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自我修行之闭环管理 > 第64章.来得不明

第64章.来得不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上古时候,有一位帝王叫舜。在舜刚刚长大成人时,就被黑心的后娘赶了出来。舜有家回不去,便四处流浪。

    这一天,他走到了泰山脚下,见这里风景好,就到村里给长老打了个招呼,住下来开荒种地。当时,泰山脚下的人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啊吵呀。到庄稼成熟季节,山边村子里的人便进山来。他们不由分说,把舜种的熟了的庄稼全给抢走了。舜呢,没说啥话,去照料他种的瓜果。等瓜果熟了,山边村子里的人又来把瓜果抢了。舜没办法,摇了摇头,往深山里挪了几里,再开荒。但过些时候,成熟的庄稼又被轰抢了。

    一天,舜开垦了几片小荒地,便在竹林边歇一歇儿。他摆弄着小竹棍儿,想起了小时候做的竹喇叭和柳皮喇叭。他砍了节竹筒子,仿着小竹喇叭做了个大竹喇叭。吹一吹,声音不算多好听吧,总算有了个消遣的事儿。

    又一天,舜在竹林边歇着,捡了一根虫打了几个眼儿的竹棍儿,做成了个喇叭吹儿。一吹呀,好听极了。舜很高兴,又砍了一截好竹筒,打了几个洞儿。吹呀吹呀,忘记了累,心里也不烦了。

    就这样,舜带着这根竹喇叭儿,干活累了吹,睡觉前也吹,有空儿就吹。

    庄稼又熟了,山下村子里人又来抢。舜知道自己没法儿拦,只好坐在一边,吹竹喇叭。舜一吹呀,那些抢庄稼的慢慢停下来了。一会儿,干脆放下手中的东西,一齐围到舜跟前,听舜吹竹喇叭。

    舜呢,也没理睬,照样吹呀吹。那些人都瞪着眼,张着嘴,听得入了迷。

    舜一不吹,抢庄稼的人说:“喂!你这位大哥,本来这儿是我们的,不论谁种我们都收。你今天吹的东西怪好听哩,从今后我们不收你的庄稼了。”

    舜说:“想收你们还收吧,山上的野果我拾了一洞,也够吃了。”

    大家说:“不收了,你收收吃吧。大哥,你下山吹吹这东西,叫俺村里人都听听吧!”

    舜一听,他们喜欢听自己吹喇叭,就答应跟他们一块下山。

    舜来到树子里,两户人家正在打架。舜想解劝,一个人拉着他,说:“你管这事干啥。走,咱到屋里吹那东西去。”

    舜走进屋里,喝了点水,就吹响了竹喇叭。他这一吹,屋里屋外围了好多人。打架的人也不打了,他们都静静地听舜吹,个个儿都露出高兴的样子。

    舜吹呀吹,他们听呀听,听个不够,个个儿入了迷。

    舜要走了,他们拉着不让他走,还要他吹。舜说:“我把这东西给你们留下来,你们自己学着吹吧。”舜把竹喇叭儿留给了他们,又教会他们咋吹。

    第二天,人们纷纷去找舜,要学吹这个东西,舜趁着这个时候给他们讲好多道理:有事莫吵,细商量啊;有气慢慢消,莫闹呀,有火慢慢息,莫怒呀。又给他们做了好多喇叭儿。

    人们常听舜讲道理,跟舜学吹竹喇叭,性子慢慢儿改了,很懂礼仪,也不打架了。

    有个人问舜:“大哥,这东西真好,又能消闷解愁,又能熄火儿消气儿。它叫啥名呢”

    舜想了想,就在地上写了个“箫”字,说:“它是竹子做的,应该是竹字头儿,人听到就会肃静。竹字头下就写个肃,合起来的字音就念它‘消’吧。”

