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 第19章 李正泓再访诸葛

第19章 李正泓再访诸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友情提示:因多位网友提到“李云龙”这个名字看得太多了,特给李奇修改了表字为“正泓”。正与奇相对,泓属水,水生木,旺“李”姓。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敬请见谅。)

    听说是向当地大户借钱,王黎不由得松了口气。

    毕竟李奇在名义上还是曹操麾下的人,又不是曹操直接来借,这钱借出去能不能还得上还真得两说。

    虽然自己也算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不过李奇的意思很明显,只要事情办得好,他就不用拿钱出来了。

    于是王黎就成了李奇在民间的代言人,四处游说商贾借钱,并表示自己也带头借了。大家一定要相信李奇,相信朝廷——虽然现在的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但话还是要这么说的。其余商户本不想借,但是想想申氏家族的下场,也不由得不借。

    有了钱的李奇开始招募士兵,但是没有花更多的钱去收购马匹。

    毕竟买马是一笔花销,养马也是一笔花销,完事儿训练骑兵还是一项非常复杂且专业的工作,并不容易完成。

    李奇的打算,要么等刘备稳定了投靠刘备,要么自己朝西发展。而西方益州山路崎岖,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根本就不利于骑兵。

    不足月,李奇在西城、上庸的募兵工作初步完成,加上原来的黄巾余党和申氏降兵,足有一万余人。

    赵云、裴元绍练上庸兵,廖化、周仓练西城兵,李奇还让他们定期搞搞比赛,若胜利一方,可以获得杀猪宰羊的犒赏。

    一日,李奇正带着周仓在西城郊外勘察地形,偶遇数名士卒模样的人相携前行,看上去像是受了伤。

    李奇心里一惊,莫不是附近在打仗?

    可我咋不知道呢?

    李奇忙令周仓等人将伤兵带回城中治疗,并问起他们的来历。

    伤兵不敢隐瞒,道:“我等原是荆州之兵,因征束中郎将赵韪集荆、益两州之兵于益州起义,不想败于益州牧刘璋,我等好不容易逃出益州,幸遇太守收留。”

    赵韪?

    李奇不太熟悉这个人,不过他既然能集荆、益两州之兵,想来在荆州还是应该有名气的。

    这事儿得去问问诸葛亮!

    李奇闲下时写了两本书,一曰《数学》,二曰《物理》。

    里面记载的都是李奇自己能够掌握的基础知识、公式以及应用题。

    比如力学、运动、压强、浮力等,其实很多知识古人已经能够从经验中摸索出来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了,但是缺乏完整的理论和精细的算法。

    李奇的这套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擅于发明创造的黄月英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他将此作为礼物,带着保镖周仓,前往南阳郡治下的邓县隆中拜会诸葛亮。

    黄月英收到礼物,喜不自胜,欢欢喜喜的回房间做作业去了。

    诸葛亮笑道:“我已料到正泓必来隆中,只是不知道还会带来如此有意思的礼物。”

    李奇惊问:“孔明何以知道我会来隆中?”

    诸葛亮道:“我不仅知道你会来,还知道你为什么而来!”

    李奇愣了半晌,这家伙不会在身边安了个间谍吧?

    李奇笑道:“请孔明试言之,我因何而来?”

    诸葛亮道:“因赵韪兵败江州,我说错没有?”

    在明知道诸葛亮聪明绝顶的情况下,李奇依然被诸葛亮这句话给惊呆了。

    因为连李奇自己都是刚刚才知道赵韪这个人,诸葛亮怎么可能知道自己会因为这个人来找他呢?

    诸葛亮笑道:“昔令尊李权为刘焉父子所害,今赵韪联合荆、益两州的势力反叛刘璋,本应是太守联合赵韪出兵西川,为父报仇的大好时机。只可惜赵韪起兵时,正泓还未达到西城;今正泓在西城、上庸立足已稳,却又不料赵韪败得如此之迅速。正泓兄错失良机矣!”

    李奇这才转过弯来:差点忘了,原来在荆襄名士的认知中,自己是李权的儿子啊!

    难怪这么容易就把赵韪举事与自己联系了起来。

    诸葛亮又道:“今赵韪兵败,若是往荆州方向退走,尚有一线生机;若是往西川之南,江州一带退走,则神仙也难救矣。”

    李奇这就没办法了。

    一直以来,李奇虽然占据着西城、上庸两地,但是并没有感觉到有多踏实。

    说实话,就这两地的位置,曹操可以打他,刘表可以他打,刘璋可以打他,甚至连张鲁都可以打他。好在曹操现在自顾不暇,而刘表也不是那种惹事生非的人,张鲁与刘璋则是相互防范,李奇这才能够安之若泰。但是形势一旦发生变化,李奇或许比刘备还要危险。

    所以,他一直在物色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西川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李奇的兵力对于盘踞西川多年的刘璋来说,还远远不够看。

    他听闻赵韪在西川造反,原本想看看有没有摸鱼的机会,结果还没下水,赵韪就已经玩儿完了。

    诸葛亮道:“赵韪虽败,但西川的土著势力与东州势力一直不和,若正泓有想法,可以籍父之名,与西川土著势力取得联系。待时机成熟时,便可里应外和。”

    李奇苦哈哈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诸葛亮的建议。

    只不过这个建议并没有操作的空间:试问西川若有与李权相熟者,自己在他们面前如何冒认是李权的儿子?若不熟,人家又凭啥支持你?

    诸葛亮见李奇犹豫不定,便岔开了话题,说:“稍后在寒舍吃一顿便饭,尝尝月英的手艺如何?”

    李奇这才笑道:“如此甚好!”

    诸葛亮摇着羽扇走入屋内,唤黄月英道:“夫人,饭菜弄好了没?”

    黄月英惊呼一声:“呀!忘弄了!”

    诸葛亮:“……”

    说好的贤妻呢?

    黄月英拿起《数学》请教李奇道:“圆内两条平行线所夹弧恰好相等,可是我没有找到相应的公理来证明啊。”

    李奇拿起一根筷子,往平行线之间斜着一放,将筷子的一头放在上面平行线与圆的交差点上,将另一头放在下面平行线与圆的交差点上,说:“等角对等弧的定理不难找吧?”

    黄月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诸葛亮:“什么叫定理?”

    李奇解释道:“定理是指在既有命题的基础上证明出来的命题。这些既有命题可以是别的定理,或者广为接受的陈述,比如公理。”

    诸葛亮:“那什么又叫公理?”

    李奇又道:“人们公认的正确道理。孔明,这种事情就交给夫人去研究,我们还是讨论天下大势吧!”

    李奇想最大限度的激发黄月英的创造才能,但是也怕把诸葛亮给带偏了,毕竟他现在才二十一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