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以夷制夷
“天高皇帝远”,是流传很广的俗语,指的是苦不堪言,无路可走的意思。这句话是有缘由的。
不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有一个姓杨的知县,是一个贪赃枉法,吃死人不吐骨头的家伙。杨知县是为了“千里做官只为财”,才来这个县做知县的。他勾结了当朝兵部尚书的儿子,外号玉面虎,二人狼狈为奸,骄横无耻,专门榨取民财,搜刮民脂民膏,直弄得当地百姓叫苦连天。
这年,杨知县四十岁,说是要做寿,大家少不得又要凑钱去巴结他。他要大家给他送匾,说什么来这里做官两年多了,功劳没有,苦劳总有点吧!就这样,老百姓只好集资送匾。匾上题什么字呢?人们想来想去,最后想出了四个绝妙的字:“天高三尺”。
杨知县生日那天,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大家憋着一肚子气,还得装着笑脸去送匾。
这天,告老还乡的当朝宰相回乡路过此地,宰相的大轿一到,送匾的岂有不让之理?
人们立刻跪在街道两旁。老宰相在轿里通过窗户朝外望见“天高三尺”这块匾,觉得奇怪,就命停桥,问了送匾的人群。送匾的老百姓一听老相爷来传问他们,个个高兴,就都一五一十如实告诉了老相爷:“匾上写‘天高三尺’,意思是杨知县来这里刮了两年多地皮了,地皮被刮低足有三尺,那不是天高了三尺吗?我们老百姓实在没有法子想,皇帝又远在京城,我们有苦向谁去诉呢?真是‘天高皇帝远,有苦无处诉’呀!”
老相爷一听大家的哭诉,甚觉不忍,就安慰大家道:“你们再忍一忍吧!只管照常办事,这事我知道了,我自有安排。”
老相爷就在当地找了一个客店,明察细访,查实这个杨知县确是一个罪大恶极的贪赃官,就乘玉面虎企图霸占一位有夫之妇,行贿勾结了杨知县一案,处决了玉面虎和杨知县。
事情过去了,可“天高皇帝远”这句话就一直在人们口头上流传至今。
大名府有一个宋员外,宋员外家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是龙凤胎。
只要提起宋家女儿,大明府无人不知晓,这个女孩儿名叫宋云梦,长得宛如画上的仙女,最吸引人的是身上时刻散发着奇香。
每到百花盛开的季节,蝴蝶就会围着她翩翩起舞,如若是走在大街上,也会有蝴蝶追随,成为大名府一道亮丽的风景。
云梦之所以身上有奇香,是缘于她身上的玉镯和锦囊。
十八年前,云梦刚出生时,身体就特别虚弱,可能是双胞胎的缘故,不过,哥哥云龙倒是比较健壮。
云梦经常和哥哥打趣:“都怪你,在娘胎的时候争了我的养分。”
云龙只会憨憨地笑,对这个妹妹宠爱有加。
在云梦三岁这一年,忽然患了咳疾,瞧了无数个郎中,均不见效。云梦本来身体就虚弱,再加上黑白不停地咳嗽,整个人变的面黄肌瘦。
就在宋员外束手无策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化缘的和尚,虽然此时他心不在焉,但还是热情地招待了和尚。
在交谈间,和尚得知了云梦的病情,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玉镯和锦囊,叮嘱宋员外,玉镯和锦囊要随身携带,云梦的病就会慢慢好转,等十五年之后,自己再来取回玉镯和锦囊。
宋员外是千恩万谢,说来也奇怪,自从云梦佩戴了玉镯和锦囊之后,咳疾就慢慢地好了,再到后来,身体也不虚弱了,容颜变得更加俏丽。
当时听老和尚说,这镯子乃是上等的好玉磨制,又在奇药里面放了好多年,所以才会有奇香。
十五年很快过去了,这一天,老和尚如约而至,来取玉镯和锦囊,谁知宋员外却不想给,直说老和尚将东西送给了云梦。
老和尚一听就生气了,对宋员外说道:“既然如此,老衲也不强求,就怕日后玉镯会给小姐带来祸端。”
老和尚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对于他说的话,宋员外完全不信,这镯子女儿都戴了十五年,不是好好的吗,怎得以后就会出事呐?