    从此,人们知道了箫这种乐器。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山村里,住着一户姓金的老夫妇。他们没有孩子,临老才收养一个义女,名叫金花。小金花七八岁时,遇上荒年。金花年纪幼小,爹妈又年迈多病,日子可真难熬。锅下没柴烧,锅里没米下,吃上顿断下顿,连老鼠都不来她家掏洞。金花姑娘虽说是小小年纪,却很懂事,知道孝敬老人。她天天到山坡上挖野菜,好让爹妈充饥。

    有一天,饿得头晕眼花的金花又上山挖野菜。她挖着挖着,忽然在草丛里发现一颗闪闪发光的金豆豆。她捧在手里,叹口气说:“金豆呀金豆,你多好看!可惜不好吃。”

    金花望着金豆,想起秋天割黄豆时,爹爹点起一把火,把几棵结着饱腾腾豆角的豆秧架在火上,只听“噼噼啪啪”一阵响,被烧熟的黄豆籽儿滚在地上,捏起来一颗填到嘴里,牙一咬,“咯崩崩”响,黄澄澄、香喷喷的。现在想起来,金花还直流口水。

    想到这里,天真的金花就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金豆埋在土里,然后又端来一瓢清水浇了浇说:“金豆呀金豆,你变一棵黄豆苗吧!秧儿长大大的,角儿结多多的,让俺烧烧吃。”

    谁知她话音刚落,真的从埋金豆豆的地方长出来一棵黄豆苗苗,转眼就是好大好大的黄豆秧儿。金花惊奇地看着它开了花、结了角,一会儿就成熟了!金花高兴极了,忙把长熟了的豆秧拔了出来。

    她拿着这棵豆秧正要走,只见地上金光一闪,那颗埋进土里的金豆又滚了出来。金花想,金豆会变黄豆,也一定会变别的豆豆。

    黄豆烧焦,爹妈还是咬不动,这可咋办哩让它变一棵绿豆吧,结了籽儿好给爹妈熬绿豆汤喝,又能去火,味道又好。想到这里,金花又把金豆埋进土里,照样又端一瓢清水浇了浇,说道:“金豆呀金豆,你变成一棵绿豆苗吧!秧儿长大大的,角儿结多多的,让俺给爹妈熬绿豆汤喝。”

    金花的话音刚落,埋金豆的地方真的又长出了一棵绿豆苗苗,转眼工夫又长成为好大好大的绿豆秧儿。金花看着它开了花,结了角儿,一会就成熟了。金花把这棵绿豆一拔,那颗金豆又从土里滚了出来。这时,金花想:哎呀,俺得宝啦!这金豆一定是个啥都会变的宝贝!

    金花回到家里,爹妈见她拿回来两大棵豆秧子,秧上都长着饱满的豆角儿,一棵豆秧上的籽儿剥出来,也能盛两大碗呢!爹娘问金花是从哪里拔来的,金花便把捡到金豆的事说了一遍。

    爹妈不相信,金花就走到院中,又把金豆埋到土里,又端了一瓢清水浇了浇,说道:“金豆呀金豆,你变一棵玉米吧,杆子长粗粗的,棒子结得大大的,让俺给爹妈做粥吃。”

    顿时,院里长出一棵玉米苗苗,像被手提着一样“噌噌”地往上长。不大一会儿,杆子长粗了,顶上出缨了,腰里甩“花线”了,玉米棒子也出来了。玉米杆上一下子出了三个棒子,长得比棒棰还大呢!

    金花家得了宝贝,左邻右舍都争着来看。

    金花爹对人和善,心肠好,对来看的人说:“金花得了这宝贝,这是天意,是让它救咱们全村的穷人的。

    谁家没吃的,拿去让它变粮食吧!”有了这颗金豆日日夜夜地变这变那,家家清水锅里,都能煮上豆豆或玉米粥,都能保住性命了。

    消息像阵风一样传到地主的耳朵里,他硬说金豆是从他家的山坡上捡的,逼金花交出来。金花生怕金豆被头人抢走,就把金豆含在口中。地主要让人强行撬开金花的嘴,金花没有办法,就把金豆咽到了肚里。

    金花咽下金豆以后,通身立刻闪闪发光,这光刺得地主和他的帮凶们连眼都睁不开了。等他们一伙人睁开眼时,就什么也不见了,吓得像筛糠一样直打战。这时,金花突然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

    金花升天以后,变成一颗星星。每天早晨又明又亮地出现在东方,人们叫它启明星。人们说,金花舍不得她的家乡,舍不得她的爹妈,天天一大早便一眨一眨地睁大眼睛在张望呢!

