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进来就封城
顾枼烦躁的皱起眉头,拿着雨伞就下了马车:“大人,学生要赶路,麻烦大人通融一下。”
知府还真的认真打量顾枼,瞧着十来岁,还没有过成年礼吧,学生也不过是个童生而已,还学生?
“本官不通融,你想怎么样?你们想帮这个妇人,也不看看自己的能力。”
顾枼皱了皱眉头:这煞笔哪里来的,根本听不懂人话。
“学生不想帮谁!只是想让大人麻烦让这些官差大哥让个道。让小的出城。”
师爷在知府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表情一阵黑一阵红的。
知府咳了咳,知道自己刚才误会了,但是也不能让自己丢脸:“你不知道这维安城只许进不许出吗?”
顾枼脸上一白,那顾玉是不是也在城里?在顾枼想东西时候,师爷给身边官差一个神色,那人就意会慢慢退了下去。顾枼把这一幕都看在眼里。
心里暗骂:他妈的,知府怎么都是一路货色?
顾枼不想多耗时间在上面:“改道。”
其他人没有阻拦,那妇人还在哭哭啼啼。刘强气的赶马车大骂:“他娘的,知道这知府不是什么好鸟,他娘的,居然还是个傻蛋。”
“他娘的……”
顾枼深有同感,真的知府的要求真的这么低吗?
“站住。”
“官爷这小小意思,不成敬意。”听到大胡叔在外面讨好官差,估计是塞钱了。
“我们知府说了,封城,不许出只许进。”官差掂量手里的钱袋子。
“官爷你看通融通融一下。”
“不行,你们回去吧,看大人什么时候放行再来吧。”
刘强在外面低声说又说了一句他娘的。
顾枼真是服了这知府说干就干的性格,这脑子有坑?
“去找客栈。”顾枼很无奈。
一行人又众目睽睽之下到了福来客栈,福来客栈的掌柜笑的裂开嘴,自从下了半年雨,客栈都没几个人来了,就差点关门大吉。
“各位爷要住店吗?”掌柜笑眯眯问。
刘强气得一肚子火:“他娘的不住店,难道在你这里上茅房啊?”
掌柜吓了一跳,这人看着凶,说话也冲。顾枼很理解刘强的心情,其实他也是这么想骂人,但是多年的素质,这逼还是得装的。
“几位爷住什么房?下等房十文文钱一天,中等房五十文钱一天,上等的房一两一天。”
“你抢钱吗?这鸟影都没有一个,还这么贵。”
“这位爷这维安城半年都是雨水,粮食都升价了,小的还是要生活的。”说起来还是有那点道理。
顾枼把雨伞收了起来:“我们一人两人一间下等房,我要一间中等房,把我们的马喂好。”
刘强觉得顾枼真的很大方,他们以前遇到的都是让他们好几个人住以前,要么就不包住,不包吃,顾枼包住,有时候还给他们加菜。
但是听徐良说顾枼家是种田的,顾枼是读书的,那花的钱真的不想后果的花,丝毫不知洁简是什么。
顾枼习惯每天都洗澡再吃饭,吃完饭写上两张小说,再看一会书就睡下了,第二天很早就起了,没有徐良在,小意主动在顾枼身边服侍,穿衣打扮都小意帮忙动的手。
她们主动把东西做完,然后就在庄心妍的房间一起练习,顾枼看着自觉的人,很赏心悦目,不赏心的事,就是城门连续三天都没开。
客栈没客人,只有他们这些人,每天庄心妍她们在楼上唱戏,掌柜的都以为自己开的是戏台子。
终于在第四天出事了,瘟疫蔓延,死了很多人,因为大夫没见过什么瘟疫的场面,所以一直以为病人只是高烧不退,结果死了很多人,连城里的大夫都感染了。
顾枼害怕的事终于出来了,一直觉得是自己多心,却万万没想到真的出事了,发展得很快。
另一个村长又发了洪水,死了近一半的人。顾枼每天都让大胡叔和安叔交替在城门轮岗等着开城门。
“强叔你带人去看看粮食店有没有醋,买一车回来。在看粮食店有没有粮食。”顾枼把两张银票递给刘强。
醋能除菌辟邪,唯一要预防瘟疫,顾枼作为现代人加古代人,预防方法还是懂些,起码不像他们这些古代人那样不知所措。
顾枼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徐良刘进叔,你们跟我出去一趟。其他人都在客栈等着,子君你帮我看好玉儿。”
三人带着斗笠,骑着马在大街上,却没有一个人在走动,白天大雨倾盆,显得格外诡异。
还有些商铺会开着,有些已经关门了。雨水都模糊了眼睛,三人都是用袖子擦拭着雨水。
“主子,要不要去衙门看看怎么回事?”
“不用。”不用大白天的。
“走去绸缎庄,买白帆。”
……这个时候还想买布匹。
京城
“陛下维安城一直雨水不断,百姓们都种不出粮食来,上次拨的赈灾款已经用完了,还是不行天灾不断,好几处已经发了洪水。”柳尚书低下了头,诚恳请求。
“陛下国库空虚,边疆和周国已经发起兵变,萧将军今日也要出发,这边疆用钱的地方可是要多了很多,这粮食也要好几十万。”
“陛下维安城的百姓也是陛下的子民,陛下这水灾在眼前”
“陛下”
“陛下”
皇帝烦躁用手指捏了捏头,这些臣子一个个都是为了跟他拿银子,国库早已经空虚了,那次的赈灾银子都是私底下跟萧老将军那些老臣商量出来的办法,哪个皇帝当得有他这么窝囊,这还要钱,那也要钱,他去那里找那么多钱。
想到这里喉咙觉得痒“咳咳。”
“陛下保重龙体啊。”一边的太监总管李公公担心皇帝就背过气去。
皇帝不顾众臣,大怒:“龙体什么龙体,你们这帮饭桶,不懂给朕分忧,一直在气朕,是要把朕气死不可?”
“臣等该死。”一众大臣吓的都跪了下来。
“该死,该死你们就该死。”气得连带奏折都推翻在地。
“臣等该死。”
这时,往往会有一个人打断皇帝的怒火。这人正是大皇子:“父皇按照儿臣的想法,这灾要赈,但是不能老是拿钱去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