不久之后,京城李将军派人给儿子提亲,云梦本不愿意,可宋员外强行做主,给两个孩子订了婚约,云梦为此,整日闷闷不乐。
这一日,丫鬟带云梦出去散心,顺便去街上买胭脂水粉,发现有一个书生在作画卖,每张画都栩栩如生,引得人们驻足观看,云梦也被吸引了过去,五彩的蝴蝶一直随她飞舞。
这个书生名叫李浩宇,生得是眉清目秀,气宇轩昂,除了每日苦读外,闲暇时间就出来作画,想攒些银两进京赶考。
云梦回家之后,就犯了相思病,脑子里全是书生的影子,竟然茶不思饭不想,日子不多,就病倒了。
宋员外赶紧请郎中医治,药也没少吃,可云梦却日渐消瘦,没出一个月,便香消玉殒了。
宋夫人痛哭流涕,抱着女儿的尸体不肯撒手,宋员外也心乱如麻,就在这个时候,儿子云龙跑进来说:“爹娘,那个老和尚求见。”
宋员外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说道:“都是他咒我女儿,如今应验了,他又来看笑话,把他给我赶出去。”
宋夫人一听,赶忙说道:“老爷,和尚当初能医好小女的病,绝非是一般人,何不请他进来,看能不能救小女一命。”
宋员外觉得言之有理,赶紧命儿子请老和尚进屋,老和尚进来之后,宋夫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祈求道:“大师,求你救我女儿一命。”
老和尚说道:“夫人请起,我已经推算出小姐有难,今日就是为此事而来。”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个青色的瓷瓶,打开盖子之后,倒出一粒棕色的药丸。
“赶紧将此药丸融化,给小姐服下。”和尚吩咐道。
宋夫人赶紧命下人去做,强行给云梦灌了下去,约么两盏茶的功夫,云梦便悠悠醒来,宋员外夫妻二人喜极而泣。
“把小姐身上的玉镯和香囊取下来,这样方能保她平安。”老和尚又说道。
宋夫人不再迟疑,赶紧将东西取下,还给了老和尚,老和尚也慢慢道出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玉镯多年和草药放在一起,已经含有药性和微毒,香囊里面也是名贵的草药,多年以来,这些药性渗透了云梦的肌肤,所以她的病慢慢好了。
但是这微毒,最怕人动情,只要动情之后,慢慢就会伤及性命。
所以,在云梦十八岁的时候,老和尚才要将此物讨回,没想到宋员外动了贪心,不想归还玉镯和锦囊,却给女儿惹来了祸端。
就在此时,将军之子来了,一进门就问:“老爷,云梦现在如何?”
“她现在已无大碍,多亏大师救了他。”宋员外回答道。
“那就好,那玉镯现在哪里?”将军之子问道。
“它已经被大师收回了,云梦到了婚嫁的年纪,如若再带着它,还是会伤及性命的。”宋员外回答道。
将军之子一听就不高兴了,对老和尚说道:“既然我与云梦已经定亲,那玉镯也就是我的,请大师归还。”
“公子此言差矣,这东西本就是我借给云梦小姐的,怎会就是你的?”老和尚说道。
“赶紧给我拿出来,要不然别怪本公子不客气。”将军之子说完,就动手搜老和尚的身。
只见老和尚手一抬,就将他推倒在地,便不搭理他,直接起身告辞了。
原来,将军之子并不喜欢云梦,而是看上了她的玉镯,所以才与她定亲,想把玉镯据为己有,然后送给宫中的贵妃娘娘,让她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以便将来谋个一官半职。
可是,如今玉镯已被老和尚收回,他娶云梦也就没有意义。
于是,将军之子回家之后,就和将军禀报了此事,并且和云梦退了婚。
自从玉镯和香囊被收走后,云梦身上的香气全无,成了一个普通人,听闻被退婚后,如释重负。
接下来的日子,上门提亲的人踢破了门槛,可云梦一个都不中意,宋夫人觉得有蹊跷,于是找到女儿问其故。
云梦跪倒在母亲面前说道:“我此生非李浩宇不嫁,望母亲成全。”
宋夫人虽然没见过李浩宇,但对其也有耳闻,知晓他是一个穷书生,虽然学识丰富,但就是家境不好,父母就是平平之辈,女儿如若嫁给他,肯定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于是,她对云梦说道:“这门亲事门不当户不对,怎能行呢?”
“可他对我用情至深,我也对他一见钟情,这两相情愿的事,怎的就不行?”云梦反驳道。
“你怎知他对你用情至深?”宋夫人质问道。
“母亲,请稍等!”云梦说完,从箱子里取出一个画轴,轻轻地打开,让宋夫人欣赏。
只见画中之人正是云梦,简直画的栩栩如生,身边无数彩蝶在飞舞。
“母亲,我俩只有一面之缘,如若不是对我用情至深,怎能画出如此生动的画像?”
原来,那日李浩宇在街上见了云梦一面之后,也对其念念不忘,回家就作了一幅画像,然后想办法找到了云梦的丫鬟,二人偷偷见了一面,可谓是郎有情妾有意。
李浩宇承诺:“等我高中状元之后,必定回来迎娶小姐。”
云梦也表示,自己一定会等他回来,今生非他不嫁,之后,二人便依依不舍地分开了。
宋夫人闻听,只觉得这是笑话,考中状元岂非容易之事?