    很早以前,在一个屯子里,有个小孩儿叫胡儿,三岁死了爹娘。好心的邻居们,东家一口、西家一顿地把他养活到十二岁。之后,他以给老地主放羊为生。

    这天,野狼冲进羊群,叼走了一只羊羔。老地主把胡儿打得皮开肉裂,还把这只羊羔记在胡儿的账上,等长大了连本带利一块儿还。胡儿挨了打,又欠了债,横下心离开老地主家,走进了深山老林。可是,他很快就迷路了,分不出东南西北。

    天黑了,胡儿看见远方有火亮,就奔着火亮走。到眼前一看,是一堆火,有五六个人围着那堆火吃饭。胡儿走过去,求大伯大叔给点吃的。这几个人是挖人参的,在树林子里看见这个小孩儿,都很惊奇,他们给胡儿饭吃,关心地问他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胡儿边吃边把自己的情况讲了。这几个人都可怜他,领头的老大说:“往后跟着我们挖人参吧。要不,你一个孩子,别说碰上老虎,就是碰上狼,也把你吃了。”打这时起,胡儿就跟着这几个人挖人参。

    这几个人在深山里转悠了半个来月,连棵人参苗儿也没看见。这天,他们正坐在一棵大树下面歇息,冷不丁刮起了风。老大听见风声,蹦起来说:“不好,老虎来了,快上树!”几个人立时爬上树,一只老虎紧接着来到树下边,抬头看树上的人,张开大嘴叫了几声,震得树叶子哗哗响,接着就趴在了地上。老大一看,知道这只老虎不吃个人不能走,就说:“老虎找来了,咱就照着老规矩办吧!”说着,老大率先把自己帽子扔了下去。这是个老规矩,就是在遇见老虎的时候,各人扔各人的帽子,老虎叼起谁的帽子,谁就得为了大伙儿去喂老虎。几个人把帽子都扔下去,老虎站起来,叼起了胡儿的帽子。

    胡儿二话没说,从树上下来,走到老虎身边说:“为了大伙儿,我情愿让你吃。”奇怪的是,老虎没吃胡儿,叼着胡儿的帽子转身走了。胡儿想,为了大伙儿,我就跟你走吧!一直跟到一个大石砬子后,老虎扔下帽子,没影了。

    胡儿这才觉得累,一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喘匀了气,四下一看,地上长着一片枝叶古怪的草,棵棵都顶着一团红籽儿。胡儿冷不丁想起来,这不正是老大说的人参吗他四下看得仔细,认准了周围的环境,顾不得乏累,回头去找大伙儿,好不容易才找到,便把大伙儿领到那一片人参窝。老大一看说:“这是胡儿的福气啊,咱们跟着沾光了。”

    大伙儿开始动手挖人参,总共挖了一百棵,里面有一棵的,足有一尺多长一斤多重。老大把这棵无价之宝用树皮仔仔细细地包好,交给胡儿说:“我们沾你的福气,都发财了。这棵的,除了你,谁也没有福气享用,归你了。”

    胡儿把这棵无价之宝揣进怀里,和大伙儿一块儿下了山。那些人各回各的家,胡儿没有家,就在山下一座破庙里住下。因为连日走得太乏,进了庙就倒头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日头已经升得很高了。胡儿觉得身上挺暖和,睁眼一看,身上盖着一件红衣裳。胡儿愣了,急忙爬起来,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笑吟吟地看着他,胡儿连忙问:“你是从哪儿来的”大姑娘说:“是你从森山把我带到这儿的。”胡儿听了,急忙查看用树皮包着的无价之宝,发现大人参不见了!胡儿立时放声大哭了起来。

