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屯粮
外公家没有空调,只有电风扇,客厅一个老式的大吊扇呼呼吹着,唐秋一边切着桃子,一边冒汗,仰头让脸对着大吊扇,风倒是吹在脸上了,可那风也是滚烫的。
“外公,先不熬了,这也太热了。等我买的空调送到了,给几个屋里都装起来,到时候再折腾。”
唐秋热得都无奈了,冲着还在厨房用大锅蒸桃子的外公说。
都说快到夏天,那是一场雨一场热,这前头足足一个月的暴雨,瞬间就给温度拉拔到酷暑的地步。溪山村算是地势高的村子,又群山环绕的,往年都是风扇吹吹,夏天也就过去了,没想到今年会热得风扇都吹不凉了。
说起空调,外公还不高兴了呢,生气说:“空调在你房间装一个,你嫌热客厅装一个就好了。厨房和我房间不用装,谁在厨房装空调的!”
“做饭热啊。”唐秋还想挣扎下。
“我做饭,我不觉得热。”外公一锤定音,并且表示他要是硬要装,那他就告诉唐爸唐妈唐秋的事。
唐秋:“……”行,你厉害。听你的!
幸好外公的房间和厨房就在客厅的一头一尾,客厅有了空调,随便你在哪个屋里开着门,总归是有降温作用的,大不了给客厅买个匹数最大的那种空调。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然等真的热出毛病来,那才是真的麻烦事。
人倒是还解决,只是刚经历过一波暴雨的庄稼,那可是真的难受。地里可不仅仅是热,而是暴晒了,分明上周还忙着排水,这周眼看着地里就一天天干起来。太热了,好些庄稼都开始倒伏了,有心急的村民都已经开始挑水浇地了。
但这浇地也是个累人的活,加上天太热,傍晚那大地蒸腾上来的热气都十分灼人,所以结伴起来浇地的村民简直是披星戴月,基本都是半夜降温后,才敢上地里浇水的。但一到白天,很快那点水都蒸发干了。
可也比不浇水好些。
唐秋这边的几个玻璃大棚早早就盖上了遮阳布,虽然也闷得厉害,但作用还是明显的,好歹能遮挡一部分太阳,也让水别蒸发得那么快!
溪山村的村民们这回倒是没在背地里叨咕唐秋,而是跟着盖了遮阳布,有那手脚快的,还特意去镇上找了人,给盖了传统的那种大棚。
有人做了大棚,虽然投入有些大,但效果显著。虽说现在的村民种地那都是随便种种,拿来糊口的还是少数,但庄稼就这么坏在地里,谁也不干啊,于是盖传统大棚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村长还特意来找外公和唐秋取取经。最后他们听唐秋的统计完整个村子要弄大棚的人家总田地亩数,然后用团购的概念找了一家厂子承包了,比最早盖的据说亲戚给的最低价还要便宜。
一听这价格,原本只拿遮阳布盖盖的村民也想定了,但那一拨早就过了,他们再凑人也凑不上这么多,价钱自然就没有这么便宜了,据说最终没定成。
外公跟唐秋说起这事,还一边唏嘘一边感叹说:“幸好有他们这么一折腾,否则咱们也是罪过了。”
“嗯?”唐秋不明白这还能扯到自己头上。
却是那之前私人找亲戚买的大棚,其实给的价钱算低的,但后来他们搞团购,价钱更低了,最开始那个就怀疑起亲戚来,差点就闹翻了。好在这后头虽然也凑了人,但也就没几家,大棚价钱很贵,这才让人和亲戚家堪堪保住关系。
唐秋听得也是唏嘘,老话说的好啊,可千万别跟亲戚做生意,也别做亲戚的生意,否则世上再无亲戚。
莫朝夕被唐秋这所谓的老话弄得哭笑不得。
“最近气温太高了,很可能会干旱,就你和你外公两人种那么些地,要挑水也太累了。我定了拉水管的工人,明天应该会到村里。你到时候和工人一起规划下,看看能不能将水接通到地里,浇水方便。”
之前造大棚就花了不少钱,现在又水管接到地里,一听就不是小工程。唐秋对前景有些担忧。
莫朝夕说:“如今外头炎热,水果、蔬菜都很容易坏,还要顶着高温去采摘,价格节节攀升。我重新搞了个公司,弄个社区卖菜,你可以找你外公还有村长说说这个事,村里蔬菜、水果收购。”
唐秋一听眼睛一亮,之前他不答应村长揽活上身,也是自己没这个能力,但莫朝夕有啊!能帮上自己自小长大的村子里的村民,唐秋很高兴,自然也就不操心莫朝夕要建水管之类的工程了。
他把事情跟外公说了,留了个心眼,说了水管投入,先让外公情绪酝酿下,然后再说收购村里蔬菜、水果的事,果然外公跟自己一样顿时伤心,也顾不上水管的事了,马上就去找了村长。
收购村民的蔬菜、水果这是好事,但村民种的基本是自家吃,菜的质量参差不齐,要谁家的不要谁家的,这也是个麻烦的活。
最后商定一律不管,村民把自家的水果和菜都送到唐秋这边来,唐秋和外公负责验收,好的就手下,坏的一律不要。并且发现一次坏的,以后都不会再收!