宋员外知晓此事后,竟然大怒,想着赶紧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把女儿嫁过去,省得夜长梦多。
这一日,宋员外家门前来了一顶花轿,花轿旁边的马上坐着一个状元郎,说是来迎娶云梦小姐过门,宋员外一家见状,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迎亲的人俯在宋员外耳边轻语一番,宋员外立马大喜,赶紧招呼下人:“快去给小姐梳妆。”
云梦得知以后,当即表示不嫁。
小丫鬟却笑嘻嘻地说:“小姐,赶紧梳妆上花轿吧,不然你会后悔的,来迎娶你之人正是李浩宇,她已经高中状元。”
云梦一听,满心欢喜,赶紧梳妆打扮上了花轿,宋员外夫妻二人也是乐的合不拢嘴,直说女儿有眼光。
洞房夜,李浩宇轻挑红盖头,只见云梦两腮微红,双目含情,二人饮了合卺酒,深情相拥,坐在床前。
只见李浩宇从怀里取出一个玉镯,戴在云梦手上,云梦仔细一看,吃惊地问道:“玉镯怎么会在你这儿?”
李浩宇微微一笑,说出来玉镯的由来。
原来,李浩宇进京赶考,在一座寺庙借宿,主持大师知晓他精通书画,就请他给自己画了一幅像。
当大师拿出银两酬谢的时候,李浩宇婉言谢绝,大师见他善良,于是赠给他两物。
一是玉镯,二是一个锦囊,大师交代说:“这两物经过处子之身蕴养15年,把它带到身上,可以明智,锦囊中是处子茶,可以用来泡水喝。”
说来也奇怪,李浩宇考试之前,就泡了处子茶喝,到了考试的时候,觉得神清气爽,头脑清醒,一举中了状元。
云梦听后,直说这是缘分,玉镯经过李浩宇随身携带之后,阴阳相抵,已经破除了药性,再也没有香味儿,变成了一只普通的玉镯。
三日之后,夫妻二人借回门之际,和宋员外一家告别,李浩宇走马上任,云梦也随之而去。
德安府出了位名医李先生。因弟子阿庞医术不错,先生就将普济堂的事务交给他全权打理,自己则专心钻研家传医书,并不时出门游学,与异地医学高手交流切磋,顺便寻找、鉴别各地出产的药材。
这天,先生从外面游学回来,前脚刚进屋,府衙捕头后脚就跟进了门。
“大胆郎中,竟敢毒害皇亲国戚,跟我到府衙走一趟!”捕头说完一挥手,几个捕快不由分说给李先生戴上枷锁,推搡着朝府衙而去。
到了府衙,知府升堂问案。只见他一拍惊堂木,责问先生为何毒害景王妃的老父亲常老爷子。先生一头雾水,连呼冤枉。知府勃然大怒,喝道:“人证物证俱在,岂容你狡辩!来呀,先赏他三十大板,待老爷子病情有了结果再作处罚!”
衙役应声而上,按住先生噼里啪啦一顿好打。可怜的先生被打得站立不稳,被人扶进了大牢。
先生莫名其妙地遭遇牢狱之灾,心中烦闷不已。好在他医术高超,平时行善积德,仁厚之名早已传遍全府。衙门中人对他素来敬重,行刑时虚张声势,却未曾用力真打,所以一通板子下来,并未伤筋动骨,只是受了皮外伤而已。入牢后也未受虐待,上至牢头,下至犯人,都对他客客气气。尽管如此,先生多方打探,却没有人告诉他遭此大难的真正原因。
这天,先生邀请牢头一起享用家人送来的酒菜。酒酣耳热之际,牢头直着舌头说,恕我多嘴,讲个没由来的话给先生听。
先生说,但说无妨。牢头说,盛传这场牢狱之灾是拜您的得意弟子阿庞所赐。先生摇头,说他与阿庞名为师徒,实则情同父子──他待阿庞不薄,除了将医术倾囊相授外,还打算将女儿许配给他,阿庞怎么可能陷害他呢?
见先生如此自信,牢头口齿不清地说:“先……先生啊,大家都知道您宽厚仁慈、胸怀坦荡,但人心隔肚皮呀……您入狱后阿庞不见了踪影,那个老爷子病情加重后,却由惠济堂刘典先生出手救治……街头巷尾都说阿庞是刘夫人内侄。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咋会有这么多巧合呢?”
听牢头这么说,先生沉默了。原来,先生与刘典是幼时同窗好友,稍长便相约弃文从医造福乡里。先生家世代行医,他就跟着父亲学医。刘典随父亲经商去了河南,在那边拜师学医并成家立业,因医术精湛,在当地声名鹊起,后随父回到家乡开医药堂,与李先生同处一条街,低头不见抬头见。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两人既同为杏林高手,又是情同兄弟的同窗好友,本无意争高低,但禁不住世人品评──大家公认:他俩医术各有专长,但李先生略胜一筹。虽然世人眼中他们医术有高低之分,但这并不影响他俩的友谊。
最初两人相安无事,时间久了,刘先生开始忌恨起李先生──李先生的普济堂病人源源不断,而刘先生的惠济堂则门可罗雀。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说李先生治病是药到病除,刘先生则费钱费时。因这些有影儿没影儿的街谈巷议,刘先生总想整倒李先生,数次使绊子都没得手,由此两人暗地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所以关系日渐疏远,几乎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照刘先生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真有可能派内侄潜伏在李先生身边。其实,李先生本没往这方面想,经牢头提醒,不由得多心起来,他心里暗想:自己入狱好些天了,为啥阿庞连面都不露?