    大姑娘劝胡儿不要哭,说她就是那棵人参,往后会给胡儿带来很多好处的。胡儿不哭了。大姑娘又弄来饭菜,两个人吃完了,大姑娘笑着说:“你年岁太小了,要不,我就给你当媳妇儿了。如今,你就叫我姐姐吧!”胡儿真的叫起姐姐来。这时,大姑娘说:“小弟弟,你要想发大财,我再变成大人参,你拿着到山货庄,至少能卖一万两银子,你就买房子、置地、雇伙计,当个大财主。要不想发大财,愿意有我这个姐姐,咱俩就一块儿过日子。”

    胡儿从小失去了爹娘,听大姑娘这么一说,就说:“我不想发财,我要姐姐。”

    大姑娘用法术变了三间草房,两个人住下了,还在房后种了一片萝卜。胡儿白天上山打柴,回来的时候,姐姐早把饭菜做好了。晚上,姐姐把厚被给他盖上,暖融融的。胡儿头一回享受到了亲情。

    这天,老地主领着一帮人到山上打猎,看见了大姑娘。老地主见大姑娘长得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闯进了她和胡儿的家。正在这时候,胡儿打柴回来了,老地主一见胡儿就问:“你怎么到这来了”

    胡儿说:“这是我的家。”老地主斜眼瞅着大姑娘说:“你的家你家怎么有个大姑娘”胡儿说:“那是我姐姐。”老地主眨巴了几下眼睛问:“你自小没了爹娘,独自一人,哪儿来的姐姐”胡儿说:“在深山老林里认的姐姐。”老地主一愣,紧着问:“深山老林哪有什么姐姐准是妖精。”胡儿听老地主骂姐姐是妖精,气哼哼地说:“你才是妖精,俺姐姐是人参……”胡儿一下子说漏了嘴。

    老地主一听是人参,准是人参精,吃一口会长生不老。老家伙眼红了,对胡儿说:“你给我放羊的时候,吃了我半年的饭,还丢了一只羊羔,这只羊羔要是到现在不仅长成了大羊,也许还传下好几代了。我不跟你多算,就算五十两银子。你今儿个就要有钱给钱,没钱就拿你姐姐抵债。”

    胡儿攥起小拳头要揍老地主,人参姐姐扯住胡儿说:“小弟弟,给姐姐打盆水,我梳洗梳洗,跟他们去。”胡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他抱住姐姐的腿说:“姐姐,千万不能跟他们去。”姐姐又叫胡儿去打水,胡儿就是不去。人参姑娘只好自己去打了一盆水,用这水洗了洗脸,然后对胡儿说:“小弟弟,姐姐走了以后,你替姐姐把这盆水泼到房后的萝卜地里。”

    老地主不耐烦了,对跟班说:“抢人!”应着声儿,上来十几个人,把人参姑娘抢走了。到了家,老地主就叫人烧水,要煮人参吃。人参姐姐微微一笑,用手往天上一指,立时刮起大风,随着风声,跳来一只大老虎,一口把老地主吞进肚子。人参姑娘翻身上了虎背,又吹了一口气,老地主家立时着起大火,烧得片瓦不存。人参姑娘骑着老虎回了深山老林。

    胡儿见老地主把姐姐抢走了,哭得死去活来。突然想起姐姐的话,就把姐姐的那盆洗脸水泼在房后的萝卜地里。到了秋天,胡儿去收萝卜,拔出一棵一看,变了,不是绿皮绿瓤,是半尺来长的肉红色的东西,样子像萝卜,又像人参。吃一口,又香又脆,还有一股特别的味儿。胡儿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分给乡亲们吃。乡样们吃了,觉得长了力气,认定是人参姑娘留下的一件宝。胡儿留了种,一年接一年地种,一直留传到现在。因为这东西是胡儿最先种的,人们就叫它胡萝卜。

