,我与曲兄会领兵为你掠阵,你不必担心。”
“末将听令!”
卢象升接了令就从帐中离去,独留曲有虎在帐中。
“曲兄也出发吧,此次只是佯攻,你部防备贼军就好,他们一旦增兵过多,你就掩护卢小兄弟后撤。”
“听令!”
岳讬对于敌人先进攻他,先是疑惑,后而大怒。
这是没打过张泉涌那小子,就把自己这四万人当软柿子捏了。岳讬当即下令自己心腹,阿奇格领一万人接阵,自己亲率其余人坐镇后方。
“给万帅传信,同时再派斥候出去,给我探清楚明军到底有多少人!”
“得令!”
岳讬对万中红也是气恼,对方推到延津这么久,愣是没派多少斥候打探消息,自己这几天派出去的也都没了音信。
卢象升到阵前,依旧一马当先,但与以往的孤军深入不同,并没有与部下其余人拉开太大距离。
两军交战过了半晌,始终没分出孰胜孰败,反而正统军见卢象升竟在阵前,亲自上阵杀敌。
阿奇格一看对方比自己体型小了不少,当即趁卢象升有些疲惫时,领着十几个从辽东一同南下的正红旗旗人,在人群掩护下朝卢象升摸了过去。
“先抓了这小子!明军先锋军必然大破!”
卢象升被这突然冒出来的十几人打的,差点深陷囹圄,这十几人棉衣下方分明是铁甲,己方一时奈何不了他们。
“贼军哪来如此铁甲?”
在卢象升疑问之际,四周亲兵终于将他解救出来。
阿奇格见攻击不成,下令撤回后方。
但卢象升抓住机会,与几名亲兵手持骨朵等钝器,连开了几个铁罐头,阿奇格虽然恼怒,但也无可奈何。
“把这几人铁甲拔下来,让咱们的人穿上。”
卢象升说着,取下了其中一人的头盔,这头盔被他砸的全是大坑,里面的人也是被如此震死。
“将军,这人怎么留着老鼠尾巴,他好像不是汉人。”
随着一条老鼠尾巴露出来,几人发出惊呼,汉人是万万不会留这种发型的。
“好丑。”
卢象升第一反应脱口而出,这人只留后脑勺铜钱大小一片,其余刮的精光,当真是丑出奇了。
卢象升又接连打开其余几个铁罐头的头盔,都是一模一样的金钱鼠尾发型。
“将军,这是哪里的胡人?”
“好像是建奴,但我也没见过,此事重大,先撤军回去再说!”
见对方也开始逐渐往后退,卢象升下了鸣金收兵的撤令。
“撤军!”
卢象升把几个鼠尾辫一同攥在手中,提着五六个鲜血淋漓的头颅进了袁大宝大营。
“袁将军,可认识这些人?”
“这是?”袁大宝瞪大了眼睛,他也没见过这种发型的人。
曲有虎抱拳:“末将认得,我当初在辽东待过几年,这分明是建奴,怎么会在我大明中原腹地!”
卢象升:“报袁将军,末将怀疑这贼军造反,有建奴在暗中出力。”
“嗯,快将此事告诉袁尚书,但建奴不应该有如此财力,必中必定还有其他人。”
袁大宝第一时间想到了朱由校,但又想起以往交谈中,朱由校对建奴态度都是恨不得全杀了,万不可能这也是他布的局。
袁大宝愣神之时,卢象升打断了他的沉思。
“袁将军,末将有一计。”
“你说。”
“贼军虽然号称正统,但皆是汉人,我等不如让奸细造谣他们军中有大量建奴,乱其军心。”
“好!此时就交给卢将军办了。”
卢象升接令后,从军中挑了上百个大嗓门的人,又弄出几个十米高的长杆,一杆上挂着一个建奴头颅。
随后几百人一同在敌营近前大喊。
“尔等军中有建奴,诸位汉人兄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要被他们蒙骗了。
袁将军说了,一颗建奴头颅赏千两,无论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