见李先生陷入沉思,牢头又说道:“大家都说,老爷子服了您开的药方后病情加重。您仔细想想,可亲手开过方子给阿庞?”
经牢头询问,李先生这才想起来:上月出门游学,他刚走到光山县界,阿庞骑快马追上来,说有位老爷子得了罕见病,他拿不准该如何下药。先生详细问了老爷子的病情,最后诊断为慢性心腹痛引起的轻微中风。先生认为心腹痛是老毛病,不打紧,倒是中风不可大意,若处理不当会演变成重度中风和重度心腹痛,真到那地步即使华佗再生也无力回天了。为慎重起见,他亲自开了方子,让阿庞照方抓药,并再三嘱咐,主药稀缺,要是在县城买不到,可去省城大药店购买,若实在找不到,可用另外两种药代替,暂时控制住病情。先生自忖用的都是性情温良之药,即便没有疗效也断不会激化病情以致老爷子昏迷不醒。莫非,那个病人正是景王妃的老父亲?而阿庞真在方子上动了手脚?
听先生讲完经过,牢头恍然大悟,证实了李先生的猜测:“那位病人正是常老爷子。他这么尊贵的身份,阿庞却没告诉您,可见他早就居心不良了!”
“我对病人一视同仁,从不过问患者身份,阿庞没特意告诉我老爷子身份也在情理之中。”先生边说边掏出几锭银子递给牢头,“烦请小哥帮忙疏通一下,让我面见知府,查看药方,寻找证据,洗刷冤情!”
在牢头一番打点下,知府终于重新开堂审理此案,这次阿庞也作为证人被带到堂上。
见了先生,阿庞面有愧色。他向先生施礼后,吞吞吐吐地说,前段时间父亲病危,心中慌乱,未及辞行便匆忙而去。现父亲去世,他守完头七就赶回来了。师父身陷牢狱,他未能及时营救,实在是分身乏术,恳求师父原谅。先生见阿庞面色疲惫,眼神含悲,不像说假话的样子,忙好言相劝。
随后,知府让阿庞指证先生蓄意毒害老爷子。阿庞如实陈述:“那日小人到常老爷子家出诊,因拿不准如何用药,便追上师父求教。师父详细询问了老爷子的各种情况后,边开方边向我交代注意事项。因急着回来用药,我来不及向师父讨教药理,等我抓药时,发现药方似乎不妥。但想到师父医术高超,这样用药自有他老人家的道理,所以也没深究,不料一时疏忽竟酿成如此大祸,小人也追悔莫及!此事罪在小人,与师父无关,求大人放了我师父!”
知府一拍惊堂木,冷笑一声道:“哼!你以为本官是三岁小儿吗?你这弃卒保帅之计焉能瞒过本官法眼──方子是李郎中开的,与你何干?”
虽然阿庞一再申辩,但知府不加理会。
先生也实在想不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便提出验看药方。知府命人把药方递给先生。他仔细看了看──确系自己亲手所开,亦無明显改动之处。
看完方子,先生心中明镜一般。征得知府同意,先生仔细问了病人服药后的状况,阿庞详细说了经过:老爷子服药不久就说头痛,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脸色苍白,四肢冰冷,伴有轻微痉挛,随后出现间隔性昏厥。见此情形,阿庞吓得失去主张。老爷子家人只好请刘先生来诊治。
刘先生来后,看了药方,仔细查看症状,认定是药物中毒,便开了些催吐药。老爷子呕吐后,刘先生又安排服用了些蛋清,并嘱咐每隔一个时辰喂一次绿豆汤,加盖棉被。经刘先生一番诊治,病情暂时得到控制。刘先生断定:老爷子随后将出现深度昏迷,但短期内性命无忧,至于能否治愈,则要看造化如何。不久,刘先生的话得到验证,老爷子果然昏迷不醒。随后,景王妃家人径直到府衙状告李先生。知府深感责任重大,忙命人将李先生收监。
听阿庞说完,李先生略加思索,大声说道:“大人,我已经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想好了救治方法,请大人开恩让我一试。就以半月为限,彻底治愈老爷子,到时再告知内情并负荆请罪!”