    古时候,有一个聪明、勤劳而又忠厚的穷苦孩子,他听老人说伏牛山中卧着一头老黄牛,就想进山去把那头牛牵回来耕田。

    他翻了九十九道山,过了九十九道涧,终于找到了那头老黄牛。他趴下去磕了个头,请求老牛跟他走。老黄牛睁了睁眼,没有吱声,又把眼睛合上了。那孩子看着老黄牛没精打采的样子,想它一定是饿了,就动手给老黄牛薅草。老黄牛吃了整整三天才吃饱,抬起头对他说:“我原住在天上,因为惹怒了玉帝,被他从天庭踢了下来,摔坏了腿,到现在还不能动弹。我的伤得用百花露水洗一百天才能好。”那孩子听了,也不着急下山了。每天清晨,他就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黄牛洗伤。饿了吃些野果子,渴了喝几口山泉,夜里就睡在老黄牛的身边。一百天过去了,老黄牛终于站了起来,跟着他回家了。

    小孩儿与老黄牛相依为命,白天去放牧,夜里就和老黄牛睡在一起。于是,人们都叫他牛郎。

    后来,牛郎长大了。嫂子提出要与他分家。牛郎什么都没要,只要了老黄牛、一辆坏牛车,外加一只破皮箱。他在村外搭起了一个茅草棚,住了下来。

    有一天,老黄牛从嘴里吐出了一个茶豆,牛郎就把茶豆种在门前。没几天茶豆就长出了秧,于是牛郎就搭起了个架子。又没过几天,秧便爬满了架子。老黄牛对他说:“夜里藏在茶豆架子下,就能看到天上的仙女们。她们也能看见你。谁要是向你偷看七个夜晚,她就是想做你的妻子。我就拉上车带着你,把她接下凡间与你成婚。”

    夜里,牛郎钻到茶豆架下向天上望,果然看到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临走时,一个仙女向他偷看了一眼。第二天夜里,只见那个仙女独自来到玉池,大着胆子看牛郎。第三天夜里,她望着牛郎微微笑。第四天夜里她向牛郎点头。第五天夜里她端出一篮蚕。第六天夜里她偷出一架织布机。第七天夜里她拿着织布梭向牛郎招手。

    于是,老黄牛就拉着牛郎到了玉池边上。织女和牛郎并肩坐到车上,只一会儿便回到了家。

    这位仙女会养蚕,能抽丝,而且织出的绸缎又光又亮。于是人们称呼她为织女。

    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牛郎种田,织女织布。他们生了一儿一女,非常幸福美满。

    就这么平平安安地过了几年。有一天,牛郎正赶着老黄牛在地里耕田,突然,晴空里滚来了一阵炸雷。老黄牛停住了脚步,它望望牛郎,眼中涌出了泪水。它对牛郎说:“我把织女接下天,犯了天律。现在天鼓响了,我再也不能活了。我死之后,王母娘娘会来拆散你们夫妻。你记着,把我剥了,肉吃了能脱凡成仙,皮做双靴子,穿上能腾云登天。”老黄牛说完,倒下去死了。牛郎伤心地大哭一场,便按照老黄牛的嘱咐做了。

    七月初七那天,牛郎正在田里锄地。他的两个孩子哭着跑来了。说家里来了一个老婆婆,二话没说就把母亲从织布机上拉走了。

    牛郎知道是王母娘娘来了,赶忙扔下锄头,拉住一儿一女,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在脚下一划,一条滚滚滔滔的大河便出现了。牛郎只能拉着孩子,站在河边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玉帝,他看到一双孩子很可怜,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准许他们一家四口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从此以后,繁星闪烁的夜空中多了一条又宽又长的银带,人们就叫它天河。天河的一边多了一颗星星,另一边也多了一颗星星,人们就叫它们织女星、牛郎星。

    每到七月初七那夜,就会有满天喜鹊向大河扑去,互相咬着尾巴,搭起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就在鹊桥上相会了。

