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第6章
地里,绣花正卖力的干活,这可是她辛苦了大半年的收成,今年粮食长得都不错,肯定是能卖个好价钱的。
眼见日头越来越毒,她准备在树下休息一会,喝点绿豆汤解解暑。
她已经想好了,还是等吴松傍晚回来之后,自己在回去,吴母是要脸的,有吴松在想来也不会太过分。
绣花想的是很好,但她没想到吴母直接杀到地里来了。
大庭广众之下,吴母还是收敛了一下,说话声音也不大:“绣花,昨儿卖鸡蛋的银钱呢”?
吴母说完后,坐在绣花旁边,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绣花闻言放下手中的罐子,有些意外,吴母就这么来了,不过当众撕破脸皮就撕吧,她哪怕一直退让,吴母也未必会觉得她这个儿媳妇好,退无可退了。
“娘,这大白天的你说什么胡话呢,我卖鸡蛋换的银钱跟你有什么关系”。
绣花说完后,吴母瞬间才能地上站起来,用手指着绣花,脸色变的很是难看。
“不光是买鸡蛋的银钱,就是这地里的庄稼也是我辛苦了大半年才有的,作为晚辈,我们会赡养你的,但不该想的,您日后还是别想了”。
“你个贱人,说什么呢,我是你婆婆”。
吴母说到这里,声音突然变大了起来,瞬间吸引了周围村民的目光。
在一些外人看来,这婆媳两关系是很好的,绣花能干,里里外外都操持的很好,吴母也不是那种厉害婆婆,对儿媳一直是很和善的。
绣花想到前世的时候,她出门在外还傻傻的一直在说婆婆的好话,结果人家根本不领情,现在看来,是没那个必要了。
“娘,我自问对您很孝顺了,自从我进门之后,您是扫帚都没拿过一下,厨房也没进去过,您怎么能这么辱骂我呢?我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对啊”?
绣花说这番话的时候,声音不大不小,周围人也都听到了,想到眼下处境,她还装作一副伤心的样子,周围人闻言也在一旁窃窃私语,绣花说的也没错,他们都是亲眼所见的,也都有自己的判断的。
周围的声音吴母多多少少都能听到一些,即便怒不可遏,她到底也没发作,气势冲冲的回去了,准备等绣花回去在好好算账。
绣花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这只是个开始,日后吴母在也别想在她身上占到一个铜板的便宜了,吴松对她不错,她记着,吴母这个婆婆只要她不过分,养着她自是没问题,但还要是想自己跟从前一样,那是不可能了。
时下,大多盲婚哑嫁,绣花想自己在成亲前也才见了吴松几面,好在吴松人还是不错,对妻子还是很好的,要是碰到那种和婆婆一起,对妻子非打即骂的人,那才是最可怕的。
回想从前和自己一起出嫁的那些姑娘,有的是碰上了好婆婆,但夫君不好,日子过得照样不好,下半辈子的指望都没。
婆婆不好,只要你会过日子也是熬得出头,毕竟年龄在哪里呢,但要是所嫁非人,那这辈子都完了。
吴松日后迟早高中,绣花自是知道的,至于他高中后怎么对她,她也不知道,上辈子自己在哪个时候去世了,这一世还不知怎样,退一步来说,若是十年后吴松高中,真的要抛弃糟糠之妻,她也不后悔,起码还有命在,手里有积蓄,日子照样过得下去。
傍晚,吴松归家,这一路上听到了不少人在议论自家的事情,他也听了个断断续续的,大概是母亲和妻子又发生矛盾了。
想到这里,他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吴母已经想了一下午了,该怎么跟吴松说,只要能说动吴松,还怕收拾不了绣花那个贱人吗?
她在自家院子也是坐立不安,就等着儿子回来了。
见儿子进门,吴母立马迎了上去,但吴松第一句话就跟一盆冷水扑在她身上一样,浇了她一个透心凉。
“娘,你又把绣花怎么了”?
吴母反应过来,立马反驳:“什么我把她怎么样了,她一个儿媳妇,上头还有婆婆在呢,我还没死呢,她就想着当家做主了,我不过是说了她两句罢了”。
“鸡蛋的事情绣花跟我说过了,家里鸡都是她养的,银钱也自是她的”。
吴松说完后,放下手中的书箱,直接进屋找绣花去了。
绣花当然还没回来呢,她正在地里忙最后的事情呢,记忆中,在过几天就要下大雨了,她得赶紧把打好的粮食收好,卖了去,换成银钱握在手里也安心。
“人还没回来呢,估计是去娘家了”。
吴母有些挫败,坐在屋檐下看着自家儿子。
吴松闻言立马出去了。
吴母则是气的直接进屋了,把门摔的很响。
隔壁邻居撇撇嘴,她不是多事的人,也不喜欢在外说三到四,看出来了这家媳妇不忍了,关键是儿子还向着媳妇,看来日后有的闹呢。
吴松先是去了绣花娘家,结果绣花不在,他又连忙去了地里,看着田地间忙碌的身影,他立马上前。
周围都是用麻袋装好的粮食,摆的整整齐齐的,放眼过去,如今这后山大片田地,也就绣花一个人还在干活,别的地方早没人了。
“家里的事情我知道了,我跟娘说过了,日后你不用担心”。
吴松这话一出,绣花起身看着他,点了点头,粮食都已经打好了,吴松随后帮着绣花一起装袋,这一袋子他拿起都有些吃力,但绣花还是一声不吭的。
“剩的不多了,咋们先回去,明儿我回来跟你一起装,白日里你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也是辛苦你了”。
“没事,赶紧弄,弄完了留下几袋子,剩下直接送到村长家”。
绣花头也不抬的说到,村长家的小儿子在镇里有个小粮食铺子,价格给的也合适,她准备把粮食送过去,早早的换成银钱握在手里,放在家里也不合适,过几天就有粮商进村了,万一吴母要是给她直接买了,一个铜板也不会给她的。
眼下还是夏末,天黑的晚,天色已经有些昏暗了,好在天黑之前,两人把地里的粮食都装车带走了。
绣花也是一刻都不耽误的,直接跟着吴松拉到了村长家里。
村长家二儿子立马出来了。
“吴松也来了,在隔壁村读书怎么样啊”?
村长坐在屋檐下看着吴松开口问道,村里读书认不多,尤其是在私塾念书的那几个,他格外关注,日后要是发达了,他这个当村长的面上很有光。
“还好”。
“那就好”。
粮食算好了价钱后,吴怀立马给绣花结清。
地的租金一年要五百文,今年收成好,绣花卖了一两多银钱,还好能多挣一点,除去给地主的五百文,留下家里吃的,她还能赚个七百文,在过两年凑够二两银子,绣花想着买上一亩地,日后自己种,收成也都是自己的,还不要这租金呢。
“剩下这些拉回去,我还得给刘婶子还车子呢”。
绣花看着一旁的吴松,吴松闻言点了点头,他平日里会抄书,帮人写信,过年写对联什么的,给自己挣点银钱,在私塾读书自是够够的了。
绣花的银钱他也不会惦记的,吴松拉着车走在前面,他本想着让绣花坐上去,歇一会,可绣花不愿意,只是跟着在后面走。
余下的五袋子粮食先放回了地窖,绣花和吴松又去还车,这木板车也不是免费给他们用的,自是要给银钱的,吴母出来看着摆在院里的几袋子粮食,脸比锅底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