知府对李先生的医术早有耳闻,现又见他胸有成竹,在与景王妃家人商议后,决定死马当活马医,且让他放手一搏。
一伙儿人直奔常老爷子家。李先生一番望闻切诊后,叫人从后山砍来一些新鲜苦竹,劈开,放在大火上猛烤,并亲自拿杯接取两端滴落的竹沥。然后以腊雪为汤,取新鲜苦竹叶二两、干桃花一钱,文火煮一个时辰,去渣,趁热以半杯药汤兑一勺竹沥喂老爷子服下。
一个时辰后老爷子放了个又臭又长的屁,眼睛睁开了。见老爷子病情好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先生说此法可缓解老爷子病情,但要彻底治愈,还需取大别山深处的一味主药。为稳妥起见,他必须亲自去采,如果知府不放心,可派衙役督办。知府连忙答应。
李先生带着衙役立刻动身,快马加鞭直奔光山县而去。
很快,他们穿过光山县城来到大别山下。见山路难行,他们弃马步行。行不多远便是悬崖峭壁,他们手脚并用,一个多时辰后穿过了半山腰云雾地带。先生指着离山顶不远处的一片红云说,药就在那里。又攀缘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到达红云处──原来是一片灿烂的桃花林。头顶阳光灿烂、白云朵朵;脚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更低处浓雾翻滚,早已不见来时的路——见此美景,大家不由得一阵赞叹。此时已是六月下旬,山下别说桃花,就连桃子也早已“瓜”熟蒂落。衙役知道这桃花是宝,正要走近细看,先生却让他们在原地等候,自己一个人继续前行。先生很快穿越了狭长的桃花林,在竹、桃混生处找到两棵奇怪的桃树,采了满满一袋桃花。
下山后,一行人马不停蹄,终于在天黑前赶回。先生安排人将桃花与十几味药混合煎煮,并亲自将药汤喂老爷子服下。为观察老爷子服药后的反应,先生寸步不离地守候在他身边。
在先生的精心照料下,奇迹发生了:老爷子三天后开口说话,七天后下床活动,不到半月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恰似返老还童一般。这让众人大喜过望。知府忙宴请先生,表示要为先生庆功并洗刷冤情。
次日,知府第三次开堂公审。因这桩奇案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围观的人很多,所以知府不得不公事公办。
经一番讯问后,轮到先生为自己辩解了。他让衙役将自己开的药方给众人传看,等众人看完说道:“各位,大家注意到药方中‘夹竹桃花四个字中间的黑点了吗?它就是罪魁祸首!略懂医学的人都知道,夹竹桃有剧毒,我怎么可能用来做主药呢?很显然,我是被‘别有用心的人陷害了!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别有用心的人是谁?”
“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喊。
“这‘别有用心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见众人愕然,先生揭开了谜底,“一个是阿庞,一个是我!”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这个说,果然是白眼狼陷害师父,欺师灭祖罪该万死!那个说,哪有自己害自己的道理,先生说笑了!
见大家议论纷纷,知府一拍惊堂木,高声说道:“大堂之上,不得喧哗!”然后又和颜悦色地问,“呵呵……先生,此话怎讲?”
“阿庞是经验丰富的坐堂郎中,当然知道夹竹桃有剧毒,哪能作主药大量使用呢?可惜他太盲从,所以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他无意中‘陷害了我!”
“嗯,的确如此!”大家随声附和。
“为什么另外一个‘陷害者是我自己呢?”先生再次指着“夹竹桃花”四字中间的小黑点说,“这原本是个‘之字。因忙着赶路,墨迹未干便匆匆折叠,忙乱中我的手指头划过‘之字,将它搅成黑点。因这失误,本应是‘夹竹之桃花变成了‘夹竹桃花,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老朽也难辞其咎!”
“哦,原来如此!”众人纷纷说道,“先生也是无心之失!”
等大家安静后,先生继续说:“医家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老爷子心腹痛的老毛病是心腹脉络不通所致,这病用桃花作主药,坚持治疗数月可愈。但因先前为老爷子看病的郎中没有对症下药,导致此病久治不愈,加重了气血瘀阻,终于引发中风!单就中风而言,乃是脉络不通所致,要以疏通脉络为着手点。只是此时‘不通更为严重,已非桃花可解。根据以形补形、以气补气的原理,这严重的瘀堵必须以竹为主药,辅以其他药材,几个疗程可治愈。”
“这么说,老爷子的病用竹和桃花可治愈。竹和桃花都是寻常药材,先生又何必亲赴光山县呢?”知府问。
“大人有所不知,这桃花性味归经,属苦平类温性药,而竹气味辛平,属大寒性药,这两种药的药性相克,同时使用药效将相互抵消,轻则无疗效,重则气血紊乱加重病情。”
“这有何难,将两种病分开治疗,先重后轻即可!”
“此言差矣!老爷子的两种病已发展到互为因果的境地,不可分开治疗。否则此消彼长,稍有不慎后果难测──必须两种病同时治疗,这就要求主药既要有桃花的苦平温性,又要有竹的辛平寒性,这水火相容的药去哪找?”