关于这事,村长特意在村里的广播多番警告敲打,也算是打消了一些所谓亲戚的心思,毕竟一个村的,真要说起来,谁和谁还不是个亲戚?!
这在如此高温下,总算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村民都很开心,当然也很配合。村长还特意将村里外公房子下头的大柿子树下那一块场地给唐秋免费收菜用。
水果还好,蔬菜基本都是当天凌晨,天没亮,气温还没上来的时候摘好,送到唐秋这边来,等验收完了,直接一车拉出去,到了省城,自然会有莫朝夕那边安排的公司负责复检,打包,送进社区居民家。
收菜,验菜,当场结算,这也是个累人的活,但外公很乐意干,唐秋帮衬的也还好。今年只是临时,也没村民特意大面积种,其实量也还好,等以后肯定是要雇人的。
这边生意做着,地里很也快折腾好了水管。但也怕招人眼,水管直接在夜里开始搞的,全部埋在地下,笼头也安装在大棚内部,如今有遮阳棚挡着,外头也看不到什么。
就是以后遮阳棚撤掉了,只要在水笼头那扎个稻草人,谁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
唐秋这边砸钱过上了省力安逸的日子,但村里甚至其他地方已经烈阳照耀着大地,地面随便丢一块肉上去,都烫得能听见滋滋烤肉声!
村民有了大棚的,用水问题也很快变成了必须想办法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水稻田,那可是一刻都不能缺水。
有那本就从山上引水的,连着好几家找上门,愿意花点钱拼水。这还是好的!不好的还有因为水被缺德的全截流的,一闹起来直接大打出手了。
村长赶到的时候,有人都见血了!
村长也是生气:“你们看看你们!没这点庄稼你们不活了是不是?!庄稼重要,还是命重要!你们能耐,就去挑水浇地,正事不干,打架你们倒是很能干!咱们新农村建设精神就是教导你们打架的?”
闹事打架的村民被训成鹌鹑,一个个低着脑袋,不敢反驳。
天气这么热,村长脾气也爆:“你们几个,一个不能少,今晚都给我去上课学习。好好学学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文明指导!我让村委会给你们考试,没过的就继续上课,上到你们能考出来为止。”
留在村里种地的,识字的倒是大数,但那认识的字要拿来用,对这些老汉们可是为难了!村长这一惩罚,真的是罚到他们心肝疼!
但村长一怒,他们只能去学习!
他们村也就因为水闹闹,毕竟还是小溪,挑水啥的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累点。可村民种的地也不多,累就累吧,扛过这几个月就好了。
新闻上却不太乐观,开始慢慢出现有人晒死的新闻,不小心摔倒在地上送到医院就是高度烧伤,甚至还有那身体弱的只是摔倒在户外,直接人就没了……
以前也有天气热出事的,但今年明显人越来越多,这样的新闻也越来越多。
村民都开始嘀咕:“往年哪有这么多事啊?”
村里都是从老一辈苦过来的,很有忧患意识,刚开始有人嘀咕还冷静着,慢慢嘀咕的人多了,就一个个都开始慌乱起来。平时去一天一班车去镇上的公交都坐不了三两个人,最近天天爆满,还有村民要求司机增加班次的,都是去镇上采购准备囤货的。
粮食那是家里有的,肯定都不卖出去了。别的东西,盐啊、种子啊,还有小鸡、小鸭、小猪仔都热门起来,带起了一波涨价。之前自诩冷静旁观村民造大棚的,那些个硬是没搞的,镇上买不到了,全都去了县里买材料了,势必要让自家拥有一个大棚!
唐秋正好去了趟省城,等他在那住了一天回村,就看到外公把整个客厅堆出了一个小山堆那盐直接就有好几箱,还有满地跑的小鸡、小鸭子,种子更是一大包一大包的。
唐秋:“??”
所以国人一遇到问题就屯粮的习惯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还有为何每次都囤这么多的盐,想当年那啥啥谣言,家里囤的盐,可是足足吃了五六年都没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