    牛郎和织女分开后,每年能见几次面呢牛郎和织女一家四口,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晚上见面。每到那时,善良的喜鹊会咬着尾巴,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头子,名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山高耸入云,一眼看不到顶,山形巍峨,怪石嶙峋。愚公一家人口众多,需要种植大量的田地,可是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口很不方便,出去种地还要绕好远,实在太辛苦了,于是愚公召开家庭会议,商量该怎么办。

    愚公首先发言说:“这两座山实在太过分了,挡在咱们家门口,进进出出都太不方便了,每天种田已经够辛苦了,可恨这两座山还要给我们找麻烦!干脆我们把这两座山移走吧。”子孙们一听,都随声附和,表示同意,只有愚公的妻子表示不同意,她说:“你已经头发胡子都已经白了,你这把年纪只怕连魁父那么大一点土坡都移不动了,怎么能移得动太行和王屋这么大两座山呢更何况你又准备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头放在哪里呢”

    愚公的儿孙们说:“就运到渤海边上倒在海里吧!”

    愚公很高兴,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肯定能移掉这两座山的。”

    愚公的妻子见大家都没有反对,也就什么也不再说了。

    于是,愚公一大家子人便开始了艰巨的移山运动。大家分好了工,身体比较弱的挖土,稍好一些的搬石头,身体壮的就挑着那些石头和泥土往渤海运。愚公的邻居京城氏的遗孀有一个儿子,刚刚才到换牙齿的年龄,看见愚公一家干得那么起劲,觉得很好玩,也蹦蹦跳跳跑过来帮忙。

    从太行、王屋到渤海有几万里,挑着泥土和石头去渤海的人,来回一趟要大半年的时间。河曲有一个叫智叟的人,看见愚公一家竟然这么不自量力,摇着头叹息说:“我说老头子啊,你已经风烛残年了,这么辛辛苦苦,何必呢你还想把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啊”

    愚公停下锄头,擦了擦脸上的汗,说:“智叟啊,你也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可是你的见识怎么连寡妇和小孩子都不如呢”

    智叟道:“为什么这么说”

    愚公信心十足地说:“难道你不知道吗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死了,还有孙子的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我们每一代人都会挖走一些石头和泥土,我们的人会不断增加,可是这山却再也不会长高了,如此下去,这山肯定会被我们移走的。”

    智叟听了愚公的话,哑口无言。愚公又埋头继续挖山去了。

    没想到寓公的话被山神听到了,山神很害怕,万一愚公真的一直这么干下去,总有一天这两座山都会变成碎石、泥土填到渤海里,于是赶紧上天报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执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替他把两座大山背走了,一座搬到了朔东,一座背到了壅南。从此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就天南地北分开了。

    忽然,女娲看见盘古向她走来。盘古边走边叫:“女娲、女娲,你快醒来,不要睡去,这样你也会死的!”女娲一惊,忙问:“盘古,是你吗?你又活了吗?”盘古道:“是我,不过我没有再活过来,是我的精魂在和你说话。”女娲道:“盘古,我好想你啊!你知道吗?”盘古道:“我知道,我都感应到了!”女娲问:“那你为什么一直不理我?”盘古道:“可我已经死了,我的精魂是不能和活的生命直接交流的。现在你昏睡了过去,你的精魂离开了躯体,我才能和你说话。”女娲道:“那我也不要躯体了,让我们的精魂在一起吧。”

    盘古道:“不,不行!精魂只是有灵性的气体,离开躯体太久就会飘散的。所以,我看见你的精魂离开了躯体,就赶紧来拦你。千万不要让精魂离开身体呀,那样生命就会结束的,一切便都消亡了。”女娲道:“可我一个人活在这混沌之中有什么意思?”盘古道;“我来就是要告诉你,马上就会有一个美丽的世界诞生了。我的躯体受你泪水的滋润,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久,它就要变成新的物质,组成一个美丽的世界。那就是我为你建造的乐园,你快回去吧!”说罢,盘古用力推了女娲一把。