“先生不是只用桃花就彻底治好老爷子的顽疾了吗?”知府依然和颜悦色地问。
“呵呵,要知道,那可不是普通桃花,而是产于深山老林的夹竹之桃花!所谓夹竹之桃花,产自百年以上夹生竹子的桃树上──桃树下部中空,恰巧有竹子从中空处长出。万物原本相生相克,桃、竹两味原本水火不容的药,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环境同生长了三年后,所开的桃花不仅具备桃、竹药效,且两种药效达到阴阳调和、温寒共处的神奇境界,成了治疗老爷子顽疾的不二之选!”
见事情已水落石出,知府做出免于追究的判决。
案子已了,知府欲下令退堂,李先生却挺身而出:“且慢!前段时间,谣传我被刘兄陷害,现在虽然真相大白,但我仍觉得欠刘兄一个交代。这段时间我认真反省,认为谣言源于我俩素来不和,所以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说来惭愧,不和的原因主要在我。以我对刘兄的了解,他绝非唯利是图的宵小之辈,往日大家对他多有误会,才造出这无稽之谈的谣言来!”
“先生说得也有道理。”有人大声说,“但为啥刘先生治病费钱费时?”
“这话问得好!不瞒众位,我也曾研究过刘兄的药方和患者,发现他开的方子不仅治疗有症状的小病,还防治处于萌芽状态的大病,所以才稍显得费钱费时!”
“原来如此!”
“由于我们师徒失误,让老爷子险遭不测,幸亏刘兄及时出手,果断采取措施控制病情,并准确预测病情发展。最重要的是,他给我创造了将功赎罪的机会。由此可见,刘兄医术远在我之上!”
听完李先生一番话,大家都感慨不已。
在人群里看热闹的刘典再也待不住了,他走到堂前,高声说道:“李兄,您剛才那番话让我无地自容,您太高看我了!以前我确实把名利看得比较重,所以才派内侄去您身边偷艺。今天我见识了您的高风亮节,我决心痛改前非!现在我向大家保证,从今往后向李兄看齐,淡泊名利,携手救死扶伤,一起造福家乡!”
两大名医重归于好,大家不由举手相庆。随后由知府做东,在后院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宴。
在距离京城,五十里开外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叫梁庄的人。这个梁庄呢,从小家里是非常的穷的,不过,这孩子倒是挺能吃苦的,从小也非常的努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改变自己,一辈子都要做穷人的命运。
梁庄十几岁的时候,就孤身一人来到了京城讨生活。在京城里替人跑腿儿,做苦力,当伙计等等吧,反正是什么都干,只要能挣钱。
转眼十多年就过去了,经过这些年的辛苦打拼,已经满三十岁的梁庄,终于攒够一百两银子,这就是他进城前,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有了这些银子以后,梁庄直接就辞去了,自己在城里的所有工作,准备回乡创业了。
这一百两银子,在京城来说,是算不得什么,但是,梁庄拿着它回到家乡,那可就不得了了。在他们那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一个金元宝,更别说是一百两银子了,他们是想都不敢想。
都说这人啊,你不管在外面混的多好,回到家乡后,就要会低调,千万不能忘本。可是,这梁庄他不一样,本来以为,从小吃过苦的他,回到家乡以后,会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见识,帮助村民们一起致富发财,和乡亲们可以相处融洽。
谁成想,这梁庄一回到家乡,他直接就飘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现在自己可是有钱人了,哪还认识那些穷亲戚,穷乡亲们啊?回到家以后,他就觉得,自己如今的身份不同了,和家乡的父老乡亲,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明显自己要高他们一等。
梁庄这次回乡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他直接就在自己的小镇上,开了一个土特产收购站,还兼顾货物运输生意。他要把自己家乡的土特产,全都卖到城里去,平时,就是没土特产也无所谓,我也可以通过货运的方式,挣点运费。
毕竟,他们那里交通并不发达,家乡的一些好东西,根本就运不出去,更别说卖了,想都不用想。梁庄有本钱,他直接就从城里,买了十几匹马带了回去,他的土特产收购站,直接就开了起来。
自从有了他这个货运站之后,乡亲们就把自己家中的土特产,通过梁庄的手,都变成了银子,本来是件好事,乡亲们也都挺高兴,虽说这梁庄有点目中无人吧,但是为了钱,也都勉强能接受,都也没说什么。
但是,这好景不长啊!梁庄直接就把,自己在城里学的那一套奸商手段,全都用到了乡亲们身上。他也想多挣点银子,那就只能坑老百姓了,这是必然的事。
刚开始时,他先鼓励乡亲们多种土特产,等到要卖的时候,梁庄就故意提高运费,直接提高三倍,逼迫乡亲们放弃通过租用他的马车,自己直接进城卖货的想法。
