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新年的第一天是冷清的无聊的,穿着新衣,磕着干果点心,这里没有电视看,没有电脑手机,没有喜庆多彩的春晚,没有鞭炮声什么也没有,家里就三人,晚上吃饱了就睡,一整天都懒洋洋的,没半点活力。
年初二不像初一那么冷清,早早的,就有一群孩子跑来拜年,幸好昨晚阿福婶有多准备瓜果放桌上,不然还真应付不来这群孩子。一大早就被人说了一堆的吉祥话,季柏的心情很好,脸上的笑容一直没褪下,阿福夫妻看到这么多的孩子也十分欢喜,总算有了些新年的气氛。
今儿个是出门坐客的日子,嫁出的女儿回娘家,兄弟之间互相做客,原身的记忆里,这里也有这些个风俗。
季柏决定明天再去张奎家做客,今儿就在这里陪上门讨瓜果的孩子玩了,顺带教他们识字,至少要懂的看自己的名字。
要说张家村是真的穷,除了原身这个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之外,就没有别的读书人了。
张家村村长只略识几个字便能当上族长,这几个村的里正还是林家村那边的老童生在任职,可想而知,青柳镇范围内的村庄有多穷了,连个像样的族学都没有。
这些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知道自己名字如何写,有何含义,季柏觉得很悲哀,也突然萌生出一股想要给人教书启蒙的念头,不过很快又被他搁置起来。
今年就要准备科考,如何能分心?
另一边张奎陪着妻子孩子回娘家,张奎的老婆叫李翠花,是隔壁李家村的。
到了妻子娘家,寒暄一番,娘家大嫂就拉着张奎老婆进里屋谈话。
“小姑子啊,我听说你家和那个季秀才家走得很近?”李梅试探的问着。
“是有些来往,嫂子是有什么话事儿?”李翠花颇为疑惑,她娘家没有适龄的女娃,她两个哥哥的闺女要么嫁人了要么太小才十来岁,怎的她嫂子来问这个。
要说这些天下来,李翠花已经被三姑六婆问得见怪不怪了,不外乎都想介绍姑娘探探口风罢了。
李梅一脸的好奇,说道:“我这也就想问问啊,之前那季秀才不是把家财散光了吗?这才多久啊,就又是买这买那的,还有了仆役?”到底做了什么买卖才能这么短的时间有赚到凭多钱?
“诶,嫂子,人家可是秀才公,文曲星转世,家财散了就不兴人家再挣回来吗?”李翠花伪怒道:“你可别往外乱说什么,这季秀才也不容易,没了爹又没娘,还没个兄弟帮衬的。”
“你别生气,我这不就是问问而已吗?”李梅忙赔罪,又想起了自己娘家的小妹,问道:“其实啊,我就是想着那秀才公年岁也不小了,我娘家那边恰巧有个小妹,过了年才十三,我娘过来和我这么一说,我也不好推脱是不?”
李翠花还未回答,她的二嫂子就进来说话了,手里还拿着一把瓜子,边磕边道:“大嫂和姑奶奶在这说什么呢?我也听听。”
李家的二媳妇叫刘桂花,是一个牙尖嘴利的人,平日里泼辣又爱占便宜,哪里有什么好事情就爱掺上一脚。
这不,刚刚她就耳尖听到大嫂想把自己娘家的妹妹嫁给小姑子婆家那边的秀才公。
哼,现在谁不知道那个秀才公有点家底,还有了奴仆,嫁过去那就是个享福的,她自己娘家也有两个妹妹未嫁,怎么可能光让大嫂占好处。
那边的热闹季柏自是不知道的,他现在一有空就拿起书来读,分秒必争。
说来有一点庆幸的就是,那位长清帝把科举考卷给改了,弄得浅显易懂。童生只要识字考过一科便可。
秀才则要会写文章,举人要文章和算数,四书五经精通,进士和前三甲就要在殿试举行,按掌柜给的考题上看,大抵就是要学论文和应付皇上的提问。
这么一想,其实举人可以说是十有八九的成功率,毕竟不管是他还是原身都有扎实基础,而且他现在才十八,总有考中举人的一天。
但殿试就不一样了,就是有原身的那么一点基础也是没什么用的,还不如现代学的那些。所以想明白后,季柏要做的就是多读书增加文化底蕴,同时也彻底的明白了,那位长清帝妥妥的穿越前辈。
现在季柏一天的生活已经变成了早晨起床热身练拳,下午读书写文章,晚上早早上床睡觉。
生活规律,饮食又跟得上,现在的季柏身材均匀,十八岁的年纪身高已经一米七以上了,再加上总爱挂着笑容,五官深邃却又精致,再加上周身属于现代季柏就有的气质,要不是环境不对,他在现代就妥妥的是个健朗帅气青年。
季柏心里对原身的父母的疑问越来越深,因为他长得完全不像他们任何一个,半点都不像。
“少爷,试试这道叉烧肉做得对不对?”阿福婶端着刚出炉的红烧叉烧肉走了过来,这段时间季柏总是想出很多奇奇怪怪的菜谱让她做,今天红烧肉,明天烧麦,后天还要腊肠煲仔饭,真是让他们夫妻俩开了眼界。
季柏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原因的,他是个下厨手艺一般般,脑子里的食谱却千千万万,还爱时不时的创新一下,自然是要让阿福婶先做出来尝尝味道,接下来的食馆才好办不是?
