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香港方块
和麦卡勒斯签好了出版经纪合同,唐笑直接搭公车回了纽约大学艺术学院。
唐笑是艺术学院导演系三年级的学生。
也就是说,如果他不准备毕业后留在美国发展的话,在美国生活的时间也就只有一年出头了。
一年的时间,真的不算短,但对唐笑这种对自己未来有着明确规划的人来说,还是稍稍紧迫了一些。
紧迫在哪里?
我们来看看这家伙的规划好了:
1,毕业前尽可能赚够1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2,完成《哈利波特系列》和《加勒比海盗系列》的小说创作,至于系列电影,只能等以后再说;
3,抢在任天堂发布街机游戏《大金刚》之前,完成经典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的创作,把马里奥这个超级大ip握在自己手里;
4,团队最重要,在他的计划里,电影创作团队、游戏软件开发团队、游戏硬件开发团队都是必须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需要在美国的时候就把框架搭建起来。
好像有点异想天开了,不过仔细想来,却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先说第一点,百万美元启动资金其实并不难,要知道《谁动了我的奶酪》可是曾创造过两年狂卖超2000万册的佳绩,单这本书的版税收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说小说创作,《哈利波特系列》不难,就在唐笑的脑子里,倒是《加勒比海盗系列》,因为没有现成的小说可以抄袭,只能根据电影情节二次创作,需要时间一点一点去磨;
《超级马里奥兄弟》对原本就是游戏公司软件工程师和架构师的唐笑来说,问题也不是很大,唯一有点难度的,其实还是怎么做好承载游戏的主板,硬件方面他可不在行;
团队框架嘛,别忘了他现在就在美国,电影学院里最多的就是各种电影相关专业的学生,拉起一支幕后制作团队不难,关键是拉起的这支团队愿不愿意跟他回香港发展;
至于软件团队和硬件团队,其实也不是太大的问题,美国可是全球计算机相关人才最集中的国度,招人并不难,唯一的困扰还是这些人愿不愿意跟着他去香港发展。
可能有人会问,明明留在美国发展困难会少很多,唐笑为什么一定要回香港呢?
怎么说呢,前世的唐笑就曾在硅谷生活和工作过好几年,对美国这个表面上民主,实则对黄色人种极度不友好的国度欠奉哪怕一丁点的好感。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又愿意在别人的国度里做一个二等公民呢!
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宿舍里,唐笑此时正埋头在省吃俭用买来的苹果二代电脑前。
虽然街机主板的设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落实好,但软件编写的工作完全可以提前进行。
“嘿,斯迈尔(唐笑的英文名),今天去曼哈顿跟出版代理谈的怎么样?”
就在唐笑埋头敲代码的时候,宿舍的门被一个高高瘦瘦的白人青年推开,他是唐笑的室友,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留学生保罗·霍克。
“还行,老约翰的朋友愿意帮忙。”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我的朋友,祝贺你。”霍克很为唐笑感到高兴,这一点从他的语气里就可以很清晰的听出来。
“谢谢。”
“对了,我的朋友,从几天前就见你埋头捣鼓电脑,你这是在干什么?”
霍克适当的展现出了他的好奇心,没办法,这两个月的唐笑跟以往表现的太不一样了。
“试着做一个电子游戏。”
“是吗,那真是太酷了,不过我的朋友,我怎么不知道你有这方面的才能?”
“这叫深藏不露。”
“好吧,又是东方文化是吗,难怪好多白人都说东方很神秘!斯迈尔,你的这个游戏大概什么时候能做好,到时可以让我第一个试玩吗?”
唐笑在计算机上敲的,其实并不是《超级马里奥兄弟》的代码,那个有点麻烦,仅靠他一个人的话,需要的时间稍微有点长。
此时的唐笑,正在写的其实是一款前世叫做《俄罗斯方块》,这一世很可能会叫《香港方块》的游戏。
这款游戏和《马里奥系列》一样,都是超级大ip,而且编写起来难度要比《超级马里奥兄弟》简单不少。
“当然,不过你可能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对了,霍克,我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
在游戏做出来并完成版权注册之前,唐笑是肯定不会让人见识到庐山真面目的,这和关系好坏无关,完全就是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
怎么说呢,我们举个例子吧,那样可能更好理解一些: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在完稿的第一时间,就被唐笑拿去注册了版权,然后才有他到处联络出版经纪人和跟麦卡勒斯敲定代理的事情发生。
其实也不难理解,当穿越重生这种事情莫名其妙就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彷徨、无助、慌乱或者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总是会伴随而来的。
“什么事情?”
“我们的大学课程再有一个月就差不多要完成了。接下来的一年,只有两件事需要我们去做,一个是毕业论文,一个是毕业作。我想了一个剧本,准备找人一起把它拍出来,你有没有兴趣一起?”
霍克学的是摄影,偶尔也会有一些作品在学校组织的展览上展出,专业方面的技能相当不错,这也是唐笑找上他的主要原因。
“会参加沃瑟曼的奖项评选吗?”
“当然,不在毕业的时候拿个沃瑟曼回去,我都不好意思回香港。别忘了,我的家乡可是号称‘东方好莱坞‘的,不拿个奖回去可不好混!”
“能跟我说说你想的那个剧本吗?”
既然想拉着霍克一起搞事情,唐笑自然不会再藏着掖着,花了几分钟时间,就把后世那部在卢纹国际电影节和法国凯撒奖上获得过最佳电影短片的《调音师》剧情讲述了一遍。
前世的唐笑,最先接触的《调音师》其实是印度阿三版,在被剧情里数不清的反转深深震撼之后,才有了追根溯源在网络上看法国短片版的后续行为。
“谢特,朋友,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故事的,真的太有创意了!不管如何,算我一个,谢特,真的是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