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晶圆代工
第二天一早,当唐笑来到公司的时候,刘良栋就找了过来:“老板,今天帮你约了几个香港本地的核心供应商,他们大概会在十点钟过来,你需不需要准备一下?”
自从和霍影东达成共识之后,唐笑在女朋友生日会结束的次日,就已经和刘良栋探讨过这个事情,现在刘良栋找过来,很显然就是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已经展开。
“没什么需要准备的,等他们来了,你直接让人领他们来我的办公室。”
“好的,老板,另外,我有个提议,是关于你的日常工作的,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客气了,有话直说,我又不是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
“老板误会了,不是什么不同意见,你平时这么忙,是不是考虑招个助理?等找到了合适的助理,很多事,我们就算找不到你,也可以和你的助理说,至少他会帮我们转达。”
唐笑一想,也对,现在他的很多时间,都被浪费在了一些琐事上。如果招到了合适的助理,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给对方,这样自己就完全有可能从一些事情里解脱出来。
“你让人事那边安排吧,最好是也能懂一些电影相关业务的。”
并没有为招聘助理这种小事太过上心,唐笑很快就和刘良栋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芯片工厂的事情差不多可以提上日程了,这段时间你尝试着和夏普方面沟通一下?”
唐笑一直有自组芯片工厂的心思,这件事刘良栋再清楚不过。现在见对方相当正式提了出来,刘良栋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这个老板好像是要开始有大动作了。
“具体往哪个方向谈?股份具体怎么配置?”
“资金我们出大头,夏普这边主要负责技术授权和人才支持,股份可以五五开。芯片工厂暂时只做成熟方案的生产,芯片设计方面,我们另起炉灶,这方面我有安排。”
“我有点不太明白。”无奈,刘良栋只能实话实说。
“你有没有想过,芯片生产工厂和芯片设计公司,事实上是可以分开来运作的?”
“分开运作的意义又在哪里?”
“独立运营的芯片代工厂,只要做好了生产工艺方面的研究和生产良品率的提升,就可以考虑对外接单,从本质上说,这其实也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
“模式创新?”
“是的,我想在半导体设计和制造领域,尝试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跟夏普公司合资的芯片工厂,说到底,只是我们进入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一个跳板,和之相对应的,就是我还准备成立属于我们自己的芯片设计部门,这两件事将同时展开。”
“老板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和芯片设计的成本比起来,晶圆代工厂的投入要大很多,设计和制造一体化,无形之中提高了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一些有能力设计出好芯片的个人,往往会因为前期的高额投入,而被这个行业拒之门外,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人的价值?”
“我大概明白老板你的意思了,通过代工厂的模式,帮助那些拥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工程师进行自主创业,他们设计出来的芯片,可以交给我们生产,形成一种良性的互补模式。”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现在的半导体公司想要实现盈利,其实是相当困难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开工率,除了赔钱基本上不存在其他可能性。但是如果只是创办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这方面的风险就会小很多,这也是新模式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我承认这种模式确实存在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风险其实全都压在自己身上,老板你确定要这么做?”搞清楚了唐笑的想法,刘良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晶圆代工做好了,前景并不会比芒果电子差多少。而且我也没说立刻就要上马这个项目,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如何搞定和夏普之间的合作。”
“那芯片设计公司呢,老板你准备怎么开局?”
“香港中文大学啊,高坤教授牵头成立的中大电子学系,在这方面有着不俗的实力。东方商事不是又积累了几千万美元的资金嘛,我准备全部取出来。其中一部分用于和夏普成立合资公司,另一部分则用于成立芯片设计公司以及和港中大展开项目合作。”
七十年代末的半导体生产企业,投资肯定不比后世那样动辄就是几十个亿美元,此时一条成熟制程的生产线,投资无非也就千万美元级别,唐笑完全有能力承担。
三千多万美元,唐笑会拿走大概五百万用于改善自家的生活,剩下的两千多万,就是半导体项目的启动资金,一部分用于合资公司,一部分则用于芯片设计公司。
“明白了,那我先去和夏普公司联系,中大这边,老板你亲自出面还是?”
“等过段时间我从内地回来,中大那边刚好也开学了,到时候我会过去一趟。”
送走了刘良栋,唐笑开始在记事本上写写画画起来,这是他的习惯。
接下来最重要的两件事,除了应霍影东之邀赴内地考察之外,半导体项目更是一点差错都不能出。越是重要的东西,唐笑越是要把它记录下来,至少这样不容易出差错。
在记事本上写写画画了一个来小时,总算是把自己能想到的半导体项目需要注意的细节都记录了下来,唐笑抬手看了下时间,发现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便起身稍微活动了一下。
刘良栋约好的这批供应商,事实上都是唐笑事先圈定的,类似街机机体板材、按键按钮、电源线材等技术含量稍低的,完全有可能放到内地进行生产的,全都给罗列了进去。
唐笑今天的任务,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邀请这些供应单位的负责人和他一起前往内地考察,看看如果转移产地,有没有可能把一些产品的成本给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