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民以食为天
而白起在掌控了整个郢都城后,便开始派遣士卒将部分的粮草押运给赵云等人,好补充这段时间的一切军队开支。
此时的郢都城内粮草极为充足,满满四十万担的粮草足够让白起的大军吃上许久,看来之前掳掠泰州的部分粮草都是囤积在此处,然而此时却是全部便宜了秦军。
随后白起便下令抓紧修复城门,并且加强城墙上的各种防御工事,随后让城内的工匠加急生产箭矢,好随时准备应对兰州军的反攻。
而郢都城作为兰州的边境之城,长期用于和泰州军进行交战之地,所以长期储备着充足的各种粮草和战争物资。
而且里面的各类战争物资储备繁多,完全能够让白起军队自给自足,并且重新开始训练一支新兵。
于是白起在加强城池防御的同时,还在郢都城中清理着各个不稳定势力,并在各地布下了不少暗哨。
毕竟对于白起来说,一旦大战时后方不稳将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个战局,所以有威胁的势力断不可留。
所以白起对于郢都城中的各个势力更是毫不手软,一时间将众多反抗势力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其余势力见状纷纷是心惊胆颤,于是便全部交出了手上私兵,以求能够从中获取一线生机。
白起对这种情况自然是来者不拒,随后更在郢都城中收拢众多流民来训练新兵,直接将整支军队扩大到了十万之众,一时间整个郢都城都变得热闹非凡。
而且对于白起来说,只有将人手扩大更多,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大军团作战来攻城掠地和城池防御,而众多城市中无家可归的流民便是最好的兵员。
缺衣少食的他们,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饷物资,便能直接为秦军在战场上拼命厮杀,缺乏的也仅仅只是一些军事训练而已。
而郢都城此时正好是粮草充足,军备齐全。此时正是扩大队伍的最好时机,而刘烨对此自然也是毫无异议。
毕竟这招在之前的亮剑中李云龙也曾经使用过,而且效果更是出奇的好。
此时正逢战乱之时,一切事情都应该不拘小节的给予武将一定权限,何况白起等人还是被召唤而来,对刘烨有着百分之百的忠诚。
而和白起这边的火热练兵不同,此时的公孙炎脸色已经变得阴沉无比。
史真香等人在十多天的长途奔袭后,终于到达了兰州军军营,随后将郢都城沦陷的消息直接呈报了上来,一时间使得兰州军全军哗然。
此时的兰州军军营中也仅剩下半个多月的粮草,一旦中途供应不及将会导致士卒的士气大跌,甚至连溃逃都变得极为可能。
眼看着泰和城已经快要被自己给直接攻陷,而且经过多次的厮杀之后,此时城墙上的守卫士卒已经变得少得可怜。
大概估算也仅剩下一万左右的士卒在守卫着泰和城,就连滚木檑石等防御设施都已经快要全部耗尽,而长期的攻防战使得泰州军士卒变得疲惫无比。
一直依靠着兰州军士卒轮换攻城,从而消耗众多泰州军的精锐士气,此时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都已经快要到达崩溃的边缘。
就连城中射出的弓箭都变得稀疏无比,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消耗后,泰州军的弓箭手此时更是损失惨重。
这也使得原本就难以促成的弓箭手更为稀有,零星的箭雨对兰州军的威胁已经不大。
眼看着再撑几天便能攻下泰和城,公孙炎的表情刚才变得舒畅起来,结果却被史真香直接丢了一个重磅炸弹。
这让公孙炎如何能忍,一旦使得兰州军的士气低迷,毫无战力,之前的一切不都全部打水漂了么。
于是公孙炎为了能够安抚军心,将史真香定义为妖言惑众来扰乱军心,直接将史真香给推出去处斩示众。
随后便再次公布兰州军内此时粮草充足,此事完全是子虚乌有之事,随后便偷偷让亲卫队用沙子装满麻袋,随后混入粮草中给众多士卒观看。
此时看到粮仓内的粮草堆得满满当当,众多的兰州军士卒不疑有他,于是变得欢呼雀跃起来,毕竟他们参军也就为了混口饭吃,只要粮草充足便是无碍,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公孙炎见此也就放下心来, 于是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在公孙炎的疯狂催促下,兰州军更是不断的拼命进攻着泰和城,和拼命抵抗的泰州军战成一团,整个攻城战显得极为惨烈。
无数士卒被刀砍中后自知生存无望,于是直接抱着兰州军士卒从城楼上一跃而下,更是接连砸落了几个攀登云梯的士卒。
而泰和城的州牧贾礼太更是亲自上阵,不断的在后方鼓舞着泰州军的气势,于是在众多泰州军和百姓的齐心协力下,不断的打退着一波波来袭的兰州军。
每次在战争之后,泰州城的城墙上总是横七竖八的躺着无数士卒,此时都是变得手脚发软双眼无神,就连身旁的尸体都无暇理睬。
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战斗之后,已经快要耗光了他们的体力,此时已经变得无力动弹。
只能尽量的休息好,以便应对下一次兰州军的攻城,但手中的战刀却是本能的紧紧握住,完全没有因为兰州军的退去而大意起来。
秦琼见状不由得深为惋惜,这些老兄弟一直以来都是跟随他不离不弃的,原本应该驰骋沙场马革裹尸的他们,此次估计全部都要葬送于此。
此时泰州军士卒早已疲惫不堪,守城器械更是极为缺乏,要不是依仗着一股执念强行守城,此时的泰和城早已沦陷。
然而精神力和体力总有耗尽之时,一旦到达了身体极限,泰和城将会变得岌岌可危,只能期盼兰州军能够退兵,从而能够获得一线生机。
而贾礼太则是看着秦琼一脸阴郁,周身众多谋士的谏言使得他对秦琼的印象更加差上一分,要不是他贸然撤离俨明关,泰和城怎会遭此一劫。