    女娲一惊,猛然从昏睡中醒了过来。刚一睁眼,女娲就发觉眼前一道光明。绚丽的光华让女娲感到一阵眩晕,她不得不伸手捂住眼睛,从指缝间向外张望,看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望之下,女娲惊的尖叫起来:“哇,太美了!”只见头顶上是湛蓝湛蓝的天空,天空上飘着洁白的云朵。云朵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而且还在不断变化着。天空中还有一个圆圆的、红红的火球,发出耀眼的光芒。那便是太阳。低头再看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大地。大地上覆盖着松软的泥土,泥土上生长着鲜嫩的小草,还有高大的树木,草地和树木间奔跑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还有曲曲弯弯的河流在大地上流淌。

    “啊——”,女娲兴奋地大叫着一跃而起,在大地上尽情地奔跑起来。随着大地的起伏,她跳啊、叫啊、笑啊,所有的烦恼都一扫而光。

    原来,盘古用自已的身躯化成了天地间的万物。他的左眼化成了太阳,右眼化成了月亮。他呼出的气体化成了云朵,他的身躯化成了大地,肌肉化成了泥土,骨胳化成了高山,血脉化成了河流,须发化成了树木森林,汗毛化成了小草,他体内的寄生虫化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而女娲流在盘古身边的泪水则变成了海洋,环绕在大地周围。

    从此,女娲白天在大地上游走,晚上则找一块平展的地方躺下休息。她见到了巍巍的高山,也见到了风景秀美的水乡;她见到了茂密的森林,也见到了广漠的平原;她见到了潺潺的溪水,也见到过奔腾不息的大河;她见到过皑皑的白雪,也见到过霏霏的雨丝。大地实在是太丰富了,无论走到那里,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美景。

    很快女娲就走遍了大地的每个角落,可她还是习惯呆在大地的东方,因为在那里可以最先看见每天升起的太阳。而太阳是盘古的眼睛化成的,女娲以眺望日出来寄托对盘古的思念。大地上虽然绚丽多姿,可毕竟只有她一个人,她依然感到很寂莫。

    由于盘古和女娲是感应而生的,女娲日夜思念盘古,盘古的精魂收到强烈的感应,便没有散去。可他无法和活生生的女娲交谈,而生命力旺盛的女娲,精魂也不会离开身躯,所以他一直伴在女娲左右,女娲竟不知道。

    在女娲经常居住的东方,有两条大河。它们都是从高高的,经年积雪的高山上发源而来的,两条河一南一北,最终都流向了东海。南边的那一条比北边的那一条更宽阔一些,女娲管南边的那条叫江水,管北边的那条叫河水。

    女娲看遍了天下的美景之后,就终日在河水与江水之间徘徊。她太寂寞了,除了思念盘古外竟无事可做。这天她又在河水边漫无目标地行走,不知该怎样打发这无聊的日子。在河水的一个拐弯处,她坐了下来,随手抓起河边的一把泥土在手里捏着。她看到手中的泥土可以被她随心所欲地捏成各种形状,忽然心念一动,想:“我何不用这泥土捏一个盘古的形象呢。那样每天看着,也可解心头的思念。”

    这样想着,女娲就动手捏了起来。她先捏了身体的大概,又将每一部分仔细勾勒和加工,最终一个活灵活现的小人出现在了她的手掌。女娲欢喜地看着自已的劳动成果,端在手里一刻也不舍得放下,直至晚上休息,还把小人握在手里。

    第二天醒来,女娲发现手中的小人不见了,手边留下一行细小的足印。女娲顺着足印望去,却见昨天自已用泥捏造的那个小人已经活了,正在草地上蹦跳。女娲几步跑到小人身边,双手将他托起,眼中噙着泪花,喃喃地说:“是你吗?盘古,你又活了吗?”

