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十二月,一年当中最冷的一个月份,老徐家的院子里却是热火朝天,写完作业的徐诗梦捧着奶奶特意炒给她和堂弟当零食吃的黄豆,一边吃一边站在门槛上,瞧着大人们不停的在院子当中穿梭,忙来忙去的样子。
西厢房那边,徐宏伟李桂荣夫妇正在加班加点,因为他们俩前几天接了一份大活,隔壁嘎查村有人家结婚,新郎家相中李桂荣的手艺,几天前就托人来问,能不能帮着做婚宴上的熟食和凉菜。
对方包工包料,给出的报酬还算丰厚,徐宏伟夫妇二人接下了这个活,却还想着婚宴接下来的集市。
婚宴的第二天就是南皋乡大集,夫妇俩打算提前将要带到集市上贩卖的卤味制作出来,反正现在天冷冻的住,这样就可以什么都不耽误了。
东厢房那边,徐宏昌周月华夫妇正在火炕上,将从城里买回来的帽子手套围巾袜子什么的分门别类。
这些都是周月华从毛纺厂那边买回来的尾货,因为有熟人介绍,虽然价格上没有优势,但她可以挑着买。
毛纺厂那边的尾货数量是按吨算的,绝大多数都是有瑕疵的东西,也就是检验不合格不允许出厂或者被退货的。
这些东西进不了大商场,更不可能出国去换回外汇,但寻常小老百姓家,没谁会太在乎帽子上下的色差值是多少,围巾手套上的图案符不符合标准,只要东西便宜能用,对他们来说就可以了。
所以周月华用不多的钱,带回来一大包的东西,然后在集市上大受欢迎。
毕竟她带回来的这些东西是真皮真棉真羊毛的,价格合适在加上周月华的审美在线,那些尾货在市集上不愁销路。
一个上午,周月华带回来的东西全部被抢购一空,速度比徐宏伟带来的卤货还要快,看的一旁的徐宏昌目瞪口呆。
那天晚上,徐宏昌周月华两口子数钱数到偷着乐,然后就换成徐宏昌催着媳妇去进货,尝到甜头的他开始主动帮忙,两口子的生意在集市上非常兴旺。
西屋的窗户底下,孙香雪正在给徐诗杰剪头,把这小子哄到椅子上乖乖剪头可不容易,周月华为此付出了一盒大大泡泡糖。
这也就是最近卖东西赚了钱,周月华心情好,换成平时敢和大人讲条件,别说是一盒大大泡泡糖了,不给他两鞋底子已经算那小子跑的快了。
孙香雪哼着小曲,围着小侄子一点点的移动,手上的剪刀和梳子相互配合,刷刷刷几下发型的轮廓就出现了。
徐宏星在一旁,将成叠的塑料包装袋往大麻袋里装,那些塑料包装袋里面装的都是一些对联、福字、挂签、财神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整理好后,明天就要带到集市上去贩卖。
要说徐家这几个小摊位,出摊之后生意最火爆的,不是二房的卤味摊,也不是三房的衣帽摊,而是徐家大嫂的简易理发摊。
腊月将近,乡里面外出打工、求学、工作的人们开始逐渐返乡。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乡里媒婆月老们最忙碌的时期,他们要在男方女方都在家的时候,尽量多介绍几对,不然等到年后孩子们一走又是一年,耽误不起呀。
被介绍相亲的男孩女孩们,基本上都要到换上新衣服,理个发,让自己看起来漂亮精神一些。
比较讲究的女孩子们,大多数会选择到市里去做个漂亮的发型,不太讲究的男孩们则是乡上的理发店就解决了。
孙香雪的摊位收费低手艺还不错,一摆出去就受到了回乡男孩,还有他们长辈们的热烈欢迎。
只要一出摊,孙香雪每天至少要剪十几个头,最近还有要继续增加的意思,因为他们这边讲究有舅舅的人家正月不能剪头,所以很多家长们都提前把家里的孩子提出来,带着他们过来理发。
徐宏星本来只是到集市上去给媳妇打下手的,但是眼瞅着兄弟们还有媳妇弟妹们的生意越做越好,他也就动了心思,想要跟着一起尝试一下。
但是他们家的情况与别人家不同,老二老三他们俩夏天的时候出去干了三个月短期工,赚了一些家底回来做本钱。
而徐宏星不但没出去工作,还因为老婆住院将家底用的一干二净,他们两口子现在手上的那点钱,还是孙香雪出摊剪头刚挣回来的。
本钱少还想要做些什么,徐宏星在集市上整整观察了三、四天,才把目标放到了这些年节要用的小东西身上。
福字、对联、挂签这些东西本小利大,距离春节越近这些东西卖的就越红火。
唯一的缺点是时效太短,过了春节就不会有人再买了。
不过没关系,徐宏星已经想好了,他去上货的时候转挑那些没有属相的对联和福字买,这样就算是今年卖不出去,来年还能接着继续卖,就赔不上多少。
孙香雪对于丈夫的这个想法是很支持的,把所有的家底都拿出来,凑了凑给徐宏星带上,让他去市里进了货。
徐宏星现在正在摆弄的那些东西,就是他进来的货物,他满心期待,期待着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能给他带来收入,这样今年这个年就好过了。
徐家老爷子背着手从屋子里走出来,瞧了瞧满院子忙忙碌碌的孙男娣女们,没多说什么,从口袋里掏出用方便面袋装着的烟丝和卷烟丝的白纸,开始给自己卷烟抽。
烟才刚卷到一半,家里面就来了串门的,徐老汉起身把客人迎进屋里,喝着茶水聊着天,那位过来串门的邻居抬起头,透过窗户玻璃看见院子里,徐家的几房孩子们热火朝天的样子,不由得感叹:“老哥哥,看看你们家的孩子,一个个都立起来了,你这回可是省心了。”
“嗨,能不能成事儿还不知道呐,也就现在猫冬,大家都闲下来了,有空逛街也有钱逛街,等过了年生意还会不会这么好做就不知道了。”沿街叫卖了多年雪糕的老徐头知道,买卖这东西看人看时机有时候更看运气。
“不管咋说,你们家这个年肯定会过的又红火又热闹。我们都很奇怪,这不声不响的,你们家的生意说做就做起来了。以前是知道桂荣她手艺好,可也没听说她会做卤味,月华时髦爱打扮,把挑衣服的眼光用到挑货物上简直是绝了。还有香雪,她学过剪头,还给我剪过头的,之前咋就没想到要去集市上摆个摊位?”
“你们家这些人,最近就突然像是开了窍一样,心眼灵活了事情也都做起来了。我们大伙都调侃呀,说就像是一夜之间被什么给点化了一样。老哥,你给我说句实话,因为啥呀?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老徐头闻言捏着烟的手停顿了一下,下意识的回头瞅了一眼自己站在门槛上瞧热闹的大孙女说道:“因为孩子办了一张借书卡?”
“啥玩意?”没听清楚的邻居又问了一句。
“没啥,因为我们家有福气。”抓过头的徐老爷子大声回了这一句。
“那是,日子蒸蒸日上,能没福气吗。”邻居附和道。
过了一小会,串门的邻居起身要回家,徐老爷子往外送。
人送走之后老爷子回屋,脚快要跨过门槛的时候收了一下,停下来伸手摸了摸孙女的头。
被爷爷揉了脑袋的徐诗梦疑惑的抬起头问:“干嘛呀爷爷?”
“没事,爷爷就想在沾点福气。”
说完这句话,徐老头心满意足的进了屋,留下徐诗梦一脸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