没马车怎么办呢?没办法,自己又没有运输工具,总不能自己背着进城卖吧?那根本就不现实。对于乡亲们背后的骂声,梁庄根本就不予理会,还是我行我素,六亲不认。
等到乡亲们束手无策之时,他梁庄就站出来了,他派人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底价从乡亲们手里,就把这些货物全给收了回来。
都收上来以后,他再自己运到城里后,高价卖掉,可以说是,挣得是盆满钵满。没办法啊,这生意现在他可是独家,别无分号,买方卖方,都是他定价。
这一顿操作下来,梁庄的收入,直接打着滚儿地往上翻。没用多长时间,他的资产,就翻了几倍,一跃成为了当地的大财主。不过,这一下子,可就坑苦了当地的老百姓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本来想着换点钱,谁知道,都被这黑心地梁庄给挣去了。
都说,这人一有钱他就变坏,这个用在梁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本来,他回乡以后,在乡亲们当中,就有点不合群,乡亲们也都在背后对他是指指点点的。这一下好了,他更有钱,也更加的飘了。
梁庄已经变得嚣张跋扈了起来,再去收货时,那简直就成了强买强卖了。对那些,不愿意把自己手里的货物,低价卖给自己的乡亲们,他就会让自己的打手,趁着晚上的时候,去他家走一趟。
被他打的人,都是一些无钱无势的穷苦人,被打以后,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妥协,只能向梁庄低头。
梁庄如今,可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大商人了,他什么都不缺了,唯一就是还少个老婆。不过,他并不担心,自己有钱有势,还怕找不到黄花大闺女啊?
还别说,他的自信很快就被相亲们打了脸,当他把要娶妻的消息放出去后,直接就成了泥牛入海,一点反应都没有。根本就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就他在当地的名声,别人不诅咒早死早超生就不错了,有哪个父母,会把自己的女儿,送入他的虎口呢?
后来,梁庄在一次收货时,无意中就看上了,邻村的一个姑娘。这姑娘的姓姜,人长得是非常的漂亮,身材也好,而且,还非常的贤惠能持家,都说她就是一个,万中无一的好老婆。
最重要的是,她家世门风还特别好,她的父亲,可是当地的一个教书先生,家教方面,根本就不用担心。
但问题是,梁庄找了好几个媒婆去提亲,每次都是被姜姑娘的父母,直接赶出家门。就不说姜姑娘,就是她的父母,你给再多钱,他们也不会把女儿嫁过去的,在他们看来,这梁庄就是一个暴发户,根本就配不上他女儿,无非就是有两个钱而已。
被拒绝了几次以后,这可把梁庄给气坏了,如今自己那可是有钱有势的大财主啊?就这?被姜家连连赶出门?他能受这气吗?自己看上的女人,就必须要得到,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好了。
就这样,姜小姐在一次出门逛街的时候,梁庄就派了几个人,直接就把姜氏绑到了自己家里,直接来了个就地正法,生米煮成熟饭。说实话,这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强抢美女啊!但是,你有什么法儿呢?
事情完了以后,梁庄就直接带着,要寻死觅活的姜氏,来到了她的家里,找到了她的父母。直接就对她的父母摊牌了,“你女儿已经是我的人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父母也是很无奈,老两口费了好大的劲,才劝住了想要轻生的女儿。为了保住女儿的命,最后,就只能把女儿嫁给了梁庄。
姜氏的父母不是不想反抗,也不是不想替女儿报仇,他们只是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一旦报了官,凭借梁庄如今的财力和关系,只要他不认账,最后,这就是个通奸案,按他们那里的规矩,女儿是要侵猪笼的,那梁庄倒不会有事。
虽然委屈了自己的女儿,但是,再想想,也还是有一点好处的,虽然梁庄人品不行,但是,他家里有钱啊,嫁给他,女儿也不会太受罪。这也是唯一,能让老两口感觉到欣慰的一点。
梁庄有老婆,别管怎么来的,那接下来了,是不是就要传宗接代了?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不管他怎么努力,两年多过去了,姜氏的肚子,就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梁庄也给她找了很多郎中,到家里来给她诊治,但就是没效果,郎中都说,这姜氏的身体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为什么不能怀孕,就没人知道了。
这一天,梁庄亲自压着一车货往城里送。这货送完以后,他就准备离开,刚出城门口,他就看到一个算命先生。看到这个算命先生之后,他脑子里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一个想法,要不给自己算一卦看看?看看自己什么时候能有儿子呢?