    可那小人却懵懵懂懂的,只知道舔食自已的手指。任凭女娲怎么呼唤,他都毫不理睬,就象大地上那些没有灵性的小动物一样。女娲伤心地哭了,边哭边喊:“盘古啊,盘古,既然你不能让小人象你一样有灵性,为什么又让它有生命呢!难道你这样就是为了让我伤心吗?”

    其实,盘古的魂魄一直没有离开女娲,此刻看到女娲伤心,他也很难过。于是当天晚上,盘古趁女娲伤心过度,神志不清的时候,又唤起了女娲的魂魄,对她说:“我一直都没有离开你,只是你我人鬼殊途,我无法和你交流。这孩子是接受你的灵性才有生命的,可我们是阳阴二气相辅相成而生的,只有你的灵气没有我的灵气,他就不会有智力。现在我把我的灵气吹进这孩子的身躯,他也就有了智慧,能感应你的悲喜,能和你交流了。不过从此我的一切感知就会完全灭绝,我也就彻底消失了。如果明天早晨,你能在天边看到一片红云,那就是曾经承载过我魂魄的气体,不过它永远都没有知觉了。”说完,盘古又猛推了女娲一把。

    女娲一惊,醒了过来,抬头只见明月当空,四周万籁俱寂。低头再看,那孩子伏在女娲身边,正甜甜地酣睡。女娲为验证梦中的经历,伸手轻轻地摇醒了孩子。孩子直起身,睡眼惺忪地道:“母亲,你推我干什么?”女娲见孩子开口说话了,激动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了。只是把孩子搂在怀里,一再地问;“孩子,你叫我什么?孩子你叫我什么?”孩子不解地道:“我叫你母亲呀!”

    第二天早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东方的天边果然出现了一片红霞。女娲望着红霞禁不住热泪盈眶。她将孩子用双手托起,向着红霞高声叫道;“盘古,看看吧,这就是我们的孩子!”孩子问:“母亲,你在和谁说话?”女娲道:“和你父亲!”

    那孩子自从有了智慧,对身边地一切都感到新奇,不停地指着眼前的事物问这问那。女娲耐心地给他一一讲解,并带他到天地间各处游玩,好让他认识天地万物。而盘古的魂魄化成的那片红云,由于是先天活跃粒子形成的,天地间后天而成的风并不能将它吹散。而它又属阳气,时时被属阴气的女娲吸引,所以女娲走到那里,它就飘到那里。

    等到那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熟悉之后,慢慢地性情变得爆燥起来,时常妙名其妙的烦躁不安,狠命的的践踏小草,或攀折树枝。女娲看到了很生气,就说:“孩子,那是你父亲用身躯化成的,你怎么能不加爱护呢?”这么一说,那孩子便不闹了,可不一会儿,便又跑去追逐小动物了,用石子把小动物们打的“嗷嗷”乱叫。

    女娲一再劝阻,孩子却一犯再犯。女娲心里好不烦恼,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呢?相来想去,她终于明白了。那孩子是仿盘古而造的,秉承了盘古的阳刚之气,难免就会性情爆躁。如果再有一个代表阴柔之气的孩子与他终日相伴,也许能使这个孩子平静下来。

    一天,女娲趁孩子出去玩耍的时侯,独自一人来到河水边。她抓起一把泥土,照着河水中自已的倒影捏了一个女孩。晚上,当男孩子回来的时侯,女娲先把女孩藏了起来,没有让男孩子看见。等男孩子睡熟了,女娲把女孩放到男孩子身边,然后伸手在男孩子背上一拍,把男孩子身上的一半阳刚之气推进了女孩的身躯,女孩便活了。女娲又在女孩背上一拍,将一股阴柔之气推进了男孩子的躯体。男孩子心头顿感一片澄明宁静,不焦不燥了。

    从此,男人女人便通过交合来求得平静和快乐。

    马国栋抱着梁小柔讲着故事哄着梁小柔睡觉。虽说是有惊无险,但是加入天地盟,想过平凡的生活,应该很难……

    本站网站:et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