本朝对商籍很苛刻,士人对待商户更是一种既爱钱又看不起商户的矫情高傲姿态,既然他打算继续科举,自然是不会从商的。
而且他都有秀才功名了,还从商入商籍绝对是脑子有问题。不过他不能从商,可以迂回灵活一点,让阿富两口子从商,自己从中赚取点利润不就可以了?
正好前一阵收下了林小庄做个跑腿的书童,让他去打听这些事试试办事能力,看看是不是真的可以长期投资培养。
年初三,季柏吃过午饭后就提着一包糕点去张奎的家中了,家里只留阿福夫妻两个。
原本季柏和他们说,他们要是有什么要好的朋友亲戚的话,可以去拜访。
然而阿福却摇摇头,他们本就是被卖的,早已不知家在何处,前主家相识的仆役又都离散,天南地北不知在何方。
如今他们夫妻还能在一起已经实属万幸,菩萨保佑了。
季柏听完,也就不再说话,只是让他们要是想去哪里的话可以出去,还给了半两银子当过年红包和工钱给他们。
半两银子其实是给多了的,家生子哪怕在富商家一个月的月钱至多也就两钱,而半两就是五钱,这次过年也就当红利了。
季柏走在村子里,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孩子一见到他就喊叔,后又跑开四处玩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就是季柏有些黑线,不明白他一个过了年才虚岁十八的大好青年咋就成了这些小屁孩的叔叔了呢。
到了张奎家,院子门开着,正好看到张嫂子在院子里洗碗。
季柏喊了声张嫂子,虎子立马从里头跑出来,直呼:“叔,你来啦。”说完张开手就要季柏抱。
张奎在后面笑着招呼季柏往屋里坐,又对着外头妻子喊:“娘子,烫点热水来。”
又对着季柏道:“这天可真冷,快来取暖。”
季柏走进屋中,张奎走到炕上哄小苗,小苗一看到季柏来了,立刻就扑了过来,“叔叔,叔叔,抱。”
张奎假装生气的拉过小苗抱着,恶狠狠的道:“小兔崽子,见着你季叔叔就忘了爹了啊?”
小苗一看自家爹的表情,当下就灵活的窜出张奎的怀里,还招呼被季柏抱着的虎子就一起溜出去了,那跑的叫一个快,不一会儿就没影了,看得季柏无奈的笑着摇头。
“来来,快过来这边坐。”张奎笑着看虎子他们跑没影了后就招呼季柏坐下,看到季柏放在桌上的纸包,无奈道:“过来就过来,怎地还要带东西呢?”
“也没有什么,就是一些小吃食,给大哥大嫂尝尝鲜。”季柏说完看到张奎又要不赞同,教育他了,连忙又开口补充:“何况两个孩子开口叫我一声叔叔,我也没什么可以给的,就这么一点心意难道大哥还不应与?那以后我可不敢再来找大哥帮忙了。”
“诶,我总是说不过你,你怎么就能想出那么多理由呢!”张奎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
其实他对季柏这个义弟是十分的欢喜的,他的两个亲兄弟大的被嫂子拿捏着,俨然有几分像是入赘,有什么好的都爱往大嫂娘家送,缺什么就来对自家死磕。
小弟是个油嘴滑舌惯爱偷懒耍滑的,也不知道学点本事,就三天打混两天晒鱼,不肯下地干活也不肯去找活干,至今没个正经营生,现在还没有娶媳妇,天天就知道讨好阿娘。
想当初佣田交租时和他交涉的都是季柏的娘,一直到今年秋收后,冬季太过于早来,导致他晚了些时日上山交租,他也终于看到这位秀才公长什么样了,瘦瘦弱弱的,偏偏眼中神采熠熠,让人无法忽视。
让人不自觉的就想要多帮他一下,看着偌大的屋子只有他一个人实在是孤零,之后心中不放心又上山看望了几回,渐渐的也熟悉了起来,对待季柏,他是真心把对方当弟弟来看待的。
季柏和张奎正在调侃说着村里村外的事情时,张嫂子端着三碗甜米丸走了进来,放到桌子上,笑着说道:“季兄弟,吃碗甜米丸,新年吉祥又吉利。”说完就到张奎旁边坐着了。
这里过年素来有初一吃甜米丸的习俗,原身母亲在的时候过年也总是会做的,希望有个圆满甜蜜的一年。
想不到张嫂子会这么有心做甜米丸给他吃,季柏的心中十分的温暖,端起了碗就吃了起来。
农村吃东西向来没有多讲究的,一般都边吃饭边谈话,不会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这时季柏正吃着呢,张嫂子就问道:“季兄弟,别怪嫂子多嘴哈,你如今年岁已是不小,可有什么中意的女子?”
“是啊,季兄弟,你有看中哪家的姑娘尽管说出来。”张奎也十分关心的问道。
季柏:……这种神似催婚的场面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