就这样,梁庄牵着马,就来到了这算命先生跟前。他直接就从怀里掏出来了一定银子,拍在算命先生的面前说:“先生,我想让你给我算一卦,看看我何时会有儿子,只要你算得准,这银子就是你的了。”
算命先生抬头看了看梁庄,然后,就递给了他一张纸,让他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写在上面。梁庄拿起笔,三下五去二,就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写了出来,算名先生拿着纸,看了半天,突然就皱起了眉头。
梁庄看到算命先生,紧皱眉头的表情后,心里就是咯噔一下,难道自己有什么事不成?梁庄赶忙就问算命先生,他是不是看出来了什么?让他有什么就直说。
算命先生又抬起头,看了看他说:“从先生的生辰八字上来看,你去年就应该有儿子的,可惜啊,你没有把握住,我问你,你如今的夫人,是不是你抢来的?”梁庄一听,心里是震惊不已,这算命先生还真是神了,这都能算出来?面对着这么一个算命先生,他也不敢隐瞒,直接他就说出了实情。
算命先生听完之后,就对他说:“这就对了,就是因为,你这个夫人是你强取豪夺来的,你触怒了神明,所以,你本该有的孩子,已经被收回去了。”梁庄听到了这里,心里就害怕了是来,该不会自己要绝后了吧。
他看了看眼前的算命先生,觉得他肯定有办法,他就又从怀里又掏出来了一定银子,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就对算命先生说:“先生啊,我可不能没有儿子,还请你,给我指条明路啊。”
这时候,算命先生直接就把他的两锭银子,给他推了回去,然后对他说:“银子呢,我就不收了,今天我给你算这一卦,免费赠送你,至于你要的那个破解之法,我这里没有。”
梁庄听后,眼珠子一转,他就想了,该不会是,这算命先生觉得自己给的银子还是不够吧?哪有人看到钱不挣的道理呢?梁庄又从怀里,掏出来了一大锭金子,直接就放在了桌子上,两眼盯着这位算命先生,等他给自己破解之法。
谁知道,这算命先生看到了金子之后,还是摇了摇头对他说:“这位先生,我已经说了,你这一卦,我免费送你,不收银子,破解之法我是真没有,和多少银子没关系。”
“这样吧,我赠送你两句话,你回去以后,最好在家待够三个月再出门,特别是初一和十五,千万不能出门,另外,还有一点,您呢,最好趁这三个月时间,多做点善事吧,最好把你的家财多散出去一些。”
梁庄听到让自己做散财童子,心里就不高兴了,自己如今的家财,那可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自己小时候可没少吃苦,这就是自己以后的保障。他心说,你这个江湖骗子,想骗我散尽家财?这可能吗?
梁庄心里还琢磨了,这老头开始算的挺准,该不会是,他早就认出自己了吧?知道了自己剥削乡亲们的事,今天这是故意哄骗自己,目的应该就是,让自己害怕以后,破财免灾。
想到这里,梁庄看了算命先生一眼,起身就准备离开。不过,他可不想占这点便宜,离开之前,还是把桌子上的银子,推给了算命先生。不管怎么说,这算命先生也算是给自己算了一卦,该付的卦费自己还是要付的。
让他没想到的是,算命先生还真是不要他的钱,无论他怎么说,算命先生就是不收,而且呢,还劝他赶快离开。最后,梁庄也真是生气了,拿起银子气呼呼地,扭头就走了,你不要正好,我还不想给呢!
对于这个算命先生,给自己算的卦和说的话,梁庄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算命先生让他在家呆着,不让出门,他根本就不听,还是该干嘛干嘛,该剥削老百姓,剥削老百姓,该挣钱挣钱,该享受享受。
这一天正好是初一,城里有一个客商,在梁庄这里定了一批土特产,而且,要得非常急。梁庄着急忙慌地装好车以后,就亲自押送进城了。
他赶着马车,刚走到半路,天空就突然下起了大雨。但是,梁庄没敢躲雨,也没敢找地方休息,直接就冒着大雨继续赶路,毕竟可不能耽误了时间,要不然自己是要赔钱的。放他走到一个小山坡时候,突然,山上就滚下来了一块大石头。
大石头正好落到他的马车前,一下子,他的马就受了惊,马为了躲山上的石头,突然就一扭头,冲着旁边的山崖就冲了下去,就这样,连人带货,一起就摔了下去。比较幸运的是那匹马,摔下去之后,就只是摔断一条腿,并没有性命危险。
不过,这两桩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摔下去下去之后,他直接就被马车压在了下面,直接就一命呜呼了。
姜氏得到消息以后,就派人把梁庄的尸体给拉了回去。三天以后,就简单地办了个葬礼,就把梁庄给埋了。说实话,这姜氏嫁给他,全都是无奈之举,她对梁庄只有恨,根本就没有爱。
梁庄死后的第二年,姜氏就带着梁庄的财产回到了娘家,重新嫁给了一个老实人。一年以后,姜氏就和这个人,生下一个儿子。这一家人,就花着梁庄留下的财产,直接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后来,就有人说了,当初那个算命先生,说什么都不收梁庄的银子,那是因为,他已经算出来,梁庄已经命不久矣了,算卦先生中也是有规矩的,就是,他们绝对不收将死之人的钱财。
本站网站: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