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子理政!
润四月初,长安百姓和往常一样打开自家房门,准备新的一天生活,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这日应该就是平平无奇的一日。
‘咚’
‘咚’
‘咚’
当皇宫传来钟声时,大家刚开始还不以为意,但当敲响第四声时,大家有些诧异地看向皇宫方向。
“钟声九响,这是”
凡事长安的原住民听到九声钟响时,都是大吃一惊。
“太上皇崩了”
一道悲戚的声音响彻天地,不断朝四方扩散。
“太上皇崩了”
当裴寂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都朝后倒去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在知道太上皇驾崩后,不管以前是何种想法,但在这一刻,都感到了心中的沉重。
李渊前半生一直被杨广压制,甚至随时都有性命之忧。
后半生反杨广,推翻隋朝,更是建立大唐王朝。
虽然其后期在诸子之间耍弄权术,而导致子嗣自相残杀,自己更是被囚禁后宫。
但不能否认的是,他是一个宽厚之人,跟随其的将领功臣大多都得以善终。
人死如灯灭,不管有何怨何仇,此时也就随风去了。
全城素缟,三月之内禁止歌舞等一切喜事,并明发天下各州道。
李世民站在武德殿前,转身看向恢宏威严的皇宫建筑。
大唐从这里开始,一个时代结束了,而他的时代已经开始。
“父皇,您在天上看着儿臣吧。大唐在您手中建立,却会在儿臣手中走向辉煌”
李建成面色惨白,看着已经挂其白绫的大殿,他知道,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走了,永远的离去了。
他对李渊狠过,怨过,甚至有过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但到了此时,哪怕再大的仇怨,也该烟消云散了。四弟虽然死了,但也有其取死之道。
本该死去的自己却活的好好的,家人妻儿也都好好的,大唐也在二弟的掌控下越加繁荣昌盛,自己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平阳面容凄然,父皇走了,他的唯一至亲长辈走了。
他一声虽然有错,但作为女儿她又有什么资格去怨恨他呢?
李渊得去世,所有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凄惨,有的大快人心,更有的喝的伶仃大醉。
不过朝堂上却没有什么动荡,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朝堂上虽然还有不少老臣,但经过李世民这些年的统治,朝堂上上下下都是心腹之人,军权在握,任何别有用心之人都掀不起风浪。
但让人意外的是,整整三日皇帝没有临朝了。
初十,群臣请求皇帝节哀遵照遗嘱治理军国大政,上不允。十一日,李世民下诏让太子承乾在东宫处理日常事务。
也许是作秀,也许是真心想为太上皇守孝,经过群臣数次交锋,都以败退结局。
李承乾临朝,他坐在龙椅旁边专门为他设立的座椅上,看着神色不一,或好奇,或欣慰,或不屑,他都坦然面对。
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但自从三弟,四弟表态之后,就算有想投机的人,也只能徒呼奈何!
自己虽然临朝理政,但他有自知之明,这既是对他的考验,也是自己的机会,能不能有所作为,就看自己如何施为了。
他面无表情,朝身旁的陈寿点点头。
陈寿会意,朝前几步大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刚才还有些吵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他们都在考虑如何和太子相处。
陛下此时正是春秋鼎盛之际,太子想要继位,至少还有十年以上时间,如何做他们心里有数。
“启奏殿下,太上皇的皇陵已经建造完毕,但关于太上皇的谥号臣等选择几个,还请太子过目。”
房玄龄上前一步,稽首道。
“呈上来!”
陈寿闻言走向房玄龄,结果奏疏,递给李承乾。
“此时孤已知晓,随后会呈给父皇定夺。”
李承乾根本没看,随手将奏疏放在一边道。
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他根本做不了主,自己再怎么说也是孙辈,这是父皇该做的事,自己只要呈上去就是。
众臣看到太子如此作为,非但没有任何不满,心中更是满意的很。
在他们看来太子临朝理政不过是陛下对太子的考验,要是太子真的以为能替代陛下,那就是不知进退了!
李承乾明显是知道这点的,接下来不管朝臣说什么,他都是先接下,除了少数不太重要的事情直接处理外,其他的事情都是先压下,等父皇做决定!
李承乾看到气氛明显舒缓,他只能心中苦笑!
想到松哥儿的话,也就不去想这些了!
“陛下春秋鼎盛,这是陛下的时代,而你,现在只能等,等不了也得等!”
“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修书,只要《贞观大典》完成,你的太子之位就稳如泰山!”
下朝之后,李承乾来到武德殿。
“父皇,这是今日朝臣的奏疏,还请父皇过目!”
李承乾先是给皇爷爷李渊上了一炷香,这才将今日的奏疏递给李世民!
“朕既然让你理政,你做主就是,没什么大事不要打搅朕!”
听到父皇的话,李承乾面无表情道:“儿臣年幼,很多事情还不足以处理,父皇就不要为难儿臣了!”
“另外,修书之事儿臣已是分身乏术,实在无力处理朝政!”
李世民睁开眼睛,怔怔地看着李承乾,想要知道这话是不是出于他的真心!
《最初进化》
李承乾低头不语,李世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不该信他的话!
“既然如此就先放到哪吧,朕一会再处理!”
最终,李世民还是放过了太子。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明言,只要不蠢,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几年随着李承乾的名声日盛,要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自己得位不正,大家虽然不明说,甚至有太上皇做伐,但做了就是做了,这是改变不了的事情!
但现在看来,李承乾做的很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这就很好,朕现在正值当年,储君就只能蛰伏,这是自己的底线!
想起修书的事,他就一阵满意,姬松这小子这点就做的不错!
给太子找点事做,不要整日里盯着那个位子,等朕百年之后,那才是你大展宏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